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上午,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時隔5個月,迎來了疫情後的首場正式演出,劇場自製劇《我要飛,去月球》作為復演首秀,拉開暑期檔演出序幕,30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家庭受邀成為首場復演的觀眾,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重新出現在劇場裡。暑假期間,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將推出7檔演出節目,從現在起至8月末,每個周末都有精彩劇目輪番上演。
海外優秀劇目 本土經典原創,是大鯨魚劇場演出季的一大特色。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海外的劇團暫時無法來到國內演出。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總經理梁曉霞透露,劇場已經策劃了第二套演出方案,將針對疫情特殊時期,推出以原創項目、自製劇為主打的「暑期檔演出季」,「過去幾年裡,劇場與西班牙、英國等劇團合作,已經陸續完成了四部自製劇目。另外,大家比較熟悉的原創項目《寶貝,來看戲!》《寶貝愛中華》也會陸續與觀眾們見面。」
此次暑期檔的首場演出是劇場自製劇《我要飛,去月球》,該劇是由劇場聯合西班牙Voila劇團完成的中文版自製劇,已在全國多個城市以及上海各個區的文化中心巡演,深受觀眾喜愛,此次開票後隨即告罄。8月,另一部自製劇《看不見的朋友》也將上演。
兩部劇演出形式異曲同工,一塊板、一臺投影機就能呈現整個舞臺視覺效果,因此,很方便劇組帶出劇場巡演。《我要飛,去月球》《看不見的朋友》在劇場上演了之後,將在暑假期間進入徐匯、虹口區的街道演出,下半年還將去往南京、廣州等城市巡演。
除了《寶貝,來看戲!》和《寶貝愛中華》兩個原創系列之外,另外兩個全新「寶貝「系列——《寶貝,聽我唱》、《寶貝哆來咪》也會繼續推出不同的主題、種類演出。《寶貝哆來咪》將在8月推出全新策劃的自然音樂專場,邀請了來自雲南大理的音樂人阿堅,帶著親手製作的樂器,帶孩子們用純粹的方式聆聽音樂,走進自然。
劇場考慮到特殊兒童家庭的觀演需要,在7月和8月分別安排《可愛的農莊》和《暴風雨也不怕》兩部中文版特殊兒童沉浸式戲劇。兩個劇目由英國Bamboozle劇團創作,並由劇團藝術總監Christopher執導,帶領中文版劇組的演員們通過三年時間陸續排練製作完成。劇組最近正在緊張地復排,英國導演通過視頻連線隔空指導排練。「這兩年來,有不少特殊兒童家庭通過來劇場看演出,逐漸喜歡並習慣了這種藝術體驗方式。我們在其他類型的演出現場,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熟面孔』。」梁曉霞說。
配合演出同步推出的還有超級爸爸俱樂部、超級媽媽俱樂部、大鯨魚教室、大鯨魚集市等藝術教育活動,兩個不同類型的劇場夏令營也將在近日推出。
為了此次復演,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在安全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大廳入口處拉起了多道隔離欄,地面貼有醒目的間隔距離提示,進入大廳,穿過一臺紅外線測溫儀,可以看到迎賓臺上放置著供成年人和孩子使用的不同尺碼的備用口罩。
為保障復演後觀眾及演職人員的健康安全,除了根據文旅部發布的《劇院等演出場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落實防疫工作之外,劇場全體工作人員還在近日做了核酸檢測,確認全員健康到崗。
由於每場演出按照座位數30%售票,當天的小劇場觀眾不足百人,根據安全距離標識隔排隔座觀演。「我們原本擔心家長們不願意帶孩子來公共場合,但今天到場的觀眾們熱情都很高,而且,也不斷有觀眾來詢問之後的演出。大家的信任是我們的動力,更加要把演出和安全工作做好。」梁曉霞說。
疫情期間,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曾收到來自本市醫院的口罩捐贈,用於支援身處歐美疫情重災區的海外合作劇團,本周末的演出《我要飛,去月球》是劇場特別策劃的致敬白衣天使、慰問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的家庭專場演出,由上海市醫務工會組織醫務人員家庭,活動得到了上海市兒童基金會的支持。從下周起,該劇將推出針對公眾的公演場。(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