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語:
在一些老人的眼裡,如果自己能活到七十歲還沒病沒災那便是這一生最大的福份。七十歲的壽命便是一個超於平均水平的年紀了,所以會覺得比較圓滿。
雖然現在的醫學水平和科學技術已經遠遠超於古代,但是能平平安安的活過七十歲還是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俗話說的好「人逢七十古來稀」,年齡到七十歲的人,往往很願意回顧過去年輕時候的樣子,回憶自己的一生,貧窮也好,富貴也好,都覺得自己這一生是多美的精彩且完美。然後感嘆自己的年齡。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很多七十多歲的老人會無盡的感嘆自己的一生,可能真的要到頭了,而他們還沒有看夠這個世界的美好。
在當今社會,七十歲的老人越來越多,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發展,大大的延長了人們的壽命。
但有人會說過長壽命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素質也會隨之的不斷的下降,更會有些老人對死亡的懼怕導致心裡萌生各種不好的現象。
那麼一個人的最佳壽命到底是多少年呢?
根據醫學家研究證明,一個人的身體情況最大可以支撐一個人活到兩百多歲。但事實卻從來沒有看到可以活到兩百歲的,之前上過新聞的一個村子「長壽村」,最大也就活到一百多歲。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生命如此短暫呢?
一.心態影響壽命
在理論上講,分為兩個因素一個是先天性的因素:也就是家族的遺傳,長輩的身體素質,和有沒有長壽的前例。
第二個就是後天因素:是指人的心理素質,也將是心態,一個人的心態越好那麼他就會越長命,反之事事鑽牛角尖,總擔心自己的身體出現狀況,那就不會很長命。
有的人認為會隨著身體狀態的不斷老化精神狀態也隨之老化,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身體的衰老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自然規律,沒有人有特權,但心理的衰老完全是跟自己有關。
所以每個人都會隨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老去,但是實質上退化的只有身體素質,精神狀態是不會隨之變化的,說白了就是你的身體是你控制不了的再變壞,可是精神是可以控制的。
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也是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了解到了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我們的一印象裡,84歲已經是一個老頭的模樣,但實際上他是一副神採奕奕,身心健康的樣子。
那是因為84歲的他每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習慣,由於妻子是籃球運動員出生,他便每天陪伴妻子籃球訓練,不論工作再忙,一天也沒有休息過。可見積極向上的心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九十多歲的年齡,依舊堅持對水稻的研究造福於我們的國家,也是因為健康的飲食習慣和堅持不斷地鍛鍊
如此偉大的一個人,生日的餐桌上卻只有5道菜一個湯,他的願望很簡單,想吃自己碗裡的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專心研究水稻,讓水稻的質量達到最高。
袁隆平表示,他的研究願意與世界各國分享,糧食對一個國家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基礎。我們生活在這個富裕的國家感受不到飢餓帶給我們的痛苦,但是目前還有很多國家處於解決溫飽問題的階段。
兩位老人的花甲之年的歲數告訴我們,人的壽命與時間和年齡無關,只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完美的生活習慣,就能達到一個長壽的年齡。
享受你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很多老人達到一定的年齡時,身體素質會急劇下降,每天都大病小病的會有哪裡不舒服,由於總是生病不舒服導致自己對生命的懼怕,害怕自己身體素質下滑的速度太快,有怕自己給兒女帶來麻煩,每天都有各種的擔心。
老人的心理讓一些詐騙集團有機可乘,利用老人的心理來製作一些「長壽藥」賣給老人,有很多老人很願意相信,很多都會買回家裡去吃。
結束語:
但其實哪有什麼可以延長壽命的神藥,只不過是給你的一種心理暗示,人到七十歲並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一個好的心態。
作者|姜庸子
編輯|姜庸子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28 Brai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