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舊上海的大律師,也是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的主持者

2020-12-25 東方網紅色之聲

1935年12月21日,婦女界救國會在上海成立。成立大會推選史良、王孝英、沈茲九等7人為主席團,號召全中國二萬萬婦女大眾立刻團結起來,為中華民族爭出路,武裝救國。

會議發起者之一便是史良女士。她的一生可謂傳奇曲折。在舊時代,她是大上海著名律師,民族救亡運動、爭取民主運動的積極投身者,被毛澤東譽為「女中豪傑」;在新時代,她成為新中國人民司法工作的開拓者、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

今天,就跟隨小紅(ID:hszs1921)來看看這位傳奇女性的故事。

史良

史良,1900年3月27日出生於江蘇常州的一個清貧知識分子家庭,其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前清進士,他的父親因反對科舉始終未入考做官,在家中當私塾老師;她的母親會下圍棋,會作詩。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史良,1919年參加「五四」運動,之後考入上海法政大學,攻讀法律專業。1925年「五卅」運動中,史良積極組織了示威遊行,以至被捕,釋放後主編了名為《雪恥》的刊物,宣傳民族獨立,反對列強侵略。

成為律師之後的史良目睹了當局的腐敗,也更堅定了自己與人民站在一起鬥爭到底的決心。她回憶自己的從業經歷時說:「我親眼見到舊社會黑暗勢力的魔掌不斷伸向善良的人民,我無數次地和那些呻吟在黑暗勢力壓迫下的苦難人民一同痛苦,一同鬥爭。」尤其是看到那些有革命意志的青年被捕,無錢請律師,有冤無處訴,史良更希望伸出援助之手,尋找機會解救他們。種種機緣下,史良加入了共產黨設在上海的外圍組織「革命人道互濟總會」,任該會律師,曾辦理多起營救鄧中夏、任白戈、熊瑾玎、方知達等中共地下黨員的案件。靠著女律師的身份,靠著「人權保障」的勉勵,她始終不畏強勢,保障民權,伸張正義。

1937年,史良與陸殿棟結婚時的合影

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她是「七君子」中唯一女性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由於國民政府沒有極力抵抗,全國各地掀起了抗日救國運動浪潮。1936年5月31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在上海成立,選舉宋慶齡、何香凝、馬相伯、沈鈞儒、鄒韜奮、章乃器、史良、王造時、李公樸、沙千裡、陶行知等人擔任執行委員。救國會發表宣言和政治綱領,向全國各黨各派建議:立即停止軍事衝突,釋放政治犯,制定共同救國綱領,建立一個統一的抗日政權等

不久,為紀念九一八事變五周年,上海民眾舉行了一次規模浩大的示威遊行,救國會領導人積極參加。這次示威活動遭到武裝軍警的瘋狂鎮壓,他們對遊行民眾大打出手。幸虧得到一群工人的保護,史良才僥倖撿回一條命,但後背卻被棍棒打得傷痕累累。當時的報紙還刊登了她趴在醫院病床上、露出滿是傷痕的後背的照片。史良在這張照片的背面道:「1936年『9·18』領著群眾在上海老西門示威遊行時被國民黨軍警毆打成傷。我要報仇!」

史良參加遊行,遭到軍警毒打受傷

隨即,救國會利用魯迅先生葬禮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等時機,組織了大規模的愛國救亡運動宣傳。一系列行動讓急於「剿共」的國民黨和侵華日軍極為惱怒,1936年11月,南京國民政府以「危害民國」的罪名在上海逮捕了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樸、王造時、沙千裡等七位救國會領導人,移送位於蘇州市的江蘇省高等法院羈押。由於七人都在各自領域具有社會地位,該事件被稱為「七君子事件」

史良在獄中沒有絲毫的萎靡和沮喪,依舊是穿著得體的旗袍,外罩白色帶著花邊的針織衫,梳著一絲不苟的齊肩捲髮,精神飽滿,笑容裡充滿了勝利者的自信。

1937年史良在獄中留影

「七君子事件」引起國內外極大反響,各地聲援電報雪片似的飛來。宋慶齡﹑何香凝﹑胡愈之等十六人還發起「救國入獄運動」。既然愛國有罪,那麼所有愛國者都應入獄才對。他們來到蘇州,發表宣言:「我們自願為救國而入獄,這是我們的光榮,也是我們的責任。」宋慶齡還專門到女監探望史良,鼓勵她堅持鬥爭。國際著名學者羅素、杜威和愛因斯坦也致電南京國民政府,表示嚴重不安。這些聲援給予「七君子」極大的鼓舞。史良在獄中寫道:「除非把我幽禁到無人的荒島,我才沒辦法宣傳和抵抗侵略者的殘暴。但是,我還要設法訓練不害人的野獸,準備有一天替(與)侵略者做最後的決鬥,因為侵略者的殘暴實在超過野獸百倍。」她在獄中為賑災書畫展題字,其中寫道:「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這是我們目前救國的唯一良策。」迫於各方壓力, 1937年7月31日,當局宣布具保釋放「七君子」。

出獄時的「七君子」,左二為史良

主持制定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維護婦女權益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史良被任命為第一任司法部部長政務院政法委員會委員。她為《婚姻法》的立法工作傾注了大量心血,這是中國第一部《婚姻法》,也是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後制定的第一部大法。

史良擔任司法部部長的任命書

在討論《婚姻法》時,史良根據自己長期為婦女辦案的切身體會,在極力倡導一夫一妻等制度、用法律形式賦予婦女婚姻自由權利的同時,她力主婦女也應享有提請離婚的權利。這一建議被寫進了《婚姻法》第17條:「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準予離婚。男女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的,經區人民政府和司法機關調解無效時,亦準予離婚。」這從根本上打碎了幾千年來封建婚姻制度強加在婦女身上的枷鎖,使婦女在婚姻中享有了與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

任司法部部長期間的史良

但是,受長期封建社會遺留的舊觀念所影響,單憑一紙法令並不能使廣大婦女在婚姻中徹底解放,歧視婦女、侵害婦女權益、違反《婚姻法》的事件時有發生。據史良的調查,山西河津、西北大部地區、廣東興寧、浙江及山東等地,包辦婚姻和早婚的現象仍嚴重存在;在一些地區,買賣婚姻、婦女因不堪虐待而要求離婚卻被丈夫、公婆殺害或自殺的事件不斷發生。一些司法幹部沒有認真學習婚姻政策,缺乏處理婚姻問題的實踐經驗,在《婚姻法》的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不當舉措。例如,有的幹部認為「婚姻自由就是亂搞男女關係」、「準許女人離婚就是要弄得貧僱農沒有老婆」,阜平縣一名寡婦要求改嫁,法院的幹部竟勸她「好馬不備雙鞍,烈女不嫁二夫」。

圖為1950年代初,基層婦女幹部在街頭書寫宣傳婚姻法的板報

1950—1952年,全國各地因婚姻問題自殺或被虐殺的婦女多達數萬人,「這在人民民主專政的新社會裡是一件不能容忍的事」。史良執筆發表了《認真貫徹執行婚姻法》一文,大力宣傳婚姻政策,要求嚴懲侵害婦女人權者,同時改進審判制度與工作作風,對於執行不力和縱容、袒護幹涉婚姻自由的非法行為堅決查處。經史良提議,一些地方法院設立了婚姻庭,專門承辦婦女婚姻案件,並由女性擔任庭長。

在史良的領導下制定並貫徹實施的《婚姻法》,使廣大婦女從封建婚姻的束縛中掙脫出來,得到了解放,婦女的婚姻權益有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來源:紅色之聲(ID:hszs1921)綜合上海地方志網站、方志江蘇、《群言雜誌》、《名人傳記月刊》等

編輯:C.、夏小夏

審稿:袁家福

相關焦點

  • 新中國第一部法典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新中國第一部法典的誕生意味著什麼?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頒布究竟意味著什麼?這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國情和實際編纂的法律,究竟有哪些中國特色?首先,新中國第一部法典的桂冠給了民法意味著民法之重要。德國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三次徵服世界,第一次靠武力,第二次靠宗教,第三次靠法律,惟有法律徵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徵服。
  •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4K修復後入圍「坎城經典」
    坎城當地時間7月15日17時,2020坎城電影節揭曉經典單元入圍影片,該單元由25部劇情片和7部紀錄片組成,由上海國際電影節組織修復和申報的影片《祝福》成功入圍。圖說:4K修復版《祝福》入圍坎城電影節經典單元 官方圖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白楊、魏鶴齡等應邀主演了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影片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的中國社會矛盾。
  • 《民法典》關於婚姻法的八個新規定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將正式實施,《婚姻法》等9部現行法律將同時廢止,一法出九法廢,那麼《民法典》對現行對舊《婚姻法》有哪些修改和完善呢?今天一起來盤點一下:本次《民法典》既有全新的規定如離婚冷靜期,也有對現有對舊的司法解釋規定的確認,也有對舊《婚姻法》對完善如離婚財產分割應當照顧無過錯方。本次《民法典》修改更加注重於維護家庭和諧與穩定,儘管有些規定比如離婚冷靜期目前來看存在較大爭議,但總體來看,《民法典》婚姻編的規定相對更加完善和進步。
  • 沒有參演《盲俠大律師2020》,她卻成了全劇最佳?
    由於第一部的部分主要角色被「寫死」,以至於在第二部中增添了不少新角色。 王勵凡不再出現,反而是張曦雯飾演的大律師「邵美娜」,出現在盲俠面前,在律師和警察的設定上,還增添了「郭琳」和「江寶釵」這兩個角色。
  • 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誕生的地方|世界動畫日
    《大鬧天宮》、《哪吒鬧海》、《小蝌蚪找媽媽》等都是新中國動畫史上耳熟能詳的作品,但是你知道新中國的第一部動畫片是什麼,又誕生於哪裡嗎?圖/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實際上,新中國的第一部動畫片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當時名為東北電影製片廠)出品的《甕中捉鱉》,1947年開始攝製,1948年發行。其中描寫了蔣-介石在美帝支持下發動了內-戰,但在人民力量的打擊下,終告失敗,成了甕中之鱉。
  • 新中國第一部軍事電影《南徵北戰》:拍攝經費100萬元,陳毅按演習費...
    《南徵北戰》 【最真實的國產戰爭電影《南徵北戰》:拍攝經費100萬元,陳毅按演習費報銷了】 195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黑白戰爭電影《南徵北戰》,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拍攝的第一部軍事電影,新中國軍事電影的「老三戰」之首。
  • 《盲俠大律師》第二部終於來了,鐵三角再聚首,盲俠美娜棋逢對手
    由林志華執導,王浩信、張振朗、蔡思貝、張曦雯、秦沛等主演的都市律政罪案劇《盲俠大律師2020》已經正式播出,該劇講述了四位年輕人用不同的專業角色和處案手法,維護無辜者的法律權利,在情與法中伸張正義的故事。
  • 她官至副國級,新中國第一個女工程師,治黃元勳,院士,今年97歲
    曾任水利電力部部長、黨組書記,水利部部長、黨組書記,全國政協政協副主席等職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正英,是新中國第一個女工程師和第一代治黃元勳,今年97歲的她正在安享晚年。公開資料顯示,錢正英,1923年7月4日出生於上海,曾在上海大同大學求學,1942年參加革命,後任淮北區黨委機關文化教員,蘇皖邊區政府水利局工程科科長,華東軍區兵站部交通科副科長、前方工程處處長,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副局長、黨委書記等職。
  • 老黨員的初心帶著新中國的榮光
    滄浪街道玉蘭社區有位耄耋老人名叫奚琴,她是一名黨員骨幹,而她的初心故事帶著新中國的榮光,激勵著更多的年輕黨員砥礪前行。1950年,奚琴考入常熟淑琴高師班,第二年上學期,常熟市團委三個女同志來找她,動員她加入中國新民主義青年團。
  • 被禁播二十多年的《黑樓孤魂》,也是第一部被標註少兒不宜的電影
    《黑樓孤魂》上映於1989年,是新中國成立之後由內地影視人所拍攝的第一部立體聲恐怖片,也是國內第一部被標註少兒不宜的影片。據稱當年放映的時候還嚇死過人,也因此而被禁播了二十年之久。不過現在在網上是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的剪輯版的。雖然與當年的原版本100多分鐘相比少了近二十分鐘的內容,但還是值得一看的。
  • 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是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七個歷史第一
    幾個月前,爺爺從自己的儲物櫃裡翻出了一張舊碟片,單從包裝上來看的話,可能「年紀」比我都大,而裡面的影片更是年代久遠,記得這個影片的名字叫做《白毛女》,是一部上映自1950年的歌劇影片,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全全製作。
  • 刑事大律師
    刑事大律師,我幾乎沒有節假日,一般晚上8點以後才有時間處理工作以外的事,雖然很辛苦,但每當為當事人爭取到合法權益,當事人肯定我的付出時,我感到非常幸福,這也是對我的最高褒獎。刑事大律師, 楊志崢律師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有著十一年法律從業經驗。
  • 大律師,明天見!
    大律師,明天見!上海博象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人執業特長專注智慧財產權領域12年所獲榮譽榮獲「2015-2016楊浦區優秀律師」稱號;榮獲服務的主要客戶美的集團(「美的」品牌),蘇泊爾集團(「蘇泊爾」品牌),中糧集團(「長城牌」「華夏」葡萄酒品牌),特碼蘇公司(「蝴蝶」牌),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中國人事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中國稅務出版社、中國計劃出版社小編提醒楊浦區法律援助中心從2014年3月創建成立「東方大律師
  • 義烏第一/她是新中國培養的義烏第一位電影技術專業人才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幾代中國電影人肩負責任、擔當使命,共生產故事片12000餘部,題材類型也在70年中不斷發展、豐富、融合,在積累經驗與交流互鑑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東方文化景觀。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電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 癲姐黑化,《盲俠大律師2020》大結局反轉,下一季會讓大家如願嗎
    今晚,《盲俠大律師2020》開始超前點播了,要看大結局的小夥伴們真的不要錯過。《盲俠大律師2020》最後的幾集真的是高能的劇情。盲俠為了癲姐有更好的未來,再加上癲姐爸爸的請求,故意惡言相向逼她離開自己去成為一個好律師。師父要帶走癲姐做自己徒弟的時候,盲俠不願意甚至低頭求自己師父,現在為了癲姐更好甘願放手。「以後她會是一個很出名的律師,她叫趙正妹。」
  • 懸疑劇《盲俠大律師2020》原班人馬回歸再創佳績
    11月2日愛奇藝上映了一部懸疑劇,《盲俠大律師2020》該劇是由王浩信和蔡思貝主演的一部懸疑劇。而且這部劇已經播出過一季了,感興趣的小夥伴可別放棄了。
  • 《盲俠大律師2020》11.2開播,盲俠鐵三角回歸!
    對於愛看律政劇的觀眾們來說,2017年的那部《踩過界》(又名:《盲俠大律師》),相信至今仍是大家劇荒時會拿出來重刷的劇,也有無數觀眾在等待著續集的到來。時隔三年,《盲俠大律師》第二部,《盲俠大律師2020》終於在千呼萬喚中播出了,11月2日起,《盲俠大律師2020》登陸愛奇藝,11月16日起這部劇也將在TVB九點半時間段與大家見面。
  • 空軍雷達兵70年:新中國雷達兵誕生始末
    這為新中國建立雷達部隊和發展雷達事業,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技術骨幹人才和珍貴的雷達裝備器材。1950年4月22日,劉子真帶領從雷達研究所挑出的鄭乃森等43名技術人員,以及日制四式雷達2部、313型雷達4部,美制SCR-602雷達4部,投身到華東軍區電訊大隊的組建之中。一個兵種的誕生現代戰爭中,空中力量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