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首次採用固定翼無人機巡檢電力線路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人民網】;

12月6日,在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國網銅陵供電公司首次採取固定翼無人機對電力線路進行巡檢,外部作業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

當天,在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隨著電機的轟鳴聲,一架翼展4.1米的固定翼無人機垂直起飛到50米,盤旋爬升200米,調準航線後開始對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進行智能巡檢。

本次的作業任務主要是採集輸電線路雷射點雲數據、進行通道巡視。通過固定翼無人機的機載雷達和可視設備快速提取杆塔模型,自動生成同一塔型批量規劃無人機自主巡視航線;一鍵輸出高溫、覆冰及大風等工況報告、樹障分析報告;基於人工智慧對9大類輸電線路巡視圖像進行智能檢測和分析。

固定翼無人與直升機和多旋翼無人機採集相比,周期短、效率高、人力物力投入少。

本次固定翼無人機以高能蓄電池為起降動力,續航能達到6小時、巡航速度72km/h,設定航線後,全自動起降、巡航,無需人工幹預。機載Rigel 1350m測程雷射雷達、飛思1.5億像素相機、miniSAR、睿鉑DG4pros五拼相機、A7R2、多光譜相機、光電吊艙等多種高精度荷載,實現一機多用。

本次固定翼無人機巡檢作業是國網銅陵供電公司拓展無人機應用另一新舉措,標誌著國網銅陵供電公司實現無人機巡線常態化,向「機器代人」模式又邁進了堅實的一步,進一步提升了輸電線路全景智慧運檢水平。(冒文兵 郜小兵)

相關焦點

  • 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來了!
    8月20日-21日,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將在江蘇蘇州舉行,來先睹為快~多方關注,共襄盛舉此次交流會為進一步推廣無人機在輸電線路運檢的專業化經驗及創新應用,提高工作效率,解決無人機巡檢過程中的實際難題。
  • 寧夏首次用無人機對750千伏變電站進行高精度全自主巡檢
    中新網銀川12月12日電(於晶)12月12日,記者從國網寧夏檢修公司獲悉,該公司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 中國民用植保無人機和巡檢無人機的發展現況
    無人機的最初的設計和製造主要服務於軍事用途,民用無人機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起步的,與軍用無人機的百年歷史相比,要短得多。民用無人機能夠得以發展,要歸功於軍事技術的民用化。中國民用無人機在近10年裡得到了真正全方面的發展。
  • 經緯M300 RTK和禪思H20是如何革新電力巡檢效率的?
    無人機巡檢現已成為電力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運維手段。然而,使用無人機巡檢輸電線路,作業人員在控制無人機平穩飛行、準確就位的同時,還需隨時調整雲臺角度,操作相機對焦、調焦、拍照等,整個過程勞神費力。經緯M300 RTK和禪思H20作為行業新旗艦,在產品開發期間深度挖掘研究了電力用戶無人機巡檢作業的痛點,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全新功能,旨在革新電力巡檢效率,讓飛行拍照變得稱心應手。
  • 寧夏實現大型變電站高精度無人機全自主巡檢
    12月9日,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 電力分公司北部工區首次無人機放線成功
    4月12日,在永清縣佃莊-別古莊施工段,由電氣儀表工程分公司承建的泉固線電力分公司北部工區光纖通信系統完善項目中,首次用無人機進行輸電線路架設一次成功。此次電力光纜敷設中,10千伏架空跨越式線路為重要難點。
  • 固定翼與多旋翼無縫對接,縱橫CW-15無人機系統升級成矩陣
    7月22日,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旗下CW-15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升級為縱橫大鵬CW-15Matrix(矩陣)系統。據稱,這一矩陣系統包括CW-15F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飛行平臺、CW-15Q多旋翼無人機飛行平臺、8個搭載不同任務設備的吊艙。
  • 巡檢無人機「換裝」後,與白鷺不再危險「邂逅」!
    9月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參內鄉過溪村路邊,安溪縣供電公司運檢部「95後」無人機操控手蔡庚豪在用無人機巡檢配網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次意料之外的「襲擊」。當天是安溪縣供電公司首次使用無人機開展配網自動巡檢。
  • 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攜手河北電力深化電力北鬥應用
    變電站時間同步裝置採用北鬥/GPS雙模衛星輸入後,一方面可有效避免因GPS信號幹擾或切斷導致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授時精度從微秒級提高至100納秒以上。,實現多維度、全方位智能巡檢  作為專業從事北鬥及地理信息業務的單位,國網信通產業集團思極位置公司與國網河北電力通力合作,一直致力於深化電網北鬥應用,推進北鬥綜合示範區建設。
  • 多款"綿陽造"高性能無人機亮相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楊宗友)12月18日,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線上發布了來自北川經開區的「綿陽泰立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鷹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縱橫無人機技術有限公司」各自研發和生產的「高性能無人機」成果。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1期:將在火星上起飛!NASA的這架無人機...
    ,軟體擴展性強,可適配多旋翼、固定翼等多品類工業級無人機。「黑科技」助力農時:無人機播種 種子穿「外衣」廣州市從化區一處試驗田實施無人機播種,無人機來回飛翔幾趟,只需10分鐘到15分鐘,就能完成拋秧機1.5小時的工作量。一杯茶的工夫,無人機就完成了一塊面積約2畝的田塊播種工作。播種還採用了「丸粒化包衣」技術,使用丸粒化材料為種子裹上一層「防菌、防蟲、除草、驅鳥」的多功能外衣。
  • 國網安徽電力:風雨長夏 江河安瀾
    ——國網安徽電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平穩有序運行祝捷 何煜 沈新榮 吳錦濤  8月18日,安徽最高氣溫達37攝氏度,安徽電網用電負荷再創歷史新高,達4582.5萬千瓦。  陳發良是廬江縣供電公司電力安裝公司線路項目部經理。8月14日,他接到任務,務必在10天內完成16個臨時排澇站、240套潛水泵的電力施工工作。  「架設38根電桿、安裝27臺變壓器、敷設9800米電纜,以前最起碼要一個月。」陳發良說,「我們現在日夜不停地幹,只要水退了,老百姓生活恢復正常了,再辛苦都值。」
  • 新品】申昊科技推出軌交線路巡檢機器人 劍指百億級軌交智能運維市場
    申昊科技此次推出的軌交線路巡檢機器人,已經在天津地鐵的多條線路投入使用。申昊科技自2007年開始介入智能電網監測設備領域,目前,公司已開發出智能巡檢機器人和智能電力監測及控制設備兩大系列產品,覆蓋電力系統輸電、變電和配電三大環節。 2019年,申昊科技開始全面部署軌交巡檢領域,為實現「海、陸、空、隧」立體化巡檢進行全方位戰略布局。
  • 黑科技助大疆無人機一鍵搞定!
    電壓頂8隻皮卡丘的重點工程提到無人機電力巡檢,許多人第一反應會覺得這已不新鮮。畢竟在電力行業中無人機的應用已經很為普遍。據有關領導透露,2019年南方電網的無人機年作業架次已達30萬架次;僅廣東電網就配備了超600架帶有RTK(可實現釐米級定位)的大疆無人機;2019年7月,廣東電網基於大疆Mobile SDK開發自動飛行軟體,已讓超5000架大疆精靈4系列無人機實現了輸電線路的自動飛行巡檢……而這次,很不一樣。
  • 科普|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螺旋槳簡介
    小編曾向幾位研發同學提出一個問題:「無人機上,看似簡單,實則學問非常大的部件是什麼?」幾人統一回覆:「螺旋槳」。從小編非專業的角度看,談論各種機型,實際是在談論螺旋槳布局。特別是針對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螺旋槳如果安裝錯誤,連起飛都是問題。
  • 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楊嘉妮——牢記初心,篤行致遠
    紅網時刻 通訊員 邱莉 衡陽報導她雖然是女生,卻總能看到她在一線奔忙的身影;她雖然只有29歲,卻已經是無人機巡檢工作的行家裡手;她雖然實績豐碩,卻依然勤勤懇懇,堅持埋頭苦幹實幹......她,就是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無人機數據處理班班長——楊嘉妮。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嘉妮接觸到了無人機,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個女飛手。
  • 翼眸科技綜述小型固定翼無人機集群未來發展
    此基礎上,展望了未來小型固定翼無人機集群的發展趨勢。具體而言,在給出無人機集群系統的概念和內涵基礎上,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貢獻包括: 1) 系統總結了無人機集群項目的研究現狀。採用自頂向下的方法,首次從集群協同模式探索、分布式指揮體系構建、核心關鍵技術突破和集群驗證等方面綜述了近年集群領域的代表性工作。
  • 水城供電局開啟無人機巡線模式 科技護線保障電網迎峰度冬
    入冬以來,水城供電局提前部署、防範惡劣天氣對電力線路的影響,利用先進的設備,開啟「人巡+機巡」相結合的方式對輸配電線路進行全方位的巡視,全力保障電力線路安全運行,為順利迎峰度冬打基礎。   「杆塔連接金具、引流板穩固無異常,線路通道存在樹木隱患,樹線距離4.5米,應及時按排計劃進行砍伐。」11月30日,水城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運維班無人機飛手對轄區35千伏線路開展無人機巡檢,並對攝像頭傳來清晰的杆塔、通道全景進行分析、記錄,通過輸電線路三跨點全面「體檢」,為迎峰度冬做好準備。
  • LineRanger機器人:創新型帶電線路巡檢解決方案
    蒙特婁2018年3月2日電 /美通社/ -- Hydro-Quebec宣布在電力線路巡檢機器人開發上面達到一座新的裡程碑,為其新的機器人平臺LineRanger推出功能性原型。LineRanger機器人由Hydro-Quebec在瓦雷納的研究機構(加拿大魁北克省水電局研究所高電壓試驗室(IREQ))開發,是一種新的技術解決方案,被用來在高壓輸電線路上對導線束進行高效檢查。 約有一半的Hydro-Quebec輸電系統由利用導線束製成的電線組成。這種電線在全球範圍內也廣為使用。導線束對機器人帶來了特別的挑戰。
  • 重700公斤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實現首飛 最大航程達1000公裡
    近日,一架起飛重量為700公斤的大型固定翼無人機「鄭航一號」在江蘇省鎮江市大路機場實現全自主首飛!這標誌著江西直升機公司去年中標鄭州航空管理學院的無人機項目取得成功!據悉,這也是該機場第一次見證固定翼無人機的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