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最高法召開系列...

2020-12-16 每日甘肅網

  原標題:「零容忍」「出重拳」,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

  虛假訴訟,嚴重擾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司法秩序,侵害訴訟當事人合法權益。

  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以「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助力誠信社會建設」為主題,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成立以來與巡迴區各級法院共同嚴厲打擊虛假訴訟工作情況。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副庭長郃中林、黑龍江高院副院長陳喜平、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副庭長王富博出席發布會並介紹有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李廣宇主持發布會。

  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最大「罰單」

  發布會上,郃中林介紹了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系列虛假訴訟案件處理情況。

  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合計罰款6300萬元,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同時,法院將各案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依法查處。

  「人民法院始終以『零容忍』態度對待虛假訴訟行為,堅決『重拳出擊』。」郃中林表示。

  「我們將始終秉持公平公正、違法必究的原則,切實保護各方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營商環境。」陳喜平介紹,在這批系列虛假訴訟案件中,人民法院以雷霆手段,對有關組織造假的失信企業開出巨額罰單並將涉嫌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正是為了厲行法治、刮骨療毒,樹立誠信交易、誠信訴訟的鮮明導向。

  針對該批系列虛假訴訟案件為何沒有能在執行異議審查或者一審審理時發現這一疑問,王富博回應,精準識別一直是虛假訴訟的治理難點。民事訴訟中,法官沒有偵查權,只能對證據進行書面審查。這批系列案件中行為人對證據進行了全面造假,包括出具了假的身份證明、授權委託、購房合同、購房發票、繳費證明等,法官進行常規審查難以及時發現虛假。

  「逐步發現真實符合案件審判規律和認識規律,案件審理過程是一個不斷去偽存真、深化認識的過程。」王富博表示,今天發布的系列案件中當事人身份並非全都是偽造的,存在相當一部分真實的購房者異議人,在審查初期,材料積累不夠的情況下,較難發現自相矛盾之處,隨著案件累積,越來越多的破綻漏洞顯現,虛假訴訟被識破甄別出來的概率自然就會加大。

  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等不誠信訴訟行為

  當前虛假訴訟案件數量逐年增加,類型日趨廣泛,在民間借貸、以物抵債、破產、第三人撤銷之訴和執行異議之訴中反映尤為明顯。

  據統計,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是2014年的118倍;被認定為虛假訴訟的民事案件2779件,是2014年的17.7倍。

  郃中林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自建庭以來,將「恪守誠信訴訟」作為庭訓之一,強化防範懲治意識,積極依職權調查核實,依法嚴厲打擊虛假訴訟等不誠信訴訟行為,審理了包括上海歐寶與遼寧特萊維借款糾紛案,夏某在與劉某某、某建材公司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等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虛假訴訟案件。

  「這些案例體現了第二巡迴法庭一以貫之倡導當事人誠信訴訟,維護訴訟案件程序正義的態度,堅決讓不守誠信、不遵規則的當事人自食其果。」郃中林說。

  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轄區地方各級法院也積極作為,依法懲治虛假訴訟。郃中林在發布會上介紹了遼寧、吉林、黑龍江省三家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嚴懲虛假訴訟行為的工作做法。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與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共同出臺了《關於防範和查處虛假訴訟的若干意見》,梳理了十一項虛假訴訟表徵作為審查識別重點,明確了各單位的職責分工和有關程序銜接機制,探索建立虛假訴訟失信人名單制度。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積極開展打擊虛假訴訟和「套路貸」專項行動,嚴格落實立案階段風險告知義務,對民間借貸、離婚析產、以物抵債、勞動爭議、公司分立(合併)、企業破產等重點案件進行關聯案件檢索,查詢原、被告其他涉訴、涉執行情況,並隨卷移送業務庭,對需要著重審查的重點案件以及在案件審理中如何防範和甄別虛假訴訟作出具體規定,從立、審、執各環節強化審查。

  黑龍江高院把治理打擊虛假訴訟、加強誠信社會建設作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與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制發《關於防範和制裁虛假訴訟的若干意見》,下發《關於加強防範和制裁虛假訴訟工作的通知》。

  構建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的長效機制

  郃中林表示,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將繼續把防範打擊虛假訴訟作為服務和保障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要工作,與巡迴區地方各級法院一道,構建防範和打擊虛假訴訟的長效機制,切實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助力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一是完善防範機制,提升甄別能力。建立「立案預防、審判核查、執行反饋」的立體防範機制,研究虛假訴訟行為產生的規律,加強對下指導和審判指引。同時積極探索在巡迴區內建立虛假訴訟人名單制度和公職人員、律師參與虛假訴訟行為通報制度,在立案、審判、執行各環節將虛假訴訟拒之門外。

  二是嚴格依法辦理,懲治救濟並重。嚴懲各類虛假訴訟違法犯罪行為,對於實施虛假訴訟經查證屬實的,根據情節和後果施以罰款、拘留等妨礙民事訴訟強制措施,虛假訴訟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責令虛假訴訟參與人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對律師事務所、司法鑑定機構及相關從業人員等在制度上、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及時發出司法建議,努力將關口前移;涉嫌虛假訴訟罪、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刑事犯罪的,依法將線索和案件材料移送偵查機關處理。同時,積極研究虛假訴訟受害人救濟途徑。

  三是加強部門協作,形成打擊合力。加強與公安、檢察、司法行政部門協作,打通信息壁壘,實現數據聯通共享,建立虛假訴訟案件線索移送、結果反饋機制。

  四是廣泛宣傳教育,引導誠信訴訟。大力開展法治宣傳,通過集中發布虛假訴訟典型案例、製作普法短視頻、開展警示教育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虛假訴訟危害的認知,引導教育人民群眾依法訴訟。(孫航 黃豔輝 嚴怡娜)

相關焦點

  • 史上最重虛假訴訟處罰案件在最高法院二巡宣判
    同時,為維護法律權威與尊嚴,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改善營商環境,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經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合議庭評議及法官會議討論,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決定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本院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1700萬元。
  • 最高法: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最高法今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副庭長郃中林指出,據統計,2019年人民法院審結虛假訴訟犯罪案件826件,是2014年的118倍;被認定為虛假訴訟的民事案件2779件,是2014年的17.7倍。
  • 武陵源區法院嚴厲打擊虛假訴訟 開出5000元「誠信罰單」
    湖南法院網訊 近日,武陵源區人民法院對五起不動產登記案件中涉虛假訴訟的蔡某甲,開出5000元「誠信罰單」,有效維護了司法公信力與司法秩序,倡導了誠信訴訟。據悉,這是該院開出的首例行政案件「罰單」。受理該系列案後,承辦法官抽絲剝繭,對原告提供的相關材料證據進行了細緻核查,認真分析,最終查明案件起訴狀中的具狀人和授權委託書中的委託人的籤名「蔡某乙」均非蔡某乙本人所籤,而是蔡某甲代籤。一審法院遂作出上述決定。蔡某甲不服一審懲罰決定,向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複議,二審法院經審查發現,蔡某甲在訴狀和委託書中偽造蔡某乙籤字的事實存在,作出駁回申請人蔡某甲的複議申請的決定。
  • 零容忍!上海證監局開執法專題會 這些機構排隊受罰 從嚴從快從重...
    會議認為,今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維護資本市場良好的法治環境,建設金融法治高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必須動真格、出實招、求實效,全力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委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的工作部署。
  • 集體訴訟迎新進展,最高法發文:規範代表人訴訟...
    為全面落實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強化證券違法民事賠償的功能作用,有效懲治資本市場證券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最高人民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制定《關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於7月31日發布實施。
  • 決勝掃黑除惡收官年|聚焦「套路貸」、虛假訴訟重點領域專項治理
    分動員部署階段,集中排查、依法處理階段,總結驗收階段三個階段開展虛假訴訟專項治理活動,通過組織排查,多措施深挖掘虛假訴訟案件線索,依法查辦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虛假訴訟典型案件,依法追究實施虛假訴訟的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法律責任,嚴肅查處虛假訴訟背後隱藏的違法犯罪和枉法裁判、司法不公等突出問題。
  • 當事人惡意串通虛假仲裁?最高法:一以貫之予以遏制和制裁
    最高法:一以貫之予以遏制和制裁 澎湃新聞記者 林平 2020-12-23 13:14 來源:澎湃新聞
  • 新年首周「零容忍」重拳出擊 資本市場監管效能持續提升
    安 寧新年伊始,資本市場監管「零容忍」繼續重拳出擊。根據滬深交易所市場監管動態顯示,新年首周(1月4日至1月8日),滬深交易所對108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採取了自律監管措施,涉及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異常交易情形;對30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專項核查;向證監會上報2起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線索。另據證監會網站統計,2020年證監會和各地證監局合計開出314份行政處罰決定書。
  • 假借訴訟侵佔他人合法財產 揭開「套路貸」虛假訴訟真面目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目前,很多「套路貸」違法犯罪行為多涉及虛假訴訟,不法分子通過虛假訴訟行為實現非法利益。李衛俊等「套路貸」虛假訴訟案就是一起這方面的典型案例。12月14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將該案作為第二十三批指導性案例予以發布,詳解檢察機關如何依法開展監督,促進行業整治。
  • 司法亮劍虛假訴訟,請聽專家怎麼說(附高院指導意見和相關案例)
    12月11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在對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虛假訴訟系列案件進行公開開庭宣判和新聞發布後,召開了虛假訴訟治理專題座談會。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和黑龍江省高級人員法院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虛假訴訟系列案件審理背景情況以及人民法院防範和懲治虛假訴訟工作進展情況,與會代表委員和專家學者對本案辦理情況進行熱烈點評並就虛假訴訟司法治理提出了寶貴意見建議。
  • 【龍法要聞】黑龍江法院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龍法要聞】黑龍江法院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2020-12-18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謀虛構167萬元債務,兩男子因虛假訴訟被判刑!
    合謀虛構167萬元債務,兩男子因虛假訴訟被判刑!鑑於陸某對虛假訴訟犯罪知情但參與不多,且積極配合偵查起訴,檢察機關對其批評教育後作出相對不起訴的決定。11月10日,東城法院作出判決,被告人彭某犯虛假訴訟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七千元;被告人趙某犯虛假訴訟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堅決杜絕年底不立案 對有案不立「零容忍」
    中國網12月15日訊(記者 張豔玲)今日上午,全國法院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部署會在最高人民法院以視頻方式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姜偉出席會議並講話。針對年終歲尾地方法院容易出現拖延立案、拒絕立案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國法院部署開展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姜偉要求,各級法院要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切實解決群眾立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會議強調,要突出問題導向,確保立案登記制改革落地見效。
  • 最高法發布全國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紀要(全文)
    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負責人介紹,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指導各級人民法院妥善審理債券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於2019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法院審理債券糾紛案件座談會。根據會議研討的情況,起草形成了《會議紀要》,並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民事行政審判專業委員會審議通過。
  • 103人被宣告禁止令 山東檢察機關對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零容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12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山東檢察機關保持對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為「零容忍」態勢,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全省已有103人被宣告禁止令。根據最高法、最高檢《關於辦理危害藥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對實施生產、銷售假藥的犯罪分子適用緩刑的,應當同時宣告禁止令,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藥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民以食為天』,食品藥品安全是重大的政治問題、民生問題,也是重大的公共安全問題。食品藥品安全沒有零風險,只有『零容忍』。」
  • 雄安新區將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
    雄安新區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雄安新區公安局關於依法嚴厲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當前,雄安新區幹部群眾正在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力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為切實維護平穩有序的網絡環境,進一步規範網絡信息發布,穩定社會秩序,雄安新區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雄安新區公安局聯合發出通告:一、提高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不得轉發、傳播和擴散未經證實的、虛假的信息;不得道聽途說、捕風捉影,不得捏造、編造、散布謠言,自覺做守法公民,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 打擊與懲治「套路貸」虛假訴訟、虛假陳述暨非法金融行為十大典型...
    通過本案也反映出「套路貸」犯罪很多時候不是體現在一個單獨的或幾個案件中,需要把所有關聯案件聯繫起來,才能有效提高對於「套路貸」虛假訴訟的甄別能力。對於「套路貸」違法犯罪人員惡意提起的虛假訴訟,人民法院在審判中通過加大對借貸關係合法性、真實性的審查力度,嚴厲打擊「套路貸」等違法犯罪活動,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
  • 最高法這場工作部署會「很剛」
    ——一旦群眾、律師或者代表委員反映存在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幹擾立案等違規行為,將一查到底,依法依紀嚴肅追究有關人員和主管領導的責任,決不姑息。12月15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在全國法院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要求切實保證及時立案專項工作部署會。
  • 最高法:原告涉嫌虛假訴訟罪,也不能駁回民事起訴(刑民交叉)
    虛假訴訟罪不屬於經濟犯罪的範疇,不能以案件有經濟犯罪嫌疑為由駁回原告的民事起訴。但在原告涉嫌虛假訴訟刑事案件審結前,宜中止民事訴訟,待刑事案件審結後,可視情況恢復審理。——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再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