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是井岡山人的寶

2021-01-08 環球網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行走井岡山後,腦海中時常閃現著這麼一句話:「井岡歸來不看竹」。不知道還有哪兒的竹子,像井岡山的這樣,能夠深深地扎進你的靈魂裡。

行在盤山公路上,放眼望去,無處不見竹子的身影。它們似乎鐵了心要頂格佔領這塊根據地,層層疊疊、密密麻麻、鬱鬱蔥蔥,從山腳到山腰,再遞升至山頂,牢牢地攥緊了生命的主動權。像這樣在群山間肆意生長的,該是毛竹了,這種竹子在南方亦隨處可見,但遠不如這裡的來得密集和洶湧,像波濤一樣,在崇山峻岭間翻滾、盤旋。

在通往杜鵑山的索道上,又一次見識了井岡山毛竹的澎湃氣勢。從空中俯瞰群山,巍巍五百裡,山巔崗巒、陡崖石隙,皆是叢叢的翠竹,一棵棵昂揚地向著天空,挺得筆直。當風從山間掠過,無數的竹子一齊向著某個方向婀娜著身姿,恰似一場氣勢恢宏、場面巨大的舞蹈。那是一種堪與海洋媲美的浩瀚,滿山遍野的竹林,在雲遮霧蓋之下,無論你往前還是往後,往左還是往右,不知何時才能望到一個盡頭。它們見縫插針,巖石也好,陡壁也罷,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毛竹生長的足跡,只將生命的肆意展現得淋漓盡致。忽然想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如若不上一番井岡山,如若不真正見識一下井岡山的竹,估計不能理解其中的意蘊。

認識井岡山的竹,繞不過那一段紅色的歷史。革命戰爭年代,紅軍戰士用井岡山的竹子搭帳篷、做梭鏢、制扁擔、做吹火筒……可謂將竹子的功用發揮到了極致。更可記載於史的是,在黃洋界和八面山上,紅軍還用它擺過「三十裡竹釘陣」,退敵神勇,勝過槍彈。天時地利人和,大智慧與大勇猛俱在,焉有不勝之理?

進入井岡山的百竹園,不得不驚嘆自己的孤陋寡聞。吃過竹筍,使過竹器具,但真正能認得的卻只有毛竹一種,殊不知光是一個佔地200畝的百竹園,便依序生長有120餘種竹子。對於井岡山的竹,除了感嘆,還是感嘆。

山風習習,偶聞鳥鳴,真是一個幽雅的好去處。無怪乎從古至今,愛竹詠竹的名人雅士層出不窮。在竹林裡度過幽靜時光,粘蟬、爬樹,看細碎的陽光自竹葉的縫隙裡灑下來,雅致情懷自是不懂,只覺得一種本能的喜歡,自心底裡萌生出來。初學國畫的時候,最喜歡畫的便是竹了,也許和「不可居無竹」的淫浸不無關係。然畫的竹是無論如何也比不得井岡山的竹的。小小的一方竹林亦能挑動許多的歡喜,何況這蓬蓬勃勃、蒼蒼翠翠、疊疊茂茂的巨大竹園。

石徑悠長地隱藏在竹叢之中,一路向前,又見到諸多種類的竹子,有實心的、空心的,匍匐於地的、直逼天空的,彎的、直的,綠的、黃的、紅邊的……各種聞所未聞的竹依次呈現眼前,令人不禁要感慨世間物種的繁雜,猜不夠,看不完,品不足。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想一直徜徉在這竹的海洋裡,一直呼吸這一山幽幽的清香。山間的野果子不時撞入眼帘,溪邊的竹邦子偶爾砰然作響,顯得趣味盎然。

在天街閒逛,許多竹子製成的手工藝品,小玩意兒、掛飾不一而足,還有筍乾、竹蓀等各色乾貨,成為井岡山的主打特產。井岡山還有專門加工竹子的公司,在那兒,竹子被加工成涼蓆、竹床、竹椅、竹簾、竹地板等各色實用商品,為井岡山人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戰爭年代,竹子是井岡山的寶,和平時期,竹子依然是井岡山人的寶。竹子,真正成井岡山之魂了。(作者:米廣弘,文化學者)

相關焦點

  • 它是「竹子果」,長相難看卻十分罕見,鄉下人當寶,城市人不認識
    有些植物長得特別好,不斷的發芽長大,讓本身只有一種的植物,漸漸的越長越多,讓人一次有一次的感覺到神奇。竹子在許多地方都看見,它是滿山的生長,到了春季就開始長小竹子,之後長成大竹子,有的年紀大的竹子就退化死去。不過,竹子上長果子是很少見,它是「竹子果」,長相難看卻十分罕見,鄉下人當寶,城市人不認識。
  • 人民日報海外版:讓精神高地井岡山走出「經濟窪地」
    井岡山市委宣傳部供圖到井岡山市神山村做客的外地人同村民一起打餈粑。新華社記者 萬 象攝「每天砍根竹子,拖到縣城去賣,肯定餓不死,但要富起來,難!」胡豔霞清楚地記得,2003年冬天,她剛嫁到神山村時,那條羊腸小道有多難走。「婚車是自行車,一輛車要3個人扶,費了老大的勁才上去,路太陡太滑咯。」
  • 井岡山下後 萬嶺不思遊
    井岡山下後 萬嶺不思遊常琦彪11月13日晚,我們到達井岡山,住宿在井岡山景園大酒店,受到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熱情接待。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最先嘗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篇,形成了全國根據地的「井岡山經驗」,破解了中國革命一系列的重大問題。井岡山,因之成為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革命大本營,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展覽全面介紹了波瀾壯闊的井岡山鬥爭史。
  • 國網邵陽供電公司:「竹子變寶」背後的故事
    青山村地處雪峰山腹部地帶,竹林漫山遍野,隨風搖曳,陣陣竹葉清香撲面而來,讓人神清氣爽。由於地理位置偏壤,交通不便,竹子一年一年地自枯自榮,並沒有給青山村帶來福利。青山村原本是省級深度貧困村。全村共有213戶1008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86戶341人。2018年3月底,調整由國網邵陽供電公司為駐村幫扶單位。
  • 竹子,民族文化的代表元素
    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說,中華文明就是「竹子文明」。    樹木檔案  竹類植物簡稱竹,俗稱竹子,全世界有70多屬1200多種,毛竹、淡竹、茶稈竹、麻竹、粉單竹、青皮竹、撐篙竹、佛肚竹皆屬禾本科竹亞科竹屬。嚴格意義上竹類不屬樹木範疇,竹似木非木,似草非草,介於草木之間。
  • 井岡山革命歌曲背後的故事
    井岡山上採茶女 □揭震昆「井岡山上,喲嗬,嗬嗬咳,太陽紅囉嗬,太陽就是毛澤東囉。萬水千山都照亮呃,照得人心暖烘烘。哎哎哎,萬水千山都照亮呃,照得人心喲,暖烘烘囉。」《井岡山上太陽紅》《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這兩首膾炙人口的經典紅歌,40多年來,唱紅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深受人們的喜愛。2009年4月20日,這兩首歌參加「2009年共和國60周年優秀詞曲、歌手、樂手展示大賽」,榮獲最高獎———「作詞金獎」,歌詞作者也因此獲得「功勳作家獎」。那麼這兩首歌的詞作者是誰,這兩首歌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這兩首歌的詞作者都是湖南炎陵人唐山樵。
  • 井岡山管理局考核組對井岡山保護區管理局領導班子和科級領導幹部...
    1月6日上午9點,井岡山管理局考核組到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保護區管理局領導班子和科級領導幹部進行考核。保護區班子成員、各林場正副科級領導、保護區管理局機關全體幹部職工約100人參加會議,考核組副組長胡泊主持會議。會上,考核組組長李春燕作動員講話。
  • 井岡山精神 紅色基因光耀時代
    井岡山星火相傳雕塑。視覺中國/光明圖片黨員幹部在井岡山重溫入黨誓詞。資料圖片井岡山壯美的自然景觀與燦爛的革命歷史交相輝映。圖為老區現貌。本報記者胡曉軍攝/光明圖片井岡山主峰五指峰。井岡山茨坪北山最高處,矗立著巍峨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驕陽映照下,它像一簇跳動的火焰,與1500公裡之外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巍然矗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遙遙相望。「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兩年零四個月裡,共犧牲四萬多人,其中有名有姓的15744位,其他都是無名烈士。」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講解員湯小琴介紹說。
  • 竹子也有實心的,是真的嗎?
    自古以來,有人喜愛竹子挺立有節, 也有人喜愛它的堅韌耐用。 但不管什麼品種的竹子, 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空心。
  • 井岡山上祭英靈
    4月2日8時許,江西省井岡山市人武部組織幹部職工和文職人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井岡山茅坪紅軍烈士墓前,緬懷革命先烈,進一步增強當好新時代紅軍傳人的堅強決心。身穿迷彩服,肩扛鐵鍬竹帚,冒著絲絲春雨,該人武部幹部職工沿著古杉參天、香樟環抱的27級臺階緩步而上,走進茅坪紅軍烈士墓園。
  • 井岡山客家蓑衣情
    ■鄭志強文/圖以前,蓑衣是井岡山客家人在田間勞動的必備之物。它用從棕樹上剝下的棕皮,以精緻的工藝編織成厚厚的衣服,來做遮雨的雨具。一件件蓑衣,給一代代井岡山客家人帶來多少溫暖和慰藉。在井岡山城一個靜靜的夜晚,我突然想起了井岡山客家的蓑衣。客家的蓑衣極為平常,它和鐮刀、鋤頭、竹笠ー樣終年被農事纏繞著。但我很少聽到有關歌唱井岡客家蓑衣的歌謠。蓑衣一直很古典地沉睡在我遙遠的記憶之中:一蓑風雨,一葉孤舟,一彎寒月,一壺老酒,一江碧流……然而,井岡山客家的蓑衣一直沒有這份靈動。
  • 毛澤東朱德如何在井岡山組建「紅四軍」
    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來到江西井岡山的茨坪,開始了創建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按照秋收起義預定的計劃,起義軍並沒有想要上井岡山,而是要奪取湖南的中心城市長沙。在進攻長沙的過程中,起義軍遭遇了重大挫折。毛澤東看到這個情況,當機立斷,改變了原有的部署,下令各路起義軍停止進攻,先退到瀏陽縣的文家市集中。
  • 井岡山市委書記梅黎明任中井院常務副院長(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井岡山綜合報導:6月7日下午,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召開全體工作人員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智勇到會宣讀《中央組織部關於梅黎明同志任職的通知》並作重要講話,任命梅黎明同志為學院常務副院長。
  • 井岡山「工」字鷹洋,極其少見的戳記銀元
    (文中連結都是墨西哥造鷹洋的行情連結,帶戳記的很多,但都不及井岡山「工」字銀元,墨西哥鷹洋也算值得收藏,具體行情大家可以參考連結競拍價,品相不同,評級公司不同,狀態不同,價格也不同)井岡山「工」字銀元井岡山位於湖南與江西邊界之羅霄山脈中段。民國十六年( 1927年) 10月,毛澤東領導湖南秋收起義農民軍到達井岡山,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 竹子!一種渾身是寶的植物!
    竹子品種繁多,有毛竹,麻竹,箭竹等等竹子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梅,蘭,菊,竹並稱為四君子,竹子與松,梅合稱歲寒三友。古今的文人墨客,喜愛竹子,詠竹,畫竹者眾多。竹子的種子被稱為竹米,可以食用有些種類的竹筍也可以食用竹子一生只開花結種一次我們吃的粽子,就是用竹葉包裹製作而成的。竹葉清香,配合糯米和一些餡料,就製成了中國的傳統美食竹子的花是像稻穗一樣的花朵不同種類的竹子花的顏色也不一樣一般的主色為黃,綠,白色。還有一些配有紅色和粉色。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在井岡山上的日子
    中國有很多名山,崑崙、五嶽、黃山.....都很有名 但井岡山與眾不同,這裡沒有神仙,沒有菩薩 這裡有紅軍,或者說,這裡有「紅軍魂」。
  • 井岡山—革命的搖籃,紅色精神代代相傳,走向勝利,走向復興
    井岡山的標誌之一,中國工農紅軍旗幟,開創了第一個紅色根據地,揭開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序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岡山的標誌之一,矗立在茨坪南山之巔,站在火炬之巔,不僅可以一覽井岡山的無限風光,內心澎湃,更激蕩起無限的革命精神!
  • 雙牌:一根竹子串起的綠色產業鏈
    紅網時刻12月25日訊(雙牌融媒記者 江南好 楊茜)一大早,雙牌縣陽明山村村民劉秀君就來到了自家的竹木基地,開始砍竹子。每天傍晚,竹子收購車會準時將竹子運走。竹子是當地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竹幹可以製成涼蓆等生活用品,竹枝、竹梢、竹屑可打碎做成竹炭,竹根可以做成根雕,對當地人來說,一根竹子全身都是寶。但因為地處山區,單單是把竹子運出去,成本都不低。眼看著上好的毛竹卻無法擁有好市場,客商陶光漢嗅到了一絲商機,他不僅將陽明山的毛竹收購下來,還在縣裡的竹木產業科技園內,建成了一條完整的竹加工產業鏈。
  • 井岡山開展旅遊景區「掃黃打非」專項整治行動
    為加強井岡山旅遊景區文化市場監管,確保井岡山意識形態領域文化絕對安全,根據井岡山「掃黃打非」年度總體部署安排,近日
  • 煙臺到井岡山自駕遊攻略
    煙臺到井岡山自駕遊攻略 130 井岡山市憶當年紅培訓中心 個人獨資企業 李黃兵 組織策劃企業培訓、拓展活動培訓等各類... 2013-12-03 2、餐飲:1早3正餐,十人一桌,不含酒水。3、交通:空調旅遊大巴,每人一正座。4、住宿:酒店雙人標間1晚5、其他:保險費、水。包含服務? 需求分析、計劃制定及課程設計? 拓展場地、專用器材及娛樂設施使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