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安徽電力:風雨長夏 江河安瀾

2020-12-16 中國電力新聞網

國網安徽電力:風雨長夏 江河安瀾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08-26 10:29

風雨長夏 江河安瀾

——國網安徽電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網平穩有序運行

祝捷 何煜 沈新榮 吳錦濤

  8月18日,安徽最高氣溫達37攝氏度,安徽電網用電負荷再創歷史新高,達4582.5萬千瓦。全省15個地市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最高值。

  持續10多天的晴熱高溫,令長江幹流安徽段水位全線回落至警戒水位以下;巢湖及各主要河流水位逐漸退至保證水位下,但仍超警戒水位;淮河蒙窪蓄洪區4個鄉鎮,除郜臺鄉部分地區洪水尚未全退外,其餘地區已全面啟動復耕補種生產活動。

  一邊是洪水一邊是烈日。既要保災後生產生活用電,又要保退洪排澇用電,更要全省電網運行平穩,電力供應正常。2020年8月,安徽電網迎峰度夏面臨嚴峻挑戰。

  排水工作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

  8月18日,廬江縣同大鎮石大圩潰破的第27天。圩內水深處依然接近5米,在烈日的照射下,洪水泛出刺眼的光芒。「現在排水工作是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廬江縣委書記王連貴說。

  石大圩青陽段上,45套直徑500釐米、重達2噸的排水管整齊鋪開。「往左一點、再往左一點、擺正……」同在圩堤上的陳發良指揮著施工人員往新立的電桿上架設變壓器。

  陳發良是廬江縣供電公司電力安裝公司線路項目部經理。8月14日,他接到任務,務必在10天內完成16個臨時排澇站、240套潛水泵的電力施工工作。

  「架設38根電桿、安裝27臺變壓器、敷設9800米電纜,以前最起碼要一個月。」陳發良說,「我們現在日夜不停地幹,只要水退了,老百姓生活恢復正常了,再辛苦都值。」

  和陳發良一樣,宿松縣供電公司員工方華兵目前只盼著永天圩內的水能早日抽排乾淨。

  8月18日,地表溫度超過50攝氏度。遠遠地就能聽見圩上25臺排灌機的轟鳴聲,25根粗大的水管以每秒100立方米的速度向江內排放洪水。

  方華兵和同事行走在圩上,將線路和設備都仔仔細細地巡視了一遍,做了一遍紅外測溫:「天熱,設備又高負荷運轉,需要時刻關注,不能大意。」

  據介紹,宿松供電公司為排澇配電工程投資了200餘萬元,新建10千伏線路400米,敷設低壓電纜500米,新裝6臺400千伏安的變壓器。

  電一直都有 生產生活沒受影響

  8月19日,安徽阜南縣曹集鎮西田坡莊臺村民王今貴在自家地裡種下了大蔥和綠豆,開始災後復耕搶種生產。

  7月20日,「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閘放閘洩洪,位於蒙窪蓄洪區中下遊的曹集鎮成了一片汪洋,王今貴生活的西田坡莊臺成了孤島。

  「蓄洪那些天電一直都有,電飯鍋煮飯,電水壺燒水,生活沒受影響。」王今貴說。

  楊道路是曹集中心供電所所長,從開始蓄洪到8月1日退洪,他和供電所21名員工分別在28個湖心莊臺上駐紮了10天。「莊臺臺區都是標準化建設,戶均容量超過2.4千伏安,我們在上面就是幫客戶解決些日常問題,給他們一個安心。」

  自2018年以來,安徽電力在淮河蓄洪區累計投入了7.5億電網改造資金,改造蒙窪地區110千伏電源點不足、35千伏網架薄弱、變電站「串燈籠」和單電源供電等問題。

  為了保證居民災後的生活生產,退洪後,楊道路和同事們對供電區域內的電力設施做了全面檢查,又幫著部分村民檢查、整理了漏電保護器和室內線路。「保證居民能敞開用電。」楊道路說。

  針對水情剛退、高溫初襲這一情況,安徽電力要求各市縣公司實時跟蹤農業用電灌溉需求,及時安排配變增容;開展抗旱站用電檢查,協助隱患治理,做到農業生產用電有備無患。

  現代化防洪迎峰 電網更安全

  「500千伏肥繁5305線82、83號杆塔基礎水淹約2.5米深、導線對水面最小距離約8.5米……」8月19日,安徽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運檢分公司經理琚忠明守在輸電智能管控中心,查看著各災情嚴重地區的線路的實時運行狀況。

  因持續受到暴雨洪水侵害,安徽長江、淮河、巢湖流域共有6處重要通道、454基杆塔被淹。「杆塔長時間在水中浸泡,土質鬆軟,基礎埋深較淺,可能發生基礎沉降、杆塔傾斜、拉線失效等不利狀況。」琚忠明說。

  在該智能管控中心可以看見,位於廬江縣白石天河同大鎮線路現場的工作人員將無人機設定好飛行路線後,無人機便自動起飛開始對線路展開巡視。機上搭載的北鬥衛星技術和定點拍攝技術,可對重點區段杆塔三維位置變化進行監測並傳回拍攝的圖片。

  8月12日,輸電智能管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都卜勒雷達系統提前10個小時預知了馬鞍山和縣將發生風災,隨即對當地500千伏關塗5323線展開監測,為之後的搶修響應預留出足夠的時間。

  據悉,在長達60天的汛情期間,該公司對650處超、特高壓電網防汛重點塔位進行重點管控,利用智能設備發現地質災害點4處,隱患101處,全省的超、特高壓輸電線路及密集通道始終保持安全運行。

  「線上監控分析、線下巡查跟蹤」的智慧運檢模式不僅將防汛抗災從被動應對轉為主動防控,同時也在迎峰度夏期間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用電體驗起到重要作用。

  全面監測、智能分析、主動預警、精準推送、高效巡視一連串「高難度」動作有序銜接,平滑遞進。不斷推進的新型數字基層設施建設為安徽電網在這個風雨長夏提供了堅強的技術保障。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國網安徽電力線上服務渠道用戶突破2000萬
    近日,國網安徽電力線上服務渠道用戶突破2000萬,這一數字標誌著安徽電力線上渠道已初具規模,已逐漸成為安徽電力服務客戶的重要渠道之一,成為電力客戶和公司的新「橋梁」。 在深化「網際網路+」營銷服務的道路上,國網安徽電力不斷創新,在安徽省電力公司營銷部指導下,國網安徽營銷服務中心協同安徽各地市供電公司全力推進安徽電力線上渠道建設運營。
  • 安徽電力持續支持購買金寨縣金剛臺村扶貧產品
    「這賣雞的錢可以給娃娃交學費了,感謝省電力公司的幫扶。」9月7日,金寨縣金剛臺村已脫貧村民唐冬連說。當天,國網安徽電力明生電力投資集團從金剛臺村採購黑毛豬6頭、土雞266隻、雞蛋2000餘枚。 為確保金剛臺村高質量脫貧,國網安徽電力扶貧工作隊會同金剛臺村兩委堅持發展產業扶貧,積極入戶動員生豬養殖,普及宣傳豬舍技術標準、養豬防疫知識,幫助貧困戶協調豬苗,並對大戶養殖實施獎補。
  • 安徽潛山:電力足 村民致富有奔頭
    國網安徽電力供圖「盼來了國家大網電,企業用電放心又舒心。」安徽省潛山市水吼鎮永傑竹業公司負責人徐義軍感慨地說道。2019年前,潛山市水吼鎮永傑竹業公司由小水電供區供電。水電供區電力設施不能滿足區域內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用電需求。
  • 國網山西電力"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守初心 擔使命 勇戰「疫」
    面對嚴峻的形勢,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黨委向公司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發出倡議,發揚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優良作風,當先鋒做表率,全力做好抗疫情保供電各項工作,以實際行動守初心、擔使命。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所屬124支黎明黨員服務隊積極響應號召,廣大黨員挺身而出、衝鋒在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電力保障、服務社會復工復產、特殊期間供電服務工作,讓黨旗高高飄揚,為打贏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 國網西藏電力:送了光明 送溫暖
    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向德夏村贈送裝載機張笑譚攝「感謝國網西藏電力公司給我們送來這臺裝載機,村裡有了裝載機可以隨時對河道進行清淤,雨季期間村莊和光伏電站的安全就有了保證。」德夏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拉旺感激地說道。
  • 國網浙江電力構建「四型一化」黨建機制
    截至9月19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共有1.9萬餘名黨員完成了「浙電先鋒·學」黨員「應知應會、人人過關」答題。「浙電先鋒·學」是國網浙江電力在「卓越國網」APP上自主拓展的一項功能,也是國網浙江電力打造智慧支撐型黨建的創新實踐。
  • 國網西藏電力:當好脫貧攻堅先行官
    脫貧攻堅,電力先行。國網西藏電力有限公司主動融入西藏自治區「專項扶貧引導、行業扶貧跟進、社會扶貧支持、援藏扶貧傾斜」的大扶貧格局,服務自治區打贏脫貧攻堅戰。2018~2019年,該公司連續兩年在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考核中被評價為「好」。
  • 葫蘆島市政府與國網遼寧省電力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新網遼寧新聞12月10日電 (沈殿成)12月9日,葫蘆島市人民政府與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葫蘆島賓館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力威,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石玉東出席籤約儀式。
  • 國網新疆電力95598客服全天候提供溫馨服務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積極做好用電服務,通過大力推廣「網上國網」7×24小時全天候服務,讓客戶足不出戶辦理用電業務、交納電費。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把解決客戶用電訴求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 涪陵電力: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配電網節能...
    現將資產評估報告摘要如下:        評估目的:重慶涪陵電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擬現金收購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的配電網節能資產及相關EMC 合同權利,為此需要對評估基準日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的配電網節能資產及相關 EMC 合同權利的市場價值進行評估,為上述經濟行為提供價值參考。
  • 國網江西省電力:支部領任務 黨員幹在前
    支部聯建是國網江西電力黨委推出的「黨建+陽光業擴」服務新模式的舉措之一。國網江西電力多措並舉開拓市場,加快推進陽光業擴,加大配電網建設投入力度,實行業擴配套工程「契約制」;組織黨員服務隊隊員上門了解企業客戶用電需求,讓客戶辦理業務「最多跑一次」;宣傳「不見面辦電」新模式,快速響應客戶用電接電需求。
  • 國網山西電力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國網山西電力啟動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12-08 10:33   中國電力新聞網記者 記者 王怡 通訊員 李雲亮 報導 11月30日,由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聯合各地政府共同主辦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在臨汾
  • 國網山西電力開展憲法宣傳活動
    本報太原消息 12月4日,在第7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國網山西電力公司採取線上線下雙結合的方式多角度開展憲法宣傳活動。該公司抽調律師、普法宣講團等業務骨幹,為員工講解法律知識,弘揚憲法精神。同時,國網山西電力公司通過搭建憲法宣傳網絡展廳,展示公司法治動漫微視頻、普法徵文作品及「七五」普法成果,在線上推進憲法宣傳,注重全員覆蓋。推廣「中國普法網」「國網大學雲課堂」線上法治課程,組織全員開展憲法等法治培訓,營造濃厚學習氛圍。
  •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行業扶貧:燈火閃亮脫貧路
    開展精準扶貧以來,國網湖南電力累計承擔了全省183個行政村定點幫扶任務。「實行『一戶一本臺帳、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國網湖南電力扶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盧忠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國網湖南電力共組建133支駐村工作隊,選派駐村定點幫扶隊員268人,累計對駐點村引入及投入各類幫扶資金超5億元,除完善基礎設施外,著重孵化了一批有特色、市場效益好的扶貧產業項目。從「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對接鄉村振興,是貧困村出列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 國網天津電力:「黎明」網格員走進社區紅網格
    「群眾問題剛提交,你們就給解決了,電力服務好不是吹出來的。」國網濱海公司營銷部綜合室副主任蘇國勇,收到了來自濱海新區新村街正義裡社區居委會主任韓旭發來的微信。  正義裡社區的居民蘇大娘找到居委會,反映家裡的電費這個月忽然多了。韓旭第一時間將這個信息發到了新區的「組織在線」平臺,負責為該社區提供電力服務的網格員程澤川立即趕到大娘家裡。
  • 國網山東電力消費扶貧 有愛有「吃」有保障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1日訊 春節將至,來自貧困村的大餑餑、黃豆、紅小豆、山藥再次成為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職工的搶購產品,消費扶貧在山東電力人心中紮根已久
  • 助力高標準農田穩產高產 國網河南電力為5.3萬眼農田機井」充電」
    12月14日,記者從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獲悉,為保障灌溉用電,該公司投資8.9億元,為新增的6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10千伏配套電力設施,涉及農田機井5.3萬眼。  「我種了10多種麥,每畝年產1200餘斤,銷往周口、安徽、江蘇、湖北等多個地方。」長葛市和尚橋鎮新張營村民生合作社理事長韓根田,向記者介紹他的特色農業園區,「以前灌溉用30至50米的水源,水質易受汙染,影響產品質量。
  • 國網陝西電力: 陝西電網負荷電量連創新高
    原標題:國網陝西電力: 陝西電網負荷電量連創新高   記者從國網陝西電力獲悉:11月23日至24日,陝西電網負荷和日用電量連續兩天創歷史新高,最大負荷達2627
  • 國網黑龍江電力:完成省內首筆全綠電交易
    國網黑龍江電力:完成省內首筆全綠電交易 發布時間: 2020-12-23 23:31:17   來源:  作者: 12
  • 燈火閃亮脫貧路——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行業扶貧紀實
    電力不僅為扶貧產業提供「助力」,電力本身就是重要的脫貧產業。  「太坪村是新化縣最偏遠的貧困山區,交通運輸極不方便,大部分產業難以發展。」村黨支部書記劉石橋說,2018年村光伏發電站正式投產,依靠發電上網可實現年收入10萬元以上,村裡7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摘帽。  「『十三五』以來,國網湖南電力全力服務光伏產業發展,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