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年前,考古遺蹟「北歐海盜」維京人:頭骨碗喝酒,太陽石導航

2020-12-14 呱呱歷史說

1300年前「北歐海盜」維京人遺蹟:人頭骨當碗喝酒,頭戴牛角大帽

前言

歷史的更迭變遷總會讓人遺忘許多東西,有些故事有些民族就這樣慢慢地消亡在了歲月長河之中。但慶幸的是,隨著文明的演進與技術的發展,文字與圖片的形成逐漸可以讓我們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有了更為清楚的探知。

回首不知多少年前的時間,我們從中看到了輝煌,我們也從中遇見了衰敗。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樓又塌,我們一代代人都只不過是時光中渺小的顧客,能留下一絲痕跡都是了不起的一點事。今天,小編與大家談談千年之前的一些往事,有些伴著風在煙雲中消散,但我們可以從隻言片語的記載中了解一些。今天的主題對象是有著「北歐強盜」之稱的維京人,想必大家對於那段往事早已有些模糊不清了。

背景

他們從公元8世紀開始出現,直到11世紀前後還一直侵犯歐洲沿海地區和不列顛許多島嶼,他們的足跡從歐洲大陸直到北極廣闊的疆域,而在那段時期,歐洲極度受到困擾,因此那時候也被稱為「維京時期」。

從公元8世紀開始,有一支海盜竟然出現在了英國的海域附近。據記載,公元789年,他們對英國爆發了第一襲擊,而當時由於對於他們的記載很是模糊,所以當地人以為是商人作案。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公元793年之時,維京人又發生了搶奪侵犯的事,而在隨後的近兩百年之間,他們不斷地騷擾歐洲各個沿海國家,對於臨近地區他們大肆搶奪,順著河流一直向上流而去,所過之處都會留下他們的毀壞搶奪的印記。據說,他們之中有一支十分英勇無懼,曾經很是兇猛,直接從波羅的海穿越,遠徵俄羅斯地區,來到了基輔和保加爾附近。他們曾經十分強勢,控制住了俄羅斯和波羅區域的沿海線,對於當時的其它國家有著很大的威脅性。

甚至,裏海區域也曾有過他們的足跡,到達巴格達與阿拉伯語當地人做貿易往來。最為著名的一支則是深入到了歐洲大陸的內地,給大概是的整個歐洲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與危機感。因此,在西方文學的描述裡,用維京來對他們進行稱呼。「維京」一次是古挪威語,其可以翻譯為粗魯、野蠻、霸道、殺戮、貪婪等意思,由此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於他們的評價。

北歐地區英雄傳奇

除了名字上的稱呼之外,西方法作品中對於他們的描述大致一樣:身材十分強壯兇悍,邋遢無知愚昧,不喜歡洗澡,沒有文明,野蠻兇殘等等。他們還有獨特的風俗,但令人十分難以接受。他們喜歡用被抓來的敵人頭骨用來盛放美酒,而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頭上會帶著牛角製成的帽子,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牛角帽」。

在11世紀的時候,就曾經有過學者對於這一群人有著很詳細的記述。在德國史料《漢堡大主教史》一書中這樣說過:「他們這些海盜在西蘭島聚集著大量掠奪而來的黃金,而這些海盜被其他人稱之為維京,我們則說他們為阿斯考曼尼,他們向丹麥國王納貢」。

因為長久來犯,和當年我國清朝時期的東南沿海地區倭寇盛行一般,英格蘭的當代國王下令將他們驅逐出去。在一次次激烈的對抗之後,一部分維京人去到了如今的冰島。曾經,他們是作為北歐地區一支有著很大魅力傳奇般的存在,他們使北歐成為了當時關注的焦點,讓歐洲其他地區落寞衰敗,他們的事跡家喻戶曉無人不知。但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王朝的更迭,到了18世紀,他們則被一眾人把武威的英雄形象改編成了強盜行徑。

真實的維京人

如今、我們對於他們的認識很多都是來自於1867年查德·華格納的名著《尼伯龍根指環》。在這部作品中,他們的野蠻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很是能夠激起人們對於曾經時期的探究與好奇。

在他的作品裡,維京人普遍在174釐米以上,當然沒這對於如今環境下的人們來說不是困難的事情,但對於很是落後,環境十分簡陋的情況下人們困苦生存的人們來說,絕對是高大的存在。他們喜歡手裡拿著斧頭工具,在狂吼與咆哮聲中與敵人廝殺。他們的癖好收集頭骨裝酒,因此令許多人感到害怕。當然,真實是否這樣已經無從而知,我們也無法從中窺見一絲。

他們十分相信1300年前的維京人就是那個樣子。除此之外,他們每個人都想還會帶著一頂帽子,用公牛角專門弄成的牛角帽,這其中有著他們民族獨特的寓意在其中。這表示他們的人可以擁有著如公牛一般的勇氣與天賦,在非常時期,風裡的牛角還可以當作衝鋒陷陣與敵人廝殺爭鬥的利器。

但隨著對於他們深入地了解,我麼如今的專家表明其實的他們很少會有這樣的傳統,或許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旁支有著這樣的習俗,因為很具有獨特性而被廣泛記住。另外就是,雖然他們都是從海上展開入侵的,但實際上由於的那個海的技術層面不夠發達,特別是他們文明層次不高,他們的船隻很簡陋。狹長的船體,在迎風逆流而上,如果真佩戴牛角帽,很容易傷到自己人,所以這在當時是很不現實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會選擇斧頭此類武器,比較沉重符合他們的身形之外,還有著壓船簡便的原因。

或許大家會對這件事產生疑惑,認為當時茫茫大海之上他們是如何發現陸地,進而侵略的。這件事令人們困擾了很久。後來,對於他們的研究更加深入,人們在他們的遺蹟中發現了一種傳說中的「太陽石」。這是一種晶石,具體它屬於方解石、堇青石或電氣石還難以分辨。在歐洲的神話傳說之中,這是上天賜下的珍寶,是「北歐女神」手中的「太陽石」,他們就是以此航行,和如今的磁石有著很大的關係。

相關焦點

  • 中世紀的黑暗迷霧,墳墓裡的維京真相——北歐考古新發現
    維京(Viking)這個詞在英漢詞典中被翻譯成「北歐海盜」。對這個翻譯,北歐人——維京的後代們,都不能贊同。首先,「維京」是一個歷史時期,大約在8-11世紀(790年-1066年),屬於中世紀(5-15世紀)中期的一部分。當然「維京人」並不是指這個時期生活的所有人,而特指那個時期生活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人。
  • 維京人竟然用「石頭」來導航!它的原理是什麼?
    提到歐洲歷史,不得不提的一段時期,就是著名的維京時代。從公元790年開始,一直到公元1066年結束,來自北歐的維京海盜一直在侵擾著歐洲沿海和英國島嶼,並且甚至最遠還曾經抵達了南極。
  • 維京人喜歡南徵北戰,全因光棍漢過剩導致?
    當然,西方歷史中更喜歡稱他們北歐海盜,或者直接稱其為「野蠻人的始祖」,類如暴雪公司著名的遊戲《暗黑破壞神》其中的野蠻人興許直接取材於維京人。在西方的許多著作中,維京人無一例外身材高大,擁有健碩的身軀,渾身上下都是肌肉,如同蠻牛一般。
  • 揭秘「北歐海盜」:關於維京人的傳說是真的嗎?
    引言自古以來,提到維京人的時候,他們的故事中往往會帶有很多神秘色彩,而在許多冒險類型的文學作品中,維京人的形象也是經久不衰。可以看出,對於整個人類而言,維京人都是一個令人感到十分好奇的陌生民族,而很多人基於維京人的所作所為,也將他們稱為是「北歐海盜」。
  • 挪威發現維京海盜宗教遺蹟:第一座古諾爾斯神廟!
    挪威發現一座有1200年歷史的維京神廟,其中供奉著索爾和奧丁等古老的挪威諸神,是比較少見的大型維京海盜宗教遺蹟,興建於基督教盛行前的幾個世紀。  考古學家稱,這座巨大的木質建築長約14米,寬8米,高12米,被認為可追溯到8世紀末期,用於在夏至和冬至期間祭祀神明。
  • 維京人的四種職業:航海家、北歐海盜、商人,殖民者
    (紐芬蘭的維京人農場遺址) 但由於北歐氣候寒冷,生存環境惡劣,隨著人口的增多,北歐原本不多的耕地更加不敷使用,生活環境逼迫維京人四海為家,
  • 北歐海盜維京人對歐洲的掠奪與發現冰島 格陵蘭島
    此時此刻,從那些靠近海灘的海盜船上跳下一些不速之客,個個頭戴怪獸鐵盜,身披鐵甲或皮甲,手持戰斧和雙刃劍。他們並不是什麼敬神的善男信女,而是一群橫行霸道的「維京人」即北歐海盜。他們大肆洗劫不列顛島,宰殺家畜,殺害修士,縱火焚燒寺院和主教的宅第,最後帶著搶劫的金銀珠寶和年青女子揚長而去。「維京人」是對「Vikings」一詞的音譯,它的起源一直眾說紛紜。
  • 北歐中世紀的維京人真的都是海盜嗎?
    維京人是8世紀到11世紀時期北歐的海盜,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倫諸島,也到過北極的廣闊疆域,歐洲的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維京時期」。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維京人和加勒比海盜不同維京人是一個強悍的海洋民族,公元4世紀開始,他們進行過多次劫掠性的航海活動,公元8世紀在丹麥、挪威和瑞典定居下來,形成了多個王國,並且把造船技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維京探險者不僅到達了格陵蘭島,而且是最先到達美洲的歐洲人。不能簡單地說維京人就是一群海盜,但是維京人的搶劫是很可怕的,堪稱一批狂熱的殺手。
  • 兇猛恐怖的維京人,平時是怎麼吃喝玩樂的?
    電視劇中的維京人現在,關於維京人的書籍和影視劇越來越多,這群神秘的北歐海盜,也吸引了更多人的興趣。今天,我們不去濃墨重彩的描述維京人在戰場上的廝殺,只是簡單聊聊,日常生活中的維京人。直到現在,維京人的身上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就像「維京人」這個詞一樣,沒有人確切知道它起源於何時。直到19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才將這群侵略者稱為「Wicing」,也就是「海盜」的意思。
  • 逞兇肆虐的「北歐海盜」,維京人的崛起與歐洲文明發展的聯繫
    從公元8世紀到開始,以維京人為主的海盜集團曾經風靡一時,他們曾大肆侵略法國的北部、英國等北歐各個國家,因此他們也就有了一個外號「北歐海盜」。驍勇善戰的維京人,被冠以「北歐海盜」在諸多史料之中,有關維京人的記載,基本上也只是圍繞著
  • 大航海時代之前,維京人是如何跨越海峽的?這種石頭是關鍵
    但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北歐已經出現了一群懂得跨越海洋的人,他們就是傳聞中的維京海盜。據了解,維京海盜起源於瑞典地區,他們從北歐南下入侵其他國家。憑藉著驍勇善戰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給當時的歐洲人帶去了巨大的創傷。
  • 古代北歐風:由野蠻的海盜們創造的藝術-維京人的絕美藝術品
    小編知道現在在全世界範圍內,北歐的藝術設計風格可是相當的流行的,很多人都是北歐設計的忠實粉絲。現在的北歐各國以高福利、高收入和平等意識而著稱,而在古代這裡則是野蠻的維京海盜們的家園。而今天小編想帶大家欣賞的便是由古代維京人創造的藝術。
  • 探索維京人基因起源
    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古代DNA研究揭示了維京人基因的多樣性,進一步證實並豐富了此前歷史和考古證據已經得出的關於這個頗具政治影響力的群體的結論。 起源不明 維京人到底是些什麼人?答案從來都未明確過。
  • 初探北歐維京人——維京人的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是怎樣形成的?
    半島在地質的構造上頗為古老,早在更新世(從二百五十八萬餘年前到一萬多年前),斯堪迪納維亞半島的冰蓋就是北歐最大的冰體。斯堪迪納維亞半島相對惡劣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北歐人勇敢、堅韌不拔的精神。傳統的觀點認為,正是土地的貧瘠和人口的壓力,使得該地區的人熱衷出海,但如今很多學者認為,這並非主要原因,西北歐商業活動的擴展才是此地海盜猖獗的原因,這正如新航路開闢後,世界市場雛形形成,商業活動增多,導致那一時期海盜猖獗一樣。而「維京人(維京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其次就是掠奪)」這個詞彙便出現了。
  • 挪威驚現維京海盜船千年墓穴,誰被埋葬?考古學家挖掘待揭秘
    但是,伯奇臉上的濃密鬍鬚顯現出維京人的氣質,他並不氣餒。「我來這裡不是為了尋寶,」他說,「我感興趣的是弄清楚這裡發生了什麼,葬禮是如何舉行的,以及如何解讀當時的行為。」聚焦用敵人頭骨盛酒喝?維京人在流行文化中的形象就像他們的許多事情一樣,「維京海盜」(viking)一詞的詞源也是不確定的。在古老的北歐語言中,單詞「vikingr」代表一個人,而「viking」則表示一種行為。
  • 從維京人的維京精神衍生出的社會福利-北歐模式!
    總結來說,北歐模式都圍繞兩個詞走,就是平等與信任,世界上很多國家有著不輸給北歐的優越環境,像是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豐富,巴西有的是多礦產與林牧,發展居然很差,為什麼會這樣?那是因為平等與信任長久以來深入北歐人心,為什麼會這樣呢?就得從維京人的歷史說起!
  • 維京海盜縱橫北歐時期 最著名的戰鬥利器之首 維京戰斧
    維京戰斧其實才是維京人最常見使用最多的武器,幾乎是人手一把,據說由常用的伐木斧改良而來,頭部呈新月形,揮舞起來殺傷力巨大,還具有破甲破盾的效果,最主要的就是便宜。維京戰斧裡的短手斧重量往往不是很重,既可以投擲,又是近戰利器,比起劍來要輕快的多,而且易於操縱,遠沒有人們想像中的笨重。維京戰斧與北歐人日常使用的伐木手斧有很大不同,主要體現斧刃的設計上,最明顯的就是斧刃越來越寬,有的戰斧斧刃居然長達22-45釐米。維京戰斧其彎曲的刃面可以將殺傷力聚集在一點,可以非常容易地破開頭盔和鎖子甲的防護。
  • 歐洲古老部落文化: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北歐海盜的維京部落
    歐洲古老部落文化: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北歐海盜的維京部落歷史發展與文化概況維京部落曾是日耳曼人生活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地區的一支,也稱諾曼人。維京人口不多,卻是歐洲歷史上影響很大的一個種族。他們的足跡北達格陵蘭島、冰島以及俄羅斯腹地,南及地中海南岸溫暖的亞歷山港和西亞的耶路撒冷,西抵不列顛、愛爾蘭,東達北美洲東北部。
  •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解讀極光之下的維京海盜
    他們是農民,也是海盜;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戰士;是旅行貿易的航海家,也是無惡不作侵略者。  這個民族,是英雄和戰鬥的民族——它叫維京。他們駕駛著一艘艘船頭雕刻著龍頭的長船(Longship)在北歐海洋上劈波斬浪,神出鬼沒地襲擊歐洲海岸。
  • 北歐國家的高福利怎麼來的?那要講講維京海盜的故事
    北歐模式最具代表的就是他傲人的社會福利,北歐五國教育完全免費,還有健全的公費醫療養老制度,他們的理念就是人人都該享有平等的醫療、教育與社會保障,不能因為你有錢就能享受更好的醫療,或是讀更好的學校,人人平等的權益在北歐深入人心。政治北歐五國都施行多黨制,國內有多個代表不同階級或團體的政黨,為他們所屬的團體發聲,選舉中很難看到一黨獨大,所以只能組成聯合內閣搞協商性民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