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實現大型變電站高精度無人機全自主巡檢

2020-12-25 瀟湘晨報

12月9日,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這是西北地區首次在750千伏變電站實施無人機高精度全自主巡檢。此次基於三維點雲實體模型對電站周邊環境進行立體隱患排查、巡檢點位預設、自主巡檢航跡規劃,填補了變電站無人機高精度全自主巡檢的空白,標誌著寧夏電網智能運檢體系建設已成功邁入「地空一體化多維智能巡檢」新時代。

此前,在雲數據收集建模時,無人機操作團隊曾創新採用8架無人機同步飛行進行一控多機集群數據收集。

為實現電網全工況複雜場景無人機自主巡檢,國網寧夏檢修公司和寧夏超高壓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的智能運檢、變電運維、輸電工程三個專業領域的20餘人組成無人機巡檢柔性團隊進行攻關,成功將實飛航線誤差保持在釐米級,並植入安全策略,加入了信號丟失、突行大風天氣就近降落等應急策略,有效降低了撞線墜機等安全風險。並率先在750千伏變電站實現了無人機高精度真實生產場景全自主巡檢工作。據悉,曾經需要8小時方能完成的巡檢工作,利用無人機高精度真實生產場景全自主巡檢,只需40分鐘即可全部完成。(記者 魯延宏)

【來源:寧夏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寧夏首次用無人機對750千伏變電站進行高精度全自主巡檢
    中新網銀川12月12日電(於晶)12月12日,記者從國網寧夏檢修公司獲悉,該公司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 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楊嘉妮——牢記初心,篤行致遠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邱莉 衡陽報導她雖然是女生,卻總能看到她在一線奔忙的身影;她雖然只有29歲,卻已經是無人機巡檢工作的行家裡手;她雖然實績豐碩,卻依然勤勤懇懇,堅持埋頭苦幹實幹......她,就是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無人機數據處理班班長——楊嘉妮。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嘉妮接觸到了無人機,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個女飛手。
  • 安徽銅陵:首次採用固定翼無人機巡檢電力線路
    本文轉自【人民網】;12月6日,在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國網銅陵供電公司首次採取固定翼無人機對電力線路進行巡檢,外部作業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當天,在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隨著電機的轟鳴聲,一架翼展4.1米的固定翼無人機垂直起飛到50米,盤旋爬升200米,調準航線後開始對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進行智能巡檢。 本次的作業任務主要是採集輸電線路雷射點雲數據、進行通道巡視。
  • 中國民用植保無人機和巡檢無人機的發展現況
    無人機的最初的設計和製造主要服務於軍事用途,民用無人機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起步的,與軍用無人機的百年歷史相比,要短得多。民用無人機能夠得以發展,要歸功於軍事技術的民用化。中國民用無人機在近10年裡得到了真正全方面的發展。
  • 全自主!重700公斤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實現首飛 最大航程達1000公裡
    近日,一架起飛重量為700公斤的大型固定翼無人機「鄭航一號」在江蘇省鎮江市大路機場實現全自主首飛!這標誌著江西直升機公司去年中標鄭州航空管理學院的無人機項目取得成功!據悉,這也是該機場第一次見證固定翼無人機的飛行。
  • 雄安電網應用北鬥技術實現全覆蓋
    中國雄安官網12月10日電(李元闖 通訊員張明昊、王蒙)近日,記者從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獲悉,雄安新區18座變電站、354條配網線路及600餘組故障指示器已全部應用北鬥技術,實現了雄安電網北鬥技術應用全覆蓋。
  • 北鬥三號啟用加速5G無人機機場雄安電網應用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11月27日,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完成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北鬥技術服務的升級改造,實現了電網導航授時領域區域性的自主可控,在巡視檢修場景,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網為復亞智能無人機機場提供了實時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加速了無人機自主巡檢在電網的落地。
  • 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來了!
    8月20日-21日,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將在江蘇蘇州舉行,來先睹為快~多方關注,共襄盛舉此次交流會為進一步推廣無人機在輸電線路運檢的專業化經驗及創新應用,提高工作效率,解決無人機巡檢過程中的實際難題。
  • 巡檢無人機「換裝」後,與白鷺不再危險「邂逅」!
    9月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參內鄉過溪村路邊,安溪縣供電公司運檢部「95後」無人機操控手蔡庚豪在用無人機巡檢配網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次意料之外的「襲擊」。當天是安溪縣供電公司首次使用無人機開展配網自動巡檢。
  • 如何使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以風力發電站為例,在運維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巡檢、維護工作,但是單純的依靠我們人力是既費時又費力、風險高等諸多問題,急需一種通用的巡檢手段和方法,提高電站工作人員的作業效率。中科智航一直持續助力於風力發電,對風力發電有著豐富的經驗,那今天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如何利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 Xsens慣性傳感器為全自主航空飛行機器人實現自主避障和冗餘控制
    Xsens慣性傳感器為全自主航空飛行機器人實現自主避障和冗餘糾錯控制自主控制系統實驗室公司(Autonomous Control Systems Laboratory Ltd.,簡稱ACSL)開發了MINISURVEYOR自主航空無人機,可運用於物流、航空攝影和災難偵查。並且,ACSL公司還創立了覆蓋銷售、市場營銷、維護和其他服務的MINISURVEYOR聯盟,來全面展示首個「日本製造」無人機的精神。
  • GTIC無人機視覺論壇乾貨:解構無人機「一條龍」服務背後技術
    ▲2020全球無人機應用及防控大會展會現場利用AI開發板實現無人機嵌入式視覺應用開發澎峰科技是一家具有中科院技術團隊背景的做邊緣計算和邊緣智能的公司,作為首位演講嘉賓,澎峰科技CEO張先軼坦言自己不是無人機背景出身,前期主要涉足的是偏計算的領域,目前正逐步涉足利用AI開發板實現面向無人機的嵌入式視覺應用開發。
  • 實地探訪中國移動 5G 智慧電站:首創 5G 水下機器人清淤、巡檢作業
    、5G 無人機等智能化巡檢試點。為此,該項目研製了一套高精度壩面 5G 無人機巡檢系統,從壩面巡檢路徑規劃和自主安全巡檢控制、壩面表觀缺陷識別、健康診斷體系構建等方面開展適用於壩面自主巡檢原型樣機的研製工作。
  • 普宙工業無人機SAGA,行業無人機中的傳奇
    工業無人機發展到現在,已在電力巡檢、應急救援、航空攝影、水利應用、農藥噴灑、航空測繪、國土資源、旅遊業、管線巡查、醫療業、海事監察、農業林業、物流運輸、交通管制、氣象監測、反恐防暴等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今,隨著各大行業對無人機應用需求的不斷提升,工業無人機領域將更加深化、細化,應用領域自然也會不斷擴大。
  • 寧夏三條直流通道大規模輸送清潔能源,外送電量超去年同期
    銀東直流是寧夏境內第一條直流外送大通道,輸電容量400萬千瓦,自2010年11月建成投運以來,始終保持安全高效運行,日均送電量近8000萬千瓦時,目前已累計外送電量超2500億千瓦時。作為供電端,銀東直流助推了能源優勢的大範圍優化配置,有效實現了寧東煤炭基地火電、黃河上遊水電的「打捆」外送,極大促進了寧東大煤電基地建設。
  • 飛馬機器人發布兩款新品V10、D20 一站式無人機專業解決方案助推...
    近日,無人機行業創新應用大會(2020)暨飛馬機器人新品發布會召開,飛馬機器人發布了兩款新品——智能航測/遙感/偵察/巡檢系統V10和D20,引起業界普遍關注。這兩款新品是飛馬機器人全新研發的大載量、長航時、多功能、高精度、高效率無人機系統,具有領先的技術性能與廣泛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