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裡溝街道三官廟社區:消失的老村莊 提升的幸福感

2020-11-21 中國江蘇網

徐報融媒記者 魏寧 通訊員 王媛

在徐州南、奎河旁,一處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城中村——三官廟,即將消失在城市的版圖上。伴隨著淮海科技城等城市重點項目的推進,三官廟社區的原址上,將承載著更為重要的發展使命。

轉變了生活方式

村落安靜了下來,曾經人來人往的村莊主幹道也像這秋天的季節一樣應景,不復往日繁囂,這座近百年歷史的村落,即將響應號召進行城中村改造,以另一種方式存在於我們的記憶中……在泉山區七裡溝街道三官廟社區青年朱賀的朋友圈中,至今還留下這樣一段文字,字字充滿著回憶。

「從前爺爺奶奶在家的時候生活節奏很慢,做飯,做活兒,坐著……」回想以前的生活,朱賀仍記憶猶新。

如今,他們搬進了明亮的小區後,爺爺奶奶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朱賀說,茶餘飯後,奶奶會在廣場上和曾經的老姐妹消消食、聊聊天,看著一旁的廣場舞隊伍翩翩起舞;爺爺則在場邊的棋攤,時而出謀劃策,時而身臨其境。一直到人看不清的時候,他們才會結伴回家,這樣的日子,是他們不曾想到的。

不曾想到的,還有許多三官廟的村民。「以前早上起來幹活,種菜賣菜。」87歲的三官廟社區居民朱興明大爺說,現在早上起來鍛鍊鍛鍊身體,生活條件好「狠」了。

三官廟社區轄區面積約220畝,現有戶籍居民1900餘人,屬於涉農社區。社區位於徐州城區東南,再往南不遠就是十里舖村,再往南則是姚莊,俗語中常說「十裡姚莊三官廟」。如今,這座村莊即將消失在奎河邊上,但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卻越來越強。

三官廟社區徵遷工作目前轄區內籤約率和拆除率已經完成近99%,居民分別安置在新泉佳苑、翡翠城、文欣花園、華盛景園四個小區。雖然居住分散,但大家都以是三官廟的居民而倍感自豪。

在新泉佳苑小區,三官廟社區居民馬彥音正在小區內散步,得知記者的採訪意圖後,她頓時打開了話匣子。「現在住得敞亮多了,原來的房子見不著陽光。現在大家的精氣神好多了。」馬彥音說,以前不知道啥時候徵遷,老房子也不敢裝修,一些到了結婚年齡的青年,婚期都拖了再拖。現在生活變化太大了,房子裝修好了,媳婦也娶進了門。

村莊不在 幸福不變

除了住上新房子,記者注意到,村民的幸福感還來自周邊配套設施的完善。梨園路公園、金奎公園、農貿市場、地鐵2號線、學校、正在整治的奎河……

社區黨委副書記趙超介紹說,雖然社區居民被安置到了四個小區,但是大家的心還都擰在一起,三官廟仍是大家的共同家園,村民的福利待遇不會減少。

據介紹,三官廟社區率先在徐州建成第一家街坊中心即三官廟農貿市場,並於2013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總建築面積約18000平方米,總投資4000餘萬元,集體資產的增值收益在230萬元左右。此外,為充分利用好社區內剩餘的集體土地資源,適時啟動社區醫養中心建設,醫養服務中心項目計劃投資6000餘萬元,總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預計設置240張床位。該項目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整合,建設成為醫養一體化的「醫院—醫養中心—社區—家庭—老年人」的養老體系,既盤活轄區集體土地,又增加集體資產,公益服務轄區老年人。

「集體收入增多了,也讓居民得到更多實惠。」趙超說,社區每年為轄區60歲以上老人辦理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提高社區老年生活費,從最初的每人每月200元增加至500元。每年春節期間組織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集體迎新春活動,組織社區志願者為社老年人包餃子、送羽絨服、唱大戲、送過節費;端午節組織轄區志願者為社區老年人、重殘戶、低保戶、殘疾困難家庭包粽子、送粽子活動;重陽節為社區老年人開展趣味小活動。自2015年開始為居民辦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每月600多元,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居民醫療大病救助報銷比例,大大降低居民負擔。

■記者手記

別樣的幸福感

◎魏寧

三官廟社區即將徵遷完畢,這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村莊也為徐州城市建設作出了貢獻。這裡的居民正在適應著全新的生活方式。

雖然安置在四個小區,但居民的幸福感並沒有降低,生活條件的大幅改善,居民福利的逐步增加,在全面小康的大道上,三官廟居民感受著別樣的幸福。曾經陰暗潮溼的自建房到寬敞明亮的樓房,曾經慢節奏的鄉村生活到現在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三官廟社區見證了城市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居民幸福生活的節節攀高。

變化的是居住環境,不變的是社區為民謀福利的初心。從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再到重陽節,形式多樣的社區活動,不斷豐富的發展「紅利」,讓居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社區的關心。採訪中,大家的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那是對黨委政府的一種感恩,也是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

消失的村莊,變化的環境,持續提升的幸福感,這是屬於三官廟的小康生活。

相關焦點

  • 財源街道社區巨變篇|中七裡社區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茂寅 通訊員 李紀江社區歷史沿革財源街道中七裡社區位於泰山之陽,泰安市政府南鄰。社區東至迎勝路南段與後七裡社區相鄰,北到京滬鐵路,南與東七裡社區和西七裡社區接壤,西靠長城路。中七裡社區隸屬泰安市泰山區財源辦事處,共有居民4768戶、16288人,其中黨員153人。
  • 五裡溝街道開展求職招聘服務工作
    後續,街道工作人員將對未達成就業意向、用工需求的人員、企業進行線上登記,持續做好求職招聘跟蹤服務。據介紹,為切實將穩就業放在做好「六穩」工作首位,積極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近期,五裡溝街道從大局出發,主動作為,精準對接,採取政務服務「雙向發力」、求職招聘「多線聯動」的模式,多措並舉開展求職招聘服務工作。
  • 老黨員堅守防疫一線——記阿城區亞溝街道派出所教導員鞠春峰
    老黨員更要衝鋒在前!這名倔強的老黨員就是阿城區公安局亞溝派出所教導員鞠春峰。疫情發生後,鞠春峰就一直堅守在所裡。同志們勸他回家休息,他說自己雖然年齡大、體力不如年輕人,但是自己熟悉這裡的每一個田間地頭,熟悉這裡的每一個屯村院落。哪家來個外地親戚,哪家出門的還沒回來,哪家的孩子外出打工,只要他去村裡轉轉,情況都能攏上來。
  • 七裡站街道舉辦 「12.5國際志願者日」暨東七社區「文明行為銀行...
    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願服務精神,12月5日上午,瑤海區七裡站街道在綠寶小區中心廣場,隆重舉辦「12.5國際志願者日」暨東七社區「文明行為銀行」揭牌儀式活動。瑤海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桑寶君出席活動並給予揭牌,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對接共建單位、志願服務組織和居民群眾共10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在震天鑼鼓聲中拉開序幕。
  • 城市品質提升看潮海街道如何「蝶變」
    初秋時節,景色宜人,即墨區潮海街道靚麗蝶變、魅力無限:生態綠化建設精彩紛呈,「口袋公園」花紅草綠,城市「天眼」維護安全,鎮容鎮貌脫胎換骨,品質城市建設碩果讓市民看得見、摸得著。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要讓城市既有「面子」,又有「裡子」;既有「顏值」,又有「內涵」。城市管理好了,市民才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 【幸福市北】老樓舊貌換新顏 提高居民幸福感
    在今年,這個小區被政府列入老舊樓院改造工程,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老樓褪去了滄桑的外衣,換上了色彩亮麗的保溫層,這讓社區居民很開心。鎮江路街道居民王美玲說:「老百姓的確得到了實惠,以前沒加保溫層的時候,我們室內溫度十七八度,現在基本上能提高兩三度,老百姓都非常滿意。」
  • 回憶錄⑧ 「萬紫巷」早年是「五裡溝」的地盤
    回憶錄⑧ 「萬紫巷」早年是「五裡溝」的地盤圖文|臺應新「五裡溝」與「三裡莊」「魏家莊」一樣,以前都是老濟南商埠區裡有名的「城中村」。五裡溝,最早稱為「五里舖」。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修《歷城志》,「裡社」卷有「五里舖在城西五裡司一名兵六名」的記載。
  • 回憶錄⑧「萬紫巷」早年是「五裡溝」的地盤
    圖文|臺應新  「五裡溝」與「三裡莊」「魏家莊」一樣,以前都是老濟南商埠區裡有名的「城中村」。  五裡溝,最早稱為「五里舖」。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修《歷城志》,「裡社」卷有「五里舖在城西五裡司一名兵六名」的記載。
  • 有事您說話 服務零距離,時代社區幸福感滿意度雙提升
    更換休閒座椅、修復主幹道、升級改造停車位、裸露土地復綠……高新區四寶山街道辦事處時代社區居委會不斷傾聽居民呼聲,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時代社區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服務居民群眾。
  • 青島膠州:三裡河街道「三條路徑」集聚提升美麗鄉村新動能
    三裡河街道辦事處位於膠州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處三裡河文化遺址,始終以打造「東部城市活力社區、中部新興產業社區、西部鄉村田園社區」為目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總抓手,堅持三條路徑齊抓共管,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抓實「點線面體」,高質量打造城鄉融合的美麗鄉村建設「三裡河樣板」。
  • 青島市市北區:老樓舊貌換新顏 提高居民幸福感
    青島市樓院改造提升作為一項惠民利民工程,一直備受關注。前不久,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街道的幾處老舊樓院已經完成了外牆加裝保溫層等工作,舊貌換新顏,不僅為美化了轄區環境,讓居民們更真實感受到冬天的「溫暖」,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家住市北區北仲路57號的王阿姨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由於老樓建成時間長,許多硬體設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
  • 城市馨細節|「小小區一體化建設」大大提升居民幸福感
    順著許阿姨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小區健身園裡幾位居民趁著雨後放晴正在健身器材上擱擱腿、踢踢腳。小區健身園虹口區歐陽街道104個住宅小區中,200戶以下「袖珍型」的「小小區」有49個,其中100戶以下的29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解決居民住房困難問題,一些部門見縫插針建起系統房,這在當時來說是解決了部分人的居住困難。
  • 無錫新吳區:老舊小區微更新 提升居民幸福感
    原本日曬雨淋的電瓶車有了遮風擋雨的「住處」;雜亂無章的小區角落開出了鮮花;斑駁破舊的樓棟門頭煥然一新……在居民、社區和物業的共同努力下,新安花苑小區從設施舊、環境差、綠化少,曾經飽受詬病的老舊小區變身為環境優、道路新、車輛停放有序的美麗家園,居民們切實感受到了身邊環境的小變化帶來的幸福感
  • 蒙自這三個村莊擬入選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
    五華區西翥街道東村西山區碧雞街道龍門社區西山區海口街道鎮中平村呈貢區吳家營街道段家營社區安寧市八街街道摩所營村尋甸縣羊街鎮清水溝村晉寧區上蒜鎮寶興村晉寧區晉城鎮三合村馬龍區納章鎮方郎村委會方郎村富源縣老廠鎮老廠社區老廠村富源縣老廠鎮大格村色補村民小組師宗縣彩雲鎮足法村委會足法村(四)玉溪市(42個)行政村:峨山縣岔河鄉河外村峨山縣雙江街道富泉村
  • 老城區換新顏 提升群眾幸福感
    在河南省開封市蘭考縣蘭陽街道辦事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本著讓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原則,改造正在熱火朝天的進行中。據了解,蘭陽街道2019年申報8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申報成功後,街道政府負責人高度重視,立即召開班子擴大會,成立了領導組,組建專業隊伍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中。
  • 這些村莊擬入選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
    12月7日,雲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的公示》雲南1017個村莊擬入選。>祿豐縣土官鎮寨腳社區楚雄市紫溪鎮箐上社區雙柏縣安龍堡鄉青香樹村(七)紅河州(12個)行政村:石屏縣龍朋鎮三家村石屏縣大橋鄉大橋村
  • 廈門拆遷地圖更新,超過70個村莊被划進拆遷計劃!
    2號地塊(HC2020C007號政府儲備用地)項目土地徵收啟動公告,本次土地徵收範圍位於東孚街道過坂社區、東瑤村,徵收項目用地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2號地塊(HC2020C008號政府儲備用地)項目土地徵收啟動公告,本次土地徵收範圍位於東孚街道蓮花社區、過坂社區,徵收項目用地用途為旅館用地。
  • 馬家堡街道雙晨社區環境整治新方式
    老舊自行車處理一直是社區治理的一大難題。留,現在共享單車的發展使得出行更為便利,自家的自行車使用率不高;不留,當年花幾百塊錢買的自行車,白白扔了也心疼。管,居民捨不得扔,有可能會導致矛盾不斷;不管,樓道裡、道路邊隨便堆放,既影響整體環境衛生,又影響居民出行,還有不小的安全隱患。
  • 市北區遼源路街道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國山東網1月28日訊 一年一度新春佳節,為了讓轄區人民過上一個平安、喜慶、祥和的春節,遼源路街道組織開展節前環境衛生集中大掃除活動,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共同參加義務勞動,確保春節期間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
  • 成華區青龍街道:精緻社區咋規劃,有請居民擺想法
    髒亂的空地、立交橋下的公共空間、旅遊景點邊的獨棟小樓……如何讓這些居民們每天都要經過的公共空間變得煥然一新,讓社區發展治理深入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細節上增添居民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對此,成都成華區青龍街道進行了有益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