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虧損超10億 澤璟製藥上市預期難落實

2020-12-21 鋼企網

四年虧損超10億 澤璟製藥上市預期難落實

來源:每日財報 2020-08-06 11:12:18

4-5年後專利期一過,將有大量仿製藥上市,而澤璟製藥的多納非尼卻仍未上市。

近日,蘇州澤璟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璟製藥」,688266)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

獲批開展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與傑諾單抗注射液聯合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胃癌包括胃食管交界處腺癌(GC)、腎細胞癌(RCC)、結直腸癌(CRC)等晚期實體瘤的臨床試驗。

由於頭戴「無產品、無銷售收入、無利潤」的標籤,澤璟製藥從宣布走上IPO之路開始,便一直頗受外界關注。從今年5月,多納非尼申請上市獲受理,到近期的開展臨床試驗,這款肝細胞癌新藥正在加速走來。

不過能帶來多少業績增長,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對於多納非尼,真的能否如預期般「能打」,面對「三無」、研發費用高企的現實,澤璟製藥何時才能擁有正盈利、實現「自我造血」呢?

四年虧損超10億,商業化速度落後同行

據《每日財報》了解,澤璟製藥成立於2009年,總部在蘇州,專注於抗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領域新藥研發和生產。

2020年1月23日,澤璟製藥順利在科創板掛牌,成為科創板首家選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企業,同時也開創了A股無收入未盈利企業上市先河。

從公開披露信息來看,上市時,澤璟製藥無產品上市銷售,因此營收淨利也幾乎為0,2016年、2018年兩年僅有約150萬元的非產品收入,但始終未能盈利,且虧損幅度持續加大。

2016-2018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億元、-1.5億元、-4.4億元,三年累虧7.2億元,2019年淨虧損擴大至4.6億元,四年總計虧損已超過10億元。

除了連續虧損外,澤璟製藥經營現金也在持續流出。從2016年-2019年,經營現金流持續淨流出,分別是-0.56億元、-1.08億元、-1.12億元和-1.8億元。

即使財務情況十分糟糕,澤璟製藥在新藥研發上也仍是「大手筆」。2016年-2019年,澤璟製藥的研發投入分別為0.61億元、1.59億元、1.37億元、1.84億元,但商業化速度卻遠遠落後同行。

澤璟製藥的豐富產品線常常為行業所稱道。目前正在開發的創新藥物多達11個29項在研項目,其中有3個處於II/III期臨床試驗階段,2個處於I期臨床試驗階段,2個處於IND階段,還有4個處於臨床前研發階段。

在招股書中,澤璟製藥將康辰藥業(603590.SH)列為競爭對手。同澤璟製藥一樣,康辰藥業也是打著創新藥的牌子,不同的是,康辰藥業目前已有新藥上市,且營收持續增長。

康辰藥業靠的是一款名為「蘇靈」的創新藥,2016年-2019年其「蘇靈」產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6億元、5.91億元、9.71億元、10.53億元,均佔公司總業務收入的90%以上。

新藥面臨「前後夾擊」,助力業績效果存疑

澤璟製藥的核心產品為多納非尼,主要用於治療晚期肝癌、晚期結直腸癌等。其中進展最快的是多納非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項目,III期臨床試驗已完成,今年3月澤璟製藥向國家藥監局提交新藥上市申請,5月被受理,目前尚無最新進展。

多納非尼已接近商業化,但距離商業化仍有一段距離,並且,外界普遍擔憂的是,澤璟製藥新藥上市後,能否在市場中佔有一定份額,仍然是未知數,也就是說,商業化前景並不明朗。

目前,在肝癌一線靶向藥領域,國內雖無國產靶向藥物,但進口產品有索拉菲尼、侖伐替尼兩款,分別由德國拜耳和日本衛材公司研發。

2018年,索拉非尼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7.1億元,而侖伐替尼則在上市3個月就收穫了1億元的銷售額,2019年,侖伐替尼中國銷售額破10億。多納非尼獲批上市銷售後將與索拉非尼及侖伐替尼直接競爭。

有這兩款「神藥」存在,不免讓人對多納非尼的市場競爭力產生疑問。多納非尼是否具有後發優勢,目前尚不清楚,但前兩款藥物的先發優勢是明顯的,其市場教育、準入分銷都更為成熟,未來,多納非尼能否扛起澤璟製藥的業績大旗,仍是一個問號。

此外,還有專利期保護的問題。索拉菲尼的化合物專利保護期在2020年1月已經到期,但晶型專利保護期至2025年9月。而侖伐替尼的化合物專利保護期至2021年10月、晶型專利保護期至2024年12月。

也就是說,4-5年後專利期一過,市場中將有大量仿製藥上市,而澤璟製藥的多納非尼仍未上市,盈利時間窗口面臨收窄。這也意味著,多納非尼上市後將面臨前後夾擊,不僅要和兩款進口藥直接競爭,還要和兩款藥物專利到期後的仿製藥展開競爭。

藥智數據顯示,目前包括重慶藥友、江蘇豪森、正大天晴、齊魯製藥、石藥集團等在內的十多個公司均有布局索拉非尼仿製藥,其中重慶藥友製藥於2018年1月國內首家提交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的仿製藥上市申請,江西山香藥業有限公司隨後緊跟上,加入了首仿之戰。

當兩款國際肝癌「神藥」專利保護期過後,屆時將有大量的仿製藥湧入市場,澤璟製藥屆時能否在市場競爭中佔據一定地位?有效應對原研藥專利壁壘升級挑戰,在市場中佔有一定份額,扛起業績增長「大旗」呢,這仍是未知數。

現金流淨額下滑超8成,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截至2020年3月31日,澤璟製藥營收依舊為0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62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0.7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2.62%。除此之外,澤璟製藥經營本身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澤璟製藥的核心技術之一氘代技術,公司報告期內研發、生產中使用的氘代試劑或原料,主要從美國、歐洲等地進口。《每日財報》注意到,未來原材料供應的不穩定,或將對生產經營造成較大不利影響。

一方面,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於2018年4月以來陸續發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氘代甲醇等公司所需氘代試劑及原料屬於對美加徵5%關稅的商品。

再者,在現階段的背景下,如相關國家和地區對氘代試劑及原料實行出口管制,則將對公司未來生產經營造成較大不利影響。

對於氘代藥物的生產原料問題,上交所也曾在問詢中提及。據上交所問詢,目前國內氘代物合成技術較為落後,大部分氘代試劑、氘源(如氘水、氘氣和氘代甲醇等基礎原料)依賴進口,因此要求公司說明在研發、生產過程中,對進口氘代試劑、氘源等的依賴程度。

對此,澤璟製藥曾表示,相對於其他生產原料,氘代原料的單價較高,其佔原料藥最後交付價格(包含MAH委託生產的全部費用)的比例約為10%,是發行人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不過,目前公司並不存在對單一供應商依賴的情形。

作為一家「三無」的創新藥企業,雖然科創板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但澤璟製藥其經營本身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澤璟製藥何時扭虧為盈?多納非尼商業化進展能否順利?《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呂明俠)

相關焦點

  • 近四年累虧12.8億!澤璟製藥重磅肝癌藥還未上市即面臨降價風險...
    近四年累虧12.8億!  近日,澤璟製藥公告稱,肝癌靶向藥索拉非尼(多美吉)口服常釋劑型(規格 0.2g)納入了第四批集中採購品種範圍。這意味著該公司即將上市的重磅產品——多納非尼在晚期肝癌一線靶向藥物的市場空間和定價均存在下降風險。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作為一家創新藥公司,澤璟製藥的近兩年的管理費用要超過其研發費用,且近三年多來該公司已累計虧損12.76億元,目前尚未盈利。
  • 近四年累虧12.8億!澤璟製藥重磅肝癌藥還未上市即面臨降價風險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作為一家創新藥公司,澤璟製藥的近兩年的管理費用要超過其研發費用,且近三年多來該公司已累計虧損12.76億元,目前尚未盈利。澤璟製藥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元/股)數據來源:Wind管理費用超研發費用澤璟製藥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型新藥研發企業。
  • 新股澤璟製藥今日申購 網上申購代碼為787266
    據最新消息顯示,新股澤璟製藥今日申購,此次募投項目預計使用募集資金為23.84億元,申購代碼為787266,申購價格33.76元/股,單一帳戶申購上限1.1萬股,申購數量500股整數倍。那麼,澤璟製藥什麼時候上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 A股第一家虧損企業IPO今日申購!你好,787266
    澤璟製藥,註定是A股IPO歷史上最特殊的一家!作為A股歷史上第一家虧損的IPO企業,澤璟製藥今日開啟網上申購,公司發行價格為33.76元/股,申購代碼為:787266。史無前例!巨虧10億元的企業即將上市據悉,澤璟製藥,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新藥研發企業。與此前順利登陸科創板不同的是,澤璟製藥近幾年營收為0、已經連續虧損3年半,累計巨虧超10億元,且無藥品銷售。
  • 澤璟製藥(688266)融資融券信息(12-21)
    澤璟製藥(688266)2020-12-21融資融券信息顯示,澤璟製藥澤璟製藥融資融券詳細信息如下表:交易日期代碼簡稱融資融券餘額(元)2020
  • 澤璟製藥:澤源創新璟潤眾生 專注於多個治療領域的新藥研發
    歡迎各位參加蘇州澤璟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網上投資者交流會。在此,我謹代表澤璟製藥的全體員工,向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金公司、聯席承銷商東吳證券及參與本次發行的所有中介機構,向關心、支持澤璟製藥的各界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澤璟製藥創立10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膽疾病等多個治療領域的創新驅動型新藥研發企業。
  • 科創板已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燕青)記者查詢獲悉,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據了解,生物科技企業往往存在產品研發周期長、新藥獲批生產前幾乎無收入等現象,但同時其又需要大量資金進行研發投入,因此海外資本市場設立了一定機制,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業上市。 在此之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其上市標準的最大特點就是靈活變通,設置了三個難度的市場層級,任何一個層級都給予了企業虧損上市的可能,企業只要在盈利、淨資產規模、資產規模、市值規模、運營時間等指標中有部分指標較為理想,即有機會申請上市,不用做到面面俱到。自港交所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引入18A章,允許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以來,已有超過20家未盈利生物製藥公司登陸港交所。
  • 振東製藥去年虧損1.35億 打包剝離低效資產計劃尚未完成
    振東製藥去年虧損1.35億 打包剝離低效資產計劃尚未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2-21 18:45:04
  • 澤璟製藥: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澤璟製藥: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時間:2020年05月20日 20:26:44&nbsp中財網 原標題:澤璟製藥: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證券代碼:688266 證券簡稱:澤璟製藥 公告編號:2020-025 蘇州澤璟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
  • 澤璟製藥:公司在研產品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原標題:澤璟製藥:公司在研產品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澤璟製藥公告,近日,
  • 前沿生物「梭哈」:一次賺20億,夠再虧10年
    3年虧損5個億招股書顯示,前沿生物成立於 2013 年,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致力於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針對未滿足的重大臨床需求的創新藥。正因如此,前沿生物使用了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這種標準不注重IPO企業的業績,重點從預計市值及技術優勢上來考量,因此允許尚未實現收入的企業上市。同樣為創新藥企的澤璟製藥就是首家使用該標準成功過會的科創板公司。但是,為什麼標準和先例都已存的情況下,前沿生物還是暫緩了呢?
  • 前沿生物IPO:「含科量」成謎,僅1款產品在售,累計虧損近5億多
    報告期巨虧,僅一款產品帶來收入前沿生物目前僅擁有一款在售產品:艾博韋泰(商品名「艾可寧」),該藥物是已上市且在全球主要市場獲得專利的原創抗愛滋病國家一類新藥。目前國內僅有3款上市的抗 HIV 病毒藥物通過注射方式給藥,分別為艾可寧、恩夫韋肽及恩夫韋肽仿製藥鑫諾福。
  • 科創板業績全梳理:97家公司僅2家虧損 有公司淨利潤增速達301%
    發布年報的39家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增長的共有37家,佔比高達94.87%,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也有34家,佔比為87.18%,沒有虧損企業;而發布業績快報的58家公司中,營收同比實現增長的有48家,佔比為82.76%,利潤同比實現增長的共有41家,佔比為70.69%,僅澤璟製藥和百奧泰兩家藥企仍舊虧損。
  • 澤璟製藥(688266.SH):鹽酸傑克替尼片獲FDA孤兒藥資格認定
    智通財經訊,澤璟製藥(688266.SH)發布公告,近日,公司在研產品鹽酸傑克替尼片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頒發孤兒藥資格認定(Orphan-drug Designation),用於治療骨髓纖維化,包括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或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繼發的骨髓纖維化
  • Q4營收超預期卻虧損依舊 BeyondMeat為何跨不過「最後一美分」?
    數據顯示,期內營收同比增212%至9850萬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7980萬美元;經調整EBITDA後的淨利潤為950萬美元,同樣高於市場預期的576萬美元;淨虧損50萬美元,合每股虧損1美分,上年同期虧損為750萬美元,合每股虧損1.10美元。儘管Beyond Meat第四季度的營收大幅增長,但表現在資本市場似乎並不滿意。
  • 電信騰訊推遊戲寬帶、諾基亞臺灣投5G、拜耳二季度虧損95億歐元
    5.中國電信與騰訊聯合推出遊戲寬帶6.滙豐計劃在中國聘用多達3000名財富規劃師7.傳華為向聯發科下巨額晶片訂單,聯發科回應:不評論單一客戶訊息8.螞蟻集團傳A+H上市籌300億美元,可能在9月或10月上市9.英國石油二季度淨虧損168億美元,十年來首次下調股息10.索尼第一財季淨利潤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
  • 科技早報 | 百度上市以來首遭虧損 華為回應被美國加入實體名單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17日消息,昨夜今晨,科技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以下是要聞回顧:百度第一季度淨虧損4900萬美元回購10億美元股票百度公司(NASDAQ: BIDU)今天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9財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報。
  • 寒武紀上市:虧損 11.8 億,30家資本圍獵、估值500億,晶片時代的...
    不過,招股書據顯示,2017年-2019年,寒武紀營收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同期虧損金額分別為3.81億元、4104.65萬元、11.79億元,三年虧損超16億元。「寒武紀」在招股書中,對於上市後可能出現的累計虧損甚至持續虧損,以及正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風險其實也做出了預期。首先,市場風險或長期存在。國內企業中,華為海思及其他晶片設計公司日漸進入市場,公司面臨著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