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作品《1Q84》:女主角青豆的遭遇,遠離不平等的愛情

2020-12-18 夢魘小妖

最近讀村上春樹的《1Q84》這部長篇小說,小說共有上、中、下三部,書中以兩個主人公天吾君和青豆視角做為兩條主線展開故事情節。

女主角青豆在大學時進修體育專業,畢業後在一家健身俱樂部的擔任女教練,為女學員們教授女子防身術。

原本考慮到女子和男子身型的重大差異和生理差異,認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遇到危險和遭受侵犯時如何一招踢中男子的胯下。

後來因為健身俱樂部的高層考慮到這項技能訓練,雖然有效但是卻不夠文明,高層領導巡視時見到一大群女學員對著一位假人猛踢胯下,實在是有損俱樂部的形象,傳出去有損高級健身房的名聲,於是便取消了該項技能訓練,改為基本的女子防身術術技能訓練。

青豆在如何針對女子開展訓練上,與高級健身房的高層意見相左,認為其他所謂的女子防身術在遭遇危險時都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女子和男子的體型的巨大差異,導致發生危險時無法真正與男子抗衡。便認為自己的工作並沒有真正地幫助女性學員,施展這些花拳繡腿還不如拼命逃跑來得更有效。

於是她只是將這份工作當作打發時間和餬口的差事而已。

青豆隱藏的真正職業是殺手,她熟悉人體的結構和所有的穴位,知道如何在短時間內將人一招斃命,第一次使用這項「技能」是在自己閨蜜死後,她親手殺死了閨蜜的老公,並製造了突發心肌梗塞猝死的假象。

1、家庭生活不幸,她們比任何人都珍惜來之不易的感情。

青豆出生在宗教家庭,雖然家庭富裕,卻因為深受「證人會」教義的影響,卻過著最拮据的生活,衣服也都是別人穿剩下的,吃著最簡單難吃的食物還經常擔心餓肚子,周末沒有可以支配的時間,只能同媽媽一起上門傳教。後來同父母決裂後脫離了「證人會」,便被父母和兄長認為是拋棄了信仰的叛徒。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父母將宗教信仰凌駕在骨肉親情之上,對孩子缺乏最起碼的關愛,對孩子的身心都是一種摧殘。

在青豆的一生中最珍惜的兩個人,十歲那年為她挺身而出的少年,也就是少年的天吾君,她執著地愛了他一生;另一個是她的閨蜜大冢環,她們同病相憐,相互取暖。

閨蜜大冢環的家庭條件很好,但是母親和父親離婚多年,母親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她,她和青豆成了好朋友,兩個家庭同樣不幸的少女在一起抱團取暖。

小時候,大夥都嘲笑青豆是「證人會」的傳播使者,都遠離她不和她玩,當然她也沒時間和大夥玩,因為她要和她的媽媽上門傳教。所以就養成了獨來獨往的孤僻性格,後來也只有大冢環一個朋友,所以青豆格外的珍惜她們的友誼。

可是,閨蜜大冢環總是遭遇渣男,與她談念愛的無一不是渣男,最後還不聽青豆的勸告嫁給了一個家暴男。結婚前因為青豆的反對和她大吵了一架後斷了聯繫。

2、有時候我們執意作出的選擇其實是一切都是不幸生活的開端,只是我們沒有想過會因為這個選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後還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閨蜜的老公是個富二代,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家暴男,家暴沒有任何道理可將,通常一件小事都會被拳打腳踢。閨蜜嫁給老公後就後悔沒有聽從青豆的勸告,可她沒有勇氣離婚,在以悔恨的語氣寫給青豆一封信後,自殺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可是閨蜜對青豆來說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有人說血緣關係是不能選擇的,從未出生起就已經註定了,可是朋友是可以選擇的,我們性情相投,彼此依賴。對於青豆來說,閨蜜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教她走進以前從未涉及的領域,打開了原本緊閉的心門。

可她最後以這樣決絕的方式離開了她,青豆覺得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坍塌了,因為閨蜜是自殺,法律和體制的漏洞,那個實施家暴的男人仍然雲淡風輕的出席了死去的老婆的葬禮後,一如往常,說不定幾天後又去禍害其他的女性。

需要有人為這件悲劇負責,她要讓那個施暴的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只有這樣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人渣。她必須做些什麼來阻止悲劇的發生,那些因為正在遭受家暴或者因為家暴死去的弱女子需要有人站出來,為她們伸張正義。

她是個天生的殺手,有著最冷靜理智的大腦和特殊的「殺人」的技能,她精心策劃了一場謀殺將那個實施家暴的男人成功地送進了地獄。

3、即使我們生活在法律和體制完善的和平年代,即使我們當代女性的地位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仍然有那麼一群人無視法律制度和道德準則,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必須時刻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前不久北大法學女生包麗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的事件,北大高材生準研究生牟翰林對被害女生進行辱罵,詆毀和精神控制等手段,逼迫女生最後導致其自殺,讓人不敢相信這種道德敗類竟然是文明時代的產物。

也警示我們廣大女性千萬不要戀愛腦,時刻擦亮雙眼分辨渣男,渣男不但欺騙感情,更有甚者還會謀財害命。

現實中沒有懲惡揚善的殺手,我們遭遇家暴,出軌等事件時,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定不要相信渣男的隻言片語,家暴和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及時遠離不平等的戀愛關係,及時止損。

相關焦點

  • 喜歡文學之人,有時間一定要讀讀村上春樹的靈魂之作《1Q84》
    ——村上春樹最早知道春上村樹這位作家,應該是大學時代,但是由於少女的嬌羞,日本的作品與性愛是分不開的,我可能是更喜歡一份含蓄與浪漫。儘管他很有名,不過看到日本的作品就直接掠過,這是青蔥時代的一份遺憾。-01-村上春樹的經典語錄吸引到我魚說,你看不到我眼中的淚,因為我在水中,水說,我能感覺到你的淚,因為你在我的心中 ——村上春樹
  • 十年陪跑村上春樹與撲朔迷離的《1Q84》
    或許是因為國內宣傳不到位的緣故,對於日本文學,我知之甚少。最初對日本文學的印象是通過魯迅的作品,那時我以為魯迅的風格基本上與日本風格可以畫上等號,誇張的想像以及尖銳的諷刺。1Q84跟我最大的震撼,是這本書中大量的性描寫,這在中國近現代文學裡並不多見。村上春樹用十分平淡的口吻,描述女主人公青豆夜店尋歡,甚至有過同戀行為,男主人公日常與已婚女子偷情,並與17歲的女孩深繪裡發生微妙的性關係等等等等。
  • 他把村上春樹的《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翻譯到美國
    傑伊·魯賓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也是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語翻譯者之一。在他的書作《村上春樹和我》中,傑伊·魯賓毫不吝嗇地表達他對村上春樹作品的喜愛:「在專業學者這層身份之外,更是作為單純的個人,單純的粉絲,深深沉迷於村上作品之中。」
  • 讀 村上春樹《1Q84》方知:有些書本身就是一個世界
    既然書評寫不來,那就寫寫心中的困惑吧!《1Q84》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2009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寫作方式是以雙線平行的結構分別描寫男女主角的遭遇,單數章節屬於女主角,雙數是男主角的,只是在第三冊裡面加入了數章另一個角色的敘述,令到某些章節出現了三線平行的敘述方式,然後到差不多結尾的時候,男女主角兩線才合而為一。
  • 一人伴此一生,村上春樹的愛情比他筆下的故事更加浪漫
    讀過很多村上春樹筆下的愛情故事,故事不盡相同,卻都有著同樣的感動,無論那種感動來自於遺憾還是圓滿,感傷或者幸福,他都讓我們看到了愛情的樣子,哪怕僅僅是一點影子,也是讓人不由得新生感嘆。像《挪威的森林》中,渡邊徹在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的糾纏於抉擇;又像《1Q84》中,青豆與天吾之間時空交錯的追尋;又或者是《且聽風吟》裡,那段關於夏天的凌亂囈語……村上春樹善於寫愛情故事,愛情中千種百種的模樣在他的筆下似乎都有了獨特的生命,然而很多讀者對於村上的關注似乎常常被他「陪跑諾貝爾」的遺憾吸引著
  • 村上春樹的《1Q84》與喬治·歐威爾的《1984》,有何關聯?
    《1984》封面村上春樹的《1Q84》呢?去年的時候讀了一半,但感覺無論是藝術效果,還是表現手法張力都無法與奧威爾的《1984》比。村上春樹村上春樹取名《1Q84》,明顯是在向《1984》致敬。Q的字型不但與9相似,而且在日語裡9也與Q同音。書裡寫了兩個平行線故事,其中一個就發生在1984年。
  • 心有所屬,也接受其他男性求愛,村上春樹:這才是女性的真實渴望
    村上春樹的這部長篇小說給了我絕佳的體驗,這麼描述非常準確,它把我吸進了書中的世界,不是現實中的1984年,而是由作者所創造的1Q84年。在看這部小說之前查看不少的評論,大多數人都痛批這本小說,稱寫得亂七八糟,不知道到底講了什麼。村上春樹的粉絲表示對他十分失望,把這部小說定為徹底的失敗。
  • 村上春樹如何繼承了魯迅:從阿Q形象譜系說起
    魯迅筆下的阿Q形象在日本也形成了形象系譜,阿Q代表著缺乏主體性、遠離變革的龐大群體,以及那些最終沒有能夠參加變革的如同舊日幽靈般的人物,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樹都以阿Q的形象批評戰後日本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市民社會」。
  • 村上春樹和他的作品都太健康了,到了晚年多少有點無聊
    漫長的寫作生涯如同跑馬拉松,在後半程要想不掉隊,需要充沛的體力和強大的意志。村上春樹無疑是晚年作家中的佼佼者。60歲的時候,他出版了三卷本的《1Q84》,成為其寫作生涯的又一高峰。此後,他仍舊保持著兩三年出版一本新書的速度,長篇、短篇、隨筆、對話錄,各種文類一應俱全。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著有在日美同步出版的長篇小說《歲月之光》《傾聽村上春樹》等多部作品。翻譯過多部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日本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尤其作為《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等村上春樹重要作品的譯者而聞名世界。村上春樹及其作品也因為他的譯介,在西方世界得到關注,並獲得好評。
  • 村上春樹再次與諾獎失之交臂 因為作品太火?
    9日一大早,#村上春樹繼續陪跑文學獎#衝上了熱搜。一些網友感嘆村上春樹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還有人曬出其作品中比較經典的句子。也有不少人在討論,村上春樹啥時候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獲獎的可能性有多大?「陪跑」文學獎的村上春樹最近幾年,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都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但基本次次落空。所以,也有人戲稱他為「萬年陪跑」。
  • 村上春樹: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記得第一次認真嘗試理解「孤獨」是因為村上春樹的作品《挪威的森林》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挪威的森林》因害怕失望,所以只能選擇孤獨。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
  • 《林少華看村上》:林少華帶你讀懂村上春樹作品的異質性
    而村上春樹則是一種減肥藥,世上最受歡迎的減肥藥,人人都要吃。一句話道盡了村上春樹小說的受歡迎程度,作為當代最著名的日本作家之一,其作品深受歐美作家影響,鮮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文字風格輕盈,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的知名度。
  • 村上春樹全新短篇集《第一人稱單數》及其它作品介紹
    該作品是村上春樹繼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之後時隔6年,也是繼小說《刺殺騎士團長》之後時隔3年,再次有新作問世。圖書封底文字村上的創作不受傳統拘束,構思新奇,行文瀟灑自在,而又不流於庸俗淺薄。此外,內容也特別收錄村上的訪談,除了閱讀小說之外,讀者也可透過村上春樹所搜集的T恤,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這位多才多藝的作家。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於是就有了所謂「村上現象」。在這個據說文學越來越低迷的時代,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日本作家能受到這樣的愛戴,實在是件稀罕事。    了解作家的最佳途徑是閱讀作品。如今村上春樹的主要作品幾乎都已譯成中文或正在譯介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陸續推出的17卷本《村上春樹文集》。
  • 村上春樹:「永遠是鴨子,不可能變成天鵝」
    村上春樹說自己「幾乎不讀當代日本文學作品」,他與日本文學圈始終存在隔膜。「在這世界上,怪事總會發生,你不知道為何會這樣?」村上春樹說。這句話也許就是理解他所有小說的題眼,但他說這句話時明確指向的是《多崎作》。小說裡有一位爵士鋼琴家,他似乎籤下了死亡契約,能夠看透人的心靈。「鋼琴家為何能看到人身上的顏色,我不知道。」村上說,「它就那樣發生了。」村上春樹認為,小說一般都需要一定的神秘性,「如果非常重要的秘密無法解釋,那麼讀者就會感到失落。那不是我所希望的。
  • 村上春樹遠比莫言出名,為何卻得不了諾貝爾獎?原因只有1個字
    ——村上春樹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獲獎者為中國作家莫言。至此,村上春樹已經不知道第幾次提名了,有人說是6次,也有人說更多。當然,這些都是不公開的數據,沒人知道他被提名了幾次。村上春樹也被人調侃成「諾貝爾萬年陪跑」。
  • 讀書‖《1Q84》的神奇之旅
    《1Q84》這本書名就很奇特,村上春樹的文章向來晦澀難懂,各種暗示、隱喻,不為我所明了。可故事還是吸引著我,有趣又魔幻。從天吾與青豆十歲時的「告白」,到二十後的「1984」,兩人紛紛誤入詭異的1Q84 年。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文章最後有部分名句摘錄)在分享讀者的評論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村上春樹的生平。只有真正了解了作者,才會更加深入的體會到他的作品深意。如果是已經熟悉他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第二部分。#02作品特點村上春樹的作品充滿了個人獨特的風格,熟悉的人甚至只需看一、兩頁便能知道是他的作品!
  • 「少年」村上春樹,生日快樂!
    1961年,村上隨父母移居蘆屋市。在蘆屋市精道中學讀書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世界文學全集,為村上春樹日後文學成就的一塊奠基石。村上春樹與妻子高橋陽子相識於早稻田大學讀書期間,那時,村上春樹與高橋陽子相遇在學校的圖書館。22歲那年,還在讀大學的村上,和女朋友高橋陽子直接領證結婚,婚後,他們倆白天到唱片行做事,晚上在咖啡館打工。隨後又在校外開了家爵士樂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