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秒!5場演出近5000張門票一掃而空,這就是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的魅力。繼2016、2017年連續兩年來滬與孩子們共度新年後,這群擁有天籟之聲的小演員在辭舊迎新之際三度登臨,並為上海兒童藝術劇場2018全新演出季揭幕。
大鯨魚交響樂團《組曲秀》、西班牙多媒體互動劇《我要飛,去月球》中文版、《寶貝,來看戲!》之「川劇變臉」、義大利安東尼亞諾小合唱團現場獻唱……在12月28日舉行的上海兒童藝術劇場2018年演出季發布會現場,一段段精彩的表演集錦,讓觀眾看到了明年舞臺的多元。經典劇目BBC紀錄片音樂會《冰凍星球》、卡通人偶音樂劇《愛探險的朵拉》、經典繪本音樂劇《老虎來喝下午茶》之外,更令人欣喜的是《寶貝,來看戲!》、《寶貝愛中華》、古典神話兒童劇《中華創世神話系列——大禹治水 》等原創劇目的逐漸湧現,「我們一直在探索,希望能用孩子們樂於接受的打開方式,帶他們認識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上海兒童藝術劇場總經理梁曉霞說。
兒童藝術劇場演出季網羅13個國家的34臺劇目。除了引進《冰凍星球》等經典演出,兒童藝術劇場一直致力於節目的本土化探索。在梁曉霞看來,引進國外優秀節目只是第一步,「我們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在和國外優秀團隊的交流中,學到他們好的方法和理念,反哺於自身的創作。」
一塊背景板、一架投影儀、一位演員,在想像力的魔法之下,帶出了一個令觀眾動容的小故事,這就是去年兒童藝術劇場首度嘗試推出由西班牙導演辛西婭·米蘭達創作和執導的兒童劇《我要飛,去月球》中文版。今年,兒童藝術劇場將在引進英國班布洛劇團三部專為特殊兒童打造的沉浸式戲劇《可愛的農莊》《暴風雨也不怕》和《溫柔的巨人》(針對腦癱兒童)基礎上,繼續嘗試將《可愛的農莊》落地本土。由於沉浸式戲劇每場只針對6個特殊兒童觀眾,經過本土化創作之後,可以進入社區街道、輔讀學校進行長期的演出,讓更多孩子受益。不久前,劇場舉行了「海星之願」第一屆大師班,70多位學員在班布洛劇團三位導師的引導下,學習如何用戲劇的方式對特殊兒童進行藝術啟發。活動篩選出9名中國演員,他們將參與明年四月班布洛劇團《可愛的農莊》來滬演出,為最終的中國版提前熱身。
兒童藝術劇場對於原創劇目的投入,不僅有外國經典劇目的落地,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寶庫,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靈感源泉。
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愚公移山、嫦娥奔月……這些口口相傳的創世神話,對於孩子來說可能是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由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原創的古典神話兒童劇《中華創世神話系列——大禹治水 》明年在劇場上演。「 中國神話故事是傳統文化的精華,蘊含著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我們用兒童劇來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用戲劇的形式寓教於樂,點燃孩子們的想像力,激發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中福會兒童藝術劇院院長、藝術總監蔡金萍說。
早在2016年,兒童藝術劇場推出全新原創系列《寶貝,來看戲!》,京劇、川劇、崑劇、滬劇、越劇、秦腔、黃梅戲、花鼓戲等輪番上演。在這裡,孩子們明白了什麼是「生、旦、淨、醜」 ,什麼叫「水磨腔」,什麼是「折子戲」。戲劇種子在小小的心田悄悄種下。新的一年裡,淮劇、評彈、豫劇和河北梆子戲等更多地方劇種將登上兒童藝術劇場。演出之外,劇場還將策劃一系列綜合性的展演活動,融舞臺戲曲表演、展覽展示、工作坊和「大鯨魚集市」為一體,全方位展現豐富的地方傳統戲曲藝術的魅力。
除了傳統戲曲,明年兒童藝術劇場將推出《寶貝愛中華》民族文化歌舞系列展演。首期蒙古族專場中,半開放的蒙古包「穿越」到劇場大廳中,蒙古族特有的馬頭琴同時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