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將正式踏上奔赴火星軌道的徵途

2020-12-21 騰訊網

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899

主播:董嘉琦

天氣預報

北京10℃-22℃,多雲。我國雨水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區東部、西南地區等地,以小雨或陣雨為主。氣溫方面,北方冷空氣頻繁,不少地方節後氣溫還將再創下半年來新低。受颱風「燦鴻」影響,東海東部偏東海域將有9-11級大風,陣風或達到12-13級。

小太溫馨提示:時值深秋,氣溫驟降,天氣由寒涼逐漸轉為寒冷,北方大部處於秋冬兩季轉換期,需注意保暖防感冒。此外,小長假結束了,大家要收拾好心情,注意調節生活節奏和生活環境,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

航天熱點

●萬裏海天 追星攬箭

遠望號測量船隊是我國唯一一支海上測控力量,40年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航跡遍布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實現了我國航天測控網從陸地到海洋的歷史性跨越,圓滿完成了200多次海上測控任務,取得了海上測控成功率100%的成績。如今的遠望船隊已經成為中國航天測控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這裡走向星辰大海·遠望號船隊:萬裏海天 追星攬箭

●「天問一號」將脫離地球軌道

據央視新聞報導,目前,「天問一號」已成功完成兩次軌道修正。國慶節後就要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這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重要關鍵節點。這次深空機動過後,「天問一號」將正式踏上奔赴火星軌道的徵途,到明年2月份,「天問一號」將到達火星附近開始圍繞火星運行,一兩個月之後會擇機降落到火星表面,之後將釋放火星車對火星進行巡視探測。

微信熱點

●川普宣布了這項決定!

美國總統川普7日宣布,駐阿富汗美軍人員應於今年聖誕節前撤回美國。

欲知詳情,請戳下圖

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網友A: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是川普當初的競選承諾,此舉意在提振選情,試圖向外界證明,他已兌現4年前的競選承諾。

網友B:無論川普是出於什麼目的撤軍,這總歸是一件有利於世界和平的事情。

微博熱搜

●國慶前7天超6億人次出遊

昨天是國慶、中秋小長假的最後一天,據文旅部統計,國慶假期前7天,全國接待國內遊客6.18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543.4億元。

有人說這個假期回家陪伴了父母,彌補了春節沒能回家的遺憾;也有人說假期出去旅遊,認真地看了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有的人假期也沒閒著,勤勤懇懇加了班。小太也很努力,每天早晨5點55分準時與大家見面,不知道能不能贏得你的轉評贊?

抖音熱榜

●邊防軍人唱響《我的祖國》

「在沒有界碑的國土上,我們就是行走的界碑。」邊關月下,邊防戰士圍著篝火唱起《我的祖國》,火光映照著戰士們通紅的面龐。高山湖畔,邊防戰士持槍站崗唱響《我的祖國》,5418米是戰士們投身邊防的見證。他們滄桑又稚嫩的臉龐讓人心疼又動容。

網友:邊關越遠,情懷越深!祖國有你,山河無恙!致敬子弟兵!致敬最可愛的人!

快手熱榜

●癱瘓作家靠手指敲字著百萬字作品

36歲的高淳是江蘇一名作家,患有先天性肌弛緩症的他,全身癱瘓無法站立。中學時期,他因身體原因無奈輟學。在父母的鼓勵下,開始投身寫作,受身體條件限制,他只能靠一根手指點擊滑鼠來打字。18年來,他創作出共計3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他說「不能當逃兵,要像英雄一樣活著!」

網友: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應有不屈之心。雖然身體不完美,但強大的靈魂和堅定的意志讓他活出了比普通人更加精彩的人生。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加油!

B站熱榜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北鬥衛星是如何守護我們的?

視頻通過8個故事,講述了北鬥是什麼?中國為何要用26年研製北鬥導航衛星?曾經,只差4個小時,北鬥險些失去了什麼?2020年的北鬥如何做到默默地改變你的生活?全人類導航術的進步中,中國人做對了什麼?短短15分鐘的視頻,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做了全方位的解讀。

友:我們正在通過北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知乎熱榜

如何看待美國國土安全部將中國和俄羅斯、白人至上主義者列為「三大主要威脅」?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5日稱,根據其獲得的美國土安全部首份「國土安全威脅評估」報告,中國、俄羅斯和白人至上主義者被視為對美國國土安全「三大主要威脅」。

報導稱,美國土安全部出臺這份全面報告旨在教育美國公眾,讓他們明白有關本國面臨的最大威脅都有哪些。關於中國,該報告羅列中國構成的多種潛在「威脅」,聲稱中國對美國國土安全已構成很高的網絡間諜風險,「北京的網絡攻擊能力將增強」。報告還聲稱,中國是疫情期間醫用仿冒品的來源,北京一直緊盯美國醫療供應鏈上的短缺,並藉此迫使政府採取更加親華的政策。

網友:在美國當前的政治氣氛下,中國被當成「主要威脅」之一一點也不奇怪,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

頭條熱搜

●日本將取消對中國旅行禁令

據日媒當地時間10月8日報導,日本政府計劃在下個月取消對中國和其他11個國家和地區的旅行禁令。日媒稱,除中國以外,其他11個國家和地區還包括中國臺灣,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韓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禁令取消後,日本將繼續建議民眾避免對這12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不必要和非緊急的旅行。日本政府目前禁止日本民眾前往159個國家和地區的旅行。

小太:日本決定取消對中國旅行禁令,完全合情合理,這正說明我國抗擊疫情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日本希望開發對中國的旅遊市場,我們表示支持和歡迎!但同時也希望日本遊客來華旅遊時做好隔離防護措施,你們信任我們,是我們的榮幸,但是也請不要將威脅和隱患帶給我們。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主播 | 董嘉琦

編輯 | 麻雨潔、牛萌萌

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營活動直播
    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我國行星探測工程以「天問」命名,正寓意著探求宇宙科學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 火星,這個荒涼、空寂、礫石遍布、黃沙漫天的紅色神秘星球,是地球的近鄰,與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裡。
  • 直播預告|「天問一號:火星徵途」科學傳播營活動直播
    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體現了中華民族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我國行星探測工程以「天問」命名,正寓意著探求宇宙科學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火星,這個荒涼、空寂、礫石遍布、黃沙漫天的紅色神秘星球,是地球的近鄰,與地球最近的時候距離大約為5500萬公裡。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修正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修正 央視網消息:昨天(2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
  • 王永利: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揭秘「天問一號」太空之旅背後的...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隆重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背後的故事,強烈吸引了廣大觀眾的關注,並引發熱議和好評。
  • 天問一號2月10日左右將被火星捕獲 進入環火軌道
    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今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也就是俗稱的「剎車」減速。之後,天問一號將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人造衛星,為著陸火星作準備。
  • 「天問一號」:向著火星,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探測器就要抵達火星了,只剩最後的一億公裡
    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自從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以來,中國人就將目光正式投向了類地行星--火星!據觀察者網消息稱,截止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探測火星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了116天,飛行裡程超過了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目前探測器姿態平穩,能源平衡,部分系統完成了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還完成了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
  • 第983期: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人類為何對火星念念不忘?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 天問一號都要向火星軌道靠攏了,你也該向久別的老闆和辦公室靠攏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火星(Mars)。
  • 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 德媒披露了解哪些重要信息
    命名由來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因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德國之聲7月5日指出,中國2020年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
  • 「天問一號」蓄勢待發,四問火星探測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至25日在南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衛星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任務,此次任務將正式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
  • 天問一號火星車配置:六輪獨立驅動 太陽翼呈蝶翼形
    鄧孝慈 攝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車配置公開:六輪獨立驅動 太陽翼呈蝴蝶翼形  中新網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在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對外公布了天問一號火星車的更多配置細節:火星車質量約240公斤,為6輪獨立驅動,攜帶6臺載荷,其太陽翼呈蝴蝶翼形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首次軌道中途修正 「西安造」3000N發動機...
    8月2日7時0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的3000N發動機精準工作20秒鐘後,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繼續飛向遙遠的火星。以航天六院為代表的「西安航天科技」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再立新功!
  • 「天問一號」命名有何寓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國家航天局供圖   在4月24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為什麼取名「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何時實施?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 最前線|中國正式向火星「發問」,「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
    「火星,中國來了!」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在飛行2000多秒後,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新華社記者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這引起海外科學界及媒體廣泛關注與熱議,一大焦點是此次探索火星任務計劃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專家約翰·洛格斯登說,中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包含環繞、著陸和巡視等部分,是「首探火星能夠做的最具雄心的事情」。如果「天問一號」按計劃抵達火星,將把中國太空探索事業向前推進一大步。
  • ...星光|水冰|火箭_軍事武器|天問一號|火星|長徵五號遙四|地球|...
    要飛七個月才能到達,超過5000萬公裡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送入預定軌道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新秀·「天問一號」△「天問一號」長這樣為什麼取名叫「天問」?
  • 「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進入倒計時!
    千百年後,在2020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2000多年前,當古人仰望星空,那片靜謐又神秘的藍就已勾起了對太空的好奇心,屈原曾這樣撰詩「問天」。漫漫歷史長河,人們在仰望與埋首中,積累了大量的理論與實踐。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發射團隊將在發射前對火箭進行最終測試。據新華社報導,長徵五號火箭已經進行了幾次試驗性發射,但天問一號的發射升空標誌著火箭的操作性的首次亮相。火箭預計將天問一號送入地球-火星轉移軌道,這也是長徵五號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又有新的突破
    小編今近日關注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布的消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3億公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快5個月,中途也完成了多次軌道修正等操作。根據航天局計劃任務,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預計在明年5月會著陸火星#,在10月份的時候,經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地面控制任務團隊精確操作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共搭載了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了探測器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