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既不厭惡生存,也不畏懼死亡。」——伊壁鳩魯
生是人的起點,死是人的終點,生與死之間的距離,便是人生。一些人的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還有一些人的人生熬過歲月漫長,經久不衰。無論人生長短,終點都是死亡。但人的本能卻是怕死,所以總有人用盡手段來延長壽命。
古代帝王求仙問道,煉丹製藥,想要尋求長生不老,可終究化為一抔黃土,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現代人也同樣注重養生、理療,想要保存住有限的生命力。
在推崇長壽的風氣之下,那些長壽的老人便被吹捧成了神話。活了128歲的羅美珍老人就是被人膜拜的長壽老人,她生於1885年,逝世於2013年,生命旅程橫跨3個世紀。
她從遙遠的時光中走來
看羅美珍老人的照片,滿臉歲月留下的斑駁皺紋,每一根皺紋裡仿佛都寫滿了陳年舊事。狹長的眼睛下是兩個大大的眼袋,沒有了牙齒的嘴唇向內凹陷下去。歲月將羅美珍老人的身體磨損得乾癟,但是仍然殘留著一絲生命力。
2010年「中國十大壽星」榜中,125歲的羅美珍老人位居第一。中國那麼多人口,每一年都有無數新鮮的生命降落,無數的生命消失,羅美珍老人卻仍然屹立在時光之中,成為了壽命最高的人。
羅美珍生活在廣西巴馬縣,是非常著名的長壽之鄉。巴馬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區,山環水繞,樹木覆蓋率極高,風光旖旎,地靈人傑。這裡生活著眾多的瑤族,羅美珍老人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瑤族女性。
羅美珍老人一生從未走出過她所生長的巴馬屯。她在這個山坳裡辛勤勞作,生兒育女。羅美珍老人的一生都在勞動。上山砍柴,下地種田,餵豬、洗衣、做飯是她做了一輩子的事情。即便到了125歲,她也沒有停止過自己的勞作。
一次記者來到羅美珍老人的家中,想要看看這位傳說中的老人,並且想要探尋這位長壽老人的長壽秘訣。記者到時,羅美珍老人居然還在山上,等回來時,肩上多了一捆砍來的竹子。一生勞作的人,是不會讓自己閒下來的。
過去農村生活艱苦,吃的是粗茶淡飯,山中的苦麻菜、木薯、青菜就是最好的美味珍饈。
羅美珍老人生活極其規律,她不需要鐘錶來喚醒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多年來堅持的生活習慣。
羅美珍老人也沒有任何不良習慣,她不抽菸,不喝酒,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會排解自己。家人說羅美珍老人活到這個年紀,很少有過大動幹戈,勃然大怒的時候。
太多錦衣玉食的人容易患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養尊處優的人缺乏鍛鍊,還沒到老年便患了一身的疾病。
羅美珍老人的長壽,或許是清苦的生活造就的。山茅野菜、粗茶淡飯是最健康的飲食,生活中的勞作就是最好的鍛鍊方式。
記者或許以為能夠從羅美珍老人身上探尋出驚人的長壽秘密,但其實,最好的長壽方式就是克己自律加上樂觀的心態。這是再簡單不過的方式,只不過不是任何人都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
被質疑的壽星
128歲高齡實在太罕見了,罕見到全中國如此多的人口中只產生了一個。128年,在歷史的長河裡不過是白駒過隙,但是放在一個人身上,128年實在太漫長了。因為稀有和異常,羅美珍128歲的高齡壽星身份遭到了懷疑。
另外,羅美珍老人一生育有三子二女,她最小的兒子生黃有才生於1946年,算下來,羅美珍老人居然在61歲時還能生育,讓人難以思議。
一般女性在61歲時已經絕經,並且因為高齡並不具有生育的條件了。難道是羅美珍天生異於常人,還是她常年在山間勞作,身體強健,61歲尚能生育。因為無法了解到羅美珍老人當時的身體狀況,所以到底真相如何,無人得知。
後來,有媒體來到羅美珍老人家,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查看了羅美珍老人的戶口,戶口本上確實顯示她是1885年出生。自1980年人口普查時,羅美珍老人的出生日期就一直顯示為1885年,在此之前的事情,皆無法查證。
羅美珍老人不懂漢語,只能通過家人用瑤語和她溝通,語言不通,加上歲月太過漫長,曾經的往事都模糊了,黃美珍老人早已記不清楚、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生的,對年齡也沒有具體清晰的概念,一切只能按照戶口本上的記載來算。
與羅美珍老人同時代的人幾乎絕跡了,年齡稍微比她小的人也大多去世。黃有才通過自己最小的舅舅來推算母親的年齡,大概是在1885-1897年出生,而同村一位逝世近10年的老人曾是羅美珍老人出嫁的花童,經過推算,得出的結論與黃有才差不多。
羅美珍老人橫跨三個世紀,61歲還生下了自己的孩子,活過太久的年歲,連自己的年齡也會遭到質疑,然而一切都不重要了,羅美珍老人已經將生命中大部分的事情淡忘了,更何況是被質疑年齡。
長壽老人與長壽村
嚮往長壽是人的本能,一旦哪個地方出現了眾多長壽老人,這個地方便會被人追捧。中國也善於打造各種各樣的長壽鄉,廣西巴馬因為出現了像羅美珍這樣的老人,便被打造成馳名中外的長壽之鄉,人們趨之若鶩。
仿佛哪裡的人比較長壽,哪裡就是風水寶地,只要去呼吸一口那裡的空氣,自己也能長命百歲。
有欲望的地方就有商機,廣西巴馬的招牌被不斷放大,以養生、保健為核心的特色旅遊不斷被發揚光大。眾多擁有長壽之夢的人來到這裡吸氧、喝水、磁療,並拜訪那些長壽的老人,想沾一口仙氣,以求長命百歲。
羅美珍老人不會知道,自己生活了上百年的地方有朝一日會成為膜拜的聖地,自己平淡的一生居然會成為別人心中的長壽神話。
只不過大部分人雖然來到了廣西巴馬,卻不能領悟羅美珍老人的長壽真諦。
死亡是一個必然來臨的過程,坦然面對才是最好的方式。畢竟生命最重要的是厚度,而不是長度。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