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街道:脫貧致富有「法寶」

2020-12-12 看天鵝城

「這幾天大棚裡的西紅柿長勢正旺,大概8到10天就要來採收一次,每次能摘近千斤,今年市場價格好,我的菜一到市場就被訂購一空,等這茬收完,就得接著整地種青菜,忙得很哪!」11月17日,在三門峽市湖濱區會興街道馬坡村,村民馬金方正把剛收穫的西紅柿裝箱,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

馬金方今年57歲,家裡4口人,兒子在32歲那年突發腦出血,癱瘓在床,而當時小孫女才3歲,照顧兒子和撫養孫女的重擔讓馬金方一籌莫展。

2015年,馬金方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和幫扶幹部把國家精準扶貧的政策送到了家裡,不僅積極幫他兒子申請了大病救助、慢性病醫療保障,發放了殘疾人補貼,還幫他上小學的孫女享受到了教育扶貧等各項政策,馬金方的老伴也被優先安排在公益崗工作,每年能拿到2000元的工資貼補家用。

「雖然政策的扶持和大家的幫扶讓全家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想脫貧致富還得靠自己。」考慮到家裡需要人照料,馬金方放棄外出打工,萌生了在家種植大棚蔬菜的念頭。

2019年年初,馬金方以每年1.6萬元的價格承包了村裡的2棟大棚,共4畝地,主要種植西紅柿、豆角和青菜等。

「剛開始咱缺乏經驗和技術,不知道種啥品種好,也不知植物疫病怎麼防治,死了好多,把人愁壞了。」由於是第一次種植大棚蔬菜,馬金方只能一邊學習一邊摸索著幹。他經常外出走訪有經驗的種植大戶,遇到問題趕緊向人諮詢請教。同時,扶貧工作隊請來種苗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對蔬菜種植戶進行專門培訓。幫扶幹部了解到老馬的情況後,第一時間送來了化肥、農藥等農資物品,馬金方的蔬菜種植產業漸漸走上了正軌。

如今的馬金方除了照顧家人,每天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菜地。從平整土地、幼苗定植、肥水管理到收穫採摘,每一項工作他都親力親為,幹勁十足,就是為了種出好菜,有個好收成。

有付出就有收穫。今年,他家光蔬菜種植的收入就有四萬多元。「我種的西紅柿和時令蔬菜,收了一茬又一茬,大棚裡一年四季果紅葉綠,豐收不斷,我有信心把生活越過越好。」馬金方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找到了脫貧致富的「法寶」,也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憧憬。

相關焦點

  • 三門峽市湖濱區磁鍾鄉:南山之行,開展消費扶貧特賣活動
    6月24日上午,三門峽市湖濱區磁鍾鄉參加湖濱區在南山山頂廣場舉行的消費扶貧集市活動,宣傳推介優質農副產品。
  • 承古傳今,「三門峽市」,建置歷史變遷
    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紀,今三門峽市轄區是夏王朝的統治中心區域。公元前16~公元前世紀,商湯伐夏而得天下,今三門峽市轄區屬商王朝。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封邦建國,封虢國、焦國於境內,爾後成為西周初兩大統治區域的分界線,「自陝以東,周公主之;自陝以西,召公主之」。
  • 湖濱區這95所校外培訓機構可復工開課(附名單)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通訊員 張文澤 7月4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三門峽市湖濱區教體局獲悉,根據相關文件要求,為確保湖濱區轄區培訓機構開班復學安全有序進行,在經過培訓機構自查、現場檢查驗收、綜合評估判析等基礎上,決定具備開班復學條件要求的95所校外培訓機構,可於7月5日有序錯峰開展線下培訓服務
  • 【新時代·邊疆行—西藏篇】一條成為脫貧致富法寶的亞東鮭魚
    中國西藏網訊 9月13日下午,「新時代·邊疆行——西藏篇」網評引導線下活動走訪團來到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亞東縣,探訪一條被稱為脫貧致富「法寶」的「魚」。
  • 思南縣鸚鵡溪鎮:脫貧致富產業興 群眾戰貧有決心
    「我們村的茶園於2019年投產,今年清明前後,每天到茶園採摘茶葉的至少有200人。」鸚鵡溪鎮翟家壩村村支書李奎說。  「全鎮共有兩個白茶基地,今年預計生產2000斤幹茶。」   在一些產業發展比較集中的村,鼓勵村「兩委」帶領村級組織興辦專業合作社,在建立村級信息網絡的基礎上,積極收集市場信息,參與市場競爭,賺取市場利潤,合作社提取相應的服務費用,既增加了群眾收入,又增加了集體收入。思南縣鸚鵡溪鎮發展的養雞產業。
  • 三門峽市崤函大道項目土地組卷推進會召開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局、人社局、公路局及湖濱區、陝州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了市公路局有關負責同志關於項目前期手續、徵遷工作進展及存在問題的匯報,對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進行部署,明確了責任領導和完成時限。與會各單位針對目前存在問題分別作了表態發言,一致表示將嚴格按照節點計劃,全力以赴完成工作任務,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 惠興街道:住宅村建設注重開發創造,讓群眾周末更幸福
    晚上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象棋、跳棋、廣場舞和合唱,此外,還分發了藥物管制、創造文明和杜絕廢物等宣傳材料。據悉,三門峽市湖濱區匯星街行政村將以「快樂星期天 幸福奔小康」活動為契機,不斷創新載體,豐富活動內容,努力滿足轄區內群眾文化生活的多樣化需求,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雙城聯創」、幸福繁榮營造文明和諧社會環境。
  • 全民參與 創建無毒社區——金沙縣民興街道開展禁毒重點整治工作暨...
    金沙縣民興街道召開禁毒宣傳工作安排部署會(民興街道辦供圖)金沙縣民興街道12所學校、5個社區同時開展禁毒重點整治工作暨禁毒「大掃除」專項行動,紮實做好禁毒重點整治工作,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防範和抵禦毒品的能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參與禁毒工作
  • 雨花三仙嶺村脫貧致富之路:細心栽護,杯苗成「法寶」
    相傳有3位道人在此處成仙,三仙嶺村名由此而來。這個14.72平方公裡的大村,有村民1240戶。由於山地多、耕地少,村民發展一度受阻。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起,村民陸續開始種植花卉苗木。「一杯苗、一把剪,是我們三仙嶺村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法寶』。」三仙嶺村黨總支書記凌峰指著滿山蔥鬱,自豪地說。
  • 日照市住房保障政策宣傳走進日照街道興合社區
    12月10日,日照市住房保障政策宣傳 「三進三到位」活動走進日照街道興合社區。
  • 三門峽市32168不鏽鋼無縫管今年內的發展歷程
    三門峽市32168不鏽鋼無縫管今年內的發展歷程   無錫新同巨鋼業專業銷售三門峽市32168不鏽鋼無縫管,提供今日報價。廠家直銷,質量可靠,經久耐用,歡迎諮詢。    三門峽市32168不鏽鋼無縫管蘇也反映了鎖定短期和延長的意。
  • 「三才」成為脫貧致富「助推器」
    在日前的大連市農博會上,大譚街道黨工委第一副書記兼大譚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陳小林正在大聲地向市民推薦具有地理標誌的特色農副產品大譚粉條。陳小林是普蘭店區實施脫貧攻堅戰中,實現各類人員下沉、技術下行、智力下移,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中的一員。    普蘭店區實施「三才戰略」,緊緊盯住黨政人才、專家人才、實用人才,讓這「三才」大顯身手,使各類人才成為加快脫貧致富的「助推器」。
  • 河南這些先進典型擬獲表彰,有你認識的嗎?
    公示期間,如對河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有異議,請向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映;如對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基層黨組織擬表彰對象有異議,請向省委組織部反映。反映形式為電話、信函,信函以到達日郵戳為準,以單位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需加蓋單位公章,以個人名義反映情況的材料應署實名,並提供聯繫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