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年齡之謎:70歲出山,80多歲指揮牧野之戰,可信嗎?

2021-01-16 諸史

在中國歷史上,不乏老將建功立業的美談,但老將的「老」總歸有一個限度,往往在60-70歲之間,再往上已經不是「老」了,而是「老掉牙」了,派70歲以上老將上場,怎麼看都非常不人道、不理智。但在三千年前,姜子牙卻在八十多歲的高齡,率軍在牧野之戰中打敗紂王,取得了一場關乎王朝更迭的決定命運的戰爭勝利。

根據史書記載,姜子牙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為此姜子牙做過屠夫、開過酒店、賣過酒水等,由於一生蹉跎,大約60多歲時老婆與他離婚,幾乎是一個標準人生失敗者。但在70歲或72歲時,姜子牙枯木逢春,遇見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一見如故,之後姜子牙一飛沖天。周文王死後,姜子牙輔佐周武王,80多歲時在牧野之戰中指揮大軍。

從姜子牙的故事中,我們可以讀到勵志到不能再勵志的人生傳奇,姑且信之,但在三千多年前,姜子牙70歲出山,80多歲親臨戰場指揮牧野之戰,怎麼都讓人覺得違背常理,如今很多80多歲的老人別說上陣打仗了,就是長途跋涉都非常危險,那麼史書記載的姜子牙年齡可信嗎?

01:姜太公什麼年齡出山?

關於姜子牙具體出山年齡,《史記》上沒有記載,但其他史書文獻上無一例外都是70歲以上,而且談到姜子牙七十齣山的荀子、尉繚子、孟子和屈原等都是戰國名仕,人品有保障。

《說苑·尊賢》記載:「呂望年七十釣於渭渚」,與「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齊。」

《尉繚子·武議篇》記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過七十餘而主不聽,人人謂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則提三萬之眾,一戰而天下定,非『武議』安能此合也?」其中,「過七十餘而主不聽」後「及遇文王」,是指姜子牙曾在商朝為官,70歲時上書而商王不聽,後來在72歲時遇見周文王。

後來,唐朝李白的《梁甫吟》中有「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認為姜子牙八十遇見周文王,這應該是文學誇張,不足為信。

我們都知道,司馬遷著《史記》時,為了力求真實可信,行萬裡路、讀萬卷書,走遍大江南北,訪問了無數人,既然司馬遷沒有採用其他書籍中的姜子牙出山具體年齡,是不是表示司馬遷不認同70歲出山之說?

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是一個神秘數字,在古代有「至大無極」之意。姜子牙或長相顯老,或年齡的確較大,於是用「七十」來籠統表示姜子牙年齡,而姜子牙當時實際年齡可能要小得多,估計大約只有六十餘歲。不過,這只是推測,並無實據。

02:姜子牙何時遇周文王?

姜子牙遇見周文王,歷史上有三種說法,司馬遷在《齊太公世家》中將之綜合。

一,姜太公釣魚,周文王上鉤

這一說法廣為人知,司馬遷記載有點顛覆姜子牙形象。

《齊太公世家》記載:「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這裡用的是「奸」,相當於姜子牙在大富翁出沒之路上坐等,尋找機會與之來一次偶遇。非常神奇的是,周文王外出狩獵之前算了一卦,卦象顯示「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然後果然遇見了不凡之人姜子牙。

姜子牙釣魚相遇周文王之說,充斥傳奇色彩,沒有一點可供判斷相遇時間的線索。

二,周文王被囚,姜子牙救之

紂王囚禁周文王(西伯)後,周國臣子散宜生、閎(hóng)夭久聽說姜子牙足智多謀,於是就請他參與營救周文王。

姜子牙聽說「西伯賢德,又一貫尊重關心老年人」,於是三人前去營救周文王,尋找美女奇寶,獻給紂王,以贖取周文王。周文王回國之後,才第一次見到姜子牙。

《周本紀》記載,周文王被釋放之後六、七年而死。夏商周斷代工程推斷,周文王死於公元前1050年。據此,姜子牙遇見周文王的時間應該是1056或1057年,放寬一些大概在公元前1060年之前。

還有一個細節可以佐證,即姜子牙女兒叫邑姜,是周武王姬發的王后,史書沒有記載邑姜何時出生,但周武王在公元前1043年去世之後,他們的兒子周成王還在襁褓之中,史雲「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如果姜子牙見周文王是在公元前1060年之後,姜子牙發達了重新娶妻生下邑姜,在13歲左右嫁給周武王(參考周文王13歲結婚生子),然後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生下周成王,那麼一切就說得通了。

三,姜太公投周

《齊太公世家》記載:「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

姜子牙原是紂王臣子,因為紂王無道,於是遊說諸侯,沒有遇到賞識他的人,最終去了周國。

以上三種說法,只有第二種提供判斷時間的線索。同時,第一種說法最不可信,第二種、第三種都有可能,且第三種隱含第二種說法。

03:牧野之戰時姜子牙多大?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戰爆發,按照上述姜子牙營救周文王之說,當時姜子牙大約80多歲。

《詩·大明》記載:「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

上世紀二十年代,疑古派思潮興起,學者顧吉剛在《太公望年壽》中提出質疑,認為古文獻中記載的姜太公年壽數,都是戰國時代齊國遊士的妄談,「太公」原意是「老太爺」,後人誤解為長壽之意,從《詩·大明》中所描寫的戰爭場面和搏擊的迅勇情況看,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不可能有90餘歲,實際年齡大約是三十歲,終於八十歲左右。

以「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推斷認為,率軍出徵的姜子牙只有三十歲,顯然有些武斷。但八十多歲老人指揮牧野之戰,還能「時維鷹揚」,又的確讓人難以置信。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尚父」是指姜子牙,本意是指可尊敬的父輩。

《禮記·文王世子第八》記載「文王九十七乃終,武王九十三而終」,周武王伐紂時就是90歲。90歲的周武王,稱呼80多歲的姜子牙為尚父,顯然不可能。而且,周武王與一群弟弟們都在90歲左右,姜子牙80多歲,這麼一群老頭打贏牧野之戰,實在過於驚人,這個年齡不可信。

《竹書紀年》記載:「武王(享)年五十四」,周武王伐紂時年齡為51歲,比較符合常理。如果周武王與姜子牙年齡相差十歲之內,估計就不可能使用「尚父」二字。周朝時期,男子13歲就可結婚,周文王就是13歲結婚,相當於13歲一代人,因此姜子牙比周武王的年齡應大13歲。以周武王這一年齡推算,牧野之戰時姜子牙年齡至少應在64歲以上。

04:姜子牙何時去世?

司馬遷不知道姜子牙何時去世,只在提到「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子丁公呂伋立」,認為姜子牙大概活了百餘歲。

西晉時期出土的戰國竹簡《竹書記年》中記載:齊太公卒於周康王六年。周康王是周成王之子,周成王死於公元前1021年,周康王六年即公元前1015年。

因此,如果周文王與姜子牙相遇於公元前1057年,那麼以姜子牙「七十齣山」來計算,姜子牙就活了112歲。在三千年前,這絕對是一個駭人聽聞的高壽。

言而總之,根據現有史料來說,姜子牙享年應在110以上,與沒有見過《竹書記年》的司馬遷的「百有餘年」觀點不謀而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史書就是這麼說的。

筆者認為,雖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要有質疑書本的精神,但在沒有進一步線索之前,沒有足夠證據駁倒姜子牙八十餘歲出徵之前,對於三千年前的舊事,我們只能相信史書記載,不可能為了質疑而質疑。

參考資料:《史記》、《竹書記年》等

相關焦點

  • 相比電影「姜子牙」下凡歷劫,這位70歲宅男的釣魚發家史更魔幻
    影片省略了姜子牙冗長的前半生(70歲半生寒微、72歲釣魚出師、80歲興周滅商),而是直接把鏡頭切換至他一戰封神時的榮耀登頂時刻。 可是,封神之路卻一波三折。在當眾斬首九尾狐妖時,狐妖卻透露了一個真相:無辜的蘇妲己還在她體內,如果殺死她,那麼蘇妲己也會枉死。
  • 五大疑點揭秘伐紂滅商的牧野之戰是否可信,文獻不如考古來的真實!
    你了解牧野之戰嗎?根據甲骨文的記載,戰俘絕大多數都殺了作為人牲,極少量養起來轉化為奴隸(用於從事養馬、打獵之事,用於農業生產的則絕少)。而商朝殺人祭祀是件神聖的事,必須嚴格記錄在甲骨上,專家們統計了所有出土的十五萬片甲骨,發現累積人牲總數為13052人。250年中,商朝俘虜的大部分戰俘都用作人牲,總數也不過萬人,而少部分轉為奴隸的戰俘,在牧野之戰之時,僅在朝歌就達到70萬,簡直無法置信。
  • 見證遙遠的牧野之戰:紂王一天內就被敗自焚,這場大戰這麼簡單嗎
    那一天的戰爭後來被稱為「牧野之戰」,參戰雙方一是周武王軍隊,一是殷商軍隊。周是從一個古老的部落逐漸發展起來的,在周文王時期,周的實力大為增強,周文王姬昌勤勉於政,禮賢下士,勢力逐步擴大,擁有了較強的國力基礎。而這些發展和周的強大,卻讓紂王感到了威脅,於是紂王將周文王抓起來囚禁了七年之久。
  • 中國歷史上大氣晚成的7位牛人,姜子牙72歲才出山
    姜尚姜子牙姜子牙出生於商朝末年,年輕時候非常有才華,且週遊各個諸侯國。對天下局勢非常了解。不過一直無人任用他。直到姜子牙72歲時,遇到了周文王姬昌,在和姜子牙交談過後,周文王發現姜子牙是個天下奇才,於是尊他為太師。請他出山助周伐商。最終在姜子牙的幫助下,周朝打敗了商朝,建立了延續700多年之久的大周王朝,此後姜子牙名揚天下。
  • 掌管封神打榜的姜子牙,到底什麼來頭?
    姜子牙的故事大多來源於傳說,在我們小的時候,最早出現在山海經等故事書中,「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個中國諺語,連穿開襠褲的小朋友都會念,相傳姜子牙釣魚用的魚鉤是直的,魚兒因為崇拜他,都爭先恐後吞直鉤,情願為這個偶像獻身,不過正好相反,史書上記載的姜子牙,在那個環境優美的地方連釣了三天三夜,愣是沒一條魚釣上來,姜子牙心態崩了,70多歲的老頭子,氣得把衣服都脫光了。
  • 牧野之戰中的孫子兵法·計篇——五事七計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此乃五事者,將不聞則勝負不測。又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又寵信美妾妲己以及飛廉、惡來等一幫佞臣,與之飲酒作樂,不理政事。妄殺王族重臣比幹,囚禁箕子,微子被迫出逃於周。與此同時,渭水流域的諸侯國周在周文王姬昌的領導下,開始興起。文王勤政愛民,選賢舉能。任用南宮适、散宜生、閎夭、太顛四人為親信大臣,輔佐他處理政事;又將渭河邊垂釣的姜尚請來整頓軍事。經過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周的實力大大的增強了,時天下三分,周有其二。
  • 牧野之戰,商軍臨陣倒戈的真是俘虜和奴隸嗎?
    牧野之戰是武王克商的重要一戰,此戰兩軍的數量上是商眾周寡,但是周卻取得最後的勝利。很多人都接受這樣一個觀點:說是商軍主力正在與反叛的東夷作戰,商軍只得把奴隸和戰俘武裝起來,他們恨透了紂王,就臨陣倒戈,最終商軍大敗。真是這樣嗎?恐怕未必。
  • 漫話五千年:牧野之戰,妻管嚴和大男子主義的第一次交鋒
    姬發和姜子牙一看,紂王把主力部隊都派到東邊了,你不趁機狠狠地捅他一刀,實在對不起紂王。此外,經過兩年的發展和精心準備,周軍也已經訓練完畢。現在的周軍,戰鬥指數爆滿,一個個摩拳擦掌,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姬發問旁邊的姜子牙:二大爺,你怎麼看?姜子牙說:不對呀!我怎麼看這個裂痕是豎著的呀?豎的,說明你會一桿子捅到底,分分鐘搞定紂王。姬發說:巫師,你把烏龜殼旋轉九十度,我再看看。巫師把烏龜殼旋轉九十度,姬發說:二大爺說的對!就是豎痕!
  • 姜子牙:從國之重臣到眾神之神
    但不同於哪吒,姜子牙並非杜撰的神仙,而是有真實原型的歷史人物。那麼,褪去神仙的外衣,姜子牙到底誰?姜子牙發布的海報預告。當然,其他史書的記載或許更為真實,大抵是主動投靠或被請出山。無論哪種說法,都印證同一個事實:姜子牙大器晚成,富有雄才謀略,深得君主青睞。
  • 漫話五千年:四千坦克對戰七十萬人,牧野之戰是一場高科技戰爭?
    【漫話五千年-第181話】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糾集八百國聯軍,在牧野集結了四千輛戰車,與商軍決戰。另外,在朝歌城外服役的奴隸,也有七十萬人之多。紂王下達了一級戰備令,大赦奴隸,一人發一枝長戈。結果,不到半天的功夫就聚集起了七十萬大軍。緊接著,紂王給奴隸們訓話:弟兄們!立功的機會來了!幹掉姬發!我給你們發獎金!
  • 真實的姜子牙,殺牛賣肉開飯店,建立齊國,後代名人眾多
    近日,動畫大片《姜子牙》上映,票房成績可觀,大有衝擊動畫片最高票房紀錄的氣勢。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小說《封神榜》了解姜子牙,這其實跟歷史上真實的姜子牙相差甚遠,今天,小編帶您在故紙堆中扒一扒真實的姜子牙。
  • 真實的牧野之戰:周武王打敗了商紂王,為何自己卻徹夜難眠?
    即位第四年的2月27日,周武王姬發發起了對殷商的決戰,史稱牧野之戰。但大勝之後,武王卻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周公旦前往探視,在這個親密的兄弟面前,武王說出了心中的煩惱:「天保未定」。而一個夙夜憂慮、難以入眠的人,怎麼可能長壽?果然,大約在武王即位後的第六年,牧野之戰後兩年,武王便去世了,享年54歲。
  • 眾神之長——姜子牙
    近日,中國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火爆全國,上映首日便刷新了中國影視動畫電影首日票房紀錄。令我們不禁引發對這位三千多年前的政治、軍事大家,姜子牙產生多重思考。一、半生寒微,人窮志堅姜子牙,名尚,字子牙,號飛熊。
  • 牧野之戰:一場傳說中的正義之戰,背後卻有著不可見人的黑暗一面
    公元前1046年的一個拂曉,天色剛剛微亮一支由戰車和步兵組成的大部隊,悄悄逼近了朝歌郊外西南方的牧野。這是一場急襲,攻方軍隊的兵力將近五萬人;但他們要面對的卻是敵方十七萬大軍,成功或是失敗,關係著中國歷史的進程會朝著哪個方向轉變。這是一次以少戰多以弱戰強的閃電戰,天下人未來的命運都維繫在這一戰之中。這就是歷史上一場著名的戰役,武王伐紂的關鍵決戰-牧野之戰。
  • 牧野之戰:武王伐紂,民心所向,商王朝從此土崩瓦解
    「從來女色多亡國,自古權奸不到頭。豈是紂王求妲己,應知天意屬東周。」——《封神演義》關於商紂王和蘇妲已的故事,想必已是家喻戶曉的了。在電視劇《封神榜》中,九尾狐狸精附身妲己,迷惑紂王,擾亂朝綱,禍國殃民。
  • 牧野之戰的真相,你所不知道的武王伐紂!
    諸侯的感覺,比起只知道欺壓良善的紂王,像姬昌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天子之風。於是周人的盟友隊伍一天天的壯大了起來。姬昌感覺到天下形勢的變化,他認為周人已經接受了天命,將要取代殷商,於是不再接受因商諸侯的封號,自稱為王,也就是後人尊稱的周文王。三、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是即便姬昌自信滿滿,但周人的實力還是遠遠不如殷商,而且姬昌沒有等到實現改朝換代的天命就死了。
  • 牧野之戰,四萬打十七萬也能贏?真相匪夷所思
    牧野之戰是周武王滅商的關鍵一役,是我國歷史上一次 著名的戰役。關於其戰場所在地,自漢至今眾說紛紜,有「朝 歌南」、「汲縣」、「新鄉牧野」諸說,尚無定論。近些年來,一 些有關牧野之戰的文章相繼發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 我認為以上各說皆不妥,故寫此文,談談我的一些看法,並望 方家指正。
  • 印度14歲神童阿南德,他的預言真的可信嗎?
    今天我們講的主人翁,是印度一個年齡為14歲的神童阿南德。阿南德為何一時間火了起來?這還得從2019年8月份,他在國外網絡上發的一則視頻說起。當時他發的標題是《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的世界大劫》,光看這個標題本身,就足以令人停下來駐足多看幾眼。
  • 肖戰的迷之年齡,看臉19歲,看腿29歲,你get到重點沒?
    她還說:「肖戰看臉三歲,看腿三十歲。」哈哈,還有小夥伴配上了肖戰的「山藥腿」照片。這一下子,讓阿澈腦袋裡就有那個畫面了。這個小夥伴說的挺好,不過阿澈要稍微修改一下下。那就是:「肖戰的迷之年齡,看臉19歲,看腿29歲。」哈哈,你get到重點沒?
  • 歷史上有姜子牙這個人嗎?他是幹什麼的?
    眾多影迷熱切期待的影片《姜子牙》在經歷了疫情撤檔風波後,終於在國慶檔成功上映了。不過許多人在觀看電影的同時可能也會產生一個疑問:歷史上有姜子牙這個人嗎?他是幹什麼的?今天夜讀史書就借著這個話題,來與大家聊聊歷史上的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