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五虎將,個個忠肝義膽,可晚年的結局卻落差巨大!

2020-12-15 騰訊網

蔣介石是民國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其身邊也跟隨著很多忠實的護衛兵,其中最有名的一定當屬五虎將。五虎將是蔣介石的得力助手,他們中不少人在蔣介石一無所有時,就已經跟隨在他的身邊了,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五個人。最終,蔣介石落敗之後,這五個人下場都是怎樣的呢?

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虎將衛立煌。其中有四個人跟隨著蔣介石一同去往了臺灣,只剩下一個人留在了大陸。

通過蔣介石給這五個得力助手的稱呼,就知道這幾個人在軍中都分別擔任著怎樣的職位,以及他們個個都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首先是幹將陳誠,陳誠是他心中的最得力的部下。陳誠在黃埔軍校時期就已經決定要為蔣介石效犬馬之勞了,起初陳誠並沒有被蔣介石關注到,但陳誠一次又一次地參與東徵的戰爭。每次立下的軍功都無不讓蔣介石動容。

軍中有一句話來形容陳誠對於蔣介石的重要性,那就是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當蔣介石決定逃到臺灣,陳誠自然也會追隨蔣介石。他在臺灣地區成為了國民黨的第二把手。晚年生活過的也是比較操勞的,不過權利,地位,金錢樣樣在手,於67歲逝世!

忠將顧祝同證明這位將領非常的忠心。顧祝同雖然是在許崇智手下效力的,但是顧祝同卻是被蔣介石推薦給許崇智的。對於顧祝同來說,蔣介石是伯樂。而將蔣介石推上國民黨最高位置,顧祝同也奉獻了一份力量。1949年後,蔣介石逃到臺灣,顧祝同也跟隨著他一同。不過,顧祝同作為一名軍人,他依舊希望能夠重返戰場,於是很快又回到了大陸,並參與西南戰爭。只是國民黨大勢已去,1950年,顧祝同又再次回到了臺灣,為蔣介石效力。蔣介石也很感恩於顧祝同,任命他為總統府戰略顧問的職責。之後也是平步青雲,步步高升,最終於1987年逝世,享年94歲。

福將劉峙跟他的稱呼也很匹配,蔣介石認為劉峙是他的福星,每當自己陷入困境時,但凡劉峙在身邊,一定能脫困。這是一門玄學,逐漸的蔣介石喜歡在任何一次作戰中都將劉峙帶在身邊,並任命他為戰區司令長官。和顧祝同、陳誠不同的是,劉峙的晚年生活過得更輕鬆閒適一些。他喜歡養花養草,儼然一派田園作風。只是經濟上比較窘迫,但內心應當是幾人之間最祥和的。最終於1971年去世,享年79歲。

飛將蔣鼎文和他的稱呼也很符合。因為他的行軍速度非常的快。經常打的敵人落花流水,敵人還不自知已經陷入了圈套。蔣介石將蔣鼎文視為心腹,和蔣鼎文在中原大戰中立下汗馬功勞有著很大的關係,這一仗對於蔣介石來說非常重要。直接奠定了蔣介石在國民黨的最高地位,並將馮玉祥和閻錫山押在了身後。只可惜蔣鼎文此人性情比較焦躁,做事情不懂得瞻前顧後。1994年帶領40萬大軍和僅10萬日軍交戰,竟然被敵人打的落荒而逃。蔣鼎文自知犯下大罪,願意脫下一身軍裝,從此遠離戰場,回歸普通人生活,但蔣鼎文也跟隨著蔣介石回到了臺灣地區。只是並沒有被蔣介石重用而已。蔣鼎文的晚年過得碌碌無為,於1974年因病去世,享年79歲,不過在他死後,卻被蔣介石追封為陸軍一級上將。不知道這遲來的榮耀,蔣鼎文釋放內心是否得到了滿足。

最後的這位五虎將也是唯一一位被留在了大陸的五虎將。倒不是蔣介石不願意帶他回臺灣。而是衛立煌自己更想留在大陸地區,他雖然追隨蔣介石,但是卻痛恨內戰。在戰爭一發不可收拾時,衛立煌還居然主動提出要出國考察。只是蔣介石未能讓他如願。在一次又一次和中共交手並失敗之後,衛立煌選擇去香港表明自己的態度,願意迎接新中國的到來。既然衛立煌做到此舉,自然無法再去到臺灣見蔣介石一面了。1955年衛立煌從香港回到了大陸,被中國共產黨重用,成為全國政協常委和人大代表。最終於1960年去世,享年64歲。

不知道以上這5位將領,大家覺得哪一位的晚年生活最如意呢?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第三個是他的親信,第五個最有才能卻不受重用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第三個是他的親信,第五個最有才能卻不受重用 飛將蔣鼎文(1895年1月15日-1974年1月2日),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堂,在軍閥混戰時期軍隊飄忽不定,行動迅速,被稱為飛將軍。抗戰時期因為一次會戰失敗,引咎辭職,以後基本脫離軍界。他這個人貪汙腐化嚴重,又十分好賭,家財豐厚。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各自結局如何
    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蔣介石在張靜江的幫助下,擠掉了程潛,擔任了黃埔軍校第一任校長,這也成了他日後發跡的重要資本。這期間,有5人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在軍閥混戰中為他立下了赫赫戰功,被人們稱為蔣介石的「五虎上將」。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節節敗退,
  • 他們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後來各自的結局如何?
    中華民國是中國近代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統治階級依舊是那個時代的代表,在抗日的戰場上也是可圈可點。其手下也是猛將輩出,在那個時代,手握重兵,叱詫一方。而其中的五個將軍被後人稱為「五虎上將」。然而他們的結局在新中國成立後,卻是各不相同。
  • 蔣介石五虎將打仗最厲害的是劉峙,最器重的其實不是陳誠,而是此人
    蔣介石能夠曾一度一統中國,他麾下幾位戰將,那也是功不可沒,包括蔣介石的結拜兄弟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等人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為此,在蔣介石一統天下後,蔣氏集團內部有五位將領,被當時稱之為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他們分別為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飛將蔣鼎文,福將劉峙,虎將衛立煌。
  • 蔣介石的五虎將,四個逃到臺灣,一個留在大陸,他們的結局如何?
    老將的五虎上將都有誰。    第一位「幹將」陳誠。老蔣的心腹愛將。他追隨老蔣的時間比較早,早在黃埔時期就已經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因為得到了老將的信任被重用。    第二「忠將」顧祝同。顧祝同之所以會成為老蔣的五虎上將之一。主要是因為對於老蔣太忠心。只要是老蔣說上一句話,即使丟掉自己的命,他也願意。
  • 蔣介石「五虎將」之一衛立煌,為何會被蔣軟禁,最後結局如何?
    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蔣介石的身邊就有這麼一位紅人,他就是衛立煌。眾所周知,蔣介石用人有個特點: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身邊也不乏缺少忠心的跟隨者,衛立煌就是蔣介石身邊「五虎將」之一。蔣介石身邊的「五虎將」,可謂是為蔣介石在抗戰時期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對蔣介石的忠心程度,也非常人可比。換句話說:蔣介石在當時能有所成就,離不開身邊五位左膀右臂的支持。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虎,每個稱號是什麼,最後一個下場最好
    說起五虎上將,我們知道在《三國演義》出現這個詞。當時五虎上將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五個將軍,個個都獨當一面。所以後世很多時候都把一個時期厲害的將軍湊在一起說是五虎上將,在民國的時候就有這種說法。比如蔣介石也有自己的五虎上將。這些人在打仗上還是比較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哪五個人,每個人的稱號是什麼,最後的下場如何?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鄧文儀,1949年逃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復興社主要有十三個骨幹成員,他們被稱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十三太保都是蔣介石的心腹大將,為蔣介石的崛起獻力獻策,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十三太保之一,他的名字鄧文儀,此人在解放戰爭末期跟隨蔣介石逃到了臺灣
  • 蔣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將,4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內地,結局如何?
    中國人讀史似乎有一種莫名的情懷,喜歡用數字串聯歷史事件和人物,諸如春秋五霸、曹操五子良將、劉備五虎將等等,雖然這些說法更多的存在於民間讀史之中,仍然可以看出中國人讀史喜歡用數字串聯的情懷,即便歷史事件之間並不會有太大的聯繫或客觀存在,人們仍然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去對某個歷史事件進行總結歸納
  • 蔣介石「五虎上將」,四人逃到臺灣,剩一人為何留在大陸?
    說起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蔣鼎文,以及「虎將」衛立煌。這五人可以說是個個都驍勇善戰,英勇無比。在確立蔣介石的軍閥混戰中,他們都有過突出的戰功。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忠將」顧祝同(1893年—1987年),字墨三,江蘇人,陸軍一級上將。保定軍校畢業,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後,顧祝同入校任教,結識了蔣介石。因同為校友(蔣介石也是保定軍校畢業),從此跟隨師兄蔣介石,一生忠貞不二。中原大戰時,不負眾望,輔佐蔣介石「一統天下」。
  • 蔣介石最器重的八大金剛都有怎樣的人生結局?
    蔣介石最器重的八大金剛都有怎樣的人生結局?八大金剛指的是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時期共有8位幹將是蔣介石最信任的將軍,「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那麼,他們的人生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曾經的「雲南王」龍雲,被蔣介石設計下野,晚年的結局如何?
    這也讓那個時期的雲南一直都保持著一定的獨立,蔣介石雖然對此很不滿,但是卻也無可奈何,不過蔣介石一直伺機處理龍雲,清理自己統治雲南的絆腳石。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侵略加劇了中國動蕩的形式。為了保衛國家,龍雲動身前往南京,參加了國防會議。會議後的兩個星期,龍雲便建立了第三十軍團,並以自己的表弟盧漢為軍長,後又改為第一集團軍,龍云為總司令。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蔣介石肯定不會陌生,多年內戰的發起者,但是也不能否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作為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麾下猛將如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第一位 幹將 陳誠
  • 「國民黨元老」吳稚暉,1949年被蔣介石接到臺灣,晚年結局如何?
    吳稚暉出生於1865年,他是江蘇武進人,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之家。 1949年,隨著蔣介石在大陸的節節敗退,蔣介石率領自己的殘部逃到了臺灣。吳稚暉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蔣介石專門派專機把吳稚暉接到臺灣。
  • 蔣介石八大金剛有著怎樣的結局?
    蔣介石八大金剛有著怎樣的結局?眾所周知,在蔣介石的軍政中對黃埔系情有獨鍾,但在蔣介石的心裡,黃埔軍校的學生還在其次,他最器重的則是黃埔的八位教官,他們都是誰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何應欽八大金剛之領軍人物何應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字敬之,貴州省興義人,早年留學日本,敗退臺灣後,何應欽受到了蔣介石的冷落,從此退出官場,致力於民間文化和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公務活動就是出席剪彩、主持婚禮等等。1987年10月21日,何應欽壽終正寢,享年97歲。
  • 1949年,張發奎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又比如北伐名將張發奎,他曾數次和蔣介石分庭抗禮,也曾數次為蔣介石出生入死。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張發奎的結局。 那麼張發奎後來為什麼會反對蔣介石呢?這就得從蔣介石另立南京國民政府一事說起了。1927年,為了與汪精衛的武漢國民政府對立,蔣介石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並拉來胡漢民當國民政府主席。張發奎不同意蔣介石這一計劃,公然打出了要討伐蔣介石的旗幟。
  • 他曾3次逼迫蔣介石下臺,日本人稱之為「戰神」,晚年結局如何?
    想當年蔣介石甚至都曾多次被人逼迫下了臺,相信愛看近代歷史劇的人都應該或多或少明白一點吧,特別是解放戰爭的後期,蔣介石更是被迫下野。白崇禧是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人,祖上是書香門第,父親還是當地的一個糧油商人,為此家境還是可以的,家裡除了白崇禧之外,還有6個兄弟姐妹。
  • 蔣介石為何會失敗,張學良晚年透露出心聲,只因錯失一個人
    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差點喪命,他決意報復張學良,把他騙到南京後軟禁了起來,一直到蔣介石和蔣經國都去世了才被放出來。張學良就在被蔣介石的囚禁中,度過了他人生中的大半輩子,但他對蔣介石沒有特別恨,看待他也很公平。晚年談到蔣介石為什麼會失敗的話題,張學良認為光從軍事方面來看,蔣介石失去了一個人,留下了一個人,讓蔣介石註定了失敗。
  • 國軍「戰神」薛嶽,海南島戰役後隨蔣介石臺灣,晚年過得如何?
    薛嶽的抗日戰爭功績自然為我們熟知,但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後的解放戰爭中,薛嶽的表現著實讓蔣介石失望。對付日本入有一手的薛嶽用他的戰術來與我軍交戰,沒有討到一點便宜,抗日戰爭的常勝將軍,戰神,在解放戰爭時期可以說是多次吃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