《千裡江山圖》,王希孟的留世佳作!(宋徽宗時代第2卷153)

2020-12-22 陝西法制網

第二部:路的盡頭

提到書畫,說完了王詵,就不得不說另一位天才。

這個人,如流星一般划過歷史的天空,卻留下了異常閃爍耀眼的光芒,千年之後,依然光彩奪目。

他就是,王希孟。

這是在中國山水畫史上,無論從任何角度,都無法繞開的偉大人物,即便他留在世間僅有一幅畫作,但依然名垂千古。

關於王希孟,我們所知甚少,只知道他大約在公元1095年出生,至於是何方人士、家境如何、婚配情況等等,都一無所知。徽宗繼位後,十多歲的王希孟展現出極高的藝術天賦,受到蔡京賞識並推薦入宮學畫,是宮中畫院的學生。因為天分極高、且聰明伶俐,徽宗很喜歡他,特旨令其侍奉在左右。

據說,徽宗時常親臨畫院,親自指點王希孟作畫。絕頂的天賦,加上徽宗和畫院前輩的指點,王希孟的筆墨技法精進神速,展現出非比尋常的才華。

公元1113年4月,王希孟耗時半年有餘、費盡心血無數,終於完成千古鴻篇傑作《千裡江山圖》卷,年僅十八歲。

《千裡江山圖》,是北宋青綠山水畫的傑出代表,更被稱作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時人贊其畫: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梁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細若小點,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

所謂咫尺之地,竟有千裡之趣。畫面上,江河交錯,煙波浩淼,千山萬壑爭雄竟秀,氣勢雄偉壯麗。山間懸崖峭壁、飛瀑懸空,林中瓦房茅舍、蒼松修竹,岸邊綠柳紅花、雜陳其間。山川溪水、江湖之間,漁村野渡、水榭長橋,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

在運筆上,筆法精密、細膩嚴謹,點畫暈染均能一絲不苟。人物雖小如豆,卻形象鮮明動態逼真。萬頃碧波,皆一筆一筆畫出,水流若有聲。此外,更有漁舟遊船蕩漾其間,使畫面平添動感。動靜之間,靈氣迸發,渾然如天成。

天才的少年畫家,猶如將觀者引領到天際間,站在雲端處,俯瞰千裡江山。若不是18歲的年紀、若不是絕頂天賦、若不是皇家氣派、若不是身逢盛世,又怎麼能有那份傲然自信,那份清澈坦然。

在王希孟完成此畫後,徽宗將其賞賜給了蔡京,或許是對他舉薦之功的獎賞,也或許就是顯擺學生的才華。

為了感念皇恩,蔡京在畫上留下了題跋。

說起來,我們還得感謝蔡京。他不僅賞識和舉薦了王希孟,也正是他的這首題跋,讓後世知道了王希孟的人生點滴。

通過蔡京的筆,我們知道了王希孟這個名字,知道了他簡單的生平,知道了他作畫時正是青春少年,但因僅此而已。從此,王希孟便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裡,無影無蹤。

後世有人推測,完成此畫不久,王希孟便病故了。

翻過歷史千年,我們回望大宋的東京城,在皇宮的畫院裡,一位俊美少年,立在畫案前,正專心致志、一絲不苟的作畫,他旁邊或許還立著徽宗和蔡京。

這幅千古名畫,也許只是他在完成授業恩師的課業,也許只是完成徽宗的詔命,也許只是自己的小心願。無論出於什麼目的,他曾經的一筆一墨,都留在了宣紙上,更留在了歷史裡,成了華夏文明的絕世瑰寶,成了古老民族的不朽記憶。

與歷代的大家不同,王希孟,橫空出世,出道即是巔峰。這位少年俊才,有稚氣、有秀氣,還有靈氣和英氣。他以手畫心,留下一幅絕世之作便翩然而去,來去之間,飄逸瀟灑,不曾多費史家一滴筆墨。

如此追風少年,我們除了追憶,唯有感念。

------------------------------

我是未央先生,原創連載,歡迎關注……

作者/來源:未央先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王希孟《千裡江山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年紀最小的畫家,他就是王希孟,師從宋徽宗,根正苗紅,意氣風發,10米多的長卷卻蘊含了綿延千裡,甚至萬裡的氣魄!那麼的不可一世,那麼的與眾不同!展開畫卷,讓我們走進這幅山水長卷——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王希孟《千裡江山圖》。
  • 中年人的附庸風雅,復刻版王希孟《千裡江山圖》
    這幅畫來在宋朝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由藝術家的禮物公司進行專業復刻製作的。之前沒聽說過王希孟這位古人,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於是網上搜了一下,好傢夥,這夥計來頭不小而且神秘,算是宋徽宗的親傳弟子吧。總所周知,不想當書法家的皇帝不是好畫家,說的就是宋徽宗這位渾身長滿藝術細菌的皇帝老兒,他親自點撥王希孟,可謂孜孜不倦。
  • 宋徽宗親傳弟子,曾畫了一幅《千裡江山圖》,放大10倍後:美呆了
    在公元1113件的時候,王希孟突然向宋徽宗提出要出去半年,其實就是想去外面看看世界,這對於畫家來說其實還是很有利的,沒想到的回來之後,王希孟就帶著自己的作品《千裡江山圖》獻給了師傅宋徽宗,宋徽宗在看到《千裡江山圖》之後,那確實是驚呆了,這簡直是堪稱一幅千古巨作!
  • 揭秘《千裡江山圖》的作者是不是王希孟?
    不踰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跋文記錄了宋徽宗趙佶將圖卷賞賜蔡京的日期,畫家的名字、年齡、履歷及其進獻畫作的經過和徽宗的褒獎之詞,唯獨沒有道明畫家姓氏及作品的題目。 除蔡京一跋,圖卷後紙尚有元人溥光(生卒年不詳)的長篇題識。
  • 千裡江山圖高清全圖欣賞
    《千裡江山圖》 又名「宋王希孟千裡江山圖」,是宋代王希孟書畫作品。該畫作縱51.5釐米,橫1191.5釐米,絹本,青綠設色,無款,據卷後蔡京題跋知系王希孟所作。千裡江山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而且展出的機會並不多。想要一睹真容實在太難。而網絡上儘管有相關圖片,但一來不全,二來清晰度不夠,今天筆者遍分享一下比較清晰的全圖完整版。 作者介紹王希孟,北宋畫家(1096——?)
  • 看見文物|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卷
    王希孟《千裡江山圖卷》 《千裡江山圖》卷,北宋,王希孟作,絹本,設色,縱51.5釐米,橫1191.5釐米。 《千裡江山圖》卷是北宋畫家王希孟傳世的唯一作品。此圖描繪了祖國的錦繡河山。畫面上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淼,氣象萬千,壯麗恢弘。山間高崖飛瀑,曲徑通幽,房舍屋宇點綴其間,綠柳紅花,長松修竹,景色秀麗。山水間野渡漁村、水榭樓臺、茅屋草舍、水磨長橋各依地勢、環境而設,與山川湖泊相輝映。
  • 國家寶藏:《千裡江山圖》之所以成為千古名畫,那是因為真的值得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一件文物是《千裡江山圖》,這幅圖是宋徽宗時期一位18歲的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的一幅畫長達11.91米,用現代人的話來說這幅畫就是一幅《航拍中國》,展示了宋徽宗時期的山水、人物,讓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歷史、了解當時的中國。
  • 豆瓣評分9.3:一件國家寶藏裡的前世今生之《千裡江山圖》
    今日帶大家走進國家寶藏欄目的第一期節目,那些靜躺在故宮博物館的前世今生。為大家介紹的第一件文物是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讓我們一起了解一幅畫的文化。《千裡江山圖》的創作年代來自北宋徽宗年間,屬於青綠山水畫代表之一,它的畫作長度堪比《清明上河圖》還要長,而畫它的畫師王希孟居然當時只有18歲,不得不說王希孟少年得志。王希孟不似李白那樣狂放,但他也有他的不羈,這個不羈細微體現在他與宋徽宗之間的相處。
  • 看劇聊藝術|張一山版《鹿鼎記》我看到了綠帽子和千裡江山圖
    它就是——《千裡江山圖》: 徽宗政和三年,呈《千裡江山圖》,上大悅,此時年僅十八。 後惡時風,多諫言,無果。奮而成畫,曰《千裡餓殍圖》。上怒,遂賜死。死時年不足二十。時下諭賜死王希孟,希孟懇求見《千裡江山圖》,上允。當夜,不見所蹤。上甚驚疑之,遂鎖此圖與鐵牢,不得見人,而封天下悠悠之口,此成千古迷蹤,可嘆世人不得而知也」。
  • 國畫之瑰寶《千裡江山圖》,我們也能離你如此之近
    18歲易烊千璽以一曲《丹青千年》,與千年前一位18歲少年隔空對話,令世人穿越千年去領略那幅《千裡江山圖》絕世之美。《千裡江山圖》出自北宋末年,一位18歲少年王希孟之手,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曾在《國家寶藏》節目,作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第一件鎮館之寶展出。《千裡江山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堪稱古代青山綠水畫之最。
  • 18歲的天才少年,為何畫完《千裡江山圖》後銷聲匿跡?
    18歲的天才少年王希孟為何無故消失?是被宋徽宗處死還是另有其原因?今天所講的這個人物是徽宗年間一位畫藝精湛的天才少年,《千裡江山圖》的作者王希孟。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寫這段話的人叫蔡京,是宋徽宗賞識的一個人物。宋徽宗把這幅畫送給了蔡京。蔡京在這段文字中說:畫畫的人叫希孟,十八歲,在宮廷畫院學習,得到宋徽宗的調教,畫出了這幅畫。宋徽宗很喜歡,把畫賜給了深得他賞識的蔡京。
  • 收藏 | 故宮連推七大展:《千裡江山圖》、《秀石疏林圖》等大批珍品將亮相!
    故宮日前宣布,2017年度大展《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已經進入布展尾聲,一大批珍貴的青綠山水畫名作,將在故宮集中亮相。最引人關注的,要屬宋代天才畫家王希孟18歲時完成的巨幅青綠山水畫《千裡江山圖》。一陣緊張而有序地忙碌後,長達11.9米的傳世名作《千裡江山圖》,全部打開並安放在特製的展櫃中,等待9月15日正式開展後與世人見面。
  • 手握《千裡江山圖》,文化賦予您智慧,千裡江山盡在您的掌握
    春,是萬物復甦的季節,經過了冬的肅殺與沉潛,萬物勃發,千裡江山洋溢著生的氣息。遊目山水間,千裡江山隨著畫軸緩慢展開。層巒起伏的群山如妙手撥動的旋律時而舒緩時而高亢,如仙人舞動的絲帶高低錯落、豐富多彩,如大家文章起承轉合、開闔有度。山山相連,峰峰相應,既對峙又相倚靠。
  • 舞蹈詩劇讓故宮名畫《千裡江山圖》動起來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前天,由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聯合舉辦的「連線千年靜與動,舞繪《千裡江山圖》——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敬勝齋舉行。曾執導過「現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兩位總編導周莉亞和韓真,將以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代表畫作《千裡江山圖》為背景,創作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 一個被當皇帝耽誤的 天才藝術家——宋徽宗
    宋朝——一個審美最好的時代有人說故宮第一任院長應該是宋徽宗這一點也不為過因為一千年前他就開始搞文物收藏了宋徽宗熱愛奇石尤其迷戀太湖石曾在蘇州成立「應奉局」來搜羅各種奇花異石他御筆繪製的《祥龍圖》是最早以單石峰為主題的軸卷畫作之一
  •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跨界舞繪《千裡江山圖》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力打造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裡江山圖》,作為雙方積極探索和有益嘗試的首個合作項目也正式發布。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以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代表畫作《千裡江山圖》為背景創作。作品以時間為主軸,以「青綠」為視覺主色調,站在歷史時空的視角,以舞蹈的語彙繪製一幅精妙的《千裡江山圖》。故宮博物院將為該劇提供學術支持。
  • 《千裡江山圖》搬上舞臺,故宮博物院聯手東方演藝集團推舞蹈詩劇
    《千裡江山圖》是收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北宋青綠山水名作,展出時曾引發參觀者排隊打卡。11月26日,故宮博物院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並宣布將把《千裡江山圖》搬上舞臺,推出舞蹈詩劇《只此青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