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夜話,每天胡侃和遊戲有關的屁事、鬼事、新鮮事。
門裡歡聲笑語,怕不是正在摸魚(圖/小羅)
製作《銀河戰士4》(Metroid Prime 4)的Retro工作室一直在招人。前兩天他們新發布了幾個職位,包括3名產品測試和一名故事版藝術家(Storyboard Artist,負責分鏡工作)。
自打2019年年初,任天堂官方宣布《銀河戰士4》交由Retro工作室推翻重做後,Retro就一直在陸陸續續招人。4月底,Retro公開招聘包括藝術總監、產品測試、首席角色藝術家和多個工程師職位。招聘信息裡沒有明確說是《銀河戰士4》項目,用的是「成為任天堂傳奇(遊戲作品)團隊的一員」這樣的說法。
《銀河戰士4》公布至今已經有3年多了,除了Logo尚無其他任何消息
兩個月後,Retro再次發布了藝術總監這一職位的招聘信息,並且明確是做《銀河戰士4》項目。明示項目後,招聘似乎順利一些了。同年10月,參與過《光環4》《光環5》角色建模的Kyle Hefley成為了項目首席藝術家;2020年5月,參與過《戰地》《古墓麗影》和《無主之地》的藝術家也加入到了項目中。
6月,參與過《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的Bharathwaj "Bat" Nandakumar成為了首席工程師;9月初,有25年從業經驗,參與過《毀滅戰士》《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的Dylan Jobe成為了開發總監;9月底,參與過《戰神》的Jon Marcella成為環境設計師。
從公開信息看,Retro招募到不少有才華有經驗的從業者,但招聘列表上依然有7個正式職位開放,其中不乏首席圖形工程師、首席光照藝術家、高級關卡設計師等比較重要的職位。
現在去Retro做《銀河戰士4》,有點賭一把的意思
Retro工作室之前為任天堂開發了「銀河戰士究級」(Metroid Prime)系列,初代被奉為裡程碑式作品。「究級」三部曲為一代玩家留下了非常好的回憶,接下來就是長達11年的空白。期間任天堂推出了試水作品《Other M》,掌機上的多人遊戲《聯邦力量》和重製的《歸來》,都沒能滿足玩家對一款「正統」的「銀河戰士」遊戲的期待。
當年慘遭滑鐵盧的《聯邦力量》,如果以現在手機遊戲的標準來看,是個不錯的遊戲,奈何生錯了時代
超過10年的等待和前作極其優秀的體驗,把《銀河戰士4》抬到了一個不能失敗的高臺上。從南夢宮手裡接過爛攤子的Retro自己也經歷了好多年的沉寂,好在當年參與最後一部《究級》開發的正式員工中,有一半仍然在Retro任職。《銀河戰士4》的製作人也仍然是做了三部曲的田邊賢輔。讓一幫老員工加上一部分新員工做續作,感覺比全盤新人或者完全老班底都靠譜一些。
任天堂日本官網上還有當年《銀河戰士究極》初代上市時的開發者訪談,田邊賢輔和大谷明共同擔當製作人
Switch不是那麼給力的硬體也可能會給遊戲美術方面帶來不小的挑戰。上面提到那些參與了《戰神》《光環》和《使命召喚》的工作人員,這次要用Switch極其有限的硬體機能表現出和其他大作比肩的優秀美術效果,想想就頭大。
在找Retro相關新聞的時候,我看到2014年有一篇對工作室老大Michael Kelbaugh的採訪,他談到Retro工作室有很多《銀河戰士究極》的粉絲,希望日後有幸能再次做一款《銀河戰士究極》的遊戲。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啊。
註:「Metroid」在任天堂其他遊戲、註冊商標中被譯為「密特羅德」,「Metroid Prime」被譯為「密特羅德究極」。儘管「銀河戰士」也是一個不怎麼地的譯名,但在官方正式宣布遊戲作品中文譯名前,夜話裡暫時用「銀河戰士」這個大家熟悉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