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禁捕,以漁為生的人們怎麼辦?

2020-12-14 青春山東

來源:李慧 光明日報

4月23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召開長江流域禁捕和漁民安置保障工作部署推進視頻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透露,目前,長江流域332個水生生物保護區已率先實現全面禁捕。

隨著十年禁捕政策出臺,「江煙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魚」的畫面即將從長江流域消失,而我國生態保護事業中的歷史性一幕也就此開啟——2021年1月1日前,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將實現全面徹底禁捕。

這項政策在長江大保護中的意義何在?如何保障年底前徹底實現「清船」「清網」「清江」「清湖」?世代以漁為生的人們的生計怎麼辦?

禁捕不可打半點折扣

4月13日起,湖北省蘄春縣全面啟動長江幹流禁捕漁船退捕,蘄春縣漁船即將全面「上岸」。而早在2019年12月31日,在蘄春縣蘄州鎮長江岸邊,當地就舉行了長江禁捕啟動儀式,漁民們現場籤訂退捕協議,39條小漁船現場被拆解。

蘄春縣地處鄂東大別山革命老區,長江水域穿流而過,既帶來美麗的江岸線,也帶給蘄春豐富的水產。據統計,長江流域蘄春段有水生生物4300多種,其中魚類400餘種,特有魚類180餘種。然而,過度捕撈嚴重威脅著長江生態環境和水生生物的完整性。

在農業農村部長江辦舉行的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護研討會上,多位專家指出,受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白鱘、白鱀豚、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的自然棲息生境遭到破壞,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形勢嚴峻。禁捕是有效緩解長江生物資源衰退和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的關鍵之舉。

船舶行駛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三峽翻壩物流園一帶水域。新華社發

長江禁捕直接涉及『一江、兩湖、七河』,2021年1月1日前,長江幹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烏江、漢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陽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要實現全面徹底的禁捕,做到『清船』『清網』『清江』『清湖』。」韓長賦指出,這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不能打半點折扣。

2019年以來,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沿長江各省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制定實施方案,整合資金力量,建立協調機制,全面啟動長江禁捕,穩步推進漁船退捕和漁民安置保障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我們還要看到,除『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外,兩大湖入湖主要河流,以及一些省內重點河流、湖泊等其他水域也在禁捕之列。有關地方要統籌謀劃好『其他水域』禁捕工作,抓緊研究退捕安排,拿出切實可行的辦法,逐步取消以天然漁業資源為捕撈對象的生產行為,確保長江流域禁捕實效。」韓長賦說。

年底前全面完成漁船退出

周啟祥原本是江蘇南京江寧銅井村漁民,眼下,他已轉到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的漁政船上開船,每月收入五六千元。他告訴記者,如今村裡的37戶漁民和14戶納入管理漁民已全部上岸,漁船已全部拆解,捕撈證也全部收回,漁民補償款將於今年到位。

目前,江蘇省沿江南京、鎮江、泰州等地漁民都已上岸,船證已全部收回。江蘇、江西、湖南、湖北、安徽5省,退捕任務量佔全長江流域的80%多,退捕任務繁重。現在,各地都在進行對退捕漁船漁民信息建檔立卡的「回頭看」工作,摸清查準退捕漁民的家庭人口、生活狀況、轉產去向、幫扶需求,並與管理系統逐一比對,確保數據全面準確,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1月8日,漁政執法船在長江上巡航檢查。

「要清醒看到,長江禁捕工作涉及地域廣、持續時間長、工作要求高,今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如期完成任務還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韓長賦說,距年底只剩8個多月時間,沿江各省份要加大工作力度,只爭朝夕、攻堅克難,確保如期保質完成年底前長江全面禁捕任務。

加快推進退捕漁船回收處置、確保所有漁船退出落實到位,是實現長江禁捕的重要保障。「現在還有約5.64萬艘捕撈漁船尚未退出,已退出的還有一些沒有集中拆解,年底前必須全面完成退出並妥善做好處置。」韓長賦說。

為確保年底漁船全面退出,農業農村部要求長江流域所有縣市要進一步排查核實,明確已退捕、待退捕等各類漁船名錄,及時組織收回退捕漁船,加快推進漁船退捕。對於已退捕的漁船,要嚴格按照規定,收回捕撈許可證和漁船,儘快發放補助資金,及時銷毀捕撈網具、拆解漁船。對於待退捕的漁船,做好動態監測監管,督促按時退出。

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退捕還魚」的關鍵在漁民,難度也在漁民。禁捕後,長江漁民將逐步告別他們過去的生活,重新出發,這是一次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巨變。

根據沿江各地測算,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共涉及沿江10個省市的合法持證漁船11.3萬多艘、漁民近28萬人。最新數據顯示,目前長江流域5.69萬艘漁船已完成退捕補償、證書回收、船網拆解,約12.8萬退捕漁民通過就業服務、生活補助、醫療社保得到妥善安置。

「妥善做好漁民轉產安置事關禁捕退捕成敗。」韓長賦說,各地要建立臺帳,針對漁民年齡層次、就業技能等不同特點,實行分類施策、精準幫扶,確保漁民上岸有出路、有收入。

韓長賦指出,在漁民安置中,要將退捕漁民全面納入各類技能培訓範圍和職業介紹服務,重點培訓適合漁民特點的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幫助開闢就業創業門路。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電商平臺等,帶動退捕漁民發展畜禽水產養殖加工、生態增殖漁業、休閒旅遊、漁事體驗等產業,拓寬漁民轉產轉業渠道。

漁民轉產安置既需要責任擔當,又需要創新思路。在湖北洪湖市等地,漁政局謀劃設置了一批生態護漁員等公益性崗位,讓最難轉產的五六十歲的漁民,很大一部分從「捕魚人」變為「護魚人」。

韓長賦表示,對就業困難的漁民,要通過設立「護魚員」「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予以安置。對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要通過政府補貼、補繳的方式,加強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對生活特別困難、患病、無再就業能力的漁民,要加大救助力度,並與扶貧、低保相銜接,確保漁民生計保障落實到位。

選題:盧張田編輯:盧雨荷

相關焦點

  • 長江禁捕十年:重慶江津區捕魚人變「護漁人」
    長江禁捕十年:重慶江津區捕魚人變「護漁人」 2020-12-23 11:18:37 「護漁人」的程永彬護漁志願隊展開江上巡邏。
  • 觀山湖區百花湖水域、貓跳河流域十年禁捕工作於明年1月1日0...
    據了解,2020年1月,農業農村部發布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和時間的通告,宣布從2020年1月1日0時起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此舉是對長江生態系統保護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舉措。
  • 長江開啟「十年禁捕」,洄遊魚類仍在尋找「出路」
    這個遲到的消息,意外成為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長江十年禁捕」的前奏。2019年初,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提出自2020年起,長江流域的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實行漁業禁捕,開啟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這是中國2016年啟動的「長江大保護」戰略的舉措之一。
  • 烏江流域養龍司段「十年禁捕」集中巡查執法在行動
    日前,息烽縣海事處、息烽縣農業農村局、養龍司鎮派出所、農業中心、宣教中心等多家單位在烏江流域養龍司段聯合開展「十年禁捕」巡查執法活動。
  • 息烽縣烏江流域養龍司段「十年禁捕」集中巡查執法在行動
    日前,息烽縣海事處、息烽縣農業農村局、養龍司鎮派出所、農業中心、宣教中心等多家單位在烏江流域養龍司段聯合開展「十年禁捕」巡查執法活動。此次執法活動途經鑫源湖碼頭、坪所碼頭、荊江村兩河口等烏江流域養龍司段全部水域範圍,主要以打擊非法捕撈、收繳非法捕魚網具和「三無」船舶整治為主。
  • 四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將開啟十年禁捕 時間範圍明確
    《通告》要求,目前,四川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範圍內的水生生物保護區已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水生生物保護區以外的禁捕水域暫定自2021年1月1日0時至2030年12月31日24時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
  • 安徽蕪湖:拆解226艘漁船,繁昌區嚴把「四關」,狠抓禁捕退捕!
    近日,安徽省蕪湖市繁昌區委區政府堅持「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的原則,積極推進長江禁捕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重視「組織建設關」。成立以區委書記、區長為雙組長的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完善聯動管理機制,實行「一周一調度、一周一通報」,進一步壓實主體責任。嚴把「檔案管理關」。區、鎮、村(社區)三級聯動,採取走訪調查、核查資料、張榜公示等方式,核定全區退捕漁民53戶209人,實行「一戶一檔」,建立動態監管系統。
  • 《人民公安報》頭版頭條:湖北全方位多舉措推進長江禁捕工作
    11月27日,《人民公安報》頭版頭條刊發文章《為了「萬裡碧波橫、浪裡千魚躍」 湖北全方位多舉措推進長江禁捕工作》,報導為全局計,為子孫謀。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長江十年禁漁的重要決策後,湖北公安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全警動員、履職擔當,全力以赴推進長江禁捕工作落實落地。
  • 「禁捕令」來了!廣安區天然水域實施全面禁捕(附舉報電話)
    為保護和合理利用天然水域漁業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近日,廣安區發布了《廣安市廣安區人民政府關於全區天然水域實施全面禁捕的通告》。劃重點!下面這些事情要注意↓第一部分渠江黃顙魚白甲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肖溪鎮勤勞村至大龍鎮光華村段渠江水域),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永久禁捕,實行天然水域禁漁區管理。
  • 陳一清在全區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會上強調 持續鞏固我區退捕工作...
    陳一清在全區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會上強調持續鞏固我區退捕工作成果堅決打好長江禁捕持久戰本報訊(記者 鄒宇)12月22日,在全國、全市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後,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陳一清立即組織召開全區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我區貫徹落實工作。
  • 銅仁市德江縣決定對長江流域天然水域實行全面禁捕
    摘要:日前,銅仁市德江縣決定對長江流域天然水域實行全面禁捕行動,打擊「自用船舶」、使用尖銳刺鉤垂釣、可視錨魚器等行為,維護生態環境平衡。
  • 長江禁捕了,生計怎麼辦?捕魚人變護魚人
    原標題:洗腳上岸 捕魚人變護魚人行動今年1月1日0時起,國家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就在此前一天,2019年12月31日,從四川省水產局傳來消息:截至2019年年底,我省12市、41個縣(市、區)水生生物保護區退捕任務完成率達100%。「禁捕工作事關生態文明建設和漁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艱巨而複雜、長期而系統的民生工程。」省水產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堅持一手抓長江禁捕,一手抓漁民上岸,堅決築牢長江上遊的四川生態屏障。
  • 市場監管局約談6家網絡平臺,嚴禁銷售長江禁捕水域水產品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北京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9月18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約談了美團、餓了麼、京東、微店、抖音、快手等6家網際網路企業負責人,要求平臺禁售長江禁捕水域水產品;將「長江江鮮」「長江野生」等納入平臺禁售商品名錄和違規詞庫。
  • 劃下新「紅線」 長江口禁捕範圍向東海域擴延
    新華社上海11月20日電(記者王辰陽)記者20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長江口禁捕範圍將由東經122°向東海域擴延至東經122°15′,並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在20日舉行的長江口禁捕管理工作協調機制會議暨聯合執法誓師大會上宣讀了《關於設立長江口禁捕管理區的通告》。通告明確,擴延後的長江口禁捕管理區範圍為東經122°15′、北緯31°41′36″、北緯30°54′形成的框型區域,向西以水陸交界線為界。
  • 太湖本月起禁漁 「三白」就此一別十年?
    有報導說,這個月起太湖迎來的將是史上最長的禁捕期,持續整整十年。歷史記錄顯示,太湖天然漁業捕撈產量自1950年起持續上升,並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增長高峰。從2003年至2019年,漁業產量增長超過100%。這樣的背景下,採取長時間的禁捕,目的和必要性在哪裡?
  • 成都全面推進「長江禁捕」工作 市民可打12315和12345舉報
    近日,在溫江區市場監管局聯合區農業農村局對全區漁具銷售商家進行的一次摸底排查中,執法人員逐一檢查了7家漁具經營店的營業執照、銷售漁具情況等,向經營者宣講了禁捕相關政策知識,並對檢查中發現的違規捕網等漁具進行了依法處理。
  • 吳政隆在省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 強化措施狠抓...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禁漁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韓正副總理、胡春華副總理在國家長江禁捕退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上的重要講話要求,對我省打好打贏長江「十年禁漁」攻堅戰、持久戰進行再部署、再推進。
  • 鄂州紀檢監察機關推動禁捕退捕 撒下監督網保護梁子湖
    原標題:撒下監督網保護梁子湖湖北日報訊 (記者楊宏斌、通訊員曹俊華、夏贏欽)「禁捕退捕漁民補償資金發放到位了沒有?」12月中旬,鄂州市梁子湖區禁捕退捕督查組赴該區有關部門,督查梁子湖禁捕退捕責任落實情況。
  • 長江「十年禁漁」意味什麼?為何要十年之久?將來會有哪些改變?
    長江千百年來養育了華夏子孫,大家的努力又將為長江的水生生物贏得寶貴的10年休養生息。處在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為何是10年的時間長度?10年後長江會有什麼改變?從長江「無魚」到長江「無漁」日前,記者專訪了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
  • 市禁捕辦組織開展漁具市場禁用漁具專項整治檢查
    12月14日,市禁捕辦組織市場監督局、漁政局執法人員,開展了漁具市場禁用漁具專項整治檢查。檢查組一行先後來到宏達漁需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閩洪水產及城區各釣具商鋪,仔細檢查漁具進貨臺帳、銷售記錄及禁捕退捕政策法規宣傳情況,查看是否存在加工、售賣禁用漁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