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低谷時做了三件事,從此走向萬丈光芒,中年人值得一看

2020-12-04 鄧朝芬說歷史

孔子曾經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就是這樣珍貴,只在朝夕之間就急匆匆地流走了,無法停留。一個人活在世上,沒有誰的一生都是順風順水的,有高有低,但人往往就是在逆境中逆風翻盤,然後走向人生巔峰!王陽明的心學就好像是人生的燈塔,指引我們前行,殊不知,王陽明也有過低谷期,他得罪了宦官劉瑾,被貶到貴州龍場,這一年他36歲,這也是他人生中最低谷的時候,但是他翻盤了,最後走向萬丈光芒!

用心做事

龍場頓悟中王陽明悟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意思是說:人的真善美、假醜惡都是一種表面現象,真正的價值在我們人的心中。我們要發現內心的價值,不要被自己的表象所迷惑。王陽明終於明白,只要心中有良知,用心做事,不做逆天的事情,人生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王陽明的思想折服了張居正、曾國藩、梁啓超、章太炎、以及西鄉隆盛、稻盛和夫等無數中外名人。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說過:「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放下身段

放下身段,剛到龍場,王陽明的隨從就抑鬱了。知道龍場苦,不知道有這麼苦啊。到龍場沒多久,隨從們就扛不住了,紛紛病倒。這時候,王陽明心甘情願當起了「僕人」。他親自燒水、劈柴、煮粥,伺候這些病號;還經常唱點家鄉小調,講講幽默段子,寬慰僕人們。在王陽明的悉心照料下,僕人們的身體漸漸好了起來。你不讓我幹事,甚至是給我爛攤子讓我收拾,那我就放下身段,我就自己找事做。

堅定內心信念

王陽明在龍場這樣能讓人脫幾層皮的地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王陽明是怎樣做到的?他在《瘞旅文》中,也講出了自己的心得:自吾去父母鄉國而來此,二年矣,歷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嘗一日之戚戚也。翻譯一下:我沒有一天自怨自艾,恐懼憂傷。秘訣很簡單:心態好。你要明白,人生冷暖自知,世道人心若看透了,你對一切也就都釋然了!因為人心世道是最複雜的東西。王陽明有自己的信念。他的信念,是儒家的君子人格。

王陽明的一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而立之年的人了解王陽明的智慧會讓以後的路更加順利,更好的讓自己站穩腳跟,少走一點彎路,尤其到四五十歲的年紀,這樣的中年人應該事業有成,名利雙收,但是總有一部分人沒有做到如此,這個時候不要怨天尤人,靜下心來,做好王陽明說的這幾點,就算不能立刻翻盤,但人生也會順利很多,好運也會來到。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上,誰能保證自己能堅守初心呢?在這個物質至上、利益為先、價值追求和內心信仰極度稀缺的時代,就更是如此。想要了了解王陽明更多心學智慧的,建議讀一讀《傳習錄》和《王陽明傳》這兩本書籍。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的精華和核心,裡面通過一些有趣的記載,講出王陽明心學智慧。而《王陽明傳》是人物傳記,講述了王陽明坎坷的一生,講述他是如何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的。

在這兩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場披荊斬棘的王陽明,也可以看到在戰場有勇有謀的王陽明,更可以學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王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盤針的時候了。

當你人生不順心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合上書籍,豁然開朗,對於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兩本書一共加起來79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在我36歲時,做了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了萬丈光芒
    一個人活在世上,沒有誰的一生都是順風順水的,有高有低,但人往往就是在逆境中逆風翻盤,然後走向人生巔峰!王陽明的心學就好像是人生的燈塔,指引我們前行,殊不知,王陽明也是經過了人生低谷,然後翻盤,最後走向萬丈光芒!
  • 龍場悟道,36歲的王陽明堅持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面對人生低谷時,你的態度決定你的人生高度。古往今來,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在遭遇命運的惡待時,依然能夠保持初心、樂觀的態度。譬如明朝聖賢「心學」創立者王陽明,王陽明飽讀詩書,卻三次落第,考了十年才中了狀元。
  • 王陽明:36歲時,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我做對了這2件事
    人生不會一直平平順順,總會遇到一些坎坷,而那些成功的人同樣也是如此,走過無數個漆黑的夜晚,最後才走向人生巔峰。但是可惜的是,王陽明雖然懷才,但卻「不遇」,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直到晚年才有所建樹,而且因為「功高震主」,被貶龍場,待到再次被重視時,他卻因病離世。在他被貶龍場時也並沒有放棄,他日夜反思,悟出了王陽明心學,王陽明曾經說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意思就是只要心中充滿光明,光芒總會來到身邊!
  • 菜根譚:有本事的人,都能在落魄時自我救贖!從低谷走向萬丈光芒
    「人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一個平庸的人和一個有本事的人,他的差別就在於落魄時的表現,只有人到了低谷,最大的潛力才能爆發出來,有的人在低谷中走向滅亡,而有的人從低谷中走向萬丈光芒!菜根譚裡說過這樣一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真正聰明,真正有本事的人,能忍受住寂寞,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也能用平常心對待,只有在靜中才能想出更加可行的辦法!菜根譚:有本事的人,都能在落魄時自我救贖!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沒料到,王陽明又再次生存下來,心學在龍場誕生,從此王陽明從人間地獄走向了萬丈光芒!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有人說,只要能學到王陽明的一半智慧和成就,就非常了不起了!
  • 36歲王陽明:從人生低谷走向了巔峰,我做了這3件事,你也可試試
    人生不會一直平平順順,總會遇到一些坎坷,而那些成功的人同樣也是如此,走過無數個漆黑的夜晚,最後才走向人生巔峰。但是可惜的是,王陽明雖然懷才,但卻「不遇」,他的一生非常坎坷,直到晚年才有所建樹,而且因為「功高震主」,被貶龍場,待到再次被重視時,他卻因病離世。在他被貶龍場時也並沒有放棄,他日夜反思,悟出了王陽明心學,王陽明曾經說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意思就是只要心中充滿光明,光芒總會來到身邊!
  • 王陽明: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轉機,低谷時記住這兩句話
    王陽明: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轉機,低谷時記住這兩句話明代王守仁,自號陽明子,因而被人稱為陽明先生,又稱王陽明。他是一位傳奇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統治地位的時代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學說——陽明心學,深深影響了後世。有人覺得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人說「一生伏首拜陽明」。
  • 王陽明勸世良言「三不管」: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
    王陽明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但是,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活是為了自己而活,並不是為了別人。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不管人非笑金無赤足,人無完人。
  • 王陽明忠告: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但是明代一哥王陽明卻認為,男人後半生運勢走向,靠的並不是錢和人脈,而是牢記七字真言,只有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脈和金錢。他將畢生經驗與智慧總結提煉出七個字:「行、勤、知、底、心、誠、耐」,以此來告誡世人,助力其早日成大器。
  • 王陽明:心術不正之人,臉上戴著3張「面具」,別等40歲後才頓悟
    明代的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多年研究「心學」之道,他提到:心術不正之人,臉上多半出現3種怪相,及早知道及早避免。一、面目猙獰,橫眉怒目王陽明:那些看起來面目猙獰,橫眉怒目的人,往往心術不正。二、面部僵硬,皮笑肉不笑王陽明:那些面部僵硬、不自然,表現皮笑不肉不笑的人,往往心術不正。會看相的人,往往會從一個人的面部表情中,窺探這個人的內心想法。當自己開心、難過或者激動時,面部會隨之呈現出不同反應。
  • 王陽明:成功的人生無需謀劃,關鍵在這兩點,學會可能風生水起
    近來作者讀明朝著名心學大師王陽明作品,忽然有所發現,正如王陽明指出的那樣,一個人成功與否,關鍵在兩點。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其實這句話講的就是你的心態,一定要學會忍耐,忍耐並非是一個意思,堅忍和耐心是兩個含義,不管做什麼事情切勿急躁,要懂得耐心去等,這是王陽明先生認為的一點。
  • 王陽明:真正有能力的人,即使在黑暗之中,也會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當你的情緒波動較大時,你會看不清這個世界,只有在自己內心平靜、穩定下來時,才能認真對待這個世界,感受身邊的一切。 01 王陽明出身名門,但卻不是那種遊手好閒、放蕩不羈的公子哥。從小他就立下志向——讀書做一個聖賢。
  • 王陽明:人為什麼會走黴運?其實都是有原因的,好運並非突然消失
    人在倒黴前一定是會有預兆的,特別是王陽明提出的幾件荒唐事如果你做了就會越來越倒黴,想要黴運遠離我們,就要改變自己少做這三種荒唐事。要知道成功易、守功難,想要生活越來越好不是用賺了多少錢來衡量的而是你能夠守住多少財富,所以如果想不走黴運,千萬不在富裕的時候做為富不仁的荒唐事。二、以權謀私王陽明:「一個人在走黴運之前,往往都會因為以權謀私而惹禍上身。」
  • 王陽明:男人如何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記住24個字
    王陽明一生成就斐然,不僅做到了文人的最高志願「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還和孔子並稱為「聖人」,而他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王陽明第一次、第二次參加科舉都沒有通過會試,第三次他才考過。王陽明認為人在低谷時,能力不是唯一,只有做到這24字才能走出低谷成就大器。
  • 王陽明:層次高的人,從不追求忙碌,而是學會掌控自己的內心
    王守仁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王陽明。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智慧的人。
  • 王陽明告誡中年人:四十多欲,江河日下,五十多情,讓人傷神
    有人認為王陽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人說「一生伏首拜陽明」。王陽明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學說簡潔有力,讀懂了王陽明,可以讓你受益無窮。陽明先生享年57歲,「四十多欲,江河日下,五十多情,讓人傷神」,這句話是在王陽明五十知天命之時,與弟子交流心得時,有感而發。這句話本來是一句俗語,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句俗語能夠從陽明先生這樣的「聖人」口中說出,其實道理都很簡單,大俗即大雅,有些話的確是話粗理不粗。
  • 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界都為你讓步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王陽明自從掌握心學這麼利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百戰百勝,從未失敗!
  • 王陽明:遇到比你厲害的小人,有3種辦法對付他,輕鬆贏到最後
    說起小人,我們很多人都遇到過,包括聖人王陽明也是如此。王陽明,字伯安,浙江餘姚人,明朝中期人士,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宋明心學的集大成者。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學會對這3件事心狠
    王陽明,後人評價「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王陽明創立的心學,堪稱儒家在歷史長河中的新發展。孔子: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絕不多部分中年人的心聲:什麼人最值得交往,什麼事最值得去做
    曾經年輕氣盛的我們,因為年少無知,總是喜歡對身邊的人和事不屑一顧步入中年之後,才知道什麼人值得深交,什麼事值得做,回想當年,多少有些幼稚和可笑。關於「知己」網上有很多定義,無論這個人是靠譜也好、正直也罷,或善解人意,總結下來一句話概括:「心裡永遠有一個屬於你位置的人值得深交」。值得你深交的人不一定常聯繫,但一定在你人生最低谷時,願意伸手拉你一把的人,當你有所成就時,內心為你自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