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美國就必須提到洛克菲勒家族,洛克菲勒財團在美國六大財團中排名第一。有美國歷史學家說:「歷史上曾經有過甘迺迪家族、亞當斯家族、布希家族,然而論及影響世界的寬度和廣度再也找不到一個家族可以超越洛克菲勒。」
在如今的美國,你是無法躲開這個家族的影響的,因為150年以來,他們不僅成立了著名的標準石油公司,摩根大通銀行,洛克菲勒基金會,他們還創辦了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現代藝術博物館,出資建設聯合國總部。
除此之外,洛克菲勒的一生也在儘自己的能力做慈善,中國最負盛名的醫療機構之一北京協和醫學院就是由洛克菲勒於1917年創辦的。截至20世紀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他贊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中國受益尤多,接受的資金僅次於美國。有人評論:「洛克菲勒跟同時代的富豪相比,他的財富是最不坑髒的。」
870萬元買地,1美元賣出
二戰結束後聯合國打算在美國建一個總部,但是由於各國人力物力虧損,大家都不願意集資建造大樓。
而當洛克菲勒家族知道這個消息後立即投資870萬美元在紐約買了一塊地。隨後宣布將地皮用1美元的價格賣給政府。這一舉措也引起了商界的轟動,並嘲笑洛克家族遲早會把財產揮霍一空。
可誰能想到這個看似是一個虧本的買賣,到最後卻獲利千倍,其原因是聯合國總部周邊的地價開始飆升,而當時洛克菲勒家族一併把周圍的地皮也一併買了下來。一個看似無償的捐贈,卻達到了名利雙收的效果,不得不佩服頂級財富家族的眼光和能力。同時還獲得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政界上層的好感。
洛克菲勒家族的遠見和格局是不容小覷的,他們在賺錢能力上是不容置疑,但在慈善事業上,也是開創了美國慈善的先河。
洛克菲勒認為:「賺錢的能力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一份禮物」,他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們要把這份禮物分享給別人,雨露均沾,才對得起上帝的恩賜。
洛克菲勒常說:「我相信每個權力是一種責任;每個機會是一種責任;每份財產是一種責任。」所以,他能賺多少錢,就往社會回饋多少,做人、做事、做生意都對得住天地良心。他將這些為人處世、經商經驗的道理寫成信件給自己兒子,就是想讓自己的後代在延續家族財富的同時不忘做人道理。
洛克菲勒這些信件的價值,正如艾倫·格林斯潘所說: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後人將這些信件內容出版成書,就是這本《洛克菲勒給兒子的38封信》,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石油大王的經商、成功、做人、處事的經驗的朋友可以買來看一看。
作為名副其實的一本智慧寶典,可惜的是在中國卻很少有人看過這本書,甚至是寥寥無幾。
這是一本收穫幸福,走向成功,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當你了解了他的人生忠告並且有目的地遵循時,你就已經邁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向成功的人學習,你將是個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