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高新區164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

2020-12-27 中國高新網

  2月18日上午,記者從常熟高新區了解到,截至2月17日,常熟高新區164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規上企業復工率達100%。

  索特傳動設備有限公司自2月12日復工復產以來,已有近50%的員工返回工作崗位。今天,記者走進這家企業生產車間看到,這裡的機加工、裝配、鍛造、塗裝等生產區域都已恢復了生產,工人們正佩戴著口罩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忙碌。由於春節前,公司就已備足了刀具、鋼材等生產物資,復工復產後各類產品的產能得到迅速提升。目前,公司已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生產,並開始向客戶發貨。

  據常熟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面對波及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新區迅速動員,部署落實疫情防控相關措施,圍繞重點人員排摸、社區防控、居家隔離、企業復工復產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打贏疫情阻擊戰奠定了基礎。防疫工作是當前的頭等大事,經濟發展是永恆的工作主題,在一刻不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高新區一著不讓謀發展,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緊抓企業復工復產,常熟高新區成立37個企業復工輔導組前後三輪深入企業,全面排摸區內企業人員情況,宣傳講解復工政策,指導企業逐步有序復工,並在高速卡口設立「高新區接洽點」,協調幫助符合防控要求的企業高管及物流車輛快速通行。

  緊盯項目招商,常熟高新區創新招商方式,靈活應用各種線上方式強化與客商的溝通聯絡,實時推送疫情相關信息及園區發展動態,堅定企業投資信心,確保招商引資不斷鏈,項目推進不停滯,本月底還將派遣招商人員常駐日本進行產業鏈深度招商,同時積極謀劃做好赴挪威、德國招商推介相關準備工作。截至目前,到帳外資達1.8億美元,完成年度目標的72%,創同期新高,一月份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91億元,增長10.3%;

  緊扣項目開工,圍繞一季度開工項目佔全年50%的目標,常熟高新區對開工項目逐個進行過堂式會審,明確序時進度,排除難點堵點,目前一季度開工11個項目中,有4個項目已取得施工許可,6個項目正在辦理施工許可,1個項目正在審圖,確保如期開工建設。同時做好2、3季度項目開工準備,提前謀劃資源要素保障,加快項目前期審批,提前爭取進度餘量空間。

  常熟市委常委、常熟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建國表示,下階段,高新區將全力破除疫情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分析,在挑戰中尋求機遇,在創新中尋求突破,以決戰的姿態、必勝的信心拼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責任編輯:賈法泉)

相關焦點

  • 洪澤經開區規上規下企業全部復工
    本報訊 洪澤金祥洗衣廠近日收到經開區擔保的100萬元貸款,資金問題解決後,企業得以順利復工復產。洪澤區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周海濱說,在確保規上企業能復盡復的同時,他們通過三方面精準幫扶,使經開區規下企業也實現了全部復工。幫企業招工,保障企業復工穩崗。
  • 山東濟寧汶上114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
    為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汶上縣堅持防疫、生產兩手抓、兩手硬,成立重點項目開工和企業復工復產領導小組,下設四個工作專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針對企業復工個性問題,實行『一對一』精準服務,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確保了企業穩開工、快開工、開好工。全縣共有規上工業企業114家,2月15日,已全部經過驗收實現復工復產。
  • 高新區178家規上企業 有了禁毒工作站
    全媒體記者 胡樂 通訊員/易斌株洲日報訊 近日,株洲高新區出臺了《關於印發株洲高新技術開發區園區規模企業建立禁毒工作站》的通知,該區產業局迅速落實企業建立實體化禁毒工作站任務,全區17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建立了禁毒工作站
  • 宿遷1721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
    宿遷網訊(記者 高雲龍) 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釀酒車間及配套車間已全面復工、江蘇益客食品有限公司已開工3條生產線、東貝機電(江蘇)有限公司職工返崗率已達85%……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截至2月24日18時,宿遷市1721戶規上工業企業均已復工,正在開足馬力生產。
  • 優化載體平臺 厚植雙創土壤 常熟高新區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區
    位於高新區內的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經國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國縣級市中首家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也是常熟高新區推進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區域創新能力的重要戰略平臺。2008年,常熟高新區以「科技鎮長團」試點為契機,聯合省內多所高校創建了常熟大學科技園,為科技創新要素稀缺的高新區奠定了堅實的創新基礎。
  • 安徽五河: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
    截至3月11日,五河縣11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新華社發(黃博涵 攝)截至3月11日,五河縣11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新華社發(黃博涵 攝)截至3月11日,五河縣11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新華社發(黃博涵 攝)
  • 關注|郴州高新區首家大型企業復工!防護咋做的?
    2月10日上午7:15,郴州市高新區臺達電子企業門口,一批批員工有序排著隊等待體溫檢測,回廠復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醫護人員對員工測量體溫。「請大家站在空格之內,前後保持間隔1米!」臺達電子集團於1971年在臺灣成立,是世界第一的開關電源與無刷直流風扇產品的領導廠商,臺達電子(郴州)有限公司2007年8月落戶郴州,員工規模達3400人,本次復工約有1600-2000名員工進廠,是郴州高新區防疫期首家節後復工的大型企業。進入廠區後,臺達電子還有紅外線檢測儀多層次測溫。
  • 主動服務創新管理 加快高新區項目建設復工進度
    為全面落實省市區關於防疫期間項目復工建設要求,確保項目順利復工,保障高新區經濟發展,連日來,高新區城市管理局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多措並舉為項目「清障」,全力以赴為復工「守關」。  截止2月22日13時,絲路前海園、西安電子谷項目J區、西安高新區天翔建設有限公司等23家土方清運項目、消納場所、清運企業已通過復工審批。
  • 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臨安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
    這是該組當天核驗的第8家企業,也是2月8日工作啟動以來核驗的第60家企業。在核驗復工申請審核表、企業員工健康登記表、員工承諾書、企業承諾書、復工方案等申報材料後,核驗組又實地查看了臨時隔離點設置、食堂布置和消毒防疫設施等。「恭喜你們可以復工了!」核驗通過後,陳振東將《復工通知書》遞交給公司負責人。餐廳的防護措施如何?防疫物資準備是否充分?
  • 株洲高新區:解決小微企業復工痛點 讓「小齒輪」轉動起來
    截至3月12日,株洲高新區已有184名駐企聯絡員共走訪聯繫844家小微企業,已復工企業725家,復工率達85.90%,企業中復工人數11377人。小微企業開動起來,是打通產業鏈復產的最後一環,也是全面復產的必然要求。尤其在產業集群特點顯著的新區,小微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支撐。
  • ...福州高新區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福州高新區|福建上潤精密儀器|...
    在此基礎上,福州高新區還減免了企業房租、對實施「留崗留薪」企業予以補助、給予企業穩就業獎勵,並對轄區內有稅收考核要求的企業,免於考核第一季度稅收。位於福州高新區內的福建上潤精密儀器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傳感器、管閥件等工業自動化儀表及高精密機械加工的高科技企業。
  • 濰坊高新區:厚植企業成長沃土
    「小升規」是指小微工業企業經過發展,成長升級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區持續加大培育服務和政策扶持力度,不遺餘力推進小微企業實現上規升級,一批高成長、富有創新力的企業正逐步成為工業經濟穩增長的生力軍。2010年,海歸博士孫遜運在高新區創立了濰坊星泰克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 1500餘名工人上崗——郴州高新區臺達電子復工見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顏石敦 通訊員 廖振華 劉志陽2月10日,迎著朝陽,郴州高新區臺達電子有限公司復產驗收合格正式復工,沉寂的廠區頓時變得熱鬧起來。郴州高新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現有註冊企業1200餘家,常住人口近8萬人,其中產業工人 6萬多人 。臺達電子公司是郴州市十佳外向型經濟企業之一,2007年落戶該市,主要生產電子零件、風扇、變壓器、網絡元器件等。目前,公司有員工3400餘人,年銷售額達10億餘元,年創稅收超3000萬元。
  • 記錄常熟復工後的一天!理髮店老闆:絕大多數為男同志
    經歷了一個春節的沉寂在家蹲了一個多月的常熟人開始懷念曾經熱鬧的常熟近期慢慢復工的常熟終於有了一絲熟悉的樣子上午6:30「送到小區和寫字樓,都會放在物業準備再門口的一張桌子上,告訴顧客外賣已送到之後離開。中午11:30「吃飯像考試,禁止交頭接耳」部門的同事都必須和「小朋友們」一樣,洗手、測體溫、分批次就餐。
  • 他們這樣為企業復工按下「加速鍵」!
    他們這樣為企業復工按下「加速鍵」!為了企業復工復產,這鄉也是第一時間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制度,幫助企業完善復工審批手續,並協調採購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在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過程中,西下營滿族鄉全力做好轄區企業的「服務員」。
  • 長安鎮1978家重點企業已全部復工
    ,看復工」媒體行活動走進長安,深入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記者獲悉,截至3月18日,長安鎮1978家重點企業已全部復工,復工率100%。 復工人數居全市第一 在「走企業,看復工」長安專場發布會,長安鎮委副書記、鎮長覃春等出席發布會,介紹長安復工復產情況。截至3月18日,長安鎮1978家重點企業已全部復工。
  • 吳江開發區「暖企八條」助力企業復工達產
    近日,來自河南商丘的86名企業員工乘坐G1820次列車緩緩駛入蘇州北站,吳江開發區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的10名工作人員及4輛大巴車將他們安全送回住所。這是繼通過點對點服務使群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443名工人乘坐「專車」從家門口直達廠門口後,吳江開發區服務企業復工返崗的又一舉措。    這些工人能回「家」,得益於吳江開發區出臺的「暖企八條」。
  • 嘉興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全部開復工!
    這兩天,嘉興工業企業復工復產不斷提速。記者從市經信局了解到,截至今天(2月20日),嘉興市規上工業企業應復盡復,基本實現全部開復工。復工率攀升、產能爬坡,表明嘉興市工業企業正在復原活力。在亞特電器的裝配生產車間,生產線上的工人們正忙著進行鏈鋸組裝。
  • 濟寧高新區「駐廠防控醫務員」築牢企業疫情「防火牆」
    濟寧高新區組建「駐廠防控醫務工作者」隊伍,對區內百餘家重點企業進行包保,確保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一大早,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柳行分院派出的防疫指導員來到伊頓工業濟寧有限公司,指導企業工作人員佩戴防護用品、科學開展消毒消殺,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確保防疫工作不留死角。柳行分院醫生劉紅豔說,「因為如果不注重每一個細節,容易出現大問題。
  • 寧夏銀川:經開區規上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截至3月11日,寧夏銀川市經濟開發區除4家季節性復工企業外,8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為促進企業復工復產提升產能,銀川市經濟開發區從減免房租、加大技改投資、加大金融支持、延期繳納稅款、減免部分稅收五個方面,支持企業減負,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高效有序復工復產。新華社記者馮開華攝影報導3月11日,在寧夏銀川市經濟開發區內,舍弗勒(寧夏)有限公司員工在汽車軸承車間檢查加工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