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黑暗迷霧,墳墓裡的維京真相——北歐考古新發現

2021-01-20 北歐視角

維京(Viking)這個詞在英漢詞典中被翻譯成「北歐海盜」。對這個翻譯,北歐人——維京的後代們,都不能贊同。

首先,「維京」是一個歷史時期,大約在8-11世紀(790年-1066年),屬於中世紀(5-15世紀)中期的一部分。當然「維京人」並不是指這個時期生活的所有人,而特指那個時期生活在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人。其次,維京人並不都是海盜,他們和那個時期其他地區的居民一樣主要從事農牧業和漁業。我們已經知道的是他們手很巧,精於打造鐵器和木器,會在日常應用的器具上雕上精美的花紋,而且特別會造船,能打造經得住遠航風浪且雕刻精美的龍頭木舟。

在北歐漫長而寒冷的冬天,一部分不安分的維京人表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於是在農閒無所事事之時,拉幫結夥地坐著自己打造的堅固木船,橫過大海來到了歐洲大陸甚至美洲的很多地方。在大部分人從事和平貿易的時候,一小部分特別兇悍的不法之徒幹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他們身材高大,面目兇猛,打架不要命,殺人不眨眼,自茫茫大海上呼嘯而來,又從茫茫大海上呼嘯而去,令人防不勝防、又恨又怕。也算「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吧,連帶那個時期的所有北歐人都成了「海盜」,自此挪威、瑞典和丹麥人世世代代成了「北歐海盜」的後裔。

對於維京人「打砸搶」的暗黑歷史,北歐人自己的傳說是,維京人在打仗之前,會先吃一種毒蘑菇,它的毒性不會致命,但會使人麻醉迷亂,所以他們作戰時莽不畏死,所以一個平時善良老實的人會做下燒殺搶掠的嗜血勾當而之後惘然不自知。好吧,這個脫罪的理由比較無賴,但總之,在北歐「維京」這個詞是沒有任何貶意的,北歐人像中國人對秦皇漢武的歷史一樣對維京的歷史引以為豪,他們用Viking作商標、造公園、拍電影電視以及組織各類主題活動。

但正像披著重重迷霧的整個中世紀這段「黑暗時代」的歷史一樣,人們對維京歷史的認知也總糾纏在傳說和現實的巨大反差中,因此維京時期的任何考古發現也總是激動人心的。北歐近期的一些考古發現就揭露了之前不為人所知的一部分歷史,有些還相當驚悚。

在關於中世紀的一些電影裡,我們不只一次看到人們把死去的親人放在一艘盛滿引火之物的小船上之後引火燒船的鏡頭,意境感傷而悽美。幸好我們也知道中世紀的葬禮並不都是這樣的,否則留給我們後人的就都是傳說,而很少研究事實的線索了。

挪威特羅姆瑟(Troms)的希爾勒島(Hillesy)是看北極光的好地方,而那裡近兩年發現的兩座維京時代的古墓也很有趣。這是兩座船墓——人放在船中埋葬的墓。它證明在中世紀,特別是海岸附近,人們確實會把死者放在船內,但卻不是把船放下水燒毀,而是連船一起埋葬了。兩個墓離得很近,年代相似,一個墓中是男人,另一個是女人,但人們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的關係。其中尤其是後發現的女屍墓(2018年發現,最近完成全部清理研究工作),骨骼和器物保存得特別完整,具有相當大的研究價值。

左側圖為女子船墓外觀,右側圖為女子骨骼清理現場

照片:JRN INGE JOHANSEN(挪威NRK新聞網)/特羅姆瑟博物館

墓中女子側身蜷腿而臥,面向船壁。死亡年代大概在770-840年,是維京時代的早期。除了死者的衣物碎片外,同時發現的隨葬品有珠子、梳子、兩把刀和一架紡車,是用盒子盛裝後一起放在船上的。此前在附近發現的男墓中也發現了珠子、梳子等物,但此外還有斧頭和大刀這樣的工具和武器,另外還有熊爪這樣的與狩獵、祭祀相關的物品。考古研究人員發現,至少在挪威北部很少有火葬的傳統,而以船為墓的傳統曾經很盛行。

男墓中發現的珠子、梳子、刀和斧頭等器物

照片:JRN INGE JOHANSEN(挪威NRK新聞網)

而在挪威西部,卑爾根北面的阿爾沃松(Alversund)附近剛剛發現的一座古墓則顯示了另一種殯葬習俗——死者是被焚燒過的,當然不是在水中的船上,而是在陸地的柴火堆上。在這座墓中人們發現了碎骨殘骸,裝飾精美的陶器碎片和燒焦的玻璃碎片,此外還發現了沒有燒毀的青銅針。更有趣的是在這座墓中找到了幾乎一整套遊戲用具——18根標著點數的遊戲棒和一個骰子。

照片:卑爾根大學博物館(UNIVERSITETSMUSET I BERGEN)

這座古墓是在一個小型建築工地發現的,考古人員正在利用疫情期間建築公司停工的間隙加緊清理工作。初步的研究發現這座古墓的時代很可能要早於中世紀,大約在公元300年左右。中國的歷史研究早就知道,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周朝就有擲骰子遊戲,人類的賭博歷史幾乎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北歐發現的這套1700多年前的遊戲用具至少告訴我們,在中世紀的歐洲和維京時期的北歐,除了繁重的勞動和血腥的殺戮,人們也是有娛樂活動的。

如果說挪威近期的這些考古發現還比較有趣的話,那麼丹麥一系列考古研究的發現就讓人感覺驚悚了。

照片:RGVI N. JOHANSEN,丹麥莫斯格歷史博物館(MOESGAARD MUSEUM)

這是在丹麥奧胡斯(rhus)發現的一個頭骨,年代大約在公元900年前後,維京時代中期。頭骨在一個古代村屋外面的井中發現,但頭骨側頰處缺失的一塊卻埋在屋內地板下。而且頭骨缺失的這一塊,是用利器削下的,並不是隨年代久遠自然散落。

最初發現這樣的例子時,考古人員還以為是隨年代久遠及地面建築變遷而發生的屍骨散落,但當這樣的情況一再出現,而且不只出現在丹麥,而是出現在北歐各處,特別是在有些案例中顯示地面建築保存較好,不可能發生這樣的骨骼散落,才引起了考古學者的特別注意。奧斯陸大學的考古專家Marianne Hem Eriksen研究了出現在北歐各處涉及部分骨骼易地埋葬的40多個案例,涉及年代從公元前250年直到維京年代末期的1050年,研究結果顯示,鐵器時代,特別是維京時代的人總是特意把人體的一部分骨骼埋在自己的居所周圍甚至是在屋中,而且這些骨骼中以頭骨的部分骨骼居多。更為驚悚的是,他們發現很多一歲以下嬰兒的屍骨被埋在屋內,尤其是埋在牆基中或是門廊、壁爐等人們經常經過或活動的區域。

似乎對於那時的人來說,把死者的一部分保留在自己身邊是很重要的。從流傳下來的文字記載也可以看到,那時的人們也認為,一個人死亡後只是身體或生理的死亡而不是精神或靈魂的死亡。所以他們可能認為死者的部分骨骼可以闢邪。而這些骨骼中以頭骨居多,是因為那時的人認為頭顱是人最重要的部位, 是靈魂的中心。所以頭骨的「靈性」更大。

丹麥裡伯發現的帶銘文和鑽孔的頭骨片

照片:丹麥西南日德蘭博物館(Sydvestjyske Museer )

在丹麥裡伯(Ribe)發現的一塊很有名的頭骨片也可以佐證這種觀點。這塊頭骨片上有一個圓孔,上面刻有符文,基中包括北歐神話中眾神之王奧丁(Odin)和戰神提爾(Tyr)的名字。考古學者一般認為這塊骨片是個護身符。

在北歐的古老神話傳說中也能看到關於頭顱的特殊價值。北歐神話中米梅(Mime或Mímir)是個巨人智者,在他被斬首後,眾神之王奧丁用香料保存了他的頭顱,並把這個頭顱當成了自己的智囊,每天和他說話,聽取他的意見。

但是被埋在北歐各處古代民居中的那些頭骨片,卻有很多可能性。有可能是親人的骨片,用以保存死者的靈性以保佑親人,也有可能是敵人的骨片,斬下以破壞敵人的靈性從而增加自己的安全,甚至有可能是奴隸的骨片,埋下類似於殉葬的概念。至於到底是哪一種,人們還不知道,有待於更多的發現和研究。

至於埋在屋內的那些嬰兒,有資料顯示,在那個年代,不到一歲還沒長牙的嬰兒並不被看成人,也一般沒有名字。所以因為各種原因殺死嬰兒並不罕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被社會認可和接受的,這一現象大概算是中世代這個「黑暗時代」最黑暗的一部分。而同時嬰兒也被看作一種「靈異的物事」,因為他們既不是人也不是一般的什麼東西,所以把死去的嬰兒埋在屋內地下,尤其是人們經常活動的區域,可能是因為人們相信嬰兒的「靈異」稟性可以幫助建立起人和居所及那個地方的某種特殊的聯繫,從而達到某種保佑的效果。

北歐的這些考古新發現,使人們對中世紀和維京時代的認知更深入了一些,但是也留下了更多的謎題留待人們去發現。最近有報導說,隨著溫室效應和地球變暖,挪威布萊海門(Breheimen)國家公園高山上的千年冰川也在逐漸融化,那裡是維京時代的一條交通要道,因此現出了許多維京遺蹟,吸引了全世界的考古愛好者去「尋寶」。千年冰雪是有效保存歷史原貌的最好冷藏劑。相信已經和即將發現的很多有趣的歷史遺物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更多地了解那段歷史。

冰川下發現的馬蹄踏雪板 照片:Espen Finstad (挪威)

冰川下發現的精巧木盒 照片:Espen Finstad (挪威)

冰川下發現的藍色織物 照片:Espen Finstad (挪威)

冰川下發現的木針 照片:Espen Finstad (挪威)

相關焦點

  • 歐洲中世紀造船簡史:北歐南歐各領風騷,兩者最終殊途同歸
    在整個中世紀時期,歐洲的航海業呈現出「先北後南」的趨勢,而兩種風格的航海技術最終殊途同歸,在中世紀晚期融為一體,為歐洲大航海時代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中世紀前期遙遙領先的北歐航海技術自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大陸就陷入了分裂和混亂的時代,而在中世紀前期,對於歐洲沿海國家威脅最為強大的當屬猖獗的維京海盜了。
  • 北歐中世紀的維京人真的都是海盜嗎?
    維京人是8世紀到11世紀時期北歐的海盜,侵擾歐洲沿海和英倫諸島,也到過北極的廣闊疆域,歐洲的這一時期也被稱為「維京時期」。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維京人和加勒比海盜不同維京人是一個強悍的海洋民族,公元4世紀開始,他們進行過多次劫掠性的航海活動,公元8世紀在丹麥、挪威和瑞典定居下來,形成了多個王國,並且把造船技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維京探險者不僅到達了格陵蘭島,而且是最先到達美洲的歐洲人。不能簡單地說維京人就是一群海盜,但是維京人的搶劫是很可怕的,堪稱一批狂熱的殺手。
  • 北歐海盜維京人對歐洲的掠奪與發現冰島 格陵蘭島
    8~9世紀,維京人離開斯堪地那維亞海岸,開始到四面八方攜掠。其中一部分人向西航行,最早穿越大西洋,並發現冰島、格陵蘭島,甚至到達美洲大陸。有的侵襲了英倫三島和歐洲大陸;有的則從瑞典揮戈南下,穿過波羅的海,抵達裡加灣和芬蘭灣,沿東歐河流而下抵達黑海地區;還有的乘船從挪威直奔地中海,騷擾沿岸各地。北歐海盜總是在搶奪了大量的布帛財產和擄掠了許多女子後遠循而去。驍勇善戰的「維京人」行蹤不定,來去如飛。
  • 北歐海盜只會燒殺搶掠?來了解中世紀維京人的遠洋商業帝國吧
    1、 自然的選擇北歐的土地寒冷而貧瘠北歐諸神為維京人所設下的自然稟賦顯然並不鼓勵他們從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業活動。日德蘭半島多為沼澤、沙洲和森林,土地貧瘠;瑞典密布湖泊和沼澤,無法實施大片耕作;挪威坐擁連綿起伏的雪山和星羅棋布的峽灣,唯有沿海的一條狹長地帶適宜居住。
  • 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這些遺骸是從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英國、愛爾蘭、冰島、格陵蘭、愛沙尼亞、烏克蘭、波蘭和俄羅斯的考古遺址中發現的,大部分可追溯至維京時代(約公元750-1050年)。該小組在2020年9月16日的《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世界上最大的維京人骨骼DNA測序結果。 對維京人DNA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研究揭示了豐富的信息,為維京人的遺傳多樣性和旅行習慣提供了新見解。
  • 維京世紀:野蠻人如何改造歐洲
    陳芝/文埃莉諾·羅莎蒙德·巴勒克拉夫的《北方以北:維京人的航海與薩迦中的北歐歷史》講述的是中世紀的維京人,在自己的薩迦(saga)中,如何看待世界,看待自己接觸到的人群與文化。本書內容豐富,行文風趣,雖然落入黑暗中世紀史觀的窠臼中,但考慮文藝復興以來這種歷史發明畢竟流毒多年,算是情有可原。
  • 《維京傳奇》中弗洛基受頭頂滴水懲罰,原型來自北歐神話的洛基
    《維京傳奇》中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情節。弗洛基因為宗教信仰上的分歧,私自把拉格納信任的基督教傳教士艾塞斯坦殺死。拉格納得知真相後,把他綁在人來人往的廣場上示眾。弗洛基逃跑又被抓回來。這一次,拉格納把他囚禁在潮溼陰冷的山洞裡,讓他受頭頂滴水的懲罰。為了減緩弗洛基的痛苦,他忠誠的妻子海格爾用一隻碗舉在他頭頂接水。
  • 揭秘「北歐海盜」:關於維京人的傳說是真的嗎?
    實際上,維京人並不是整日佩戴頭盔,而他們的酒碗也絕對不是由人骨製成的,與此同時,維京人也十分喜愛清潔,並不是傳說中那樣的骯髒。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維京人的確是北歐地區的一些海盜。實際上,維京人最開始是諾爾斯人的一個分支,在公元八世紀到十一世紀期間,維京人一直對歐洲沿海各國進行著侵略,而此時,歐洲社會也被稱為了「維京時期」。對於整個歐洲發展歷史來說,維京時期也成為了遠古時代與中世紀的一個過渡標誌。
  • 大航海時代之前,維京人是如何跨越海峽的?這種石頭是關鍵
    但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北歐已經出現了一群懂得跨越海洋的人,他們就是傳聞中的維京海盜。據了解,維京海盜起源於瑞典地區,他們從北歐南下入侵其他國家。憑藉著驍勇善戰他們到處燒殺搶掠,給當時的歐洲人帶去了巨大的創傷。
  • 維京人殺死索爾瓦爾德
    即使他們的探險故事十分激動人心,在這之前並沒有關於維京人曾經到過那裡的確鑿的考古證據。這兩個薩迦被合稱為《文蘭薩迦》,它們記載很不一樣,不過它們都表明,在1000年(也許是1001或1002年)的某個時候,格陵蘭的維京人向西航行,並且來到一片新的海岸,他們探索了那裡,並且在隨後的幾年裡試圖在那裡定居。
  • 《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差點被遺忘的北歐神話
    「被遺忘的神話裡有誰的曾經,我們的淚變成故事裡的風景,故事裡的北歐有海盜在盛行,那是我們熟悉親切的族群」……這首歌,曾經是我的最愛,陪伴我度過了一段青春時光。它的歌名叫《北歐神話》,是著名女團SHE所唱的。提到北歐神話,你們會想起什麼呢?十二主神?巨人?精靈?眾神之王奧丁?在北歐神話的世界裡,神不是萬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恆的。
  • 從維京人的維京精神衍生出的社會福利-北歐模式!
    北歐的五個國家,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有著全世界最好的福利,從搖籃到墳墓,政府全都一手包辦,上學不用錢,看病不用錢,失業了還可以領取高救濟金,人們生活非常平等,社會上幾乎看不到窮人,簡直是地球上最幸福的國家,那麼沒有這種高福利國家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所有人都知道方法?最難以複製呢?我們得從歷史文化來好探討。
  • 英格蘭的黑暗年代:斯文國王的文才武略,維京海盜的利斧巨船
    然而,回到《林迪斯法恩福音書》誕生的年代,我們卻會發現,當時的英格蘭正處於所謂的「黑暗年代」,蠻族入侵、內鬥不斷,加之自然災害、瘟疫的影響,整個英格蘭在公元5-1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之中。  那些修建於海岸附近的修道院,往往會成為維京海盜搶掠的「重點」,價值不菲的金銀聖器被洗劫一空,修女、修士們或被殺害,或被擄走當作奴隸賣掉,林迪斯法恩修道院亦未能倖免。
  • 北歐金屬之歌:《維京傳奇》中激昂澎湃的多彩樂章
    原創 宇寧 中國畫報出版社如今,「維京」作為一個文化IP,不僅在歐美家喻戶曉,隨著幾部影視劇的熱播,中國的觀眾對這個來自北歐的族群有了全新的認識。▲維京人的長船能夠確保探險家們跨越更遠的距離,發現嶄新而陌生的大陸他們崇尚武力,富有侵略性,但卻追求平等和自由,世界上最早的議會——阿爾庭,即由維京人在冰島的定居者創立,用來判決和仲裁各種事端。在信奉基督教之前,他們有著自己本民族的信仰,那棵世界之樹——北歐宇宙論的中心,即是他們畢生苦苦找尋並努力保護的美好家園。
  • 維京人的四種職業:航海家、北歐海盜、商人,殖民者
    (紐芬蘭的維京人農場遺址) 但由於北歐氣候寒冷,生存環境惡劣,隨著人口的增多,北歐原本不多的耕地更加不敷使用,生活環境逼迫維京人四海為家,
  • 1300年前,考古遺蹟「北歐海盜」維京人:頭骨碗喝酒,太陽石導航
    今天的主題對象是有著「北歐強盜」之稱的維京人,想必大家對於那段往事早已有些模糊不清了。背景他們從公元8世紀開始出現,直到11世紀前後還一直侵犯歐洲沿海地區和不列顛許多島嶼,他們的足跡從歐洲大陸直到北極廣闊的疆域,而在那段時期,歐洲極度受到困擾,因此那時候也被稱為「維京時期」。
  • 古代維京人的大殺器——戰錘!只有拳頭大小,並不笨重
    這是考古工作者在1980年時,於挪威地區發現的一枚青銅戰錘,曾屬於一位維京勇士。維京人是中世紀居民們對北歐居民的稱呼,維京人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一直侵擾歐洲沿海和不列顛島嶼,其足跡遍及從歐洲大陸至北極廣闊疆域,歐洲這一時期被稱為「維京時期」(Viking Age)。
  • 維京海盜的利斧長船,學者國王的文才武略:走進英格蘭的黑暗年代
    然而,回到《林迪斯法恩福音書》誕生的年代,我們卻會發現,當時的英格蘭正處於所謂的「黑暗年代」,蠻族入侵、內鬥不斷,加之自然災害、瘟疫的影響,整個英格蘭在公元5-1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之中。
  • 維京人是如何發現格陵蘭的?
    資料 圖他在那裡待了一段時間,並且在那裡接受了洗禮,這證明在格陵蘭島已經有某種北歐人或凱爾特人的殖民地。不過,並沒有其他資料或考古證據證明阿里的登陸是事實,他的成就一定很可疑,而且他描述的關於斯堪地那維亞社會的運作的細節表明,他抵達的地方也許是斯堪地那維亞的某處,並非格陵蘭。
  • 神秘發現:被一些人認為最為神秘的10個考古發現
    因此,那些神秘而又有趣的發現,往往要顯得彌足珍貴。從被歷史遺忘的巨大戰爭到新發現的《聖經》中遺失的海古卷,今天小編就要為你介紹,神秘發現:被一些人認為最為神秘的10個考古發現。 5、維京兒童骷髏 最近,在愛爾蘭都柏林城堡附近工作的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具最完整的維京兒童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