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首新詞大寫廣州萬千氣象 全民參與競抒胸中家國情懷

2021-01-11 金羊網

萬首新詞大寫廣州萬千氣象 全民參與競抒胸中家國情懷

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 李煥坤  2019-12-31

歷時兩月過萬首作品數百萬投票,《廣州好》詩詞徵集活動圓滿收官!大咖評委讚嘆:全民禮讚城市的詩詞創作,這在廣州乃至全國都屬...




寫在前面

這一段詩詞與城市的特殊情緣,須從1959年說起。時值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之際,廣州市市長朱光賦詞《望江南·廣州好》五十闋,刊載於《羊城晚報》,滿城傳誦,至今膾炙人口。2019年10月14日,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發起再賦新詞《廣州好》徵集活動,邀請廣大市民、文學愛好者,沿用《望江南·廣州好》體例,續前賢雅懷,詠羊城新姿。

經過兩個月發動、共六期徵集,如今,終於迎來收成時節。近日,經評委會討論,從上萬首《望江南·廣州好》新詞中評選出50首優秀作品,作為獻給2020年廣州的新年禮物。50首新詞,是新時代羊城讚歌,與60年前朱光老市長50首《望江南·廣州好》遙相唱和、弦歌相續!50首新詞,也展現了廣州萬千氣象,以最傳統最優美的語言述說城市驚世之變!

這些優秀作品,涵蓋45首成人組作品及5首中小學生組作品。詠嘆對象既有珠水雲山、四時風物、灣區潮湧,也有粵腔曲藝、粵地鄉情、科技創新等等,題材多樣、內涵豐富、感情深摯。從這50首新詞中,評委會繼而再評選出六首佳作,推為一二三等獎。

這次大型群眾詩詞徵集活動參與範圍之廣、參與人數之多,及所徵集到的作品水準之高,讓評委們不禁感嘆:以禮讚一座城市為目標,引導全民進行詩詞創作,這在廣州乃至全國都屬首次!

·孫璇·

歷時兩月過萬首作品數百萬投票,《廣州好》詩詞徵集活動圓滿收官!

大咖評委讚嘆:全民禮讚城市的詩詞創作,這在廣州乃至全國都屬首次!

本版撰文/金羊網記者 甘韻儀 李煥坤(署名除外)

本版攝影/金羊網記者 陳秋明

評委解讀

黃天驥:再賦新詞活動接續家國情懷

羊城晚報組織這一活動,讓社會各界續寫「廣州好」,是發揚朱光老市長熱愛廣州的家國情懷;同時以詞的表達形式,又能提高人們對古典文化的興趣。

在我的記憶中,城中詩詞比賽不少。這幾年,中大、暨大都組織過學生參賽。但都不像這次,是屬於全民性的。我估計很多參與者未必對古體詩詞很熟悉,但他們都很熱心地參加創作,作品再由評委切磋、研究與調整,整體效果非常好。如今已從上萬首作品中評選出50首優秀作品,又從50首中選出了一二三等獎,這些作品我都很滿意,基本上都根據時代特點去創作。對比朱光老市長所寫的,有繼承也有創新。

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廣州確實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朱光老市長未寫到的,或者寫到但未有發展的,現在人們又通過詩詞將整個格局與境界深化、擴張。比如獲得一等獎的作品寫「小蠻腰」,技巧純熟、氣象壯闊,得到評委會一致認可,殊為難得。

我也很欣賞中小學生的詩詞創作,參與者眾,且有幾篇入圍最終50首優秀作品,這不簡單!古詩詞等優秀傳統文化後繼有人!

劉斯奮:寫出新事物新景觀及新民情

過往人們小範圍的詩詞創作,題材多是宴飲、遊山、玩水。如今通過再賦《廣州好》活動,引導全民關注社會的進步、城市面貌的更新,以及廣州人的生活,我認為這對於古詩詞創作者來說是一個新啟發,讓他們在創作時更緊密地與時代結合,寫出更有價值更高水平的作品。羊城晚報此次詩詞徵集,在我的印象中,不僅是廣州首次,廣東乃至全國都沒有這樣做過,也體現了「敢為人先、飲頭啖湯」。

六十年前,朱光老市長親自動筆,以《望江南》詞牌寫了一批「廣州好」。記得當時這些詞陸續發表時,在群眾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如今羊城晚報重新拾起這個由頭,發起《廣州好》群眾性詩詞徵集活動,投稿者踴躍,恰好印證此舉深得人心。

廣州作為2000年商都,走過漫長的道路,固然有非常深厚的歷史底蘊;隨著時代進步,也湧現出很多新事物、新景觀、新民情,給生活在這座城市的新老廣州人留下深刻感受,值得書寫。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定「四個自信」,其中一個就是「文化自信」,新時代要用新精神將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傳統詩詞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光輝燦爛、博大精深,佳作無數,值得繼承。

對比60年前朱光老市長寫詞的情狀,首先參與度大大拓寬了,這次是群眾性的,涵蓋社會各界;其次在內容上,凸顯了廣州幾十年的巨變;再者風格與表現手法也是多樣的。這幾十年,廣州從200萬人口發展到2000萬人口,廣州人參與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後,融入其中,有了切身的感受,於是通過作品爭說廣州好。其中的真情實感令人動容。

廣州好,自己人說好,固然是好;外地人都說好,那才算真的好!作品中有不少客居廣州者說廣州好,很難得。

蔣述卓:這是講好廣州故事又一範本

像再賦新詞《廣州好》這樣的詩詞徵集活動,為什麼會出現在廣州?首先是廣州有這個基礎,朱光老市長曾寫50首《廣州好》,當時引起全城稱讚。羊城晚報再賦新詞《廣州好》徵集活動是借朱光老市長的題目,發動大家用詩詞的方式書寫廣州,這在全國我是沒有看到的。

這種方式對於廣州的形象塑造很有幫助。羊城晚報以前舉辦過類似「羊城新八景」的評選活動,當時同樣有很多人參與,這對於宣傳廣州、講好廣州故事是有推進的。本次活動是宣傳廣州形象的又一個載體,是用新的方式講好廣州故事、塑造廣州新形象的傳播範本。從傳播學角度看,本次活動通過平面媒體和網絡傳播結合,體現了媒體融合,使得參與人數眾多,讓《廣州好》評選活動更加深入人心,讓大眾更加了解廣州。

再賦《廣州好》所徵集的作品也讓人眼前一亮。徵集的作品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廣州的新氣象、新精神,我很欣喜能看到徵集的作品從如此多的層面展示廣州,而且語言精煉、比喻形象,把握了文字審美特點。

張海鷗:一首小詞妥帖表達城市詩意

這次徵集活動確實營造了「詩意羊城」的氛圍,所徵集到的作品,有好幾首我很喜歡。其中一首是老華僑黃友佳所作,他生長在越南,沒有在廣州生活過,但祖輩曾向他說起自己的家在廣州。 「廣州好,牽夢我曾遊。長記先人為粵籍,歷經兵燹遠方留,鄉井屢回眸。」短短一首小詞,既有百年的歷史氣勢,又有千萬裡之外遊子思鄉的情懷,很感人,藝術水平也相當不錯。

投稿者劉欣儒是一個從外地來廣州讀書的學生,她寫道:「廣州好,九陌萬花間。千樹落紅吹落雪,一樽新綠對新年。何必羨燕山。」既把花城的特色寫出來,又把生命的歲月感寫了出來,最後忽然落到「何必羨燕山」,原來她是大連人,廣州這麼好,都不用想家了。

這個活動真是好!一首小詞把文學與城市的發展、時代的發展結合了起來,非常周到,風格有古樸的、世俗的,也有學院派的,說明這座城市的詩意也是很多元的。

劉靜鋒:學生通過賦詞發現城市之美

在中小學校園裡,同學們大多匆匆忙忙,有時候忘記了春天來了,有時候忘記了樹上花開。這一次,每個參與《廣州好》詩詞創作的同學,都靜下心來細緻地去觀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發現廣州比他們想像中更美、更有歷史感。這一次詩詞徵集活動,是全民重新發現城市之美的好契機。能引起全民共鳴,因為寫的素材就在大家身邊。

兩月徵集佳話連篇 一城詩意喜迎新年

歲末羊城,毫無蕭瑟之意,處處花開不息。自10月14日,廣州市委宣傳部與羊城晚報報業集團聯合發起再賦新詞《廣州好》徵集活動以來,這座城市的詩意也如繁花盛開,被世人盡收眼底。在剛剛過去的兩個月裡,「廣州好」成為城中熱詞。藉由這一活動,許多人發現,詩意棲息城市成為一種可能。

最火爆:

一城詩興被激發

說徵集活動撩動一城詩興,空口無憑,您當然不信,且看下面幾組鏡頭——

「廣州新聞全媒體編輯部,你們的信!」自徵集活動發起,廣州乃至海內外的信件紛至沓來,雪花般的信封幾乎要把辦公室堆滿,各種面值的郵票看得人眼花繚亂。「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是天天在報社看讀者來信,如今感覺時光倒流!」一位老編輯感嘆道。

寄信當然不是投稿的唯一渠道,信息化時代下不少佳作是爬著網線過來的。每十天一次的詩詞整理讓羊城晚報官方APP羊城派的後臺編輯又怕又喜。「真是太多了,每次一打開,滿屏的文件,整理能費好些功夫,但一邊整理一邊默念他們寫的《廣州好》,餘香滿口,倒是一點也不覺得累」。

城中還有不少人雖不參與創作,但喜聞樂見,且以各種方式加油助威。「廣州好,唔好畀佢停(不要讓它停下來)!」廣府文化學者饒原生線上點讚活動;「重讀五十闋,更為羊城傲。」海珠區市民李先生連續多次在朋友圈轉發羊城派「廣州好」系列文章,並表達一名地道廣州人對這座城市的自豪感;「再賦新詞《廣州好》」活動海報甚至在廣州地鐵多個站點上畫,很多市民駐足閱讀,感受廣州獨有韻味……

隨著大眾對徵集活動的關注度節節攀升,廣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建華也賦詞鼓勵市民加入歌詠羊城的行列——

廣州好,紅船粵韻揚。竭力殫精纂曲類,傳統弘揚編大全。梨園喜連連。

廣州老市長黎子流也寄來兩闋詞——

廣州好,南國紅豆香。粵韻藝術有特長,唱做念打與時進。世遺早上榜。

廣州好,地下長龍舞。不畏艱險闖通途,人民共享皆稱頌。難者第一步。」

最相思:

跨時空訴說鄉情

在徵集活動走過半程時,編輯部發現海外投稿量驟然增多,華僑華人紛紛藉助《廣州好》遙寄鄉愁,短短27字藏了深深故土情。

「廣州好,牽夢我曾遊。長記先人為粵籍,歷經兵燹遠方留。鄉井屢回眸。」越南歸僑黃友佳雖不在廣州長大,但他說,想借《廣州好》表達不忘血緣的深層情感。

「廣州好,花卉滿家園。珠水曲流漂錦繡,蠻腰春色譜新篇。詩詠好時年。」華人姚天民在美國已生活30餘載,當他在大洋彼岸看到徵集活動時,心頭湧起思鄉之情,便將無限情思濃縮到了一首詞中。

一首首詞如同一封封家書,詩與遠方盡在紙間。全美發行的中文報刊《美中報導》甚至全版刊登《羊城晚報》的11月26日整版報導。《美中報導》社長江維表示,希望藉此機會,加強活動在海外的宣傳力度。「參與這個活動,不但能讓海外華僑華人抒發對家鄉的感情,講好廣州故事,還能讓他們的後代了解家鄉。雖然我們遠離故土,但對家鄉的愛意絲毫不減。」

最多元:

跨界互動齊唱和

11月29日,第24屆秋季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在琶洲開幕。響應羊城晚報「再賦新詞《廣州好》」活動,今屆藝博會新增「廣州好」公共藝術展。展覽由86米絹布拉出「廣州好」三字,木棉花作綴,城市剪影作牆,朱光的詞與市民新作的詞布局其中。藝博會期間,記者看到藝術展現場幾乎沒有一處空隙可供插足,塗鴉牆也被成千上萬的觀眾用自己創作的「廣州好」所填滿。新來的市民則騎肩膀、搬梯子,誓要「登高」為「廣州好」添彩。

12月18日,廣東粵劇院及一批著名音樂人,還將徵集到的《廣州好》新詞譜成粵曲、唱成流行歌。廣東粵劇院伴奏員、音樂唱腔創作人梁妙翠創作出粵曲小調,「希望聽到粵語小調的人,無論身在何方都會牽起鄉愁。」

……

助力廣州建設「詩意羊城」,更多行動將陸續有來。請關注,請加入!

《廣州好》三甲作品

一等獎

望江南·廣州好

羅偉光

羅偉光 廣州好,月下看蠻腰。 邀得素娥臨水舞, 擎來彩筆向天描。 盛世有風標。

評委評語

續詠「廣州好」,貴在有新事物、新視角、新情感。廣州塔為廣州最新地標,既有優美的線條,又有挺拔的雄姿。作者善喻,臨水觀之,喻之以嫦娥婀娜;仰而望之,喻之以巨筆如椽。錢鍾書所謂「喻之多邊」,這是一個不錯的範例。最後以「盛世風標」為頌,虛實相涵,收束有力。

二等獎

望江南·廣州好

顏亮亨

廣州好,大海不揚波。 南海神祠千古在, 西沙航道萬輪過。 絲路譜新歌。

評委評語

詠傳統物事,貴能貫通古今。此詞首句「大海不揚波」,海晏河清,既祈禱惡浪不作,亦祝願海疆和平,以民心為天心,此「南海神廟」之所以設,而古哲今人之所以同。引出「南海、西沙」一聯,氣象闊大,胸次安和,小令而得詩境之闊,堪稱上乘之作。

二等獎

望江南·廣州好

凌寒

廣州好,客舍做家時。 二十青春勤與奮,八千日月喜和悲。 無悔鬢毛衰。 從別後,往事每縈迴。 珠水秋聲來舊夢,雲山春色入新醅。 北去又重歸。

評委評語

廣州不獨廣州人之廣州,乃全中國之廣州。此詞述說一外鄉人,客居廣州二十年,北歸後,懷念不已,又得重來。寫情深細,以喜以愁;前聯寫在穗時之奮鬥,後聯寫北歸後之懷戀,句法互異,而各盡其意。讀之令人情動。

三等獎

望江南·廣州好

黃友佳

廣州好,牽夢我曾遊。長記先人為粵籍,歷經兵燹遠方留。鄉井屢回眸。

評委評語

作者先世為廣府人,世代僑居越南。海外遊子,思鄉之情尤切,發而為言,倍覺真摯動人。「長記」之聯,將鏡頭推至心靈最深處,滄桑之感慨有多深,望鄉之情懷即有多深。通篇語淺情真而意深,在詞尤難。一句「屢回眸」,遊子佇望之形象呼之欲出,讀之令人意緒紛飛,不能自已。

三等獎

望江南·廣州好

吳代瓊

廣州好,溼地著新裝。 桑茂桐榮林世界, 鷗飛鷺舞鳥天堂。 漁火迓朝陽。

評委評語

運用傳統意象,吟詠溼地新鮮題材,化古老為神奇。桑茂桐榮、鷗飛鷺舞、漁火點點,由林及鳥及人,集中烘染溼地之天機自流、欣欣向榮。一輪「朝陽」返照,呼應「著新裝」,樂觀而自然,更令詞之境界晶瑩剔亮。七言聯句,對仗工巧、靈動,令人過目不忘。

望江南·廣州好

周燕婷

廣州好,春曉泛東湖。 碧水初陽金翡翠, 綠楊頑石玉珊瑚。 舉棹乍驚魚。

評委評語

東湖春曉,羊城八景之一,市長朱光同有此詠。甲子輪迴,風景舊曾諳,正是廣州好之生動註腳。初陽臨水,綠柳拭石,如金似玉,心曠神怡,更喜魚兒湊趣,驚破一泓湖水,蕩起心中陣陣漣漪,有情景交融之妙。

評委陣容

黃天驥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文史館詩詞研究院顧問

劉斯奮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原廣東省文聯主席

蔣述卓

廣東省作協主席、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海鷗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中華詩教學會會長

羅  韜

羊城晚報社編委

陳橋生

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羊城晚報社編委

劉靜鋒

廣州樂學品讀行教學總監


評選花絮

劉斯奮改寫學生新詞

廣州好,最好是清秋。澄江如練閒雲遠,花樹紅浮鎮海樓。何日得重遊?

在再賦新詞《廣州好》詩詞徵集活動終評會上,天府路小學六年級學生賀雅南的這首詞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麼小就寫出這樣的詞作,難得。寫詩最重要的是有形象、有意境、有情懷,這三點這首詞都具備了。」劉斯奮說。不僅如此,這首詞還激發了他的靈感,他興致勃勃地再創作起來——

廣州好,最好是清秋。鎮海樓前花不謝,大江如練月當頭。何日得重遊?

他認為小賀同學是個可造之才,希望她再接再厲,多讀多看多寫!

掀起一場「全民詩歌運動」後續行動

對於50首《望江南·廣州好》新詞,評委們不約而同寄語:期待這些作品變成「詩意羊城」的使者,藉此掀起一場「全民詩歌運動」。

「詩詞是一種小眾的文學藝術形式,能讓更多人喜歡,就相當不簡單了!」張海鷗感嘆,媒體在推動「全民參與」上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黃天驥也指出,推動廣大市民參與傳統詩體創作,既需面向世界,又要有濃重的家國情懷,更要符合新時代精神。「其中很重要的是媒體如何引導,一定要咬住新時代新特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如果做得好,對於提高市民的整體素質很有幫助。」

「好的作品應該譜成曲,編成舞蹈,用更生動的方式傳播出去。」黃天驥說,這一次徵集到的詩詞,「很有真情實感,且不會過於文縐縐,既與現實結合又繼承了傳統。」

劉斯奮也表示,選出來的50首詞還可以繼續延伸,「例如組織一批畫家,根據詩詞描繪羊城新貌;然後再邀請一批書法家,用書法的形式表現,之後辦成展覽,讓市民更具體地感受『廣州好』。」蔣述卓甚至建議,可以通過誦讀、競賽、抖音微視頻等載體擴大新詞傳播力度。

大城小議

廣州好, 不愧是詩城

□羅韜

廣州素稱「花城」,而因為這一次「望江南·廣州好」群眾賽詩活動,足以冠廣州以「詩城」之譽。

60年前朱光市長的《廣州好》,至今膾炙人口;如今相隔一甲子,弦歌相續,一人發唱而萬人賡和,上至九十老翁,下至八歲小兒,參與其中,佳句聯翩,真不愧城市風雅盛事。想起元代大詩人楊鐵崖旅居杭州時,作了九首《西湖竹枝詞》,引得一百多人繼作,此事久為後世傳頌。而數百年後在廣州的這一次活動,恰與「杭州酬唱」後先輝映。誰道「大雅久不作」?而無愧「風雅終不墜」。上足以勝鐵崖之詩會,下足以慰朱光之詩魂。

朱光市長當年用舊體詩詞形式,取新視角,寫新事物,寓新情感,這一文體實驗,可說珠玉在前;而經過六十年,廣州市已由南限於珠江之南,而延展至南海之濱,人口也從200多萬人,增至2000萬人,器物更新,氣象更新,觀念更新,這一切,都在這一次續寫《廣州好》中「盤屈入詩」,貼然無間。既從中窺見傳統文化在現代廣州人中的活力和生機,也充分顯示了傳統玉瓶之舊,不礙時代新酒之芬。相信其中佳作,其情韻氣度,何止置於古人集中而無愧色,而足以自立於古人集外,而別具風華。

50首《廣州好》新詞放榜

廣州好,

停步倚雕欄。

兩岸華燈燎夜宇,

珠江溢彩泛明瀾。

月冷意猶酣。

(姚文楨)

廣州好,

芳島漾書聲。

學府堂皇堅柱石,

雄才俊逸赴徵程。

為國育群英。

(蘇兆富)

廣州好,

會館展遺珍。

絡水樓廊今肖古,

粵城人語古同今。

曲譜藝腔新。

(閆碧萱)

廣州好,

西念舊關城。

古巷花窗麻石徑,

鏟刀補鑊舊時聲。

誰不起鄉情?

(陳震宇)

廣州好,

九陌萬花間。

千樹落紅吹落雪,

一樽新綠對新年。

何必羨燕山。

(劉欣儒)

廣州好,

春色不須憐。

青女千年羞翡翠,

東君永日宿紅棉。

婉娩碧雲天。

(何山)

廣州好,

六脈抱青山。

北顧神州通萬國,

回望南越述千年。

府郡煥新顏。

(李尋胤)

廣州好,

風物四時佳。

梅白寒冬飛似雪,

荔紅炎夏映如霞。

雲上有人家。

(楊漢華)

廣州好,

勝事越千年。

南海潮生情未老,

西關花好月猶圓。

斯世共陶然。

(常思禮)

廣州好,

滿目盡繁華。

櫛比雕檣連海岸,

縱橫新路接天涯。

歸處是吾家。

(李文廣)

廣州好,

重教數橫沙。

月圃琴聲縈巷陌,

壺天劍氣出農家。

桃李滿天涯。

(陳惠媛)

廣州好,

重探荔枝灣。

搖曳紅荷燈爍爍,

迴環碧水月彎彎。

一路踏歌還。

(徐祖立)

廣州好,

溼地鳥為家。

白鷺欲翔風起舞,

野鳧嘯聚有平沙。

倚岸醉丹霞。

(黃道權)

廣州好,

江上賽龍聲。

鼓角鏗舒風雨驟,

猛龍互競豎危旌。

誰個奪標贏?

(梁鴻鈞)

廣州好,

花市美名遐。

街旺人歡霓璀璨,

全城喜覓意中花。

春色帶回家。

(麥少英)

廣州好,

最是踏芳枝。

遍地春風吹又早,

滿城花雨落還遲。

追夢正當時。

(陳麗輝)

廣州好,

商邑競繁華。

珠水雲山三寶塔,

翠林紅荔四時花。

來客不思家。

(梁成劍)

廣州好,

展會駐飛樓。

神出東鄰黃埔港,

心交西畔二沙頭。

昂首領潮流。

(昌慶志)

廣州好,

開埠競風騷。

越秀山雲牽海氣,

珠江月色醉人潮。

何處不妖嬈?

(張樂平)

廣州好,

賞雪探蘿崗。

疏影披肩浮月影,

暗香舒面染心香。

笑靨映紅妝。

(周少泉)

廣州好,

麗日展芳華。

三大會姿千載樹,

紅陵槍塑萬年花。

最喜少兒誇。

(龔伯洪)

廣州好,

此地最情濃。

濟困扶危情切切,

南腔北調樂融融。

莫道不相容。

(趙麗敏)

廣州好,

浩氣伴芳菲。

千古黃花崗上月,

倩誰猶記黨人碑。

血沃木棉肥。

(黃宏貴)

廣州好,

最好是春深。

千裡綠波江燕掠,

半城花絮暗香沉。

清麗到如今。

(熊澤林)

廣州好,

紅日耀蓮山。

喜見丹崖飛玉燕,

遙聽銅笛響銀灣。

漁港集千帆。

(詹景海)

廣州好,

珠水躍魚龍。

江似橫空飄素練,

橋如初霽迓丹虹。

遊客樂融融。

(盧嘉穎)

廣州好,

紅豆正香盈。

聲入虹霓雲出岫,

身如翔鳳雪回輕。

寰宇敘鄉情。

(馮敏儀)

廣州好,

獨愛上層樓。

雲連落木平湖月,

雨打芭蕉嶺海秋。

千古說風流。

(楊樺)

廣州好,

南海日多嬌。

千載雲檣江上臥,

灣區雄起看今朝。

萬眾蕩心潮。

(劉進賢)

廣州好,

市井騎樓街。

溢彩古香商鋪亮,

初歸新抱麗人來。

雲發墜蘭釵。

(黃鏡波)

廣州好,

碧海對藍天。

唱晚漁歌湧十九,

嘗鮮珠履客三千。

溼地鳥驚喧。

(朱烈基)

廣州好,

陳族合家祠。

雕壁天工人可代,

群書博學士能持。

嶺嶠築芳姿。

(陳吉球)

廣州好,

晨上五層樓。

霞罩雲房風細細,

紅浮綠海鳥啁啁。

珠水正悠悠。

(梁榮根)

廣州好,

萬羽競晴天。

珠水海邊清淺處,

五洲候鳥好家園。

嬉鬧不思遷。

(陳康華)

廣州好,

傍海勢如虹。

血脈千秋連港澳,

珠江一碧貫西東。

浪卷大灣雄。

(範義坤)

廣州好,

月影弄清波。

兩岸琉璃開畫卷,

層樓銀鉑展巍峨。

尤唱大風歌。

(謝偉國)

廣州好,

寰宇載歌聲。

珠水無涯皆入海,

雲山有徑可摩星。

天地任君行。

(黃娟)

廣州好,

香雪滿城春。

山色悄隨梅影鬧,

花風偷把暗香分。

醉了賞花人。

(王建端)

廣州好,

黃埔再登攀。

生物島中堪立命,

無人機上敢量天。

科技創新篇。

(祁麗巖)

廣州好,

最好是清秋。

澄江如練閒雲遠,

花樹紅浮鎮海樓。

何日得重遊?

(賀雅南)

廣州好,

最愛是東山。

夕照紅牆斜碧草,

月明萬戶耀湖天。

繁盛復寧安。

(劉子煜)

廣州好,

四季賞花忙。

春沐驕陽濃夏蔭,

秋來愜意罕冬霜。

登塔望珠江。

(龍宇霏)

廣州好,

奇景可稱仙。

珠水如綢環越秀,

紅棉似火照南天。

風起舞翩翩。

(餘浩源)

廣州好,

文化非遺強。

廣繡醒獅真實力,

紅船載韻句傳香。

粵語最鏗鏘。

(王子聰)

《廣州好》徵集時間軸

制表/杜卉

《廣州好》線上詩社成立,助力建設「詩意羊城」

評委會舉行終評會,從上萬首作品中選出代表作

50首《廣州好》新詞及三甲佳作公布

數說

徵集活動激發滿城詩興,我們記錄了一組數據——

●徵集時間:2個月

●投稿作品:上萬首

●總投票數:

600多萬人次

●相關報導點擊量:

5000多萬次

●最小年紀投稿者:8歲

●最大年紀投稿者:97歲


編輯:寶厷

相關焦點

  • 全民K歌便當KTV贊助《中國好聲音》廣州海選
    12月,廣州賽區的海選在主辦單位和贊助商的大力推進下進入高潮,來自各區的歌唱愛好者們紛紛登上舞臺,秀出自己的拿手好歌。以熱愛之名為音樂助力,隨時隨地一起開唱的「全民K歌便當KTV」大力贊助了此次的廣州海選活動,和萬千觀眾一起共同見證華語樂壇未來之星的誕生。
  • 為音樂喝彩,全民k歌便當KTV助力《中國好聲音》海選開賽
    12月,廣州賽區的海選在主辦單位和贊助商的大力推進下進入高潮,來自各區的歌唱愛好者們紛紛登上舞臺,秀出自己的拿手好歌。以熱愛之名為音樂助力,隨時隨地一起開唱的「全民K歌便當KTV」大力贊助了此次的廣州海選活動,和萬千觀眾一起共同見證華語樂壇未來之星的誕生。
  • 湖南汨羅:詩歌原鄉的美好相約,文旅融合的萬千氣象
    為期三天的詩歌周活動,也吸引了國內外數十家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彩繪汨羅」等系列預熱活動;汨羅市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對接高層、參與活動、邀約世界,為「三年之約」攥勁蓄能。文旅汨羅的萬千氣象「藍墨水的上遊是汨羅江。」2005年端午節,著名詩人余光中祭拜屈原(資料圖)汨羅的恢宏詩意,從2300年的汨羅江踏浪而來,引領風騷幾千年,書寫了一個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
  • 寫作訓練: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
    ③參與「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主題寫作筆會的一篇隨筆。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徵;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寫作參與「觸摸鄉村與家國情懷」主題寫作筆會的隨筆,在視角、立意、結構、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則更具靈活性,可以抒寫鄉村的樂與憂,寫對鄉村發展的感觸,對鄉村問題的反思等,可以通過對鄉村場景、人事、物象、風情民俗等的敘寫,來表達自己觸摸鄉村的體悟,以及對家國情懷、青年責任等終極問題的思考。
  • 鋼子榮獲中國慈善榜「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
    本文轉自【新浪公益】;2020年6月16日,第十七屆(2020)中國慈善榜在北京發布(線上),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會長、善行團公益基金創始人鋼子榮獲「最具家國情懷慈善領袖」稱號,這也是本屆中國慈善榜唯一獲得該榮譽的慈善家。
  • 國慶逢中秋,體悟深沉家國情懷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年份裡,公曆10月1日與農曆八月十五浪漫邂逅,國慶節與中秋節同時到來,舉國歡騰和闔家團圓在喜氣洋洋的節日氛圍裡氤氳出更深沉的家國情懷。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與國從來都是一體,不可分割。
  • 抗疫時期如何培養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全民抗疫,孩子們積極參與衛生安全教育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講的最多的就是自我防護。不僅是在電視上、網絡上有許許多多的人在科普衛生防護知識,學校也通過線上班會、微信公眾號推送等形式,對孩子們進行衛生安全教育,並時刻關心著孩子們的健康狀態。
  • 抗疫文藝中的家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提倡愛家愛國相統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家國情懷」是中國人素有的思想情感,更是推動中華民族傳承賡續的重要精神力量。
  • 【地評線】大洋網評:涵養家國情懷的「山海」之約
    從2019年起,廣州日報在全國首創發起「少年評論員」公益活動,用文化的力量厚植青少年家國情懷。今年活動開展到第二屆,11名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畢節有關學校的學子乘高鐵千裡共赴「山海」之約,讓雲貴高原的大山與嶺南沿海之城熱情相遇,兩地同齡人共聚珠江畔,同評「城事國事天下事」,為今年4月開通運行的「畢節-廣州」直達列車從西往東畫上了「同心圓」的另一半。
  • 「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揭幕
    12月12日,「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在廣州增城1978藝術博物館揭開帷幕。此次展出的60餘明清時期人物畫作品,豐富立體地展現了傳統家族的生活場景以及情懷信仰。 對於觀眾,展覽是一次追溯先代歷史、瞻仰先賢文明的精神充電,喚醒人們對家風建設的關注。該展覽由長沙大觀文化、1978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逸點藝術機構承辦。
  • 60幅傳統人物畫帶你感受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
    「忠孝傳家——傳統人物畫中的家族信仰與家國情懷」專題展日前在廣州增城1978藝術博物館揭開帷幕。此次展出60餘明清時期人物畫作品,豐富立體地展現了傳統家族的生活場景以及情懷信仰。對於觀眾,展覽是一次追溯先代歷史、瞻仰先賢文明的精神充電,喚醒人們對家風建設的關注。
  • 家國情懷手抄報怎麼畫
    先給主題塗紅色,太陽塗黃色和紅色,紅旗邊框塗紅色,房子塗藍色和粉色,向日葵塗黃色,家國情懷手抄報就完成了。家國情懷手抄報教程1、首先在手抄報的頂部寫上主題,並在右下角畫上一個房子,房子下面畫上柵欄。2、接著在手抄報的右上角畫上太陽,並在主題下方畫上一面旗幟,利用旗幟做邊框,底部畫上向日葵花朵。
  •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
    航天人35首抗疫歌曲抒寫家國情懷「北方的雪絨花呀綻放了希望,南方的甘蔗林喲吐露甘甜,多情的報春燕啊銜來了吉祥,生命的守護神送來了春天
  • 男兒國是家 仗劍走天涯—熊亨瀚《與妻書》裡的家國情懷
    男兒國是家 仗劍走天涯———革命先驅熊亨瀚《與妻書》裡的家國情懷 ■編者按 1911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慷慨赴死前寫下的《與妻書》,被譽為100年來最感人的一封情書,進入中學課本,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翻開塵封的檔案,革命先驅熊亨瀚出生於湖南桃江,1928年,34歲的他在英勇就義前,也曾寫過一封《與妻書》。
  • 再現一代科學巨匠的家國情懷!話劇《今夜星辰》昨晚在合肥公演
    話劇《今夜星辰》公演現場 記者 宋炎駿 攝昨晚,話劇《今夜星辰》在安徽大劇院公演,這也是市委宣傳部主辦的「文化有禮 全民暢享」第六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11月份的第三場演出。據了解,該劇以郭永懷、李佩夫婦生平事跡為原型,講述了兩人深厚的家國情懷。郭永懷烈士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力學科學的奠基人和空氣動力研究的開拓者,也是唯一一位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的科學家。「今天是你和李佩踏上祖國土地的頭一天,我們拼命地歡迎你!」
  • 張雪迎名字的由來令人感動,好聽又飽含家國情懷,網友大讚正能量
    12月13日,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全國的人民都在悼念30萬遇難同胞,演藝圈的明星們紛紛轉發悼念海報,帶動粉絲網友共同參與,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全國的人民全都沉浸在緬懷罹難的同胞情緒中,充滿家國情懷的一天。
  • 星辰文藝丨朱雪華:人被放大了的家國情懷——淺談《絕密工程》
    主題同樣是家國情懷,而這部電影展現出更濃烈的人的色彩,在弘揚家國情懷時不忘關照人本身。影片從人物塑造和觀眾體驗等方面注視和關懷「人」。主旋律得以與時代價值有了更為深入的融合。  立體人物的塑造  周作人曾在《新青年》發表了一篇《人的文學》。他說道:「我們現在應該提倡的新文學,簡單說一句,是『人的文學』。」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新時代家國情懷的獨特價值
    「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發生了全面的深刻變革,但這並不意味著思想精神的決裂,家國情懷這一中國優秀傳統精神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並有其新的時代內涵與獨特價值。家國情懷是應對未知威脅的精神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但這一徵程絕非一帆風順,必然會遭遇諸多困難,有些是常態化的、中國已經遇到的,但有些則是突發性的、中國未曾遇到的。在應對未知威脅時,需要家國情懷的深沉支撐,家與國層面共同發力。
  •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2020-10-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民閱讀!千本好書藏在廣州,誰找到歸誰?
    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攝 (資料照片)ZAKER攜手全國19家主流媒體在23座城市開展「領讀中國·愛閱無界」活動由新快報社、ZAKER廣州主辦的「領讀中國·書香羊城」全民閱讀系列活動將於本月22日啟動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為推廣閱讀,進一步激發全民讀書熱情,弘揚閱讀文化,ZAKER攜手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