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對加快我省工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山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山東省推進工業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方案(2020-2022年)》,明確我省將以打造「一個平臺(工業大數據平臺)、一個庫(工業基礎大資料庫)、一批應用(工業大數據應用)、一片雲(工業大數據中心)」為主線,加快全省工業數位化轉型。
工業大數據,是工業領域產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數據的總稱,為加快工業大數據平臺、工業基礎大資料庫和工業大數據中心建設,推動工業大數據應用落地,以數據驅動加速工業升級,形成資源富集、應用繁榮、治理有序、產業進步的工業大數據生態體系,《方案》總共給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網絡基礎設施,加快企業內網升級改造,推動工業無源光網絡、千兆乙太網等新型工業網絡部署及各類工業通信協議兼容統一,爭取標識解析體系國家節點在山東落地,到2022年,全省建成國家二級服務節點10個左右;建設省工業大數據中心,選擇濟南、青島等市建設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省級分中心,支持能源、機械、化工等領域建設行業節點,推動省工業大數據中心與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對接,實現數據由省級節點向國家中心節點歸集。
促進工業數據採集匯聚:推動工業數據全面採集,加快高耗能、高風險、通用性強、優化價值高的工業設備數位化改造,推動研發、生產、經營、運維等全流程的數據採集,到2022年,在化工裝置、高能耗設備和通用動力設備等領域選擇不少於1000家企業,實施「工業數據採集專項行動」;加速工業數據高質量匯聚,啟動工業大數據主題庫建設,打造一批行業專題庫。到2022年,全省高質量工業數據集實現澤(Z)級突破。
推動數據流通交易:促進工業數據共享開放,鼓勵企業搭建數據共享平臺,推進內部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整合,支持企業建設數據開放平臺和工業數據空間,引導上下遊企業開放數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向產業網絡、供應網絡演進;激發工業數據市場活力,支持建設省級工業大數據交易平臺,探索推行數據(產品)登記制度,引導數據(產品)先登記再流通,在能源、化工、冶金等領域開展數據交易試點,引導數據交易從線下、獨立交易轉向線上、平臺化交易。
深化數據融合應用:支持企業構建協同研發體系,實現基於用戶數據分析的產品創新。鼓勵企業打通生產全過程數據鏈,提升生產線智能控制、生產現場優化等能力。推動企業研發、生產、管理與銷售等全流程數據集成,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培育數據驅動的製造新模式,鼓勵企業貫通用戶數據與製造數據,實現柔性化、定製化生產,引導企業利用數據開放平臺,發展網絡化製造和敏捷供應鏈。推動企業拓展製造能力交易、預測性運維等新型服務,大力發展服務型製造。
提升數據治理能力:加強工業數據分類分級管理,落實國家《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要求,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推動企業構建涵蓋研發、生產、運維、管理、外部等五類數據域和高、中、低三級風險的分類分級管理體系;開展數據管理能力評估貫標,推廣《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GB/T 36073-2018,簡稱DCMM),到2022年,力爭100家企業達到3級(穩健級)以上標準。
強化數據安全防護:依託省工業網際網路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加強態勢感知、測試評估、預警處置等數據安全能力建設,到2022年,打造一批工業大數據安全標杆企業;加強工業數據安全產品研發,建立安全可信的數據安全產品體系,增強數據安全防護能力,到2022年,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優秀產品與解決方案。
完善產業生態體系:組織編制工業知識圖譜,支持建設基礎共性、行業通用機理模型資源庫和工具集,搭建工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動工業知識、技術、經驗軟體化,鼓勵社會力量建設開放共享的工業APP和微服務資源池。到2022年,通過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的工業APP和微服務下載量不少於2萬次;構建工業大數據創新生態,採取競爭立項、定向委託、組閣揭榜等方式,突破數據匯聚、建模分析和應用開發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支持建設工業大數據創新載體,到2022年,培育一批工業大數據領域重點實驗室、產業創新中心、創新服務機構和創新人才基地;打造工業數據產品和服務體系,圍繞工業數據採集、存儲、加工、分析和服務,構建工業大數據基礎性、通用性產品體系,培育一批數據資源提供商和數據服務龍頭企業,發展一批數據標準制定、測試評估、研究諮詢的服務機構,優化工業大數據區域布局,形成優勢突出、帶動性強的產業集聚區。
據介紹,對於國家布局的重點任務、試點工程,《方案》做出具體安排,確保做好承接準備。比如,落實建設工業大數據中心國家分中心要求,提出依託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青島分院等建設一批區域節點、行業節點,推動數據由省級節點向國家中心節點歸集。再如,落實開展數據管理能力評估貫標要求,積極爭取國家DCMM貫標地區試點。
同時,堅持需求牽引,省工信廳已對我省工業大數據領域重點項目開展摸底工作,形成了重點儲備項目匯總表、工程化推進表等,讓《方案》落實到具體企業上、項目上,以場景化推進保證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落實、政策好用管用。
為推動相關部門和各市抓好貫徹落實,《方案》還提出五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強工業和信息化、網信、科技、財政、國資、大數據、通信管理等部門間協調,統籌推進工業大數據發展。二是鼓勵各級財政統籌專項資金,採用獎補、貼息等扶持方式支持工業大數據發展。三是開展團體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編制工作,積極承擔或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四是組織數據融合應用試點,推廣工業大數據應用路徑、方法模式。五是深推進與相關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在技術、標準、人才等領域合作。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