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皇帝維特裡烏斯:權力照耀下顯露出真面目

2020-12-24 餘丄說歷史

成為皇帝後,維特裡烏斯從天使變成了惡魔

公元69年12月22日,羅馬皇帝維特裡烏斯被市民和士兵推搡著走出皇宮,在羅馬廣場上被處死。

維特裡烏斯像,圖片來源於網絡

以前,維特裡烏斯以寬厚隨和的形象在軍團的擁護下反叛稱帝,在羅馬市民和元老院的歡呼聲中入主羅馬皇宮。但是,他在當上皇帝後的八個月中像是變了一個人,貪吃、濫殺、喜怒無常,隨後在民眾的謾罵聲中被殺死。

那麼,維特裡烏斯追逐權力的一生經歷了哪幾次轉變呢?

第一階段:他是善於投人所好的政壇鑽營者。維特裡烏斯雖然有位做過三次執政官的父親,但因為他出生時曾被佔星家預言,從政會為家族帶來不幸,維特裡烏斯從小便遭到父母嫌棄。父親不給他任何做官的機會,母親則在他後來出任行省總督時害怕得嚎啕大哭。

然而,家庭的阻礙讓維特裡烏斯對從政越發渴望。他聽說皇帝卡裡古拉痴迷戰車比賽,便借貸買了一輛戰車,苦練技術。戰車比賽是種高危的競技娛樂,車毀人亡是家常便飯。維特裡烏斯用這種鋌而走險的方式,最終得到了皇帝的青睞,開始任職。

之後,皇帝克勞狄繼位,維特裡烏斯如法炮製,用克勞狄喜歡的擲骰子遊戲獲得皇帝賞識,出任營造官。維特裡烏斯學習了各種燒錢的遊戲,讓自己儘快融入貴族的娛樂圈子,但這也令他負債纍纍。他變賣了房產,讓妻兒住在出租的閣樓裡。

擔任營造官時,他又借職務之便,偷偷將神廟中的金銀裝飾品偷偷換成黃銅和錫質的仿冒品,以此換得財富,供他與貴族交往。皇帝尼祿在位時,維特裡烏斯又逢迎尼祿喜歡演奏豎琴的愛好,在賽會上「代表」民眾的意願,懇請尼祿彈奏一曲。當時的觀念認為皇帝像卑賤的優伶那樣當眾表演,是傷風敗俗之舉,但維特裡烏斯的目的是討好皇帝,對於風俗全然不在意。在前後三任皇帝的寵愛下,維特裡烏斯在政壇平步青雲,躋身高位。

羅馬戰車

第二階段:他是沒打過杖的戰神化身。尼祿死後,維特裡烏斯因為沒有領兵經驗,受到繼任皇帝加爾巴的藐視,同時也被認為是個「最不必擔心的人」。

隨後他被派往駐紮大量軍團的下日耳曼尼亞行省擔任總督。但維特裡烏斯不甘於做個傀儡,他開始用親民的姿態討好士兵,最終在行省被軍團擁立為帝。維特裡烏斯去往行省上任的路上就開始了他的親民策略。他熱烈親吻遇到的普通士兵,在驛站和旅店,親切詢問腳夫和旅行者是否吃過飯,還打著飽嗝介紹說哪家店的派非常好吃。行省民眾對這位新來的總督頗有好感。

進入軍營後,維特裡烏斯不拒絕任何人的請求,主動免去對犯錯士兵的懲罰,還釋放了一批原先被判刑的囚徒。於是,維特裡烏斯到任後一個月就受到了軍團的擁護。他在士兵們反對加爾巴的呼聲中,被拉到廣場上,黃袍加身。維特裡烏斯自知沒有領兵經驗是他的弱點,為了鞏固在軍團中的地位,他選擇以「日耳曼尼庫斯」的頭銜稱帝,意為「戰勝日耳曼人的能力者」。這個頭銜對於防禦日耳曼人的軍團士兵來說,比代表皇帝的「愷撒」更有號召力。

此外,維特裡烏斯還攀附羅馬戰神馬爾斯來抬高自己的威望。他把從馬爾斯神殿獲得的短劍隨身攜帶,讓手下的士兵覺得跟隨維特裡烏斯就能受到戰神的保佑。果然,維特裡烏斯的基層親民路線和造勢獲得了成功。之後,他沒有直接參與反叛皇帝的戰役,但軍團仍將勝利歸功於維特裡烏斯,將他視為戰神的化身。皇帝加爾巴上臺後大力整肅與尼祿親近的人員,將深受士兵喜愛的日耳曼軍團長盧福斯解職,又下令追回過去由尼祿發放的所有賞賜,由此引發士兵們的強烈不滿。維特裡烏斯趁機對軍團施以恩惠,很快便贏得了擁戴。

第三階段:他是掌權後立刻翻臉的放縱君主。作為勝者的驕傲和被擁戴的感覺令維特裡烏斯膨脹,入主羅馬皇宮後,他立刻撕下了之前偽裝的面具,開始放飛自我。

維特裡烏斯開始不顧帝王形象地貪吃,要求一天四次飲宴,甚至使用催吐劑,以便能吃下更多的食物。在準備女神密涅瓦的祭祀宴會時,他特意命人鑄造了一個盾牌大小的銀盤供他使用。因為普通的熔爐無法滿足鑄造要求,他還為此新建了一個巨型露天熔爐,遭到市民非議。維特裡烏斯的貪吃不知限量也不顧體面。在祭祀儀式中,他總是迫不及待地從祭壇上抓起剛離火的肉塊和大餅狼吞虎咽,完全不在意其他官員嫌棄的眼光。

平時,維特裡烏斯沒事就往皇宮的後廚溜達,看到前一天的殘羹冷炙也不放過。另外,維特裡烏斯也不再親民。他在入主羅馬城後,就一直躲在深宮中,不到賽場與民眾一起觀看比賽,也不向民眾做任何演講。這種情況在之前幾任皇帝身上都沒有出現過。維特裡烏斯還常以殺人消遣。他曾經假裝關心地給身邊一名生病的侍從遞水,但卻親手在水裡下毒,以此觀賞侍從的表情從感激變為驚恐的「有趣」場面。

他將上任皇帝手下的多瑙河軍團視為被徵服的蠻族,派去做苦役,並讓人把累死的某個士兵屍體運回皇宮,一邊欣賞一邊說「敵人的屍體飄香,我們公民的屍體更加芬芳」。

最後,維特裡烏斯在鎮壓多瑙河軍團反叛的戰爭中失敗,被衝進羅馬城的士兵抓住,在羅馬市民的冷眼旁觀中被處決。維特裡烏斯的真面目成了之後繼位的皇帝韋帕薌,施展仁慈的完美襯託。儒勒·勒內普佛《維特裡烏斯之死》(19世紀作品)維特裡烏斯不懂政治也不懂軍事,他的一生一味追逐權力,這使他在成為皇帝後盲目作出一系列愚蠢的行為,不到八個月便退位被殺。這也驗證了缺乏能力的人反而無法認識到自己的缺陷規律

維特裡烏斯將皇帝的權力視作終點而非起點,這或許能使他贏得政權,但同時也就到此為止了。——(美)羅伯特·柯布裡克

相關焦點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羅馬皇帝更迭頻繁,是利益的驅使者在作祟?
    前言羅馬帝國皇帝尼祿,因其殘暴的統治被推翻而自殺,於是在尼祿死後的第二年(公元69年),出現了四位羅馬皇帝,他們分別是:加爾巴、奧託、維特裡烏斯和韋,於是公元69年這一年也被稱為"四帝之年"。四帝之年,羅馬皇帝更換頻繁,在位最短的奧託僅當了三個月的皇帝。
  • 暴君尼祿死後,誰會成為羅馬帝國的新皇帝?
    駐守羅馬城的近衛軍司令薩比努斯曾企圖利用近衛軍奪取政權,但他沒能贏得近衛軍的忠誠,很快就被逮捕處決了;參與平定高盧叛亂的萊茵河軍團想要推舉他們的指揮官魯弗斯為皇帝,但魯弗斯拒絕了。 公元68年10月,加爾巴進入羅馬城,正式行使帝國皇帝的權力,但這位新皇帝所採取的政策卻寒了那些擁護者的心。
  • 羅馬:在位最短且被尼祿戴綠帽,皇帝奧託悲劇的一生
    上期我們講到,羅馬的第六任皇帝加爾巴,由於自身的政治手腕不足,再加上的部下的叛變,僅僅在位七個月就遭到殺害。而此兇手正是羅馬的下一任皇帝,也就是第七任皇帝奧託。奧託因不滿加爾巴對繼承人的安排而發動叛變,不惜除掉前上司也要當上皇帝。
  • 「暴君」與「明君」的博弈:韋帕薌|是如何將羅馬由衰轉盛的?
    而且韋帕薌獲得了羅馬東方各個總督的支持,在進軍羅馬,殺死維特裡烏斯之後,韋帕終於如願登上帝位。而在成為元老院認可的羅馬皇帝之後,韋帕薌更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明君。但是尼祿死後,羅馬帝國出現權力真空,這也就引來了其他人對於皇位的覬覦。因此在尼祿死後的第二年,公元69年,才會出現混亂的四帝內戰。加爾巴、奧託、維特裡烏斯和韋帕薌,都爭當皇帝。當然了,背後有羅馬東方軍團為支撐,手握重兵的韋帕薌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韋帕是平民出身,是羅馬帝國歷史上首次以平民身份出身登上帝位的第一人。
  • 羅馬皇帝︱走向保守,且走向權力,屋大維的羅馬價值觀
    共和國晚期的希臘化屋大維作為羅馬帝國元首制的締造者與第一任羅馬皇帝,其一生都在為維持羅馬和平,制衡權力鬥爭而勞累。從公元前31年擊敗安東尼始,直至公元後14年屋大維去世,長達四十五年的執政生涯讓屋大維給羅馬帝國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政治遺產。
  • 尼祿·克勞狄烏斯:意外登基的羅馬皇帝
    尼祿並非真正的羅馬皇室血脈,可以說,尼祿能夠坐上羅馬皇帝的寶座,他的母親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尼祿出生於羅馬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格涅烏斯,在尼祿3歲的時候,即公元40年,他的父親死去了。尼祿是由其母親小阿格裡皮娜撫養長大的。
  • 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喋血街頭的荒誕暴君
    他繼續大手大腳的花錢,舉辦各種隆重的公共盛宴,擴建自己的私人宮殿,並且在羅馬城內大興土木。議員與將軍們對他又敬又怕,而平民則愈發愛戴這個不斷給他們生活添加樂趣的皇帝。卡利古拉似乎認為他在平民中找到了權力根基。
  • 羅馬皇帝| 「皇權如奴隸」:自我放逐、蕭規曹隨的提比略
    提比略是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之後的第二任皇帝,是屋大維的養子,是屋大維第三任妻子利薇婭與前夫提比略·克勞迪烏斯·尼祿的兒子。在下文中,筆者將直接稱呼他為提比略。提比略出生於公元前42年,也是凱撒被刺殺後的第二年。他的童年一直生活在羅馬內戰的陰影之下。公元前24年,提比略在屋大維的準許下踏上了自己的從政之路。十九歲的他被元老院指派為財務官,並在位期間表現出了後勤的能力。
  • 羅馬皇帝|「皇權如奴隸」:自我放逐、蕭規曹隨的提比略
    提比略是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之後的第二任皇帝,是屋大維的養子,是屋大維第三任妻子利薇婭與前夫提比略·克勞迪烏斯·尼祿的兒子。在下文中,筆者將直接稱呼他為提比略。提比略出生於公元前42年,也是凱撒被刺殺後的第二年。他的童年一直生活在羅馬內戰的陰影之下。公元前24年,提比略在屋大維的準許下踏上了自己的從政之路。
  • 涅爾瓦:古代羅馬「五賢帝」之首,無婚姻無子嗣,為黃金時代奠基
    這五位皇帝寬厚謙虛,施行「仁政」,深受臣民愛戴。這段時期也是自奧古斯都之後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被稱為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又叫作五賢帝時期。五位皇帝之間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其權力交替過程非常和平,各個皇帝選擇繼承人後收為養子並立為儲君,這樣就避免了權力交替前後的政治動亂和危機。今天子淵就為大家介紹「羅馬五賢帝」中的第一位——涅爾瓦。
  • 考古學家在羅馬皇帝尼祿的地下宮殿中發現了這樣一個隱藏的房間
    羅馬帝國第五位皇帝:尼祿·克勞狄烏斯·德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羅馬皇帝尼祿考古學家在羅馬皇帝尼祿龐大宮殿的廢墟中發現了一個隱藏的墓穴,它隱藏在古羅馬鬥獸場附近的山丘下。羅馬皇帝尼祿根據聲明,獅身人面像的房間是意外發現的。當時研究人員正在修復附近的一個密室。這個房間的弧形天花板有15英尺(4.5米)高,大部分房間裡仍然積滿了灰塵。
  • 哥特人一心融入羅馬,羅馬皇帝為何對他們趕盡殺絕
    一、查士丁尼的帝國整合願景535到555年,由拜佔庭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發動的「哥特戰爭」是羅馬帝國史上至關重要的一役。查士丁尼在527年繼承皇位之後,一直以來都將重新整合「東西羅馬」作為施政方向。從他的一句著名口頭禪「哥特人如何毀滅了義大利,就讓他們重新在義大利滅亡」中可以看出,身居東境的羅馬人始終對佔據義大利島的侵略者極度不滿。
  • 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一生中都經歷了什麼
    克勞狄烏斯因身體缺陷受盡了冷嘲熱諷克勞狄烏斯的生父是德魯蘇斯,他父親的兄弟就是當時羅馬的皇帝。成年以後的德魯蘇斯娶了小安東妮婭並與其生下了克勞狄烏斯和日耳曼尼庫斯。不過他的童年並沒有父親的陪伴,還在嬰兒時期的他父親就已經去世了,後來他和他的兄弟被屋大維收養,由此便過繼到屋大維的門下。
  • 羅馬皇帝克勞狄烏斯:我不是皇帝,我是歷史學家
    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他韜光養晦三十六年,熬死五個皇帝,最終登上帝位。他就是李忱。憲宗李純的兒子,母親是個婢女。因為出身卑賤,從小就被兄弟們嘲笑,他也愈發沉默寡言,所有人都當他是個傻子,沒人正眼瞧過他。
  • 從羅馬皇帝的職責到川普的抗疫政策
    01丨安全和糧食是羅馬皇帝最重要的兩項職責公元前後,羅馬進入帝國時代,從凱撒開始,羅馬有了皇帝,但是羅馬皇帝不同於東方帝國的皇帝,皇帝在羅馬語境中是第一公民的意思,羅馬皇帝的統治權來源於元老院和市民大會,雖然當羅馬皇帝靠的是實力,就是羅馬軍團的支持,但皇帝任免必須經過元老院的投票表決和市民大會的選舉,否則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 世界軍事傳奇,羅馬皇帝尼祿,讓人燒了自己的都城羅馬城
    尼祿的父親是一個臭名遠揚大貪官,他的母親叫阿格裡皮娜則是當時皇帝的侄女,他出生後的第三年,他的父親病死了,他的母親則利用自己的身軀誘惑了自己的叔叔,當上了羅馬的皇后。阿格裡皮娜非常的有野心,而且她的權力欲望非常的強,她想方設法的廢除了原來的太子,讓老皇帝把她的兒子尼祿立為了太子。
  • 羅馬皇帝尼祿,是叔叔與侄女結婚生下的怪物
    一、叔叔與侄女生下的怪物登上了皇位 尼祿的母親小阿格裡皮娜是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卡利古拉的妹妹。卡利古拉在位4年,29歲遇刺身亡,之後是其叔父克勞狄烏斯繼任第四任皇帝。 小阿格裡皮娜與第一任丈夫阿赫巴爾布斯(小阿格裡皮娜的表叔)生下了尼祿。
  • 羅馬皇帝——叔叔和侄女結婚生下的怪物
    一、叔叔與侄女生下的怪物登上了皇位 尼祿的母親小阿格裡皮娜是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卡利古拉的妹妹。卡利古拉在位4年,29歲遇刺身亡,之後是其叔父克勞狄烏斯繼任第四任皇帝。 小阿格裡皮娜與第一任丈夫阿赫巴爾布斯(小阿格裡皮娜的表叔)生下了尼祿。
  • 愷撒之後的羅馬從三雄並立到皇帝屋大維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以下稱愷撒)打敗了前三巨頭中的二位,集各種最高權力於一身,儘管他在不同的場合表示,自己不願意當皇帝,卻還是為保守勢力所忌憚,最終愷撒被自己的寵臣布魯圖刺殺,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對布魯圖寵愛有加,跟親兒子一樣,為啥布魯圖要背叛自己。
  • 憎恨全人類的瘋子羅馬皇帝,卻是在一片歡呼聲中登上帝位,怪哉!
    在歡呼中登上帝位公元12年8月31日,羅馬皇帝蓋烏斯卡裡古拉生於安提烏姆(今義大利的安齊奧)。羅馬帝國第三任皇帝。卡裡古拉是著名的暴君。所以,羅馬人對卡裡古拉的擁護不僅出自對他父親的愛,也因為對他家庭不幸的深深同情。「前任的襯託,」羅馬人憎惡提比略的統治,期待新皇帝能做出改變。提比略遭人憎恨,除了因為他被懷疑是殺害日爾曼尼庫斯的主謀,還因為他在位時主張節儉,施行財政緊縮,減少了羅馬人酷愛的各種活動比賽,讓羅馬人感到生活沉悶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