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歷史系列之尼祿1)
「酷愛音樂和戲曲的羅馬皇帝」
自古以來,似乎大多數將皇帝做成「藝術家」的帝王,結局都不太好,有的甚至成了亡國之君。比如後唐莊宗李存勖,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木匠皇帝朱由校等。而羅馬皇帝尼祿亦是如此,而且尼祿的一生,有點類似唐莊宗李存勖。
尼祿的悲劇
公元68年,尼祿被迫上演了人生中的最後一場大戲,「楚霸王烏江自刎」。此時的尼祿從高高在上的羅馬皇帝淪落到眾叛親離的逃犯。他被羅馬元老院下令通緝,並宣判他為全羅馬的公敵「。
因此,尼祿只得帶著他的「男皇后」和兩名僕人逃往鄉下。而途中卻遭人緊追不捨,因此走投無路的尼祿想到了自盡,但他怕死。於是,他不斷地安慰自己說,命運還沒有到最後一刻。
然而,隨著追捕他的人的馬蹄聲越來越近,他知道,自己真無路可走了。於是,在僕人的幫助下,尼祿自盡了。然而,就在臨死前,他還不顧體面地號啕大哭道:「一個多麼偉大的藝術家就要死了」……
尼祿說自己是「偉大的藝術家」?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尼祿生前就常常以「藝術家」自詡。但是,就音樂方面,我覺得尼祿還不夠資格稱為藝術家,他只一名瘋狂的愛好者。
愛好唱歌和表演的皇帝
公元54年,尼祿正式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之後,他對唱歌和表演更加的痴迷。在他心中,開演唱會和表演節目遠比處理國事重要的多。因此,尼祿在位期間經常在羅馬舉辦公演活動。而且,除了羅馬,他甚至還帶著一批樂團跑到希臘去公演。而在希臘,或許是希臘人更具音樂細胞,尼祿的演唱會在那裡贏得了希臘人的歡呼叫好。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尼祿對唱歌和表演的痴迷程度,實在是令人大跌眼鏡。從他17歲登基後,尼祿就召見了當時著名的豎琴大師特爾普努斯,他每天都要聽特爾普努斯的演奏,直到夜深人靜。
再後來,尼祿便開始自己表演。他到處開演唱會,搞公演活動,或者舉辦與唱歌或表演相關的賽事。而尼祿本人則非常樂意在眾人面前亮相,甚至親自登臺唱歌和表演。
而為了能唱歌,尼祿就要有一副好嗓子。為了保護嗓子,尼祿開了「齋戒」,他不吃有核的果實和對嗓子有害的食物。而且,尼祿從來不對士兵發表演講,因為對軍人發表講話就要大聲說話,這對嗓子很不好。因此,尼祿與軍隊之間的交流都是通過他人,或是以書面方式進行。
尼祿的首次演出
有一次,尼祿精心打扮後,來到了「那布勒斯」這個地方唱歌。不幸的是是,尼祿剛唱到一半時,卻突然發生了地震。
因此,劇場上陷入一片慌亂,而尼祿卻不動聲色地繼續唱他的歌,直到唱完為止。
尼祿複雜的性情
尼祿的性情很奇怪。他傲慢,霸道,又嫉妒比他優秀的人。
一次,元老院發現尼祿在比賽時舞弊,但為了維護皇家臉面,元老院只好把第一名頒給尼祿。沒想到,尼祿卻說:「我是藝術天才,我不需要你們格外的照顧」。
其次,尼祿在比賽時特別怕在眾人面前出醜。有一次表演節目時,途中出了點小意外(但其實這個細節很小,幾乎沒人注意到),但尼祿卻非常在意,他覺得人們已經看到了。為此,他只要一想到在眾人面前丟醜,心情就會變得很不好。最後,尼祿在比賽中如果遇到他優秀的歌手或演員時,他就眼紅別人,經常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更甚的是,如果有人在比賽中得了第一併在賽場上留有塑像紀念,那麼尼祿就會命人將塑像推倒並拖走扔到公共廁所。
更過分的是,尼祿特別霸道,如果是他唱歌或是表演,他不允許在場的人提前離席,哪怕你有什麼十萬火急的事也不行。據說有一次尼祿演唱時,他命人關閉了劇場大門,直到他唱完為止。而尼祿總是故意拖延時間,因此他的表演時間很長。在此期間,甚至有孕婦在劇場生下了孩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