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到七十歲最擔心害怕什麼?

2021-01-12 蘭蘭美好生活vlog

有網友提問,題目:人活到七十歲最擔心害怕什麼?我個人認為最擔心身體健康問題,害怕孤獨,害怕拖累子女,害怕死亡,下面就來說說。

一、身體健康

人活到七十歲,到了古惑之年,與世無爭,最擔心自己的身體,身體健康,才能好好生活,不拖累別人,沒有病痛,無憂無慮,長命百歲。

二、孤獨

人活到七十歲,最害怕孤獨,失去伴侶,孩子遠離,孤獨一人,無人問津,無人守候,無人照顧,孤獨最難忍受,傷心無助。

三、累贅

人活到七十歲,最怕拖累子女,成為子女的累贅,要人服侍,不能自理,子女為了自己,不能好好過自己的生活,老人心痛內疚。

四、死亡

人活到七十歲,最害怕死亡。人年輕時,對死亡沒有概念,因為死亡離自己很遠,到了一定年齡,身體逐漸老化,一天不如一天,離死亡越來越近,這時,老人最害怕死亡的來臨,不想離世,留戀家人,留戀生活,留戀人間,留戀自己所有的一切,越老越怕死。

總之,人活到七十歲,說老不老,説小不小,七十歲身體健康,是老人最想要的,身體好,一切都好,身體好,不拖累,長命百歲。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最適合活到哪個年齡?70歲足以,至少心理學家這樣認為
    首卷語:在一些老人的眼裡,如果自己能活到七十歲還沒病沒災那便是這一生最大的福份。七十歲的壽命便是一個超於平均水平的年紀了,所以會覺得比較圓滿。雖然現在的醫學水平和科學技術已經遠遠超於古代,但是能平平安安的活過七十歲還是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 人生七十古來稀,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堅持十步走,有助於長壽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長壽是件比較難的事情,能夠長壽的人是比較少的。越缺什麼,人們就越想擁有什麼,為了追求長壽,很多人會通過吃保健品等各種方式來延長壽命。人人都希望長壽,但活到多少歲算長壽?古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已經是古稀之年,活到70多歲,算不算長壽?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
  • 趙雲徵戰一生,到底活了多少歲?是七十多歲嗎?
    趙雲是劉備大將中,為數不多的最後善終的武將之一,那麼,趙雲究竟活了多少歲呢?是演義中說的七十多歲嗎?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群雄割據,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人的推舉,加入公孫瓚的陣營,為公孫瓚效力。不久,趙雲因為兄長去世,離開了公孫瓚。
  • 人活到多少歲是最合適的?壽命太長的人會怎麼樣?
    周周認為合理的年齡應該為70歲吧,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不管是按照生理健康狀況還是心理情況評估,70歲相對來說,顯得更加的擁有說服力!為什麼這樣說呢?人並不是說活得越老越好,當然能夠活一百歲自然是好,但是相對於生理健康狀況評估,人活得越老,身體機能越差。不僅影響人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會給人本身帶來很大的苦痛。人到了60歲之後,身體機能就大不如以前。
  • 農村有句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這是什麼意思?
    在過去農村老一輩之中一直盛傳說:遇到七十歲或者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不要讓他在家中過夜,遇到八十歲或者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來家中做客,吃飯的時候不要給他準備。那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呢?七十不留宿的來歷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說,五十歲活年年,六十歲活月月,七十歲活天天,八十歲活時時。
  • 人到底能活多少歲?活到多大歲數算長壽?
    在以前,七十古來稀,活到70歲已經是高壽了,隨著現代醫療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壽命也在不斷延長,現在活到100歲也不再是夢了。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人到底能夠活多少歲呢?活到多少歲算長壽、有福氣?是活的越長越好嗎?答案或許出乎你的意料,不妨了解下。
  • 人活到多少歲算命好?80歲,還是90歲?專家告訴你具體數字
    長命百歲一直是很多人想追求的,現代生活條件高,人民幸福指數也高,大家都想活得更久,看著下一代和隔代的親人幸福生活也是人生夢想。有些人想著自己能活到百歲甚至更久,但是往往這些想法很有可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孫思邈憑藉什麼活到141歲?方法不難,若你堅持,也能長命百歲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長壽的人,比如八百歲的彭祖,四百歲的陳俊。只不過,這些人多是活在傳說中,沒有充足的史料可以證明。相比之下,藥王孫思邈活到141歲,更值得相信,方法也值得我們學習。孫思邈活到141歲,方法是什麼呢?
  • 人到後半生,最應該結交這「三種人」
    人到後半生,最應該結交的無非就是這「三種人」低調的人在絕大多數人看來,財富和權利就是一個人地位高低的象徵,同樣,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也往往更容易得到別人的諂媚逢迎。的確,如果我們能少一些攀比心,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不至於在迷茫的時候走錯方向。心態好的人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心態」二字,有一個好心態比什麼都強。
  • 都知道「人生七十古來稀」,卻不知上一句更灑脫,讀懂才算活明白
    2500年前,孔子在30歲的時候,好好地回顧了一下自己開了掛的人生,說道: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農村諺語:七十不製衣,是什麼意思呢?
    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七十不製衣。這句俗諺在清代廷枚的《古諺閒談》中有所記載,清代之前流傳許久。意思與字面看起來也一樣。人到五十歲就別想著造房子了,到了六十歲別想著種樹了,而七十歲不適合再做衣服。五十不造屋。
  • 人生七十古來稀,看14億人口年齡大數據,你預測能活到多少歲?
    「人生七十古來稀」意思是:從古至今能活到70歲的數量很少,古稀,自古以來都稀少。這一句話放到今天這個時代,是完全不適用了。用2010年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國13.4億人口,0-14歲人口2.2億,15-65歲人口9.99億,60歲以上人口1.18億,其中65-69歲人口5千多萬。粗劣計算,2010年的時候全國就有5千萬人口年齡超過70歲。如此龐大的數量怎麼也不能用稀少來形容了。
  • 人活到多少歲最合適呢?壽命太長的人會怎麼樣?
    網絡圖片人活到多少歲最合適呢?能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一定面臨著深深的悲哀和困擾。對一個人來說,生命是寶貴的,越長壽越好,如果有一天,他對活得太長產生困惑,那麼可能是受到外力的影響,有人不希望他活得太長,所以他才想知道活多少歲最合適。我的一個堂伯母,她家房子在我家的後面,在我十歲的時候癱瘓了。從她癱瘓到去世應該有幾年的時間,具體幾年真是忘記了,我再也沒有見過她。
  • 男人到了中年膽子越來越小,他們心裡在害怕什麼?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男人到了中年他們的膽量會越來越小。那麼他們在害怕什麼?或者他們有什麼顧慮呢?中年男人作為家裡的頂梁柱,有很多的無奈也有很多的壓力,他的內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做人難、做男人更難,而中年男人是難上加難。作為中年男人,幾乎每天都是心事重重,擔心這害怕哪的。
  • 人活到50歲以後,人生還有什麼奔頭?
    》》人活到50歲以後,人生還有什麼奔頭?(好心酸)》》1、句句入心,總有一股暖流在胸中;字字溫情,總有無數祝福在墨中。隔山隔水,隔不斷遙望的目光;聽風聽雨,聽不厭遠方的心音。2、法國有句諺語:愛人在身旁,處處是天堂。幸福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苦苦追求沒有得到的,不懂得珍惜擁有的,結果只是徒勞傷命。
  • 古語:「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的上半句,為何無人提起?
    人生在世,每個人當然都想自己沒有傷病,並且能夠長命百歲。但真正能夠活到100歲的那些人,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在古代就有秦始皇想永久稱霸世界,而去尋找長生不老藥,不惜耗費一切人力物力去煉就仙丹,但是最終都毫無收穫,最後依然駕崩。
  • 人活到多少歲算長壽?一旦超過這個數就滿足吧,別太貪了!
    從古至今,很多人就開始追求長壽,我們眾所周知的就是秦始皇盡一生都在追求長生不老;甚至我們所熟知的西遊記當中,妖怪們聽說吃一口唐僧肉就能夠長生不老,也是紛紛各顯本領。但是依舊沒有人能夠長生不老,頂多就是長壽罷了。那麼,我們人究竟活到多少歲算是長壽呢?90歲?100歲?其實如果你超過這個數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 世上最長壽的老人,活到了443歲,還就在我國的福建省!
    長壽,幾乎是所有人的共同追求,那活到多少歲能被稱為長壽呢?根據歷史古籍的記載:百歲者,天年之概。也就是說,人的自然壽命在百歲以上,就可以稱作是長壽了。
  • 九十歲老人稱什麼 九十歲老人叫什麼
    我們都聽過三十歲被稱為而立之年,四十歲被稱為不惑之年,五十歲被稱為知命之年,這些都是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寶貴經驗,也是我們應該達到的理想生活狀態。那么九十歲老人稱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別擔心,讓你害怕的事情可能只是你的想像
    生活在她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她還來不及擔心害怕,就必須為了讓母親活下去而擔負起為人子女的責任。她憑著記憶翻出了家裡所有刀子,又把它們妥帖地藏在不易被發現的地方,確保母親不會再有機會用鋒利的刀傷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