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1月,第32軍第141師第723團團長王啟明帶領警衛連去萬家嶺戰場查詢狀況。早上7點半上下,他們從抱桐離開經河橋先來到張鼓山,山下有很多家農民,王啟明掏錢僱了一個農民做指導爬上萬家嶺。王啟明是戰爭結束後第一批進到萬家嶺的中國軍人,王啟明看到了令他一生難忘的一幕:見萬家嶺周邊山坡上到處都是散兵坑和遺骨,破舊真皮皮鞋、膠靴丟得到處都是。從張鼓山上出來,又來到畢嘰嶺。此山頂的遺骨、頭部、鋼盔真皮鞋、膠靴、軍用品大量。從現場遺留下的有毒氣體罐、炮彈箱、刺刀等遺留下物件看來,日本鬼子的致死人數較多。
定居在萬家嶺下的一個70幾歲的老年人告知王啟明等:上年十月,國民黨在此處打死了成千成萬的小日本鬼子,一些小日本鬼子還曾在他的茅草屋吃完飯。那時候日本鬼子被周邊山上的中國軍隊圍堵,作戰打得非常猛烈。山頂的竹海、灌叢裡到處都是被砍死的兵士。日本鬼子那時候是急忙逃散,因而還沒有機會將這種遺體運出。
在老年人的領著下,王啟明等人到萬家嶺的山谷處看見很多日本鬼子的屍體。在萬家嶺下的一處水稻田裡,幾十匹戰馬的骸骨齊整地排在水稻田中,馬口中還含著嚼鐵,鞍子、馬蹬的鐵製一部分早已生鏽。在山間的灌叢裡,日本鬼子丟掉的鋼盔、靴子堆了一堆又一堆,早已被降水侵泡泛白破舊的日本鬼子軍裝,掛在萬家嶺山頂的灌叢和樹技上,看起來像一面面旗子。王啟明等人到一條山谷內還發覺了日本鬼子丟掉的槍械和斷裂的刺刀。
大戰拉響時,日本鬼子被圍堵縮小在南田鋪、雷星鼓劉、潘家三個村莊周邊。因為日本鬼子空投物資援助,又派遣援兵持續支援,日本軍隊最終逃離萬家嶺,日本軍隊106師團無法全殲,松浦淳六郎無法被戰俘變成此役較大最大的遺憾。萬家嶺此番令王啟明印象深刻,他在隨筆中評價萬家嶺告捷:「萬家嶺是日本鬼子的地獄,這兒是日本鬼子的墓葬。」萬家嶺告捷與平型關、臺兒莊合稱抗日戰爭三告捷,日本鬼子106師團在萬家嶺基本上被全殲,王啟明旅長親眼看到萬家嶺的一切情況,迄今讀來仍然振奮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