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黃梅戲宗師嚴鳳英:未婚先孕,歷經三次情感,死後慘遭剖腹

2020-12-03 玉人舊時光

「茶歌飄四方囉呵嗨,飄在人心上囉哎,你是山野吹來的風,帶著泥土香囉哎——」

這個聰慧美麗的女子,歌喉婉轉,似乎專為黃梅戲而生;這個敢愛敢恨的女子,一生歷經三次情感,最終覓得良緣;這個一身傲骨的女子,有過大紅大紫,也有過四處流浪,死後卻慘遭剖腹。

短短的三十八載,她為後世留下太多優秀的作品,也留給人們無盡的思念和思索。

01

因為熱愛,我願意四處流浪

1930年4月13日,安徽安慶,一個美麗可愛的小精靈降臨人間,父母給她取名取名嚴鴻六。

不想,這個水靈靈的小姑娘卻命運多舛。

4歲那年,母親離家出走,她成了沒娘的孩子。後來由於時局動蕩,父親嚴司明便把7歲的女兒送回了老家羅家嶺,跟祖父母一起生活。

幸而鄉下民風淳樸,天地開闊,生性活潑的小鴻六倒也無憂無慮。特別讓她開心的是,小奶奶能唱一口好聽的茶歌。這種輕快甜美的黃梅小調,讓本來就在父親耳濡目染薰陶下會哼唱京劇的小鴻六一下子喜歡上了,整天亮著嗓子唱,人們都誇這伢子唱得好。

可是祖父封建思想烙印很深,對小鴻六愛跳愛唱經常厲言相阻。不久,唱黃梅戲的嚴雲高回到了羅家嶺開鋪謀生,同時收徒授藝。迷上黃梅戲的小鴻六便經常偷偷學戲。13歲時正式拜嚴雲高為師,學會了《送香茶》、《春香鬧學》等傳統戲中的單折,14歲就開始正式登臺表演。

在古代,民間把江湖人物劃分為上、下九流,戲子(優伶)被歸於下九流,是一種不受人待見的職業,黃梅戲更被稱為「花鼓淫戲」。女子從事這樣職業,則被認為有辱家風而備受歧視。

1945年春,15歲的嚴鴻六在桐城練潭張家祠堂第一次登臺演出,觸犯了族規,嚴氏祠堂要抓她沉塘。在師傅的幫助下,嚴鴻六逃離家庭,投奔戲班。

從此,她開始了四處流浪的學戲唱戲生涯。

第二年,嚴鴻六進入安慶戲班「共和班」,改名嚴鳳英,並演出了《小辭店》和《遊春》,一下子轟動全城。

可是,唱戲讓她收穫了名利,卻也帶來了災禍。不久,好不容易有了安身之所的嚴鳳英不得不再一次出逃。

因為她被當地的一個自衛隊大隊長看中了。眼看劇團被帶刀帶槍的士兵們包圍起來,無奈之下的嚴鳳英為了劇團大局不得不束手就範。但嚴鳳英自小性格剛強,誓死不從,不但整天裝瘋賣傻胡言亂語,還幾次要上吊自殺。最終尋得機會逃了出來。

1947年底,17歲的嚴鳳英避走南京學習京昆藝術與歌舞。路經秋浦時曾在當地唱了三個月的黃梅戲。憑藉俊俏的扮相、甜美的唱腔和輕盈的舞姿,嚴鳳英名動大江南北,成為安慶周邊黃梅戲藝壇上的頭塊招牌。

誰知,相同的厄運再次重演。1948年,嚴鳳英隨劇團來到青陽駐唱,被當地陳姓惡霸扣押逼迫做其小妾。儘管受盡凌辱和恐嚇,但嚴鳳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憤而吞金自殺。幸運的是她被救了過來,並在當地開明紳士的幫助下逃離了虎狼窩。

後來,她繼續隨劇團在貴池等周邊地區走村串巷賣唱。1949年4月下旬,流浪的嚴鳳英被路過的渡江隊伍解救。部隊同志動員她參軍做醫務工作,但熱愛黃梅戲的她最終還是倔強地選擇了四處流浪唱戲。

02

事業愛情並蒂開

嚴鳳英黃梅戲的唱腔亮麗沙甜,韻味獨特,融合貫通京劇、越劇、滬劇、民歌之長,自成一家,譽為「嚴派」。

著名劇作家、中國現代戲劇奠基人之一的田漢稱她為「黃梅戲裡的梅蘭芳」,國人稱其為黃梅戲的「一代宗師」。

解放後,她的愛情伴隨著事業翩翩而至。只不過,和蒸蒸日上的事業相比,這愛情來得太過坎坷。

1949年10月,19歲的嚴鳳英從蕪湖來到到南京米高梅舞廳賣唱伴舞,改名嚴黛峰。為了躲避閒雜人等的騷擾和糾纏,她委身於一位木材商人,後來得知對方已有妻室後憤然分手。

不久,經人介紹,20歲的嚴鳳英認識了新喪偶的京劇名票、富商甘律之。俊男靚女,情趣相投,兩人很快墜入情網。不久,徵得父親甘貢三同意,甘律之就把嚴鳳英接回甘家。

甘貢三非常賞識嚴鳳英,還親自教她唱崑曲。這段時期,她從崑曲表演藝術中吸取了大量營養,對今後的事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但嚴鳳英是為舞臺而生的,甘家是溫暖的港灣,卻也是將她困住的樊籠。

1951年,瀕臨倒閉的安慶群樂劇場(後改名「勝利劇場」)請她回去唱戲。甘律之是君子,儘管內心不舍,但他明白,熱愛黃梅戲的嚴鳳英內心一直渴望舞臺,那裡才是她的天地。

重返黃梅戲舞臺的嚴鳳英如魚得水,很快就名聲大噪。在一次戲劇會議上認識了作曲家王兆乾。

一個是才華橫溢的才子,一個是美麗多情的名角。兩人漸生愛意,第二年便同居,次年生下兒子王小亞。

嚴鳳英熱烈地愛著、崇拜著王兆乾。她曾在散文詩《給我的愛人》中寫道:「不了解我的人,把我看得比紙還輕,只有你,不愛這些虛名。愛人,我時常在夜深人靜時自己思量,往往到天明都未閉眼睛。我是一無所取之人,為什麼能博得你這樣的愛情?」

愛情從來就應當是平等的。王兆乾也是愛著嚴鳳英的,但這份愛也許過於霸道凌厲了。嚴鳳英對他這種低到塵埃裡的愛,註定開不出芬芳的花朵。

1953年6月,嚴鳳英在南京演出,甘律之為表地主之誼,寫信邀請嚴鳳英夫婦端午節到家裡做客。

因為嚴甘二人的曾經,王兆乾不願意前往。嚴鳳英感懷當年甘家的恩情,不顧王的反對前去赴約。誰知甘律之在送嚴鳳英歸來的路上,在秦淮河邊與王兆乾偶遇,嚴王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面對王兆乾的辱罵和懷疑,嚴鳳英傷心失望之極,甚至想跳秦淮河自盡。

再多的愛也經不起尊嚴的被踐踏。經此一段,性格剛烈的嚴鳳英負氣分手。兩個月之後,事業正如日中天的嚴鳳英赴南京正式與資本家後代甘律之結婚。

不管是賭氣還報恩,抑或是舊情復燃,加之二人地位懸殊,他們的婚姻必然遭到世人的非議。世俗的壓力足以壓垮一切美好,二人只得去合肥生活。

愛是有魔力的,婚後二人的事業都更進一步。尤其是嚴鳳英,虛心向前輩藝人學習,借鑑傳統,向兄弟劇種學習,一隻水袖、一個身段、一句唱腔,都要反覆推敲,精益求精。

1954年,她主演的《天仙配》參加上海華東戲曲匯演獲一等獎。

1955年拍攝黃梅戲電影《天仙配》更是風靡全國,在港臺地區形成了長達近20年的黃梅戲熱,甚至播映到了法國、義大利、英國、芬蘭等國家。

自此,黃梅戲這個昔日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小劇種,走進了大眾視野,成了全國皆知的劇種。

後來,甘律之去河北、山東等地演出,夫妻倆再次分離。1956年6月二人正式離婚,這段不足兩年的婚姻就此畫上句號,讓無數人扼腕嘆息。

這期間,編導王冠亞走進了嚴鳳英的生命。二人常在一起讀古文,學唐詩,談表演,練唱腔。不久,二人合排的舞臺劇《王金鳳》(原名《衝破暴風雨》)在省首屆戲劇觀摩大會上獲得優秀演出獎,二人分獲表演一等獎和導演二等獎。

愛情就這樣不期而遇。

1956年9月二人結婚,次年生下兒子王小英。他們開始了一段琴瑟和諧、相依相伴了13年的婚姻生活。

嚴鳳英的事業也再次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1959年,拍攝黃梅戲電影《女駙馬》,再次在海內外引發熱潮。

事業愛情雙豐收,年輕的嚴鳳英登上了人生巔峰。她哪裡想到,如今的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都成了她日後慘烈謝幕的註腳。

03

塵劫人間驚萬千,唯君一死最堪憐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登上了人生巔峰的嚴鳳英哪裡想到,厄運正向她走來。

雖然嚴鳳英早在1960年就已經入黨,但她演出的戲劇都是在鼓吹「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汙泥濁水隨之傾盆而至,不久便被打成「三名三高」的「黑線人物」,最多時居然有13頂「帽子」,後來被關進了「牛棚」。

雖然一下子從雲端跌到地獄,但她還是堅強地頂住了,直到1968年。

4月5日,《紅安徽》報刊登長篇社論,兩次點名批判「文藝黑線」人物嚴鳳英。

次日,嚴鳳英被提審,勒令交待圍攻「革命樣板戲」的罪行,被指控為「文藝黑線人物」,成了宣傳封(封建主義)資(資本主義)修(修正主義)的美女蛇和國民黨特務。

在高壓政策下,人人自危。傲骨錚錚者有之,明哲保身者有之,但檢舉揭發他人而求自保甚至立功者也不鮮見。

更多的人在不斷地自我批評。這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恐懼,一種深入骨髓的自我審查。但自我審查久了,變態便會成為常態。

也許是看不到光明在何方,也許是不堪凌辱,1968年4月7日夜,離38歲生日還差一個月又16天的嚴鳳英,帶著無盡的遺憾和絕望吞下一百粒安眠藥。

可深愛的丈夫和一雙孩兒都是她丟不下的牽掛,服毒後嚴鳳英失聲痛哭。被哭聲驚醒的王冠亞見到空藥瓶,一面為她按摩腹部,一面讓大兒子王小亞趕緊到樓下找文化局的醫生來搶救。可是血壓太低,必須趕緊送醫院搶救。

當時只有部隊醫院還在正常運轉,王冠亞為了找救護車送入部隊醫院,去找軍代表劉萬泉申請。可是,劉萬泉卻開啟了床前批鬥與審問模式,指著嚴鳳英罵:「你怎麼回事?你裝病!你想自絕於人民!」「你會演戲,現在不要再演了!」

王冠亞苦苦哀求,得到的卻是:「不救她,一定要讓她先坦白」,後來看到嚴鳳英藥性發作方準許送醫院。可是第一家醫院一口就拒絕了,第二家醫院勉強收下後卻說要等領導開會研究決定。直到她停止呼吸,「領導」們才停止爭論。

在中國,流傳這樣一句話「死者為大,入土為安。」人都死了,一切也就結束了吧?嚴鳳英死後不到一小時,軍代表劉萬泉以尋找「特務發報機」為由,命人當眾剝光她的屍體,叫來醫生,要求割開喉管,挖出內臟。迫於淫威,醫生只得用手術用的小斧頭從咽下砍起,一根肋骨一根肋骨地砍。可是把內臟拉出來後,卻只查到安眠藥。

然而劉萬泉仍然不死心,下令繼續「深挖」,直至劈開恥骨,膀胱破裂尿液噴濺出來。看著殘缺不全的屍體,劉萬泉說:「嚴鳳英,我沒看過你的戲,也沒看過你的電影,今天我看到你的原形了!」

當年9歲的嚴歌苓曾親眼目睹了嚴鳳英的死。

她說,我總是能回憶起嚴鳳英的自殺。當時她已經失去知覺了,她是沒有穿衣服的,光著的,身體插滿管子,針管、導尿管,就像個被釘在病床上的標本。

她清楚地記得一個細節。

當時,眾目睽睽之下,嚴鳳英赤身裸體,有一個電工還故意把菸頭掉上去。小孩子們也紛紛跑去觀望。她說,看著「一個很高很細長的人抽筋抽成了很短。」

「黃梅好聽鄉音甜,天上人間你還在深情地唱。」

如今山野風散,斯人已去,再多的懷念和悲憤也只能訴諸筆端,惟願「黃梅皇后」羽化屍解離苦難,天上人間化婆娑。

附相關資料:

1978年5月23日,安徽省委為嚴鳳英平反昭雪,8月21日,安徽省文化局舉行了嚴鳳英骨灰安放儀式。

2000年,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籌措80萬資金用於嚴鳳英故居的修復和道路建設。2002年4月29日,嚴鳳英故居正式對外開放。

相關焦點

  • 嚴鳳英:被譽為「黃梅戲宗師」,為唱戲放棄婚姻,38歲自殺
    提到黃梅戲,便不得不提一代宗師嚴鳳英。「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這首被嚴鳳英唱紅的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以說,黃梅戲成就了嚴鳳英,嚴鳳英也發揚了黃梅戲。從此之後,一代黃梅戲大師嚴鳳英由此誕生。在安慶一帶成為最紅的黃梅戲旦角之後,嚴鳳英的挫折開始接連襲來。走紅之後的嚴鳳英,被當地一個大隊長看上了。然後將其強行搶走,想要納她為三房姨太太。
  • 嚴鳳英:黃梅戲界的梅蘭芳,為唱戲險被沉塘,未婚先孕終得幸福
    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雖然她只活了38年,但她用高深的藝術造詣和獨具風格的甜美唱腔成為了黃梅戲第一位「皇后」。正是由於嚴鳳英的大力推廣和傳唱,使得黃梅戲能夠進入群眾中間,被大家廣泛的認可和接受。《天仙配》、《女駙馬》,所有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都是由嚴鳳英開始的演繹而廣為熟知和傳唱的,嚴鳳英在推廣黃梅戲上的貢獻無疑是最突出的。幾乎所有人都愛聽黃梅戲,即使是從未學過戲曲的人,說起黃梅戲時也都能哼上幾句。
  •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的三段情感經歷:未婚產子,終得真心人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學藝:師徒用暗語交流,偷偷傳藝同時也有她波折的情感經歷,以現在的眼觀來看,嚴鳳英的一生中曾兩遇渣男1嚴鳳英與王兆乾:未婚產子嚴鳳英有三段情感,兩段婚姻,三個男人分別是王兆乾、甘律之和王冠亞;她和王兆乾雖育有一子卻沒有結婚就分開了。嚴鳳英的第一個兒子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出生,當時兩人並未結婚,這樣的情形在當下仍會遭人議論,可想而知當時的嚴鳳英是頂著多大壓力生下這個孩子的。
  • 「黃梅皇后」嚴鳳英:一生命運多舛,險些被土匪搶走,未婚先孕
    曾經有這樣一個"黃梅皇后",名叫嚴鳳英,一生的經歷可謂是跌宕起伏,她差點就被土匪搶去,並且未婚先孕,不過她還是有過一段幸福的時光。嚴鳳英的成長嚴鳳英出生在安徽,是個土生土長的安徽人。她從一出生開始就非常機靈,並且或許是因為安徽是黃梅戲的興起地,街坊鄰居時不時地會哼上兩句,所以她從小就對黃梅戲十分感興趣。嚴鳳英長得五官端正,非常漂亮。
  • 隕落的黃梅戲宗師:因戲觸犯族規被沉河,38歲被逼自殺後慘遭剖屍
    ,卻還是躲不過命運對她的無情捉弄,而她最後的結局也著實讓人感慨萬分,堪稱最慘黃梅戲宗師。可甘家也算是當地的大戶人家,終究還是要講究個門當戶對,沒什麼家世背景的嚴鳳英自然不會被瞧上。而且在民風保守的當時,他們兩人未婚同居也受到了甘家人的詬病和反對。02全國解放後,文藝工作者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嚴鳳英也在1953年被調到了安徽省的黃梅戲劇團進行工作。
  • 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一生為藝術獻身卻結局悲慘
    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一生為藝術獻身卻結局悲慘嚴鳳英,乳名鴻六,學字黛峰,桐城市原羅嶺鄉新舟村人,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 永遠的七仙女: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最終被逼服藥自盡
    中國有這樣一部戲,是黃梅戲,在黃梅戲中有一個經典曲目,叫《天仙配》有這樣一位姑娘,曾經也塑造過天仙配中的七仙女。眾所周知,《天仙配》是一段經典的黃梅戲,很多人都喜歡唱它,但是演奏《天仙配》的宗師卻經歷了一段不一樣的人生。
  • 黃梅戲宗師嚴鳳英:15歲因戲差點被沉河,38歲被逼自殺後慘遭剖屍
    直到今天,黃梅戲依然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 而要說當代黃梅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嚴鳳英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這位出生於1930年安徽桐城縣羅嶺鎮黃梅村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是我國當代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而新中國第一部公演《天仙配》裡的七仙女,就是嚴鳳英親手塑造的。
  • 黃梅戲的一代宗師:因戲差點被淹死,38歲時服藥自盡,死後還被剖屍
    這個人就是嚴鳳英。 與黃梅戲結緣 嚴鳳英四五歲的時候,因為父母離異,住在鄉下,結識了同族中混過戲班子的嚴雲高。便對黃梅戲有了興趣,因此便拜嚴雲高為師,偷偷學習。並學會了《送香茶》、《春香鬧學》等傳統戲中的單折。從學習到登臺大概用了將近十年的時間,真可謂是「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
  • 一代宗師嚴鳳英:因唱戲逃離家鄉,38歲被逼自盡、屍身也難逃厄運
    說起黃梅戲,大家對「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是再熟悉不過了。黃梅戲的一代宗師嚴鳳英也正是因在《天仙配》中扮演七仙女而紅遍全國。為唱戲,嚴鳳英飽嘗辛酸凌辱,終使黃梅戲得以名揚天下;作為一代名伶,幼時因學戲差點被族人沉塘,38歲自盡,死後還被人剖屍,她的一生悲歡離合令人嘆惋。
  • 黃梅戲宗師嚴鳳英,38歲英年早逝,得偉人親自題詞
    戲曲藝術的傳承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的戲曲歌唱家,他們用優美的歌喉將這份美好認真傳遞,嚴鳳英便是這眾多的藝術家中的一位。她用動人的歌喉向世人展現黃梅戲的美好,還曾獲得過偉人的親自題詞。「熱情能夠給人提供強大的動力」,嚴鳳英對黃梅戲的熱情打動了當時的一位黃梅戲名家,他提出要收小鳳英為徒,自此,嚴鳳英便開始了漫漫的學藝之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的支持,嚴鳳英在黃梅戲學習上的很快就有所顯露。
  •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與三個男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提起一代黃梅戲大師嚴鳳英,相信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她曾被稱作是中國黃梅戲發展的締造者之一,對中國黃梅戲的傳承起到了極為關鍵的開拓作用。不過,說起嚴鳳英的一生,其實遠不止黃梅戲這一點可說。光與三個男人之間的感情糾葛,便足以說上一番。011930年,嚴鳳英出生於一個離異家庭。因為父母間的矛盾,4歲那年她便匆匆回到了祖父所在的安徽省桐城縣羅嶺鎮黃梅村。那是一個偏遠的山村,遠離炮火的侵襲,小小年紀的嚴鳳英便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逐漸成長的。
  • 嚴鳳英3段情史:23歲未婚先孕,24歲報恩嫁人釀苦果,26歲遇真愛
    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戲劇都是黃梅戲,《女駙馬》、《花為媒》、《天仙配》等等,也因為黃梅戲,我國走出了許多黃梅戲大家,嚴鳳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01.與王兆乾的糾葛嚴鳳英是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她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黃梅戲。
  • 嚴鳳英:流亡路上險當壓寨夫人,未婚先孕終得幸福,卻在38歲自殺
    ——賴少其《紀念嚴鳳英》中國有五大戲曲劇種,分別是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以及黃梅戲,而其中黃梅戲的流行源於一曲《天仙配》。《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也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1952年改編成功。
  • 黃梅戲皇后嚴鳳英的三段愛情故事,未婚生子也毫不在乎
    情緣難解 年僅二十二歲的嚴鳳英,與黃梅戲一起火遍大江南北,事業的頂峰之際,也迎來了愛情的甜蜜。一代黃梅戲名角,用她絕佳的氣質,靈動的雙眸,深深吸引住了作曲才子——王兆乾,他更是開創了黃梅戲音樂改革的先河,才華橫溢,並互相欣賞的兩人很快收穫炙熱的愛情。
  • 23歲未婚先孕,26歲二婚,''七仙女''嚴鳳英3段坎坷情史令人唏噓
    滬劇在上海、豫劇在河南、秦腔在陝西、二人轉在東北、河北梆子在河北……今天我們還講安徽的黃梅戲。與京劇相比,其他劇種更具民族特色。例如秦腔的質樸粗獷,河北梆子的高亢激越,而黃梅戲的表演更注重通俗易懂,流暢優美。黃梅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劇種,《女駙馬》、《花媒》、《天仙配》等等,由於黃梅戲,我國走出了一大批黃梅戲大家,嚴鳳英就是最好的例子。
  • 她尊為黃梅戲皇后,3任丈夫都比不過她的地位,38歲卻香消玉殞
    20世紀40至50年代,嚴鳳英是家喻戶曉的「黃梅皇后」。她對黃梅戲發展的影響,至今無人超越,但即便貢獻卓越,嚴鳳英一生卻頗多坎坷,最後還落得個自殺被剖腹的慘烈下場!02、三次婚姻,短暫的愛情1950年,新中國成立後,嚴鳳英終於柳暗花明,得以重返心愛的舞臺。那一年,她遇到了生命裡最重要的男人之一,甘律之。這位南京戲曲世家的才子當時流落南京的嚴鳳英頗為照顧,還傳授她京劇、崑曲。
  • 《天仙配》中七仙女僅三人在世,嚴鳳英之子翻牆祭母,今現彩虹!
    從學唱民歌小調,到學唱學演黃梅戲;嚴鳳英本來就有較好的演唱天賦,又虛心向前輩藝術家學習,所以嚴鳳英的表演水平迅速得以提高,在藝術上嶄露頭角!然而,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黑暗社會,藝術上嶄露頭角的嚴鳳英非但沒有得到扶助,反而使她被迫一次次地離開她鍾愛的舞臺,流落各地,無家可歸。
  •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幼時因學戲被家族拋棄,38歲含冤自盡
    或許是出於對黃梅戲的熱愛,幼年的嚴鳳英在黃梅戲的學習當中,進度頗快。但是,女孩學唱戲讓她那個保守的家族感到憤怒。作為一個女孩子,就應該遵守三從四德,過一個女人應該過的一生。她的爺爺對此勃然大怒,家族最終決定將年幼的嚴鳳英丟到河裡。
  •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的子女唱黃梅戲嗎?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有兩個兒子,老大名叫王小亞,老二叫王小英,雖然他們的職業也多少和黃梅戲沾邊,但好像他們本人並沒有唱戲,搞的也只是行政工作,當然他們的工作和藝術行業還是接近沾邊的。說起黃梅戲,它最早不過是安徽湖北地區的一種地方小調,如果沒有嚴鳳英這樣偉大演員出現,那麼,這種民間小調,想成為蜚聲全國的十大劇種之一,那也是不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