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2020-12-07 澎湃新聞

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2020-11-25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JIUSAN

皮影戲,是我國固有民俗技藝之一,也是我國珍貴的傳統國粹。「三尺生綃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有時明月燈窗下,一笑還從掌中來」。這首由宋代僧人釋惠明撰寫的《手影戲》,精煉地概括出了皮影戲的戲劇表達方式。一張獸皮、一根絲線、一盞明燈,通過簡單的道具,皮影可以演盡人生百態,世事沉浮,各種劇目在小小的舞臺上被演繹得栩栩如生,讓人嘖嘖稱奇。

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以說,小小的皮影,濃縮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特色。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給孩子們搭建一個文化傳承的橋梁,11月22日下午,社市委聯合濱江團區委、濱江區關工委,在網易蝸牛圖書館共同舉辦了光影舞翩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活動。

來自竹禮傳統文化交流中心的拱墅區基層委社員楊麗淼介紹了皮影製作的歷史、選材以及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道工序,向孩子們展示了皮影的傳世之美,引起孩子們對皮影的強烈興趣。

在了解了皮影戲的基礎知識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開始自己動手製作皮影——《西遊記之三借芭蕉扇》中的角色。悉心地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鐵扇公主等等耳熟能詳的人物繪上漂亮的圖案、上色,再用塑料棒、釘子把人物的組件依次組裝起來後,一個個色彩斑斕的皮影就成功地出現在孩子們的手上。製作過程中,小傢伙們那聚精會神的模樣,儼然就像是專注、敬業的手藝人。皮影一做完,大家就急不可待的跑到幕布前操作皮影開始自己的表演。最後,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收尾。

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裡,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做得興致勃勃,玩得爭先恐後,充分體驗到了傳統藝術的樂趣和魅力。一位家長說,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但很多傳統的工藝卻漸漸失傳了。這樣的活動,給孩子了解傳統文化的機會,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傳統文化的種子,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多舉辦,把這些非常美好的東西傳承下去。

點擊下面連結 查看歷史文章

原標題:《光影舞翩躚丨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推廣之走近皮影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竟是中國皮影戲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周晶) 動靜繞指尖,光影舞翩躚。中國的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一張獸皮、一根絲線、一盞燈就可以演繹各種劇目。栩栩如生,讓人嘖嘖生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中國的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動靜繞指尖,光影舞翩躚中國的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一張獸皮、一根絲線、一盞燈就可以演繹各種劇目。栩栩如生,讓人嘖嘖生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皮影戲,也叫「皮影」、「燈影戲」、「土影戲」,是一種以皮製或紙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隨音樂和演唱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
  • 戲曲進校園 經典共傳承——常德市七中上演皮影戲視聽盛宴
    為保護、傳承與發展「湖南皮影戲」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深厚的民族情感。12月11日,受常德市委宣傳部等有關部門委派,來自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皮影展演團走進常德市七中校園,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皮影戲視聽盛宴。
  • 馬爾他中學生探索中國皮影戲
    2020年12月7日,馬爾他科斯皮誇市的沃達拉聖瑪格麗特中學組織四年級理科學生開展關於中國皮影戲的研習活動。此次研習活動由高級科學老師馬丁·阿祖帕迪協調組織,並被納入材料屬性的學習單元。今年是該校「中國角」成立十周年,很多學生受益於這一與中國文化、科學和技術相關的研習項目。
  • 立明堂推廣詠春等傳統課程,弘揚和傳承非遺文化
    近年來,為傳承和保護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大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興趣,中青立明堂傾注心血,重力打造詠春、中醫等公益課,希望能為弘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盡一份力。
  • 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原來出自中國…
    動靜繞指尖,光影舞翩躚。中國的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畫片。一張獸皮、一根絲線、一盞燈就可以演繹各種劇目。栩栩如生,讓人嘖嘖生奇。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皮影戲是一種以皮製或紙制的彩色影偶形象
  • 陝皮影戲將拍動畫片《老夫子》作者任導演編劇
    蔡志忠 作為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皮影戲的保護一直備受關注。如何讓傳統的皮影戲能更好的傳承下去?咱陝西率先做出了一個嘗試,那就是打造動漫皮影戲。31日上午,4D動漫皮影戲《東方創世紀》項目啟動儀式在高新管委會舉辦。現場,《老夫子》作者、漫畫大師蔡志忠還與西安五洲文化傳播公司籤訂合作協議,成立西安月亮皮影動畫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動漫皮影戲,讓皮影能以現代動畫片的形式走進千家萬戶之中。
  • 美麗鄉村:雙聯村口看皮影戲,重溫兒時美好時光
    7月12日晚,洮陽鎮雙聯村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臨洮洮苑演藝公司「戲曲進鄉村」惠民演出走進了洮陽鎮雙聯村,為當地群眾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皮影戲。現場,群眾們目不轉睛地看著這些精美的皮影戲,時而歡呼熱烈,時而鴉雀無聲,大家還走進後臺觀看表演藝人們操作。老百姓們紛紛表示,很少有機會見到真正的皮影戲,這次演出讓他們在家門口飽了眼福和耳福。此次皮影戲走進雙聯,也讓老百姓近距離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了一次傳統文化的薰陶,促進了優秀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綻放。
  • 湖北秭歸,歷經千年的「不插電電影」皮影戲,非遺被世界「看到」
    魯家班是湖北秭歸縣的一個戲班子,精通各個不同的傳統技藝,比如舞獅,雜技,耍燈,踩高蹺,皮影戲等等。魯家班的皮影戲一共有4位師父。光影之下,大千世界熙熙攘攘。流光爍金,一轉眼皮影戲在三峽人家的大舞臺上已為世界各地的遊客上演了38000多場,不僅在保護中獲得了很好的傳承和發展,也因為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而煥發出無限生機和活力。魯家班裡最小的藝人——90後魯佳浚,是魯家班第四代皮影戲傳承人,經過學習,已熟練掌握這門民間傳統藝術,為地方皮影戲的保護和傳承注入了新生力量。
  • 中國非遺上新!成都博物館收藏其中兩項,這項為世界之最!
    作為大眾喜聞樂見的戲劇表演形式,中國皮影戲於2011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位於成都博物館5層、藏品數量近20萬件的成都中國皮影博物館,為目前世界上收藏皮影數量最多、種類最全、品質最優的專題博物館。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成都,穿梭於古老與現代,也推動著這項光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
  • 中國傳統文化,唐代服飾文化研究,胡舞的奇麗之美
    本文乃作者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胡舞」舞服的奇麗之美自從開闢「絲綢之路」以後,來自西北兄弟民族這些外城樂舞所帶來的新奇的、具有鮮明異族文化的服飾形象,使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裙福、長袖、雲冠、錦屣式舞服有了很大的改變,表現出舞服「交融之美」的文化色彩。
  • 皮影推廣出新招 袖珍明星出任非遺公益推廣大使
    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裡,北京龍在天皮影文化產業集團,隆重推出「我們的藝術,我們的愛」中國少兒皮影文化公益推廣形象大使籤約儀式暨袖珍人集體婚禮新聞發布會。就是要實現國人共同的理想——弘揚人間大愛,傳承民族藝術,共建心靈家園。   眾所周知,中國龍在天皮影藝術團,是中國乃至世界上首創的一支以「袖珍人」為主要皮影戲演員的非常獨特的藝術團體。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雲上舞蹈」:中國民間舞①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雲上舞蹈」:中國民間舞① 2020-07-07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工匠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工程
    大國工匠傳承示範工程(全稱大國工匠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示範工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和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關於「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文化遺產保護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展-線上展(七):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③
    今天茶山仔給大家帶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線上系列展」第七期嶺南之南「中國龍圖騰」——大灣區傳統民俗影像系列邀請展該展覽由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民俗攝影委員會高蹺龍(舞),顧名思義,腳踩高蹺,手舞蛟龍,其靈感來自漁民踩高蹺下海捕魚的場面。隨著歷史的演變,高蹺龍逐漸成為民間慶典,祭祀活動的一項傳統節目,有著約600多年的歷史。雷州高蹺龍曾獲得廣東省首屆非遺項目傳統舞蹈金獎,傳承獎。每年的元宵節前後,南門關萬人空巷,爭相觀看高蹺龍精彩絕倫的表演。目前,郭廣慶作為高蹺龍的省級非遺傳承人,年近八旬的他依然致力於高蹺龍的傳承與推廣。
  • 金典·經典巨獻 攜手《中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三湘都市報12月16日訊(記者 和婷婷)現在,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中國》正在芒果 TV、湖南衛視熱播,收視獨佔鰲頭。而與之一同上線的冠名商依然是伊利集團的金典有機奶,二者共同打造了一場傳承文化之美的饕餮盛宴。
  • 中國動漫早已嶄露頭角,千年的文化底蘊,今當大力傳承
    ——皮影戲。皮影戲,有畫面,有人聲,而且有豐富的劇情,多為民間故事。這麼看來,皮影簡直就是現代動畫的鼻祖,而且飽含中國的民間風俗文化。中國的剪紙藝術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將剪紙藝術和中國的動畫融合在一起,在20世紀便已經大獲全勝,尤其是這一典型的代表作——《葫蘆兄弟》。
  • 看95後創作者如何讓傳統藝術煥發青春
    漫畫家組合「田螺打奶組」基於皮影戲藝術創作的作品:「都市女子圖鑑 ——是誰的剪影」例如由漫畫家組合「田螺打奶組」創作的「都市女子圖鑑——是誰的剪影」,提取了傳統皮影的人物形式和四肢/塊面組合形式等進行了畫面人物設計,配色則採用了中國戲曲的上五色與下五色,進行兩色碰撞添加極簡的視覺衝擊感。
  • 皮影戲:光與影之間搖曳的美
    一個板凳,一盤瓜子老少皆坐在戲臺前觀戲一張皮影,一個故事光與影之間搖曳的美小編就帶你走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的世界皮影戲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蠟燭或燃燒的酒精等光源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