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村上春樹的《1Q84》這部長篇小說,小說共有上、中、下三部,書中以兩個主人公天吾君和青豆視角做為兩條主線展開故事情節。
女主角青豆在大學時進修體育專業,畢業後在一家健身俱樂部的擔任女教練,為女學員們教授女子防身術。
原本考慮到女子和男子身型的重大差異和生理差異,認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遇到危險和遭受侵犯時如何一招踢中男子的胯下。
後來因為健身俱樂部的高層考慮到這項技能訓練,雖然有效但是卻不夠文明,高層領導巡視時見到一大群女學員對著一位假人猛踢胯下,實在是有損俱樂部的形象,傳出去有損高級健身房的名聲,於是便取消了該項技能訓練,改為基本的女子防身術術技能訓練。
青豆在如何針對女子開展訓練上,與高級健身房的高層意見相左,認為其他所謂的女子防身術在遭遇危險時都沒有實質性的作用,女子和男子的體型的巨大差異,導致發生危險時無法真正與男子抗衡。便認為自己的工作並沒有真正地幫助女性學員,施展這些花拳繡腿還不如拼命逃跑來得更有效。
於是她只是將這份工作當作打發時間和餬口的差事而已。
青豆隱藏的真正職業是殺手,她熟悉人體的結構和所有的穴位,知道如何在短時間內將人一招斃命,第一次使用這項「技能」是在自己閨蜜死後,她親手殺死了閨蜜的老公,並製造了突發心肌梗塞猝死的假象。
1、家庭生活不幸,她們比任何人都珍惜來之不易的感情。
青豆出生在宗教家庭,雖然家庭富裕,卻因為深受「證人會」教義的影響,卻過著最拮据的生活,衣服也都是別人穿剩下的,吃著最簡單難吃的食物還經常擔心餓肚子,周末沒有可以支配的時間,只能同媽媽一起上門傳教。後來同父母決裂後脫離了「證人會」,便被父母和兄長認為是拋棄了信仰的叛徒。
在這種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父母將宗教信仰凌駕在骨肉親情之上,對孩子缺乏最起碼的關愛,對孩子的身心都是一種摧殘。
在青豆的一生中最珍惜的兩個人,十歲那年為她挺身而出的少年,也就是少年的天吾君,她執著地愛了他一生;另一個是她的閨蜜大冢環,她們同病相憐,相互取暖。
閨蜜大冢環的家庭條件很好,但是母親和父親離婚多年,母親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她,她和青豆成了好朋友,兩個家庭同樣不幸的少女在一起抱團取暖。
小時候,大夥都嘲笑青豆是「證人會」的傳播使者,都遠離她不和她玩,當然她也沒時間和大夥玩,因為她要和她的媽媽上門傳教。所以就養成了獨來獨往的孤僻性格,後來也只有大冢環一個朋友,所以青豆格外的珍惜她們的友誼。
可是,閨蜜大冢環總是遭遇渣男,與她談念愛的無一不是渣男,最後還不聽青豆的勸告嫁給了一個家暴男。結婚前因為青豆的反對和她大吵了一架後斷了聯繫。
2、有時候我們執意作出的選擇其實是一切都是不幸生活的開端,只是我們沒有想過會因為這個選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最後還丟掉了自己的性命。
閨蜜的老公是個富二代,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家暴男,家暴沒有任何道理可將,通常一件小事都會被拳打腳踢。閨蜜嫁給老公後就後悔沒有聽從青豆的勸告,可她沒有勇氣離婚,在以悔恨的語氣寫給青豆一封信後,自殺結束了自己短暫的生命。
可是閨蜜對青豆來說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有人說血緣關係是不能選擇的,從未出生起就已經註定了,可是朋友是可以選擇的,我們性情相投,彼此依賴。對於青豆來說,閨蜜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教她走進以前從未涉及的領域,打開了原本緊閉的心門。
可她最後以這樣決絕的方式離開了她,青豆覺得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坍塌了,因為閨蜜是自殺,法律和體制的漏洞,那個實施家暴的男人仍然雲淡風輕的出席了死去的老婆的葬禮後,一如往常,說不定幾天後又去禍害其他的女性。
需要有人為這件悲劇負責,她要讓那個施暴的人付出生命的代價,只有這樣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人渣。她必須做些什麼來阻止悲劇的發生,那些因為正在遭受家暴或者因為家暴死去的弱女子需要有人站出來,為她們伸張正義。
她是個天生的殺手,有著最冷靜理智的大腦和特殊的「殺人」的技能,她精心策劃了一場謀殺將那個實施家暴的男人成功地送進了地獄。
3、即使我們生活在法律和體制完善的和平年代,即使我們當代女性的地位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但仍然有那麼一群人無視法律制度和道德準則,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必須時刻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前不久北大法學女生包麗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的事件,北大高材生準研究生牟翰林對被害女生進行辱罵,詆毀和精神控制等手段,逼迫女生最後導致其自殺,讓人不敢相信這種道德敗類竟然是文明時代的產物。
也警示我們廣大女性千萬不要戀愛腦,時刻擦亮雙眼分辨渣男,渣男不但欺騙感情,更有甚者還會謀財害命。
現實中沒有懲惡揚善的殺手,我們遭遇家暴,出軌等事件時,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定不要相信渣男的隻言片語,家暴和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及時遠離不平等的戀愛關係,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