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走進納蘭性德,揭開如玉君子倏忽一生的神秘面紗
翻開清朝厚厚的文學典籍,有一個人被後人稱為「清朝第一詞人」,他就是「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獨得意境之深」的如玉君子_____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他精於天文曆法,諳於佛學,工詩能文,尤以詞成就最高,代表作是《側帽詞》和《飲水詞》等。三百年來,納蘭詞一直為世人所傳唱,經久不衰。民國大學者王國維稱其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性德,原名納蘭成德,在二十多歲時為了避皇太子的名諱,才改名納蘭性德,而且這個名字只用了一年。順治十二年甲午,農曆臘月二十,也就是1655年1月19日,納蘭性德出生在一個貴胄之家。他母親是多爾袞的親侄女,他父親明珠是滿洲正黃旗人,名噪一時,康熙年間官居內閣十三年,可謂是權傾朝野!
納蘭性德的出生,代表著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之一的納蘭氏,有了正式的繼承者。他出身烏衣門第,從小學習國學和騎射,可謂是文武雙全。
十歲時,納蘭性德作了一首《梅梢雪.原夜月》,在詞壇嶄露頭角。十七歲時,他入了太學。當年,在京師孫承澤的別墅秋水軒,參加了聲勢浩大的文壇盛世____秋水軒唱和,作了一首《金縷曲》,收在周在浚的《秋水軒唱和詞》中。
十八歲時,納蘭性德中了舉人。十九歲時,突感寒疾,錯過當年的殿試。二十歲時他參加殿試,進士及第。這一年接受家族的安排,納蘭性德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盧氏。雖是父母之命,男方英俊瀟灑,才氣逼人,女方溫柔賢淑,才貌出眾,兩人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
兩人一見傾心,如膠似漆,鸞鳳和鳴。在一起每一寸時光都是甜蜜而幸福的。有錢人家,為了人丁興旺,有三妻四妾很正常,納蘭性德也不例外。他除了盧氏,還有一個妾,叫顏氏。他娶妻和納妾時間一前一後,具體哪個在前哪個在後,不得而知。
二十一歲時,納蘭性德就有了第一個孩子——富格,富格為顏氏所生。這一年他父親明珠又被調為吏部尚書,可謂是雙喜臨門。這兩年他還一邊研讀一邊支持編撰了一部儒學彙編_____《通志堂經解》和《淥水亭雜識》。
兩年後,納蘭性德二十三歲時,踏入官場,做了康熙身邊的三等御前侍衛,一個位同五品的武職。跟著皇帝多次北上和南巡。無奈他愛好文學,志不在此,過得鬱鬱寡歡。
同一年,納蘭性德深愛的妻子盧氏,因為產後受寒而撒手人寰。從此他悲情難抑,痛不欲生,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滯留在雙林禪院為盧氏守靈。甚至一度研學佛教,以慰亡妻之痛。
三年後,納蘭性德才在父親的一再提議下,續了弦,娶了官氏。官氏同樣出身豪門,父親是清朝開國元勳,是努爾哈赤最為倚重的五位大臣之一。官氏努力做好一個妻子的本分,對盧氏和顏氏的子女視同己出,卻沒有得到丈夫哪怕是一分的愛。
之後納蘭性德除了陪著康熙皇帝出巡,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淥水亭度過。這個地方群賢畢至,芝蘭滿座,天南海北的文人聚集在一起,高談闊論,吟詩作對,大家的心情很是歡暢。
在納蘭性德三十歲的時候,他生命中出現一個特別的女人——江南才女沈宛。兩人才學相近,視對方為知己,情人間的生活倒也旖旎風流。無奈納蘭性德官務繁忙,又無法給沈宛一個幸福的歸宿,看著她整日寡寡慾歡的樣子,於心不忍,就放手讓她離開,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了。
孰知次年,納蘭性德剛過而立之年,三十一歲的時候,就因寒疾而病故。當時他官至一等侍衛。可惜一代天才就這樣英年早逝了。讓人唏噓不已……
如玉君子的一生,猶如曇花一現。固然短暫,瞬間綻放的芳華,確是驚世的璀璨耀眼……
第二篇:走進納蘭性德,揭開多情才子風流情史的神秘面紗
納蘭性德是清代文壇的一個奇蹟。倏忽一生,短暫而絢麗……
他驚才絕豔為詞生,橫絕一代為情傷。渴望「一生一代一雙人」、「人生若只如初見」,但卻「爭教兩處銷魂」,終究「一片傷心畫不成」、「心字已成灰」。
情生情死,生者如斯,逝者如斯。他的一生都糾結於一個情字,也困於一個情字。他愛過誰,誰又負了他?!揭開多情才子風流情史的神秘面紗,在他曇花一現的人生中,曾經出現過四個女人。
第一個女人,是他的表妹也是他的初戀。小表妹名叫納喇惠兒,三四歲的時候進京,住在納蘭性德家。他倆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志趣相投的兩個人,很快便熟絡了起來。
隨著一天天的長大,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他們之間滋長,蔓延。就在大家都以為成親是順理成章的時候,惠兒被選進了皇宮。納蘭性德的初戀就這樣戛然而止,只剩下「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的惆悵和遺憾!
納蘭性德滿腹愁思,鬱結於心,發誓一定要入宮見到表妹。於是冒著生命危險,買通了誦經的喇嘛,披上袈裟混入宮中。面是見了,無奈宮中戒備森嚴,一句話都沒有說上,就帶著無限的惆悵離開了!
第二個女人,就是盧氏。納蘭性德與盧氏,門當戶對,一見鍾情,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兩人舉案齊眉,如膠似漆。「玉局類彈棋,顛倒雙棲影。花月不曾閒,莫放相思醒」,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呆在一起,沉醉在風花雪月中,永遠不要醒來。
只可惜,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三年後,盧氏產後偶感風寒,竟然撒手人寰。失去愛人後,納蘭性德痛苦萬分,將盧氏的棺槨停放在雙林禪院達一年之久,他經常出入禪院為亡妻守靈。他「心灰盡」,「情在不能醒」,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詩表達自己對妻子的無盡懷念,甚至「有發未全僧」,一度心系佛教來化解刻骨銘心的喪妻之痛!
第三個女人是官氏,也就是納蘭性德的第二任妻子。盧氏去世後,很長一段時間納蘭性德陷於悲傷中,無法自拔。作為葉赫那拉家族的繼承人,傳宗接代是他必須承擔的責任。父母一直催促他續弦,他推辭了三年,實在沒辦法了,才在父母的張羅下續娶了官氏。
官氏出身「豪門」,是圖賴的孫女,是清朝八大貴族之一的瓜爾佳氏的後人。官氏的父親費英東,是清朝的開國元勳,努爾哈赤最為倚重的五位大臣之一。然而尊貴顯赫的出身,並沒有給她帶來如願以償的幸福。納蘭性德的心思始終在逝去的盧氏身上,哪怕是一絲一毫都沒有留給她一分。
官氏,善良、順從,學著像盧氏一樣,為納蘭性德整理書房,為深夜讀書的丈夫送上羹湯,對丈夫前妻妾生的孩子們視若親生,照顧有加。她努力做到了一個妻子應該做到的一切,然而愛情從來都不是等價交換,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的。直到死後,也沒能和她深愛的丈夫納蘭性德葬在一起……
最後一個女人,算是納蘭性德的情人。她就是鼎鼎大名的江南才女沈宛。沈宛為人聰慧,氣質優雅,才學頗高,18歲便有《選夢詞》現世。沈宛和納蘭性德的其他女人不同,她是個名副其實的漢人,並且不是良家出身,類似於柳如是、董小宛,有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純真與高潔。
納蘭性德與沈宛雖然一見傾心,相知相惜,旖旎繾綣,葳蕤生香。無奈當時滿漢不通婚,沈宛的身份註定她無法進入明珠府邸。納蘭性德,只能悄無聲息地納她為妾,把她安置在北京西郊德勝門的一個外宅之內。
這時的納蘭性德有官職在身,公務繁忙,又有家室。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少之又少。日子一長,沈宛不免多愁善感起來,寫下了「添段新愁與感舊,拼卻紅顏首」。看著情人整日愁眉不展,納蘭性德歡謔道:「欲問江梅瘦幾分,只看愁損翠羅裙。」若要看梅樹瘦了幾分,只要看眼前人腰肢消瘦了幾分便知道了。
納蘭性德也是憐香惜玉之人。他分身乏術,給不了沈宛幸福,又不忍心看著貌美如花,才氣過人的情人,整日獨守空房,悶悶不樂,在日復一日的望不到頭的等待中,淚煎心灼夜不眠……
為了守護這份不被祝福的愛情,他們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兩個人都遍體鱗傷,為了成全對方幸福,一對有情人就這樣分道揚鑣了。誰知道,這一走,竟是永別。半年後,納蘭性德突然病故,沈宛傷心欲絕,心字成灰……
終其一生,「情」字如影隨形,烙在納蘭性德短暫而璀璨生命上。道是無情卻有情,詞中惆悵無人知。「慧極必傷,情深不壽」或許就是納蘭性德一生的真實寫照。
跨越時空三百餘年,走進納蘭性德,依然為之深深動容。惟願「人生若只如初見」,納蘭性德還是當初那個驚才絕豔的翩翩少年!
第三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一:無情情暗生
《攤破浣溪沙》
——納蘭性德
一霎燈前醉不醒,恨如春夢畏分明 。澹月澹雲窗外雨,一聲聲。
人道情多情轉薄,而今真箇不多情。又聽鷓鴣啼遍了,短長亭。
我是人間惆悵客,愁緒無限,無力排解。想著「借酒澆愁」,一醉方休。可是又害怕夢境與現實涇渭分明、差距太大,夢境太美,而現實太冷。
與其這樣,不如索性在酒中長醉不醒,這樣就可以將世間無窮無盡的煩惱給通通屏蔽了!
窗外淡淡的月光和絲絲的行雲依舊如是,耳邊還傳來滴滴答答的雨聲,雨打在地上,也打在心頭,雨不盡,愁不盡。就這樣「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人們都說物極必反,多情到了極點就會轉成無情了。我也是一樣,現在我真的已經不多情了,就讓我做個薄情寡義,無情無義的人吧!
可是偏偏在送別的長短亭上,又聽到了鷓鴣「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哭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聲聲入耳,句句入心。
人心非木非石,鳥兒尚且如此多情,不忍離別,何況是有七情六慾的人呢?情生情死,風華絕代為情困,為情傷。納蘭心事誰人知,一切盡在《納蘭詞》!
第四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二:驚鴻一瞥方寸亂
《如夢令》
清 · 納蘭性德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
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正是暮春時節,風流倜儻的納蘭公子身著華冠麗服,悠閒地走在後花園裡。當他走到一個雕著精緻圖案的水井邊,不免驚呆了——
一片片紅色的花瓣散落其間,落英繽紛,滿地落紅。有的還沾上點點水珠,顯得楚楚可憐,像一位梨花帶雨的佳人,讓人憐惜,讓人落淚,讓人不忍觸碰……
此時此刻,就在這樣一個春意闌珊的季節,納蘭公子意外地邂逅了一位讓他心動的女子。幽幽一望,如驚鴻一瞥,便萌生了暗暗的情愫,四目含情相望,心中愛如潮水般波瀾壯闊……
誰知相逢時的甜蜜喜悅,竟是這般的短暫。納蘭公子心意難平,腦子裡滿滿得都是剛才一見傾心的女子,綿綿不絕的憂鬱襲來,漸漸覆蓋了他。
納蘭公子一旦動了情,便患得患失,心情在欣喜與恐懼間上下波動。不禁千萬次得在心裡問:我和你今生是否還有緣再見?你是否也像我愛你一樣的愛我?我們之間的感情能否開花結果,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這些問題,誰知道答案?誰知道答案?沒有人知道,包括納蘭公子。猜不透對方的心思,對這份感情,未來的不確定性!讓多情的風流才子,方寸大亂,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憂鬱。
至從遇見了心上人,記不清有多少次,納蘭公子在深宵的青燈旁,孤枕畔,一個人輾轉反側,在愛與痛的邊緣糾纏,在情與苦的深淵掙扎,愁腸百結,難以入眠……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吧!驀地相逢,一瞥便是驚鴻,雙頰緋紅,小鹿亂撞,剎那間芳華亂了方寸,也亂了浮生!
第五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三:愛恨心字已成灰
《夢江南》
——納蘭性德
昏鴉盡,小立恨因誰?
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
黃昏之時,寒鴉紛紛歸巢。只剩下一個人如雕塑般呆呆地立在瑟瑟寒風中,無依無靠,無著無落,心裡空空蕩蕩的……
一股無名的愁緒從心中升起,因何而生,因誰而起,不得而知,只是憂天憂地憂惱人,愁風愁雨愁煞人!
忽然一陣輕風拂來,輕盈浮動的柳絮一股腦兒,好似急急飄落的雪花一般,飛舞、盤旋,打開了窗戶,湧進香閣裡。案桌上膽瓶裡的梅枝顫動著,抖落了幾片花瓣。
就這樣,一天就要過去了!不知不覺的,閣內香爐中的心字香已經燒完,化為了沒有一絲氣息的灰燼。
此時此刻,香字心,亦如心字香一般,瞬間光華綻放,極致芬芳吐蕊,愛恨情仇盛開之後,浮華隕落,勝景落幕,淪為一片灰燼……
第六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四:驚鴻一瞥勝無數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人與人之間,尤其是戀人之間,初次見面的一瞬間是最完美的。驀地相逢,驚鴻一瞥,勝卻人間無數。
初見之時,男女雙方,唯有心動,唯有傾慕,唯有海誓山盟,唯有你儂我儂,唯有如膠似漆,唯有水乳交融。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美得讓人迷戀,讓人沉醉,讓人銷魂……
可是,時光流轉,激情散去。戀人之間開始患得患失。不是擔心變遷,就是考慮未來。於是,在初見的甜蜜上又增添了幾許淡淡的憂愁。
當愛習以為常,觸手可及的時候。兩顆相愛的心就漸漸疏遠了,甚至背向而行。就像漢成帝的妃子班婕妤一樣,初見時漢成帝愛她愛得死去活來,竭盡全力討好班婕妤,如夏天時時不離身的畫扇一樣。
可是在遇到了趙飛燕、趙合德姐妹後,漢成帝便沉迷姐妹溫柔鄉,夜夜笙歌。聽信讒言,將班婕妤打入冷宮,丟在一邊不理不睬、不聞不問了!
明明是自己輕易的變了心,卻推脫說情人之間本來就是最容易變心的。人心和愛情一樣,玲瓏剔透,美得不可方物,卻像玻璃一樣容易破碎——
還有唐玄宗和楊玉環,曾經在七月七日長生殿裡,許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誓言。然而安史之亂一起,唐玄宗為了自保,還是將楊貴妃處死在馬嵬坡下。
安史之亂平定後,他從返回途中,「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思念楊貴妃悲傷成河,遂作《雨霖鈴》以寄哀思。
現在的負心薄情的人,都比不上當年的唐玄宗,他還與楊玉環有過轟轟烈烈的愛情,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海誓山盟,縱死而分離,也還是刻骨銘心,念念不忘舊情。
塵舊夢,跨越時空三百年,等閒變故了多少風華年少的心。從史冊中讀納蘭性德的生平,在《納蘭詞》中臆想他的人生。記憶裡他若只如初見——
溫暖的春日,楊柳依依,桃花芬芳,玉樹臨風的他,微微抬首淺笑如蘭,在花雨中舞劍,在柳絮中吟詩,在月夜中沉思……
一切若只如初見,故人心永遠不變。一切都還是最初乾淨美好的模樣,人是、心是、愛情也是!
第七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五:聒碎鄉心夢不成
長相思
——納蘭性德 (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這一年納蘭公子27歲,正值風華正茂的年齡。他身負皇命,被迫無奈隨著康熙皇帝馬不停蹄,長途跋涉,出山海關東巡。
一程又一程,越過一座座山,淌過一條條河,身體一步一步遠離家鄉,心中對故鄉的思念卻一寸一寸的加深……
雄渾關外,深夜千帳燈。何等的壯觀!大臣們在燈火通明的行宮裡,高談闊論,朝賀著康熙皇帝平定雲南的豐功偉業,氣氛歡樂而祥和。
而納蘭公子卻覺得這一切都和他無關。一個人默默地走出行宮。本是農曆三月,關外疾風一陣陣刮來,飛雪一片片落下,堆積起來,如同他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越來越厚,越來越重……
夜深了,納蘭公子好不容易睡著,還隱隱約約夢到了心心念念的故鄉。不料巨大的風雪聲呼嘯而來、肆虐著、張狂著,聒碎了他的美夢,叩擊著他的心窩,情苦不寐。
夢醒後,他悵然若失。想到此刻的故園,沒有風雪,沒有寒意,沒有苦悶。心中的愁緒便愈加綿長了……
第八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六:西風吹不展顰蹙
《臨江仙·寒柳》
——納蘭性德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
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春天來了。柳絮楊花隨風飄蕩,不知道去了哪裡?噢!原來是被嚴冬冰雪的層層重壓給摧殘得無影無蹤了……
五更時分,柳樹耷拉著稀稀落落的枝條,枝條上幾片沒有被春風掃落的葉子,孤零零地蜷曲著、飄搖著。愈發顯得春寒料峭,讓人忍不住黯然神傷,憐惜至極。
還好有明月!明月慈愛而溫柔,她把自己的光輝均勻地撒到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用無私的關愛眷顧著大地上的每一個生命,甚至是寒柳。
寒柳,蜷縮在生活的一隅,被寒雪冷風摧殘得憔悴不堪。可是就算「稀疏」,就算「憔悴」,也減不了明月一分一毫的喜愛;伊人亦如寒柳一般,即使永訣,也淡不去納蘭公子一分一毫的思念。
最是在柳樹繁華落盡之時,飄落的柳葉恰似女子的峨眉,時而舒展,時而顰蹙,勾起了納蘭公子對當年那個心愛女子的無盡思念,讓詞人陷入深深的哀思中無法自拔……
夢裡當年幽會的場景歷歷在目,頻頻再現。無奈好夢易斷,斷夢難繼,前緣難續。索性就把這綿綿不絕的愁思遙寄給西風,惟願西風能帶走這絲絲縷縷的哀愁!
只可惜,西風強勁有力,能捲走世上一切有形的東西,卻吹不走納蘭公子心間的憂愁,甚至連他顰蹙的眉頭也撫不平……
第九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七:浮生若夢堪惆悵
《鷓鴣天》之一
——清·納蘭性德
獨背殘陽上小樓, 誰家玉笛韻偏幽。
一行白雁遙天暮, 幾點黃花滿地秋。
驚節序,嘆沉浮, 穠華如夢水東流。
人間所事堪惆悵, 莫向橫塘問舊遊。
伴著夕陽的餘暉,獨自一人緩緩地登上小樓,靜靜地立在暮光中,背影凝重而滄桑。
不知道從誰家飄來了悠揚的玉笛聲,似乎是從遠方花叢中送來的點點暗香,嫋嫋娜娜、虛無縹緲……
抬頭仰望天空,大雁,排著整齊劃一的隊伍,向南方飛去。地上零落地散著幾朵小黃花。這一切都在宣告著秋天的到來!
望著眼前的這一幕,不由得驚嘆季節變遷、時光飛逝,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美好的青春年華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去不復返,一去不可追。
人生在世沉浮無常,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惆悵的事。既然過去的事情已經永遠的過去了,人就應該把目光放到前方,不要老沉迷在過去。
第十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八:夜半幽夢卻非君
《青衫溼·悼亡》
——清·納蘭性德
近來無限傷心事,誰與話長更?從教分付,綠窗紅淚,早雁初鶯。
當時領略,而今斷送,總負多情。忽疑君到,漆燈風颭,痴數春星。
自從你離開以後,我這個極其敏感而又脆弱的人,心中有無限無限的傷心事。卻沒有人可以傾訴心中的苦水,也沒有人能安慰得了,我這顆受傷的心靈。
漫漫長夜,無人話悽涼。只好與青燈孤枕作伴,一個人輾轉反側,默默地咀嚼這無盡的痛苦。既然痛苦無法排遣,那就一切聽從命運的安排吧!
望著窗外,正是早春時節,綠影婆娑、黃鶯呢喃、大雁歸來,一派生機勃勃,生機盎然的景象!可是,一想到無法與你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春景,就禁不住如燃燒的紅燭般淚如雨下……
還記得當時,我們在一起欣賞春花秋月、夏荷冬雪,是多麼的開心!而今卻永遠的失去你了。我們不能再在一起了,總歸還是我的錯,是我沒照顧好你,是我辜負了你往日對我的一片深情。
夜深人靜時,或許是太想你了吧!一陣風吹過,燈火搖曳間,仿佛是你的芳魂從泉下歸來,來與我會面了。我欣喜若狂,伸出雙手去擁抱你,結果卻是一場空!
就這樣,我從夢中驚醒,一個人默默想著你,想著你。出神地望著明亮的燈火,痴痴地數著天上的星星,等著天亮,也等著你回來……
第十一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九:多情自古傷離別
《於中好》
——納蘭性德
握手西風淚不幹,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清秋蕭瑟時節,與你在長亭送別。握著你的手,輕聲嗚咽著,不知不覺已經淚流成河。西風冷冷地吹在臉上,生疼生疼的,卻吹不幹你我離別的眼淚——
想想這些年,你我各自為了仕途奔波,總是聚少離多。以前還好,起碼我們都在京城。現在你要離開了,之後我們重逢的日子可能就更是遙遙無期了。
每次只要一想起你,便淚眼迷濛。此時此刻,在漆黑的深夜,你是否和我一樣百無聊賴,無人陪伴。一個人坐在孤燈前默默出神,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冷雨聲,淚如雨下……
還記得前幾日,雪霽初晴的時候,我們一起攜手同遊雪蓋山嶺的情景,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我和你嬉戲其間,完全忘記了寒冷。我們如此渺小,卻又是如此歡樂,那一刻仿佛我們把整個世界都抱在了懷裡!
而今,同生一枝的兩朵花,離開了彼此,只剩下無邊的悽涼與落寞。抑制不住對你的想念,給你寫了一封信。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保重身體,莫受飢,莫受寒,也莫傷感。
你還記得嗎?咱們的約定:明年桂花飄香的時候在京城重新聚首。有了這個念想,我便每天數著日子,盼望著明年秋天趕快到來。然而一別之後,後會無期。萬一等到明年秋天,你依舊未返。我又該怎麼辦?
夜深人靜的時候,燃起沉香,把對你的思念都融進了畫筆裡,為你畫了一幅畫像。日日睹畫思人,聊以慰藉。
透過嫋嫋青煙,你的音容笑貌依稀可見,而我凝視許久,卻還是不甚滿意。因為我沒有畫出咱們的深情厚誼,沒有畫出我對你的思念與傷情……
第十二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之十:一生一代一雙人
畫堂春
——納蘭性德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明明我們是天設的一對,地造的一雙,為什麼非得讓我們兩個人天各一方,此生不得相見,只能獨處一隅暗自涕淚銷魂……
我們彼此思念,相互守望,卻連一面都不能見。那麼天為誰春,花為誰開,月為誰圓,人間的一切美景對我們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
秀才裴航在藍橋驛討水喝時,遇上了花容月貌的雲英,歷經千辛萬苦,迎娶了她。看來遇上一個一見傾心的人不難。
很榮幸,我遇到了冥冥之中我深愛的那個你,我們兩個也情深似海。可是此時此刻卻天各一方不得相見,只能日夜在心中把你苦苦思念。
此時此刻,我多麼希望能得到嫦娥的靈藥,飛到遠方去和你相會。可是這實在是太難了,難於上青天。
其實只要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什麼榮華富貴,什麼錦衣玉食,我統統都可以拋棄。只要有你相依相偎,相濡以沫,這輩子我就滿足了!
第十三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十一:明月笑我負春心
採桑子
——(清)納蘭性德
明月多情應笑我,笑我如今。辜負春心,獨自閒行獨自吟。
近來怕說當時事,結遍蘭襟。月淺燈深,夢裡雲歸何處尋。
暮雲飄散,皓月穿窗。多情的明月一定也在嘲笑我!嘲笑我的無情無義,嘲笑我的鐵石心腸,嘲笑我辜負了心上人的一片柔情痴心。
如今,她已離我而去。只剩下我一個人形影相弔、煢煢孑立,漫無目的地行走下月光之下,孤獨著自己的孤獨,悲傷地吟唱著曾經的美好。
回憶是會呼吸的痛,脆弱得不堪絲毫觸碰。當初情投意合、相濡以沫,近來卻形單影隻,孤苦伶仃。繁華喧囂落盡,只剩無邊的沉寂和落寞——
此時此刻,陪伴我的只有一彎殘月,一盞孤燈。月色清淺,燈光昏暗,點點滴滴的相思如潮水般湧出,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人總是在擁有的時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後悔莫及。現在遠去的情人卻如夢裡悠悠的浮雲一般,曾經的美好如掬在手中的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無處可尋了!唯有在漫漫長夜裡,一次次望而興嘆,空悲切!
第十四篇:走進《納蘭詞》,讀風流才子惆悵心事系列篇十二:愁山恨海與誰語
《百字令》
——納蘭性德
人生能幾,總不如休惹、情條恨葉。剛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別離時節。燈灺挑殘,爐煙爇盡,無語空凝咽。一天涼露,芳魂此夜偷接。
怕見人去樓空,柳枝無恙,猶掃窗間月。無分暗香深處住,悔把蘭襟親結。尚暖檀痕,擾寒翠影,觸緒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誰說。
納蘭性德,一生逃不開一個「情」字,為情生,為情死。驚才絕豔的少年為情負累一生。納蘭的情深義重,納蘭的惆悵心事,一切盡在《納蘭詞》!
翻開《百字令》,愁山席捲、恨海奔湧……
人生苦短,能有幾日?還不如逍遙自在、及時行樂,別去無故惹那些愛恨情仇,沾那些生離死別!人一旦陷入感情的泥沼中,就痛苦萬分難以自拔了。
你看,剛才心上人還在我身邊紅袖添香、笑靨如花,我們一起倚在欄杆上欣賞圓月,我們一起泛舟賞景,轉眼就到了離別的時刻。
我多想像王勃一樣瀟灑得對愛人說一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可是我怎麼能做得到呢?即使王勃不也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到了離別那一刻,還不是也哭得天昏地暗!
寂靜的夜裡,我一個人獨自發呆,想念一個人,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在殘燭下空落落地悲泣幽咽,直到蠟炬成灰,薰香燃盡!
以前雖然長夜清冷,天空中飄落霜露,但值得欣慰的是,此夜能偷偷地和心上人相親相近。而現在哪怕是在夢中,我連她的魂魄都見不到了。
傷心的人容易觸景傷情,最怕看到人去樓空,物是人非。柳枝不懂離人愁,依舊蔥綠如夢,柔軟的手臂輕輕拂過窗口的明月,溫柔而甜蜜。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一個永恆的輪迴,來了又去,去了又來,永無止盡。唯有人相愛的一方與自己一分別,仿佛就是陰陽兩隔,再無相見之日。
此時此刻,心上人臉上帶有香粉的淚痕和手腕上晃動的金釧還歷歷在目,可是已經無緣相守。都怪自己當初用情太深,和她如此相親相愛,現在才陷入悽悽慘慘戚戚切切的悲愁中無法自拔。
望著升著暖意的沈檀煙痕,回憶起心上人沈苑,她此時此刻正在即墨醉美的煙雨江南。我們兩個人曾經在一起的時光,是那麼的歡愉而甜蜜,讓人難以忘懷。
回到現實,冬令時節,天寒地凍,眼前的翠柳身影婆娑閃著寒輝。目光觸處皆是離開的心上人的遺蹟。我的心頭又平添了更深的悲切,更廣的憂鬱。
排山倒海的愁情悔恨積壓在內心深處,我無力排遣,難以承受,終於病倒了。可是這種病無人能治,無人能解,更無人可以傾吐。
於是,我只能一個人孤苦伶仃,拖著病體獨自惆悵、黯然傷神。在一個個難眠的漫漫長夜,把清淚當酒,咬牙咽下這盤離愁別恨的苦果,病噁心滅人斷腸……
整首詞籠罩在一種幽豔纏綿,悽美哀斷的氛圍中,聞之讓人落淚,讓人心痛,讓人斷腸……
情深不壽,多愁善感、至純至性的納蘭性德終於為情所傷,淚煎心灼、不眠不休。一年一年的鬱結在心,一點一點蠶食鯨吞,最終與寒疾一起,奪走了這位如玉君子、這位多情詞人的寶貴生命。
雖然納蘭性德只活了三十一歲,可是他的愛恨情仇,他的情深義重,都盡數融進了一闕闕纏綿悱惻、悽婉哀斷的納蘭詞中。三百年來,我們依然對他的詞百讀而如初見,依然為他彗星般的人生唏噓不已,依然為他未能書盡的惆悵心事深深動容……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種永恆——短暫,卻不黯淡!這種永恆,有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
第十五篇:最後一次走進納蘭詞,從他的自題詞中,讀他未盡的英雄夢……
太常引·自題小照
——清·納蘭性德
西風乍起峭寒生,驚雁避移營。千裡暮雲平,休回首、長亭短亭。
無窮山色,無邊往事,一例冷清清。試倩玉簫聲,喚千古、英雄夢醒。
這是納蘭性德給自己畫像上題的一首詞,頗有抒情言志之意味。抒什麼情,言什麼志,一切盡在——《太常引·自題小照》!
初秋時節,沒有一絲預兆,西風突緊,裹著刺骨的寒意猛烈地襲來,在這邊陲之地,人跡罕至,更加感到悽寒。
天蒼茫,皇帝的隨行一路奔波,營帳一路遷移,驚飛了一群群被迫離鄉的鴻雁。大雁們既憂傷又惶恐,心中滿是對家鄉的思念。
納蘭性德此刻也是如此,如大雁一般。他作為一等侍衛,陪皇帝東巡。「山一程,水一程」,「風一更,雪一更」,身負皇命,不得不忍受背井離鄉長途奔波之苦。納蘭公子明明志在「倚柳題箋,當花側帽」,無奈只能身心受役,一路驅馳——豈能不憂傷?!大雁的惶恐又何嘗不是納蘭性德的此時此刻的心境。金殿玉階雖金碧輝煌,整日與寒鴉春草為伴,畢竟有一種束縛感與蒼涼感,伴君如伴虎,危機四伏,人心惶惶。稍有不慎,滿盤皆輸,甚至性命堪憂。
邊疆的曠野,平坦開闊,一望無際。日落時分,如火如血的暮雲,鮮豔至極,在遠方和大地連接在了一起,非常壯觀!
置身於這樣的廣袤的荒野中,一眼望去,觸目之處,儘是數不盡的送別離人、充滿離情的長亭短亭,傷感之情尤甚。
極目遠處,塞北的山峰連綿起伏,無窮無盡,恰似心中時常湧起的無邊往事和不盡回憶。
只可惜夢中煙雨、喧囂往昔、浮華歡愉,無論是往事還是回憶,一切美好都已被冰封,只剩下寸草不生的冷清清一片……
寫到這兒,詞人納蘭性德複雜而鬱結的情懷一覽無餘。滿眼山色,卻因不滿仕途勞碌,而蒙上了一層空寂悽愴的色彩。憶起往事,翻起回憶。曾經的美好,如過眼雲煙一般,不復存在。從此賞心樂事、良辰美景不再,歡聲笑語激情昂揚冰結,唯有「一片傷心畫不成」、「心字已成灰」,整個人生只剩下「一例冷清清」!
忽然,耳邊傳來幽幽怨怨的玉簫聲。這蕭聲仿佛有一種魔力,「一蕭一劍平生意」,喚起了有志男兒的英雄夢——馳騁疆場、奮勇殺敵、建功立業。
蕭管有遺音,而今千古英雄安在?一片報國的壯志豪情,變成了一曲幽咽裝歡的幽夢。可悲可嘆!
古往今來,無數的英雄豪傑又有幾人能叱吒風雲、大顯身手,實現自己的英雄夢,還不是一個個壯志難酬,空留惆悵與寂寥在歷史的長河中……
夕陽西下,在一曲落寞的蕭聲嗚咽中,英雄夢斷,悲聲連天,肝腸寸斷!蕭聲苦,懷千古。數種離恨,萬般痛苦,一杯還酹,墳前土……
尾篇:納蘭詞賞析結語
掩卷遐思,跨越時空三百年,那個俠骨丹心的翩翩少年,那個情深似海的風流墨客,那個風華絕代的倏忽才子,依然在心中久久迴蕩……
吾與之,素未謀面,卻早已如初見般,愛意成繭。一次次為他的多舛命運嘆息,一夜夜為他的惆悵心事動容,一片深情無盡處。
落紅成陣,心有千結。望斷雲帆,閱盡詞篇。人生如夢空寂廖,無窮哀思何處寄?幽情深處一絲暖,堅守詞意慰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