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傳統工業企業提檔升級 荊州636億元主攻技改

2020-12-22 荊州廣電新媒體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荊州社會正文 來源: 湖北日報 時間:2020-12-14 09:43

閱讀提要

近年來,荊州市大力實施「千企千億」技改工程,以大平臺、大龍頭、大產業為載體,圍繞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水平,全力支持企業對產業鏈中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等進行技術改造,推動傳統工業企業提檔升級,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發展。

636億元投向328個重點技改項目

12月初,能特科技公司新建高級醫藥中間體搬改項目主體工程完工,「益曼特維E」首批產品下線,公司產品類別再「擴容」。公司總經理張光忠介紹,該項目投資8.8億元,可年產900噸高級醫藥中間體,比老生產線增加3倍多,年銷售12億元。

「技改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永恆主題。」荊州市經信局技改科科長黃茸介紹,近年荊州滾動實施「千億千億」技改工程,鼓勵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技術創新。全市共納入重點技改項目328個,總投資636億元。

通過技改,凱樂科技量子通信、菲利華石英纖維、五方光電等一批企業市場佔有率居行業前列;江漢精細化工、四機賽瓦、中石化四機石油機械分別入選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單項冠軍培育、示範企業。

在產學研方面,清華大學、湖北恒隆、華盈基金與荊州開發區聯合成立「清研汽車先進位造創新中心」,從事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領域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加速荊州汽車產業創新。去年荊州規上工業企業用於研發的費用達到22.7億元,同比增長90.9%。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增加值78.1億元,同比增長30.2%。

三年技改雖已收官,但步伐不曾停歇。今年荊州又提出「大抓工業、抓大工業」,新一輪技改再掀熱潮——投資7.36億元的長江醫藥集團中藥健康產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投資3.1億元的宇興環保科技公司裝備升級項目已經完工,江漢建機、美靈寶等一批技改項目開始投產見效……1月至10月,荊州工業技改投入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

急需更多高新技術企業和龍頭帶動

梳理荊州技改清單不難發現,收穫之中仍有隱憂——

荊州市經信局數據顯示,2019年全市規模工業大型企業13家,僅佔規模以上企業總數1.1%,產值過50億元的僅有3家,過百億的僅1家。目前荊州暫無千億產業。

「高新技術企業少,龍頭帶動作用弱,仍然是制約荊州工業經濟的主因。」武漢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陳忠斌說,荊州仍以傳統產業為主,處於產業價值鏈中低端,而附加值高、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先進位造業發展相對不充分。同時缺乏一批百億重點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引領。發展工業經濟,既要「繁星」滿天,也要「明月」引領。

專業人才匱乏,創新能力不足也是一大短板。「荊州雖坐擁長江大學、高職高專等一批高校,具有一定人才基礎,但多數畢業生選擇珠三角、長三角一帶就業,『孔雀東南飛』現象明顯。」黃茸說,荊州缺乏一批技術型專業人才和高質量科研人才。

荊州市經信局在走訪企業過程中了解到,受市場、資金等因素影響,企業發展信心受阻,技改投資逐年減緩。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原本有技改投資意願的企業調整或是暫緩,還有一批在建技改項目延期,影響企業擴能與升級改造。

擁抱「5G」驅動產業升級

荊州美的工廠車間門口電子屏上,通過5G信號傳輸的產品動態信息實時滾動,管理人員通過屏幕就能知曉設備運行和產品生產狀態;生產線上,機器按設定程序對產品進行貼片、裝配、查驗,工人只需進行遠程操控……

今年5月,荊州第一個5G工廠——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電子分廠投運。當日荊州全面投入5G商用,成為我省第二個啟動5G商用的城市。

「國家針對湖北密集出臺扶持政策,將給醫藥大健康、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等相關產業帶來新機遇。」陳忠斌介紹,國家大規模投資5G網絡、工業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推動各地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

荊州正張開雙臂擁抱「網際網路+工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進行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該市已謀劃上報工信部重點支持優質項目53個,計劃總投資1147億元;謀劃「新基建」重點項目169個,計劃總投資410億元。

荊州市經信局局長黃林強介紹,荊州將通過財政資金、市場融資等多種方式緩解技改資金難題,支持面向企業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服務平臺,為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據透露,「十四五」期間,荊州將重點推進電子信息、汽車製造、生物醫藥化工、紡織印染及服裝等產業鏈發展,大力支持龍頭骨幹企業發展,打造千億產業、百億企業。(記者張茜)

相關焦點

  • 福清設立獎補機制推動企業技改
    福州新聞網12月1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記者近日從財政部門獲悉,福清以「擴能、提質、創新、綠色」為方向,推動實施總投資額583.5億元的重點技改項目建設,其中2020年力爭完成技改投資210億元。
  • 山東省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臨清)現場會召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李軍8月21日上午,山東省工業企業智能化綠色化技改(臨清)現場會順利召開,旨在加快實施《山東省傳統產業智能化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促進工業企業與智能化綠色化技改服務商供需對接,賦能企業轉型升級與產業高質量發展
  • 總投資超95億元!高新區: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速全市第一!省媒大篇幅報導
    其中,工業投資保持較高增速,說明企業看好江門高新區的未來發展前景,更多新項目的上馬將為該區做大經濟體量積蓄能量;技改投資增長超兩成,則反映了當地企業增資擴產的信心、轉型升級的意願持續增強,有助於該區加快優化產業結構。
  • 湖北出臺新政支持新一輪企業技術改造,企業技改單個項目最高補助...
    省委、省政府堅持製造強省戰略,以技改升級為突破口,2020年12月21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技改13條」。 「技改13條」提出,對總投資2000萬元及以上的項目,採取全省競爭擇優方式確定支持對象,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8%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應用,按裝備銷售單價的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 「技改」助力新舊動能轉換跑出「加速度」
    服務水平及市場份額,預計年可新增產值1億元   技術改造,正推動著許多像百華公司這樣的製造企業由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以高端、智能、綠色、精品、服務型製造為主攻方向,緊盯企業發展趨勢,靠前服務,通過前期走訪企業,獲悉企業發展現狀,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做好技改項目申報的宣傳
  • 棗莊市臺兒莊區:智能化技術改造助企業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棗莊市臺兒莊區:智能化技術改造助企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棗莊市臺兒莊區全力提速行政審批效能,大力實施「千項技改」和「千企提質」,推動
  • 著力穩定經濟增長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深化改革開放創新 衡水推動高...
    對此,衡水高新區持續深化「中科院+」,在我省首先創建了「工業醫院——工業診所——工業大夫」三級診療體系,有效破解企業轉型升級的科技「痛點」,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新產品投產後,將年增銷售收入1000萬元,新增利潤120萬元!」曹佚興奮地說,在政府的精準幫扶下,他們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將更加突出。
  • 揚州:政府部門當好「客服」「補鏈強鏈」企業唱「主角
    近三年,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年均增幅達16.5%,實施重大技改項目102項、總投資362億元;全市技改項目佔項目總數的46.6%,技改項目已成為重大項目建設的中堅力量;累計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採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類技改項目56個,55%集中在汽車、機械、電力裝備、石化等主導產業,加快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 剛剛閉幕的國際汽車輕量化大會暨展覽會
  • 前8月陽江103家企業完成技改
    技術改造是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近日,記者從市工信部門了解到,1-8月我市共推動103家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全市共完成工業技改投資7.67億元。眼前的這臺真空熱處理爐是拓必拓公司投入了60多萬元進行升級改造後的設備。今年,拓必拓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創新精益生產,全年合計投入約660萬元用於技術改造。目前,已經開發了專用於五金刀剪產業的刀具自動化柔性磨削裝備,正在升級改造自動化熱處理生產線,布局運營6條精益生產線,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產品品質,促進陽江刀剪技術發展。
  • 3年累計投入1.85億元技改資金「練內功」
    胡湘東表示:2018年以來,公司已累計投入1.85億元技改,實現了洗衣機和微波爐領域全品類製造能力;同時公司增資擴產的新廠房也即將在明年一季度實現投產;屆時,新的研發設計院和實驗室也將投入使用。「我們一直在苦練內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他說。裝配線轉一圈洗衣機便可下線在滾筒洗衣機裝配車間,工人們正圍著一條大型的U型裝配線展開裝配。
  • 藍田經濟開發區:園區企業看過來,收下這份滿滿的企業技改「乾貨」!
    為進一步幫助企業了解技改相關政策和要求,推動技術改造。日前,龍文區市級技改業務銀企對接推進座談會於藍田經濟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召開。藍田經濟開發區和龍文區工信局相關領導,漳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技改貸款業務合作銀行和龍文區技改企業負責人到場參加。
  • 邁寶赫爭當「技改」企業先鋒,智造全升級
    近日,山東衛視新聞聯播播放了一則山東企業「技改、智變」相關的新聞消息,山東寧津邁寶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在新聞中驚豔亮相,主持人跟隨記者對該企業的實地採訪,了解了這個企業在山東「技」改推動過程中所做出的一系列表率貢獻。據悉,該企業是山東省政府大力扶持的一家知名企業,企業裡項目,也隸屬於山東省政府統籌的重點項目。
  • 前三季度中山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全省第一,工業和技改投資成增長「雙...
    在推動中山經濟回暖的力量中,固定資產投資表現突出,前三季度,中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4%,增速全省第一,全市固投增速已連續4個月保持兩位數。梳理中山各經濟指標發現,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增幅較為突出,前三季度分別增長59.1%和46.2%。而從今年下半年起,這兩項指標增幅分別保持在40%和20%以上。
  • 山東食品雲技改:喚來春風花自開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馬永剛)12月11日上午,由山東省工信廳指導、山東省食品質量促進會主辦的「全省食品行業雲技改對接會」火爆開場。與會企業掃碼參會,廳領導線上致辭,服務商線上路演,千餘家企業在線表達技改訴求。
  • 技改企業「有話說」|東營市三和石油裝備:加油跑 握緊「科技」的...
    今年3月16日,東營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確定從2020年起,東營市財政每年拿出3億元專項資金,連續三年滾動實施1000項技術改造項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年關將至,今年的「千企技改」也即將「收官大吉」。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東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推出技改企業「有話說」系列報導,一起聽東營的企業「說」他們的「技改之路」。
  • 貴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規上工業企業上雲率超八成
    近年來,貴州省貴陽市深入實施「萬企融合」行動,推動實體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截至今年10月,貴陽市「萬企融合」省級標杆項目達44個,國家級智能製造領域相關試點示範企業達10家,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達31家,省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達20個。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上雲率達到83.5%。
  • 崇義:工業經濟發展勢如破「竹」
    作為崇義縣重要的生態工業項目之一,中竹科技石墨烯新材料生產項目以崇義豐富的竹木資源為碳源,生產高品質石墨烯、碳納米管、3D列印材料等新材料,實現全縣70萬畝毛竹資源高效利用、100多萬噸竹屑資源「吃幹榨盡」。項目達標達產後,可年消耗毛竹90萬噸,帶動5萬多戶竹農增收致富,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將一舉改變困擾當地多年的「有資源沒產業」困局。
  • 濰坊高密市柏城鎮:依託技改研發,企業逆勢發展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9日訊今年以來,濰坊高密市柏城鎮努力克服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開動腦筋,開拓思路,多措並舉,逆勢向前,深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實現了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雙贏。瑞進機械的果汁機器人項目,走的是智能化和自動化的路子,而山東長盛泰玻璃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卻在疫情影響下,堅持不懈抓技術改造,以技改增強發展活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 技改催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德州市技術改造投資分析會在慶雲召開
    分析會通報了1至10月全市製造業技改投資完成情況,各縣市區匯報了1至10月各轄區的製造業技改投資完成情況、存在問題以及到年底的具體措施,推動全市製造業技改再上新臺階。今年以來,慶雲將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作為推動工業振興的重要舉措,實施技術改造三年行動,加快推進「技改提質」工程,一大批工業技改項目順利推進,傳統產業實現「從有到優」,煥發出新的生機。為做好技改工作,慶雲多次召集專題會議分析研判技改情況,走進鄉鎮、開發區和各企業調研摸底,做到對企業情況瞭然於心。
  • 貴州工業智能製造、協同製造、企業上雲轉型升級——產業數位化...
    近年來,面對信息化潮流,貴州積極搶佔制高點,著力推動大數據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正當其時。2015年6月,我省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建設「貴州工業雲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智能製造、協同製造、企業上雲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服務,拉開了貴州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