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鄔夢雯
昨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關於2021年進口暫定稅率等調整方案的通知,從2021年1月1日起調整部分進口商品的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和暫定稅率。
為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提高供給質量和水平,促進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為滿足國內生產需要,降低燃料電池循環泵、鋁碳化矽基板、砷烷等新基建或高新技術產業所需部分設備、零部件、原材料的進口關稅。為促進航空領域的國際技術合作,對飛機發動機用燃油泵等航空器材實行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為改善空氣品質,支持環保產品生產,降低柴油發動機排氣過濾及淨化裝置、廢氣再循環閥等商品進口關稅。為鼓勵國內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進口,降低木材和紙製品、非合金鎳、未鍛軋鈮等商品的進口暫定稅率,並適度降低棉花滑準稅。
與此同時,根據國內產業發展和供需情況變化,對2020年實施的進口暫定稅率進行適當調整。為貫徹落實《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2021年1月1日起,相應取消金屬廢碎料等固體廢物進口暫定稅率,恢復執行最惠國稅率。
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根據我國與有關國家或地區籤訂並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或優惠貿易安排,2021年我國將對原產於相關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中國與模里西斯自貿協定從2021年1月1日起生效並實施降稅。進一步降稅的有中國與紐西蘭、秘魯、哥斯大黎加、瑞士、冰島、巴基斯坦、智利、澳大利亞、韓國、喬治亞自貿協定以及亞太貿易協定。原產於蒙古國的部分進口商品自2021年1月1日起適用亞太貿易協定稅率。2021年繼續對與我建交並完成換文手續的43個最不發達國家實施特惠稅率,特惠稅率適用商品範圍和稅率維持不變。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本次關稅調整是近年來力度較大的一次調整,不僅涉及稅率調整,也涉及以往幾年觸及不多的稅目調整,因此頗具看點。調整後的稅目總數達到8580個,比2020年增加了31個。
此外,自2021年7月1日起,我國還將對176項信息技術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實施第六步降稅。有市場人士表示,對信息技術產品進一步降稅將有利於我國使用信息技術產品的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邁向產業高端,同時也將有力地促進全球貿易、投資和信息技術的發展。
事實上,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不僅將有助於構建開放型的世界經濟,而且將擴大對各國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進口,更是支持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看來,本次調整體現出較強的「惠民生」導向,有利於降低患者和消費者的經濟負擔,提高生活品質。本次進口暫定稅的調整,適當降低了部分日用消費品關稅,更好滿足人民生活需要,體現出較強的「惠民生」導向。對凍豬肉、牛肉、雞肉、各類魚肉等日常肉食進行協定稅率的調整。對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進一步減輕慢性病患者用藥負擔。此外,此次調整還降低了部分蔬菜、水果及果汁的進口關稅,進一步豐富百姓餐桌。
此外,針對一些來自特定國家的產品,進口關稅下調還有不少驚喜。明年1月1日起,對蒙古開始執行亞太貿易協定稅率。我國從蒙古進口較多的焦炭的關稅稅率也將從目前的5%下調到協定稅率的2.5%,這無疑將促進我國能源進口的多元化。
除了惠民生「禮包」,還有促經濟的重磅利好。燃料電池循環泵、鋁碳化矽基板、砷烷等產品的進口關稅進一步降低,從5%—8%降到2%—4%。像燃料電池循環泵這些聽起來有些晦澀的產品名字,實際上都是支持新基建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設備、零部件以及原材料。
對此,屠新泉解讀為:從目前產業結構來看,我們國家的傳統優勢在於下遊製造業,尤其是加工製造環節。那麼降低這些中間產品的進口關稅,可以提高我們下遊製造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可以更好地擴大出口,當然也可以更好地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
此次調整關稅將會對期貨市場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在美爾雅期貨河南區域總監王海波看來,在這個時候降低棉花的滑準稅對於市場來說並沒有太大影響。「因為目前國內進口棉滑準稅配額下發並不多,而且外棉價格遠比國內便宜,國內目前使用滑準稅配額會繳納較高的進口關稅,滑準稅配額暫時沒有多大的優勢。長期看,如果在棉花供應偏緊、外棉價格偏高的年份,使用滑準稅配額稅率會低一些,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不過,王海波表示,國務院稅則委員會通知的「降低滑準稅配額」,中長期來看會對國內棉花市場產生利空影響。因為這麼多年滑準稅配額稅率是在5%—40%之間按照函數公式「滑動」,進口棉成本越低,通關時繳稅越高,最高達到40%。進口棉的成本越高,通關時繳稅越低,最低到5%。進口棉成本是跟國內價格指數對比的,總的作用是通關後的價格不能比國內棉價低太多,進而衝擊中國的棉花生產種植,不利於中國的棉花產業發展。「這次調低棉花進口滑準稅,對國內棉花種植業的保護作用就降低了。但國內還有棉花種植補貼,相信政策會平衡這一不利狀況。」他說。
就瀝青市場而言,本次政策調整針對的是天然瀝青和針狀瀝青焦,並不是普通道路瀝青,因此,招金期貨能化分析師於芃森認為,對瀝青進口的現貨市場來說,實際影響有待商榷。「根據目前了解的瀝青基本面來看,明年我國瀝青產量有創新高可能,但實際需求也將創造高點,明年瀝青的基本面還是未定之數。從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刺激政策來看,基建仍然是明年的主基調之一,道路施工將會較為活躍,並不能因此政策而斷定明年的進口會大幅增加,從而影響實際的現貨產銷。相對樂觀來看,明年瀝青需求大增是大概率事件,現貨市場價格依舊可期。」他說。
而對於生豬市場來說,一德期貨生鮮品事業部分析師侯曉瑞表示,關稅的下降會讓進口成本降低,長期來看對豬肉進口是利多。但現在主要的問題是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導致進口肉出庫受阻,就算關稅放開,短期仍無法大量進口,短期對價格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