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大師嚴鳳英有兩個兒子,老大名叫王小亞,老二叫王小英,雖然他們的職業也多少和黃梅戲沾邊,但好像他們本人並沒有唱戲,搞的也只是行政工作,當然他們的工作和藝術行業還是接近沾邊的。
說起黃梅戲,它最早不過是安徽湖北地區的一種地方小調,如果沒有嚴鳳英這樣偉大演員出現,那麼,這種民間小調,想成為蜚聲全國的十大劇種之一,那也是不大可能的。
對於黃梅戲來說,其他的大劇種很多都有很長很悠久的歷史,而黃梅戲形成戲曲這種形式,其時間就比較短。就其行當來說,也只是旦角最為成熟,其他行當,也多為配角。花臉,武生等行當更是稀缺。
那麼就在這種比較不利的情況下,嚴鳳英,能夠把一個劇種的旦行藝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那也是非常令人佩服的!一方面,這種民間小調的音樂基礎很優美動聽,另一方面,也是嚴鳳英個人藝術天分高超,才能夠使這麼一個劇種發揚光大。
嚴鳳英因為個人高超的藝術才華,而使黃梅戲這一劇種發揚光大,她個人也越來越受到觀眾的歡迎。49年以後,她更是因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中飾演七仙女而名揚全國。
她的代表作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這些拍成電影的黃梅戲,讓喜愛黃梅戲的人耳熟能詳,其中一些優美的唱段,比如「樹上的鳥兒成雙對」,更是膾炙人口,廣為傳唱。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十年浩劫,嚴鳳英受到嚴重迫害,含冤而死。
那麼,她一生有三段婚姻,兩個兒子,這三段婚姻都很坎坷。
第一段婚姻是和安慶王兆乾,這位王兆乾是大兒子王小亞的父親,由於性格不合最後分手。那麼第二段婚姻是和南京的甘律之,和這任丈夫他們沒有生育兒女,最後也分手了。
那麼第三段婚姻是和合肥的王冠亞,他是二兒子王小英的父親,嚴鳳英和第三任丈夫比較恩愛,但好夫妻不到頭,嚴鳳英去世以後,王冠亞也再沒有娶妻,獨自終老。
嚴鳳英的長子王小亞曾在安慶市黃梅戲一團工作過,現為安慶黃梅戲會館總經理。二兒子王小英在深圳工作,曾是深圳某電視臺的臺長,後成為某影視公司導演。兄弟倆雖沒有登臺唱黃梅戲,但都在文藝領域裡,為傳播母親嚴鳳英的藝術也在不斷的努力做著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這份責任飽含著對母親的愛和深深的懷念,也是對黃梅戲藝術的一種支持和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