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2020-12-14 長春中科智航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能源短缺問題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焦點,發電方式愈加多樣化。由於國家鼓勵清潔能源,近幾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以風力發電站為例,在運維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巡檢、維護工作,但是單純的依靠我們人力是既費時又費力、風險高等諸多問題,急需一種通用的巡檢手段和方法,提高電站工作人員的作業效率。

中科智航一直持續助力於風力發電,對風力發電有著豐富的經驗,那今天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如何利用無人機進行風力發電巡檢。

前期準備工作

1、提前查看作業地點是否為禁飛區或限飛區

2、檢查遙控器以及飛行器電池是否為滿電狀態

3、如果作業地區距離過遠提前校準指南針

4、作業開始前一天試飛好飛行器可以正常使用

5、檢查遙控器與飛機是否對頻完成

6、作業前一天觀察好第二天天氣是否適合飛行

既然準備工作我們都做到位了,那就趕緊讓我們的專業人員帶我們開始巡檢之旅!

利用無人機進行巡檢,能達到我們人力不方便到達的高度和肉眼看不到的精度,它能夠拍攝到掉漆維修過或破損細節,巡檢速度會大大提升。

在巡檢的過程中,風力發電機組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部件,就是葉片,它的氣動效率決定了風力發電機組利用風能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的技術人員就要拍攝風機葉片的全景及前後三張等照片,爭取不漏過每一個細節,為葉片做全方位多角度「體檢」。避免有發生遺漏的地方。

隨著風力發電站向內地和海上轉移,「限電」問題會得到緩解,但是應該如何提高發電效率,減少故障停機時間,將會關係到電站直接收益,中科智航利用無人機可以幫助運維人員提高巡檢的頻次和準確度,提早發現問題,變「被動維修」為「主動改善」。及時發現故障隱患,防範於未然,有效地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能夠節約更多的成本。

中科智航會持續做更多的無人機技術服務,能夠滿足各行業人員的需求,很期待與您的合作!

相關焦點

  • 巡檢無人機「換裝」後,與白鷺不再危險「邂逅」!
    9月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參內鄉過溪村路邊,安溪縣供電公司運檢部「95後」無人機操控手蔡庚豪在用無人機巡檢配網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次意料之外的「襲擊」。當天是安溪縣供電公司首次使用無人機開展配網自動巡檢。
  • 寧夏首次用無人機對750千伏變電站進行高精度全自主巡檢
    中新網銀川12月12日電(於晶)12月12日,記者從國網寧夏檢修公司獲悉,該公司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 中國民用植保無人機和巡檢無人機的發展現況
    無人機的最初的設計和製造主要服務於軍事用途,民用無人機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起步的,與軍用無人機的百年歷史相比,要短得多。民用無人機能夠得以發展,要歸功於軍事技術的民用化。中國民用無人機在近10年裡得到了真正全方面的發展。
  • 新疆廣袤土地上的「大風車」,將由上海企業的無人機「智能化」全...
    經調研溝通,擴博智能執行長嚴治慶表示,公司將在新疆大力開展風能發電的人工智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平臺推廣及當地職業飛手的培訓,不但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並逐步將內地城市已經熟知的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興科技引入新疆,讓科技賦能興疆發展。未來,新疆廣袤土地上的「大風車」,將由上海企業的無人機進行「智能化」全自動巡檢維保。
  • 創動科技:光伏風力電站無人巡檢領航者
    深圳創動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尹成慶表示,近些年中國的光伏、風電發展迅速,裝機量劇增,但在售後運維方面,智能化水平並不算高:巡檢手段上仍然以人工巡檢為主;電站清潔上雖然有使用智慧機器人的,但數量少、成本高,跨串、跨排等很多技術性問題還沒有解決;使用率最高的智能監控系統,主要還是用來監測數據和發電量的。
  • 寧夏實現大型變電站高精度無人機全自主巡檢
    12月9日,在寧夏750千伏賀蘭山變電站內,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高清拍攝獨立避雷針緊固螺栓等設備關鍵部位,智能規避附近帶電設備,全程沒有依靠人工操作。巡檢工作結束後,無人機自動返航,與站內戶外機器人進行系統互通,生成綜合巡檢報告。
  • 《風力發電》立地太歲-協助拍攝
    風能和太陽能一樣,都是非常清潔的,無論是獲取還是使用的過程都很乾淨。而且,風力不會對設備造成特別大的影響。風力發電【第1幅圖】此作品由江蘇攝影愛好者饒先生在著名的肇慶地區拍攝風力發電【第2幅圖】此作品由威海攝影愛好者史先生在著名的南陽地區拍攝
  • 你知道風力發電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缺點嗎?
    風力發電是指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風力發電有非常多的好處,利用風力發電非常環保,且風能蘊量巨大。今天介紹幾種風力發電不太為人所知的缺點,這些缺點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首先是風力發電會產生低頻噪音,低頻噪音對人體影響較大,通過與我們臟腑接近的低頻振動與噪聲的頻率引起共振,常年在低頻噪音的影響下,會導致心臟,肺,脾,腎,肝等受到不可逆的損害。
  • 風力發電機幾乎「不在轉」,為何還是能發電?今天長見識了!
    風力發電機幾乎「不在轉」,為何還是能發電?今天長見識了!電力的出現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捷,很難想像如今沒有了電我們會怎樣生活下去,而電力的獲得也有很多方式,其中風力發電機是最為環保並且低風險的一種方式,而風力發電依靠的就是風力發電機。
  • 中國風力發電企業在日本發起攻勢
    (觀察者網訊)據日經中文網3月29日報導,中國企業正在日本的風力發電市場上加強攻勢。在小型風力發電機組領域居世界第3位的上海致遠將於6月推出日本專用的陸上風力發電機組。屬於小型廠商的青島安華新元風能(ANE)也計劃2019年內在日本的100個地點設置機組。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掌握巨大份額,在成本競爭力上具有優勢。
  • 世界首座磁懸浮風力發電試驗場
    近日在深圳運營啟動,這是深圳市順禧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在成功研製世界首個零重力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後,為推動磁懸浮風力發電技術所作出的又一大努力。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在位於海拔55米的深圳龍華新區,安裝在試驗場的幾十臺零重力磁懸浮風力發電機在微風下不停轉動,源源不斷的產生電流。
  • 我的世界工業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機製作教程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風電>我的世界工業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機製作教程 我的世界工業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機製作教程 發布日期:2020-05-04 06:32:41 新聞歸檔
  • 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來了!
    8月20日-21日,第五屆全國無人機電力巡檢技術高峰論壇將在江蘇蘇州舉行,來先睹為快~多方關注,共襄盛舉此次交流會為進一步推廣無人機在輸電線路運檢的專業化經驗及創新應用,提高工作效率,解決無人機巡檢過程中的實際難題。
  • 安徽銅陵:首次採用固定翼無人機巡檢電力線路
    本文轉自【人民網】;12月6日,在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國網銅陵供電公司首次採取固定翼無人機對電力線路進行巡檢,外部作業工作效率提高10倍以上。當天,在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隨著電機的轟鳴聲,一架翼展4.1米的固定翼無人機垂直起飛到50米,盤旋爬升200米,調準航線後開始對220千伏鼎濱4D25/4D26線進行智能巡檢。 本次的作業任務主要是採集輸電線路雷射點雲數據、進行通道巡視。
  • 磁懸浮風力發電試驗場在深圳啟動
    深圳特區報訊 近日,世界首座磁懸浮風力發電試驗場,在深圳運營啟動。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磁懸浮風力發電技術是人類風能技術和磁懸浮電力技術的優秀組合,是新能源領域中最有開發前景的重要路徑。這座由深圳市順禧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斥資建造的試驗場,為內陸Ⅱ級風源區。
  • 閔行這家企業將自檢無人機...
    大風車不僅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更是為人類發電、提供清潔能源的機器。在上海閔行有一家民營企業——擴博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擴博智能),一群敢於創新創業的青年,懷揣著孩提的夢想和深厚的家國情懷,專注清潔能源大風車發電設備的維保事業,公司成立3年多就成長為國內外全自動無人機巡檢領域中的佼佼者,年營收跨入數千萬的水平。
  • 實地探訪中國移動 5G 智慧電站:首創 5G 水下機器人清淤、巡檢作業
    、5G 無人機等智能化巡檢試點。國內首創:水力發電領域使用 5G 水下機器人近年來,國內外多次出現洩洪消能建築物損傷導致的災害性事件,樞紐安全運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使用 5G 水下機器人巡檢後,單次巡檢費用下降到 70 萬元左右、工期只需 20 天,降低了消力池檢測的成本和人力、物力,保障了下遊沿江城鎮及百姓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智能水電樞紐研究所副所長王皓冉介紹,亭子口智慧電站是國內首創水力發電領域水下機器人使用 5G 技術的項目。
  • 愛輝區將建設3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
    為深入落實黑河市與省新產業投資集團戰略合作要求,緊抓國家「十四五」規劃戰略發展方向,加快推進風力和光伏發電項目合作進程,11月19日,愛輝區與省新產業投資集團清潔能源平臺公司進行對接洽談,就建設3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籤訂框架合作協議。
  • 頂8隻皮卡丘的特高壓換流站如何體檢?黑科技助大疆無人機一鍵搞定!
    也正是因為這個換流站的責任重大,對其進行「體檢」也是非常必要的。由於換流站承擔著連接發電端和輸電配電端的核心作用,保障其安全、穩定運行則顯得至關重要。如何在大面積、特高壓、複雜高密度結構下開展高效、安全的巡檢保障工作,已經成為昆北換流站乃至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重大挑戰。
  • 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楊嘉妮——牢記初心,篤行致遠
    楊嘉妮帶領團隊成員在現場進行無人機自主飛行測試。楊嘉妮與團隊成員就測試結果進行現場討論。楊嘉妮正在進行無人機自主飛行現場教學。紅網時刻 通訊員 邱莉 衡陽報導她雖然是女生,卻總能看到她在一線奔忙的身影;她雖然只有29歲,卻已經是無人機巡檢工作的行家裡手;她雖然實績豐碩,卻依然勤勤懇懇,堅持埋頭苦幹實幹......她,就是國網湖南輸電檢修公司無人機巡檢中心無人機數據處理班班長——楊嘉妮。一次偶然的機會,楊嘉妮接觸到了無人機,成為了公司的第一個女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