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偷摸對華搞諜報戰,鼓吹對抗,自家人怒斥:有多蠢才會這樣做?

2020-12-19 辣椒新聞

澳大利亞作為美國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重要盟友,同時也是「五眼聯盟」的重要成員,堪稱是世界間諜情報領域的「老手」。近年來,隨著川普「印太戰略」的提出,澳大利亞也緊跟美國步調,不斷鼓吹對抗中國,並接連炒作所謂「中國間諜滲透」。然而,在鐵證如山面前,澳大利亞的「賊喊捉賊」,最終還是被曝光了。

據環球網6月29日報導,近年來,澳大利亞從未停止過對別國的間諜情報「攻勢」,我國曾多次破獲澳情報人員的間諜活動。2018年,我國執法部門對一起間諜案件進行偵查時,在境內發現並現場抓獲了執行情報交聯活動的澳大利亞情報安全部門的間諜,當場起獲用於間諜活動的器材、經費以及剛剛搜集的情報資料。

報導還披露,澳情報安全部門對華間諜情報活動的一個主要方式是:通過向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派遣間諜人員,進行策反發展和情報搜集活動。澳情報安全部門在駐華大使館設立了北京情報站,這個情報站是東亞地區最高級別的中心站,不但負責管理在華情報活動,還管轄澳在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地的情報活動。澳方在情報站中派遣了多名情報人員,這些人員有著外交官的身份,還承擔著策反發展人員和情報交聯的任務。

不僅如此,澳情報安全部門近年來對中國駐澳機構和人員的監控力度也越來越大,並且大規模約談、騷擾在澳華人,要求提供華人社區和中國使領館的情報,甚至將有些人發展成情報線人,設法向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領館滲透,或指使他們潛回中國搜集情報。

澳大利亞偷偷摸摸對華搞諜報戰,以及鼓吹對抗中國的有關做法,就連自家人都看不下去了。澳大利亞研究院國際與安全事務項目主任艾倫·貝姆表示:「我們的『愚蠢』做法暴露出我們對中國了解的貧乏。我們的政治人物不明白他們在與什麼打交道。中國是個無法被忽視的國家,而我們現在與他們打交道的方式就是拍胸脯虛張聲勢,你是通過激烈對抗和指責來打交道,還是思考那是個怎樣的國家,存在什麼問題,想向哪裡發展?這些都需要知識和技能支持。」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不光喊「中國間諜滲透」,還要在中國搞諜報戰
    澳大利亞在中國進行間諜活動據環球網報導,近幾年澳大利亞一直在對其他國家進行「情報攻勢」,在亞洲和中東各國都散布有情報人員。特別是近期,中美關係惡化,在美國的授意下,澳大利亞加強了對中國的「間諜滲透」,還妄想在中國搞諜報戰。
  • 澳大利亞背地裡對中國大搞諜報戰
    嘴上炒作「中國間諜威脅」的澳大利亞背地裡對中國大搞諜報戰)【環球時報記者 凌志 楊升】近日,涉港國安法不斷推進的消息讓一些西方國家坐立不安,澳大利亞就是其中異常活躍的典型。澳大利亞的反應並不令人奇怪。中國駐澳大使館發現的竊聽裝置中國駐澳大使館發現的竊聽裝置另據《環球時報》記者獲悉,澳情報安全部門對華間諜情報活動的一個主要方式是:通過向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派遣間諜人員,進行策反發展和情報搜集活動。
  • 澳大利亞議員竟鼓吹「準備和中國開戰」,外國網民一針見血
    【文/觀察者網 齊倩】眼見搞不定貿易問題,澳大利亞政客近日頻繁「腦洞大開」:從一開始的利用該國華裔「以華制華」、叫囂「正式承認臺灣」,現在,居然有人叫囂澳大利亞要做好「和中國開戰的準備」。 當地時間29日,澳自由黨籍參議員、前陸軍少將吉姆·莫蘭(Jim Molan)接受澳媒體「7News」節目採訪。
  • 關於日本侵華,你可能並不知道的70年諜報戰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提到日本對華的諜報戰,大眾腦海中往往會想到荒尾精、土肥原等活躍在影視角色中的典型形象
  • 「抗中」有賞?川普向日印澳領導人「頒獎」,對華傳遞什麼信號
    "抗中"有賞? 對華傳遞"冷戰"信號 川普政府在即將離任的最後20天內,嘉獎自己組織的"反華小團體",這不僅是想要將三個國家在亞洲的處境緊緊與美國綁在一起
  • 四邊機制雙支點,美日澳印做實軍事合作,四國在背後搞什麼鬼?
    印度現在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戰略性調整,這點上是值得注意的,所以中印之間的可能就會出現: 第一,一種結構性的矛盾。實際上美國從冷戰結束以後,一直試圖要加強和印度的戰略性合作,來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十幾年來美國一直在從這個方向推動,包括歐巴馬時期也搞「美、日、澳、印」,那麼現在川普把這個東西進一步把它做實了。
  • 「五眼聯盟」密謀抱團對華出手,澳媒發現不對勁
    然而,莫裡森政府卻在對華問題上頻頻作出錯誤選擇,甘當美國的馬前卒,導致中澳關係滑入谷底,各領域合作均受到衝擊。近幾個月來,中國已先後對澳進口牛肉、大麥、葡萄酒採取措施,而且海關依法加強對澳進口龍蝦和煤炭等產品的檢測。中國這些舉措已經讓澳方嘗到「切膚之痛」,澳國內部分人士也開始呼籲澳政府改善對華關係。
  • 情報人員當場被抓、活動方式被揭,澳大利亞對華諜報戰露出馬腳
    另據《環球時報》記者獲悉,澳情報安全部門對華間諜情報活動的一個主要方式是:通過向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派遣間諜人員,進行策反發展和情報搜集活動。澳情報安全部門在駐華大使館設立了北京情報站,這個情報站是東亞地區最高級別的中心站,不但負責管理在華情報活動,還管轄澳在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地的情報活動。
  • 美軍攛掇一起搞「大計劃」,要聯合對抗中俄?
    澳大利亞政府最近對華態度十分的囂張,莫裡森不僅要求中國就「漫畫事件」道歉,還要去WTO控告中國違反所謂的貿易協定。12月1日,澳大利亞國防部長琳達-雷諾茲發布聲明稱,澳美兩國將加強合作,共同研製高超音速巡航飛彈,對抗同樣在開發類似武器的中俄兩國。
  • 胡錫進:剛加入RCEP又搞「準軍事同盟」針對中國 日澳為何如此分裂?
    談了8年的RCEP剛剛籤署,搞了6年的日澳防務協議也要瓜熟蒂落了,這讓人看到這個區域裡合作與對抗的兩條平行線索,向人們發出矛盾的信號。日本和澳大利亞應當說做了一個壞的示範,它們不僅將各自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定義成「安全威脅」,並且呼應美國的要求採取行動,搞出亞太地區除美國之外第一個雙邊準軍事同盟的雛形。
  • 3天2次對華「求和」!澳州或丟失小麥在華市場,美國已伺機替補
    來源:金十數據近期,澳媒稱該國大麥、葡萄酒等7種產品對華出口出現問題,而美法加等「澳洲夥伴」正加速接手其在華市場。12月7日最新消息顯示,澳大利亞已經發出警報,該國或將丟失第8個對華出口市場,並可能會將其拱手讓給美國。
  • 澳媒:對華關係,澳大利亞別再給自己挖坑了
    北京2017年就開始調查澳大麥傾銷問題,表面是為報復澳對中國鋼鋁進口的反傾銷,其實不盡然。另一個可能被忽視的因素是中國的經濟和地緣政治戰略,即推動出口市場和主要進口來源多樣化。新冠疫情暴發後,世界各國開始關注供應鏈多元化,而北京對供應鏈的關注由來已久。長遠而言這對澳大利亞不是好事。這就需要坎培拉在處理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方式上做出改變。
  • 澳大利亞終於有人想明白:對華政策失敗是因為政府太蠢
    文/行走斯圖卡很多人一直以來都想不明白這麼一件事:我們跟澳大利亞有仇嗎?顯然沒有,那麼澳大利亞為什麼總是針對我們?其實我們也有點雲裡霧裡,從理性角度來看,還真找不出什麼合乎常理的解釋,只能用白人一貫的傲慢、對中國一貫的仇視態度、對美國一貫的跪舔姿態來解釋——最近有澳大利亞媒體就作出這樣的總結,認為他們的政府對華政策的失敗,是因為太愚蠢、太無知了。
  • 寧可本國利益受損,也要與中國對抗,澳總理莫裡森到底著了什麼魔
    寧可讓本國利益受損也要與中國對抗到底。莫裡森的這一表態,還要從前一日中國駐澳大使館發給澳方的一份文件說起。鑑於這一陣中國對澳大利亞對華出口產品的限制措施在澳大利亞本土引起巨大爭議,就在18日當天,我駐澳大使館將一份列有14項中澳爭議的中國政府官方文件發給了澳媒,其中詳細闡述了中國對澳出口產品實行限制措施的緣由,闡明了其與澳當局今年以來種種反華、辱華言行的關係。
  • 澳媒文章:澳大利亞應停止對華傲慢「說教」
    原標題:澳媒文章:澳大利亞應停止對華傲慢「說教」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澳大利亞人報》網站5月13日刊登作者羅伯特·戈特利布森題為《澳大利亞必須找到中澳共同立場》的文章稱,澳大利亞現在必須停止對中國的傲慢「說教」。
  • 澳對華間諜活動曝光 中方:披露的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原標題:澳大利亞對華間諜活動曝光!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提問,《環球時報》今天報導,澳大利亞安全情報部門長期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包括在華設立情報站、在中國駐澳使領館安裝竊聽器、以外交官身份從事間諜活動、針對華人開展策反活動等,嚴重威脅中國國家安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
  • 澳產品對華出口受阻,盟友紛紛佔領市場,澳洲:說好的兄弟
    自澳大利亞追隨美國對華政策以來,中澳貿易爭端不斷,中澳關係出現各種問題。之後一幅漫畫帶來的爭議,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澳大利亞的醜陋面容。不過,澳大利亞還是不在乎,因為在他們眼裡,只要美國老大哥還站在他們的身邊,那就沒什麼害怕的。
  • 「多喝兩瓶澳葡萄酒」,澳大利亞就能站起來了?網友:剛到底啊
    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鐵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根據澳統計局數據,該國10月出口至中國的鐵礦,佔當月總出口量的80%。「他們(中國)購買我們的產品數量,遠比我們購買他們的數量要多。」西澳大利亞州州長麥克高文說道,「兩國關係以來一直是互惠的,我們得保持冷靜,靠對話解決問題,而不是對峙。」多喝兩瓶澳葡萄酒?
  • 莫裡森被忽悠搞對抗,盟友卻在背後挖牆腳
    中澳最近因為一張漫畫的事情搞得氣氛非常緊張,莫裡森暴怒,要求中國向澳方道歉,而且美國、英國、法國、紐西蘭等國家也紛紛站出來聲援澳大利亞。我們知道聲援澳大利亞的都是西方國家,他們跟澳大利亞都是一個圈子裡混的,看似是在給澳大利亞打氣,實際上他們各有自己的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