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未來實現突發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2020-12-12 澎湃新聞

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未來實現突發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2022年基本建成

2020-10-09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

對區域公共衛生安全敲響了警鐘。

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儘快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話題。

記者近日從區衛健委獲悉,閔行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目前正在進行街坊控規調整編制,預計2022年基本建成。

按照規劃,到2030年,區疾控中心將實現全區範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實驗室檢測參數達到630項,區內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和重大慢病過早死亡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16個功能實驗室

建設示範性基層疾控中心

據悉,項目選址於元江路都市路醫療用地,地面以上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可滿足按區域常住人口數核定疾控工作人員編制辦公及中心日常運行需要,將通過優化實驗用房、業務用房、保障用房、行政用房等功能分類布局,保證區域疾病預防控制、公共衛生應急處置、疫情報告、衛生檢驗等核心業務需要,並能滿足公共衛生應急隊伍培訓、演練等練兵需要。

根據規劃,區疾控中心新大樓將具備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等16個功能實驗室,具備開展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實驗等14項基本功能。同時,特殊用途實驗室設置將得以進一步優化,設施條件達到規範要求,更好地滿足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實驗室技術水平和實際工作需要。

啟用後,區疾控中心針對本區公共衛生領域重大問題,特別是新冠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與弱項,在「補短板」「強功能」「保民生」上下功夫,勇於先行先試,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衛生政策轉化示範性基層疾控中心。

注重功能提升

引領區域公共衛生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速推進硬體建設的同時,區疾控中心將充分依託區校共建的合作平臺,著力做強公共衛生實踐教學基地、培育公共衛生特色學科、夯實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引領區域公共衛生建設。

新冠疫情期間,實驗室工作人員馬不停蹄

據了解,新大樓將實施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示範基地的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的招生與培養,逐步建成公共衛生學院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培養基地;整合區—社區兩級疾病預防控制網絡資源,持續推進公共衛生現場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公共衛生實踐技能實訓基地。

此外,區疾控中心還將實施人才梯度培養計劃,依託「雙師型」多元實踐基地建設,加速區內公共衛生高端人才和骨幹人才培養,全面提升「疾控—社區」一體化的公共衛生人員隊伍的綜合素質。5年內,培養區級公共衛生學科帶頭人5~6人,培養區領軍人才、區拔尖人才、市級公共衛生學科帶頭人2~3人。

記者:陳美玲

編輯:陳美玲

來源:區衛健委

精彩推薦

(請點擊圖片查看)

閔行年內這些軌交、越江工程、道路將通車,還有......

閔行的這家單位,被全國通報了……

好消息!閔行又有小區要加裝電梯!會在哪兒?

原標題:《區疾控中心新大樓選址完畢,未來實現突發1小時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2022年基本建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線直擊丨探訪疫情下的南陽疾控中心:與病魔近身交鋒,特殊「戰場...
    1月29日,記者前往南陽市疾控中心,探訪這群與病毒近身博弈的特殊戰士。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這場戰鬥中,南陽疾控中心是和病毒最接近的地方,也是疫情防控的「神經中樞」。「從去年12月底武漢通報疫情以後,我們就進入了戰鬥狀態。」
  •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上海出重舉: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開工,目標成為...
    上海在全國率先出「若干意見」後,一系列具體配套文件相繼問世:《關於推進本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關於加強公共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形成「1 N」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和疾控體系建設文件,高瞻遠矚的規劃藍圖,為日後指導長期工作帶來參考與借鑑。
  • 一切為了護佑人民生命健康——德州市疾控中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疫情面前,德州市疾控中心黨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級部門各項決策部署,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持把疫情防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來抓,迅速響應,周密部署,第一時間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總指揮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和應急指揮部,全面建立健全了疫情防控組織體系,應急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疫情防控、檢驗檢測、健康教育、後勤保障5個工作組,實行全員24小時應急備勤,重要崗位24小時全天候作戰
  • 提升流調隊伍快速反應能力 四川自貢疾控開展快速流調實踐操練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針對當前國內疫情嚴峻形勢,為快速有效應對四川自貢再次發生新冠疫情的可能,提升流調隊伍快速反應能力,積累實戰經驗,1月9日和10日,自貢市疾控中心連續兩天組織中心流調組、疫情信息監測組、應急辦部分人員共計20餘人次,開展快速流調實踐操練。
  • 若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德州這樣應對
    演練旨在進一步檢驗德州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反應能力、指揮協調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達到報告及時準確,信息渠道暢通,預案啟動迅速,指揮高效有序,部門協調配合,機制運行順暢,處置科學規範,事件控制有效的目的。
  • 寧波有一支打得贏的疾控應急「突擊隊」
    本報訊(記者陳敏 通訊員林慧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寧波疾控應急隊伍作出了突出貢獻,記者昨日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疫情期間,全市疾控系統共成功處置2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傳播鏈查明率和有效處置率均為100%。
  • 疫情防控的「福爾摩斯」——記北京豐臺區疾控中心現場流調組組長...
    6月11日10時許,豐臺區疾控中心接到西城區疾控中心協查通知,西城區發現1例新冠肺炎核酸檢測陽性者,該患者發病前14日內曾有在豐臺區活動史。在全市56天無本地確診病例的時候接到流調任務,病例感染來源在哪裡?風險場所在哪裡?還有多少潛在的病例未在掌控之中?疫情就像一顆隱藏的定時炸彈,此時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火星」。豐臺區疾控中心立即啟動新冠肺炎防控預案。
  • 若突發新冠疫情,德州這樣應對
    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副組長邵浩浩主持演練旨在進一步檢驗我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反應能力、指揮協調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達到報告及時準確,信息渠道暢通,預案啟動迅速,指揮高效有序
  • 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增加疾控人員配置 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明確要加快補齊公共衛生短板,完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機制,建立科學系統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加強市鎮兩級疾控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6月11日下午,市衛生健康局局長葉向陽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局正推動理順市鎮兩級疾控機構的關係,增加疾控人員配置,補齊公共衛生短板。
  • 臨沂市疾控中心季聖翔:病毒"捕手"每天只睡3小時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有這麼一群人,默默無聞,每天與病毒打交道,身著厚重的三層防護服、雙層手套、N95口罩和防護面罩……他們是臨沂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團隊,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與病毒「面對面」較量,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今天,為您講述臨沂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季聖翔科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與病毒鏖戰的故事。
  • 「降鷹」反無人機系統提升用戶快速反應能力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打開APP 「降鷹」反無人機系統提升用戶快速反應能力和突發事件應對能力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1-01-11 17:06:24
  • 區疾控中心迎接北京市核酸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專項督導檢查
    近期,北京市相關部門部署了接收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冠核酸檢測實驗室質量安全專項督查工作。2021年1月5日,區疾控中心微生物檢驗科作為門頭溝區集中隔離點外送樣本的新冠核酸檢測機構,接受北京市質控中心的督導檢查。
  • 外宣科普齊助力,化危為機顯擔當——區疾控中心在四川省健康教育...
    薛晴圍繞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搶抓新聞宣傳「早」、「新」、「全」三個方面突出外宣工作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我區健康教育區、部門、專防機構三級聯動機制等特色工作經驗。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青白江區疾控中心提早謀劃部署,全體黨員、幹部職工主動取消休假,1月17日以來連續作戰,堅守防控一線,深入貫徹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決策部署,為全區防控指揮提供決策依據和建議。
  • 深圳抗疫十問③| 深圳疾控為什麼能成為城市的「守夜人」?
    所以,深圳市委市政府、南山區、海關和市衛健委都非常重視。」接到通知時,梅樹江等人都還在辦公室加班。自從1月14日深圳市疾控中心篩查出首例核酸陽性的病例後,他和所裡幾位同事就一直吃住在單位。而在此之前,深圳海關已經為郵輪入境事宜忙了一個通宵。
  • 雲南援鄂工作隊鄭爾達:奮戰在鹹寧一線的疾控尖兵
    ——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援鄂工作隊 鄭爾達(疫情監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心)鄭爾達,漢族,1990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學歷,2016年9月參加工作,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監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心科員
  • 經開區舉辦疾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暨慢性病防治培訓班
    11月12日-13日,經開區舉辦2020年疾控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與服務規範暨慢性病防治培訓班,轄區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共46人參加培訓。 培訓邀請蕪湖市疾控中心和市地方病防治站專家,詳細講解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慢性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規範、血吸蟲病診斷與防治等內容,並圍繞基層工作常見問題提出要求。 此次培訓進一步明確了本年度任務和職責,提高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為今後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 江門疾控「十二時辰」:全天不打烊,輪班檢測
    疫情發生後,江門市疾控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立峰及時召開會議,迅速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組建6支疫情應急處置工作組;現場調查處置與密接追蹤管理組在基層醫院中奔忙,為一線醫護築起「保護牆」;病原生物檢測組24小時輪轉運作,及時找出確診病例。
  • 瑞安市疾控中心檢驗人員:與病毒「面對面」較量
    新冠肺炎病毒,許多人談之色變。但有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檢驗員不僅每天都與病毒「面對面」,還要把它們研究清楚,給出「身份」報告。新冠肺炎病例確診之前,疑似樣本要經過層層檢驗,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在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是確診與否的重要依據。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組雖然不在臨床一線,卻是直面病毒的「幕後戰士」,承擔著全市疑似病例樣本的檢測任務。
  • ...改委發布: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 每省至少有一個P3實驗室
    既滿足「戰時」快速反應、集中救治和物資保障需要,又充分考慮「平時」職責任務和運行成本,推動公共衛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發展。五是堅持防治協同。著眼疾控機構、傳染病醫院、綜合性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整合協同,促進資源梯次配置、開放共享,實現預防和醫療協同發展。
  • 被質疑防控不力 中國疾控體系該如何履行"吹哨權"
    北京市醫改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崔小波對界面新聞指出,此次疫情暴露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疫情初期疾控中心的判斷沒有及時被當地決策者接受。最終,伴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以及1月29日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論文引發的公眾質疑,高福和他領導下的中國疾控中心被質疑失職失責,成為眾矢之的。中國疾控中心一直被外界視為公共衛生「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