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用孩子的打開方式走進傳統文化

2021-01-09 上觀

44秒!5場演出近5000張門票一掃而空,這就是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的魅力。繼2016、2017年連續兩年來滬與孩子們共度新年後,這群擁有天籟之聲的小演員在辭舊迎新之際三度登臨,並為上海兒童藝術劇場2018全新演出季揭幕。

大鯨魚交響樂團《組曲秀》、西班牙多媒體互動劇《我要飛,去月球》中文版、《寶貝,來看戲!》之「川劇變臉」、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現場獻唱……在12月28日舉行的上海兒童藝術劇場2018年演出季發布會現場,一段段精彩的表演集錦,讓觀眾看到了明年舞臺的多元。經典劇目BBC紀錄片音樂會《冰凍星球》、卡通人偶音樂劇《愛探險的朵拉》、經典繪本音樂劇《老虎來喝下午茶》之外,更令人欣喜的是《寶貝,來看戲!》、《寶貝愛中華》、古典神話兒童劇《中華創世神話系列——大禹治水 》等原創劇目的逐漸湧現,「我們一直在探索,希望能用孩子們樂於接受的打開方式,帶他們認識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總經理梁曉霞說。

兒童藝術劇場演出季網羅13個國家的34臺劇目。除了引進《冰凍星球》等經典演出,兒童藝術劇場一直致力於節目的本土化探索。在梁曉霞看來,引進國外優秀節目只是第一步,「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在和國外優秀團隊的交流中,學到他們好的方法和理念,反哺於自身的創作。」

 

一塊背景板、一架投影儀、一位演員,在想像力的魔法之下,帶出了一個令觀眾動容的小故事,這就是去年兒童藝術劇場首度嘗試推出由西班牙導演辛西婭·米蘭達創作和執導的兒童劇《我要飛,去月球》中文版。今年,兒童藝術劇場將在引進英國班布洛劇團三部專為特殊兒童打造的沉浸式戲劇《可愛的農莊》《暴風雨也不怕》和《溫柔的巨人》(針對腦癱兒童)基礎上,繼續嘗試將《可愛的農莊》落地本土。由於沉浸式戲劇每場只針對6個特殊兒童觀眾,經過本土化創作之後,可以進入社區街道、輔讀學校進行長期的演出,讓更多孩子受益。不久前,劇場舉行了「海星之願」第一屆大師班,70多位學員在班布洛劇團三位導師的引導下,學習如何用戲劇的方式對特殊兒童進行藝術啟發。活動篩選出9名中國演員,他們將參與明年四月班布洛劇團《可愛的農莊》來滬演出,為最終的中國版提前熱身。

兒童藝術劇場對於原創劇目的投入,不僅有外國經典劇目的落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寶庫,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愚公移山、嫦娥奔月……這些口口相傳的創世神話,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由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原創的古典神話兒童劇《中華創世神話系列——大禹治水 》明年在劇場上演。「 中國神話故事是傳統文化的精華,蘊含著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我們用兒童劇來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用戲劇的形式寓教於樂,點燃孩子們的想像力,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院長、藝術總監蔡金萍說。

 

早在2016年,兒童藝術劇場推出全新原創系列《寶貝,來看戲!》,京劇、川劇、崑劇、滬劇、越劇、秦腔、黃梅戲、花鼓戲等輪番上演。在這裡,孩子們明白了什麼是「生、旦、淨、醜」 ,什麼叫「水磨腔」,什麼是「折子戲」。戲劇種子在小小的心田悄悄種下。新的一年裡,淮劇、評彈、豫劇和河北梆子戲等更多地方劇種將登上兒童藝術劇場。演出之外,劇場還將策劃一系列綜合性的展演活動,融舞臺戲曲表演、展覽展示、工作坊和「大鯨魚集市」為一體,全方位展現豐富的地方傳統戲曲藝術的魅力。 

 

除了傳統戲曲,明年兒童藝術劇場將推出《寶貝愛中華》民族文化歌舞系列展演。首期蒙古族專場中,半開放的蒙古包「穿越」到劇場大廳中,蒙古族特有的馬頭琴同時展出。

相關焦點

  • 除了國外兒童劇,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今年要打傳統文化牌
    5場演出近5000張門票在44秒內被一掃而空,剛剛結束所有演出的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在上海又一次創造了記錄。繼2016、2017年連續兩年新年來滬後,這群有著純淨天籟之聲的小朋友再一次和上海觀眾一起辭舊迎新,也由此拉開了上海兒童藝術劇場2018全新演出季的序幕。
  • 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今年有的不止好戲
    2700餘場劇目,觀眾人次超過126萬,經過六年運營,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用藝術「餵飽」了一批批的孩子。 日前,這座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大鯨魚」的劇場亮出了2020年演出季的節目冊,圍繞「經典、創意、快樂」的40個主辦演出節目,好戲迭出。
  • 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寶貝,來看戲" 帶孩子走近傳統戲曲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2月24日,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的開春大戲——「寶貝,來看戲!」(豫劇專場)連演兩場。演出中,河南豫劇院青年團的演員們為小觀眾和家長演出《花木蘭》《鬧天宮》等豫劇名段並進行現場互動。  「寶貝,來看戲!」
  • 2021上海兒童藝術劇場演出季今天正式發布
    央廣網上海1月5日消息(記者楊靜)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簡稱「大鯨魚劇場」)2021年演出季今天正式對外公布,這是劇場投入運營後發布的第7個演出季。2021年,大鯨魚將推出31臺音樂、戲劇、舞蹈和多元等演出節目,全年總演出場次計劃達到222場。
  • 「大鯨魚」的新戲又開鑼 上海兒童藝術劇場2021年將推出31臺演出...
    受疫情影響,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簡稱「大鯨魚劇場」)演出場次從2019年的338場跌落到2020年的108場,觀眾人數從11萬縮減到3.5萬,上座率也從90%滑落到53%。  坦白這樣一組數據,需要勇氣,但對於劇場人而言,只有正視困難,才有跨向未來的可能。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總經理梁曉霞直言:「疫情把國內兒童藝術教育演出和活動市場所存在的瓶頸一下子放大。優質節目如何大力培植?
  • 暑假7檔節目將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輪番上演
    暑假期間,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將推出7檔演出節目,從現在起至8月末,每個周末都有精彩劇目輪番上演。海外優秀劇目 本土經典原創,是大鯨魚劇場演出季的一大特色。今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海外的劇團暫時無法來到國內演出。
  • 文化潤疆|藝術播種,中福會兒藝連續三年為喀什送上戲劇禮包
    從2018年開始,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連續兩年帶著劇目在喀什地區演出,足跡遍及喀什四縣。今年,在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赴疆演出通過「雲上劇院」的方式進行。兒藝劇院將新創的中華傳統兒童劇《東方小故事》錄播完成後,在喀什的各個學校通過雲上播放的方式,帶給喀什地區的孩子們劇院的美好氛圍。
  • 上海城市幾代人集體記憶 兒童藝術劇場17年後華麗回歸
    東方網5月16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上海城市幾代人集體記憶中的兒童藝術劇場,將於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正式回歸。昨天,本報探訪了已順利完工的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上汽榮威兒童文化中心),三層奶油蛋糕般的圓形升降舞臺,伴以炫目的大型LED背景和270度高清全幅投影屏幕,令人眼前一亮。
  • 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終於迎來了疫情後的首場正式演出
    海外優秀劇目+本土經典原創,是大鯨魚劇場演出季的一大特色。但突如起來的疫情,讓海外劇團暫時無法前來。對此,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總經理梁曉霞透露,劇場策劃了第二套演出方案,針對疫情特殊時期,推出以原創項目、自製劇為主打的「暑期檔演出季」。
  • ...日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連演六場。 澎湃新聞記者 薛松 潘妤(02:48)
    每年一到新年,這個合唱團在上海的新年音樂會就成為了很多親子家庭的固定節目,而各路家長的「搶票」工作也不可謂不艱難。因為每一次,新年音樂會演出票都會在1分鐘內售罄。這個記錄已經持續保持了多年。自2016年首次來華演出, 安團已經連續5年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上汽榮威兒童文化中心)舉行新年合唱音樂會。
  • 保利兒童藝術節,35場演出為孩子打開藝術之門(內附視頻)
    22臺、35場演出匯聚第二屆上海保利大劇院兒童藝術節,「打開藝術之門」系列也將擴容升級,在暑期創新青少年藝術教育內容與方式。 原汁原味音樂陶冶情操 暑期檔「打開藝術之門」系列演出中,音樂會場次眾多,更涵蓋了各種類型。
  • 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發布2021年演出季
    1月5日,在發布會現場,上海評彈團的演員在表演評彈《花好月圓》片段。當日,上海兒童藝術劇場舉行2021年演出季發布會,宣布將在2021年推出120餘臺音樂、戲劇、舞蹈等演出節目,並現場展演了部分節目的精彩片段。
  • 貴州省歌舞劇院苗族歌舞表演閃耀上海兒童藝術劇場
    近日,貴州省歌舞劇院精心籌備的《寶貝愛中華》苗族專場文藝節目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隆重上演4場。省歌舞劇院近60位演職人員奔赴上海兒童劇場,以飽滿的熱情為近4000名上海觀眾原汁原味地再現了貴州苗族風情。演員們與著名舞蹈藝術家、《寶貝愛中華》藝術總監黃豆豆一起,在70分鐘緊湊又豐富的演出中,讓孩子們不僅領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飛歌,「錦雞舞」「木鼓舞」等舞蹈,還饒有興致地觀看了苗族特色樂器蘆笙的演奏。黃豆豆深受苗族文化的感染,帶領觀眾們一起學習苗族語言,跳起經典苗族舞蹈,小朋友們在奔放的舞蹈和高亢的歌聲中,對貴州的文化產生嚮往之情。
  • 兒童傳統文化教育2016年度報告
    2016年4月,親近母語創始人徐冬梅女士的《構建以兒童為本的傳統文化教育》刊發於2016年的教育藍皮書。2016年,在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親近母語開啟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的機構走訪和研究工作,在此基礎上對海峽兩岸的傳統文化教育機構和個人在理念和模式上進行分類,從10個種類綜合分析闡述當前國內的兒童傳統文化教育狀況,完成了這份《兒童傳統文化教育2016年度報告》。
  • 2017-2018年度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回顧與展望
    自2004年舉辦至今,始終秉承「弘揚話劇文化,鼓勵原創劇目,建設合作平臺,擴大校園影響」的宗旨和信念,讓廣大大學生「以話劇演繹青春,用專注贏得關注」,從而展現當代大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深刻而獨到的理解,彰顯當代大學生豐富而卓越的創造性。
  • 打破傳統劇場空間 上海當代戲劇節「無界」開幕
    官方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16日電 (王笈)由上海市文學藝術聯合會、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承辦的2017第十三屆上海當代戲劇節(ACT 2017)16日在滬拉開帷幕。10部國內外前沿當代戲劇作品將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1933微劇場等不同舞臺輪番上演。《望向未來》劇照。
  • 十二藝節|上海外高橋文化藝術中心劇場介紹
    上海外高橋文化藝術中心坐落於浦東新區張楊北路3207號,是自貿區重要的文化場館。中心擁有一個845座的大劇場(另配有樂池79座),兩個111座、107座的話劇中心,是集文藝演出、會議、報告、影視放映、文化、科普、藝術展覽、群眾文化活動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
  • 2020年最後一天,一群義大利孩子在上海唱響中文歌曲《聽我說謝謝你》
    12月31日晚,溫暖的義大利兒童歌曲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上汽榮威兒童文化中心)唱響,這臺由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與中國技術團隊共同完成跨時空新年音樂會背後,蘊含許多人幾個月心血。從2016年來滬完成全國首秀,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在上海兒童藝術劇場引薦運營下,連續幾年來華演出,屢屢實現票房「秒殺」。
  • 2020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致敬大師」國際兒童畫展上海展走進上海...
    2019年11月30日下午13:30,2020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致敬大師」國際兒童畫展上海地區巡展在上海中心大廈37層琺瑯廳隆重舉行。本次畫展由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簡稱MFA)、上海品源文華與國際兒童畫展組委會共同發起。
  • 走進大劇場之後,脫口秀還能做什麼?
    隨著三場笑果脫口秀演出本月相繼走進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脫口秀劇場空間越來越大,喜劇在不同空間展現的豐富可能,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周日的最後一些快樂,是笑果工廠給的。」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落幕後,脫口秀演出沒有淡出人們視野,反而越來越成為年輕人新潮的生活方式。2019年,笑果線下演出的觀眾人數達到23.7萬,比2017年增長近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