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的競爭十分激烈,一部動畫片《姜子牙》逆襲成功,票房破15億。票房的成功和口碑的兩極化,也是這個現象級動畫電影的必然結果,畢竟這也是利益的爭奪,電影內外,一脈相承。在利益衝突下的零和遊戲,是各種電影檔期的口水戰和恰飯影評的起源,從出品方到發行方到影院線,還有圍繞這個利益鏈條上的所有人,包括各大影業公司如華誼和光線等等。
回歸到動畫電影本身,故事源於封神版神話系列,有現實有虛幻,比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萌與喪,姜子牙更是一部妥妥的中年危機版悲歌。每部電影都有存在意義和價值,不管多少,評分的多少更是一部玄學,有人喜歡有人討厭,千人千面眾口難調,但是不外乎故事、情節、影像等等,參考各種獎項的順序,如導演、主角、配角、音樂、攝影、服飾等等,總有可以找到亮點和槽點,這也是各種專業或業餘影評人各種發揮和解讀的根源。
電影主要描述了一個混亂世界的權利與陰謀,自我認知與救贖的對立故事,在人界、妖界、神界裡關於權利和犧牲的老套故事,拋開種種炫技式故事以及電影技法,其實還是一個關於善惡衝突和宿命輪迴的哲學思索。
從陰謀家師尊放九尾亂人世,到人神伐妖商,到善惡的終極對局,以及師祖的神之一機,都透出了人對於未知的思索和規律的敬重。
現實世界和神話世界,以及未知世界,人類基於大膽猜想和科學驗證,從時間和空間維度上,宏觀宇宙到微觀量子,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從宇宙探索到人類起源到基因染色體,向內和向外的探索與摸索,都了一定的認識,但是未知的邊界很廣大,從物質和精神上,從實物與虛幻上,二分化的方法是看待世界的基本方式,在二分極端的中間的平衡地帶,關於唯物和唯心的宗教與神話,都有了各自的演繹。
從儒釋道以及國外各種宗教的角度,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物質與精神,都是對立並且有統一的宿命論,確定的因果律是絕對存在的。世界存在一種絕對的規律會對萬事萬物做均衡與約束,一律平等和正義。從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與神話傳說裡,天界的神和人界的萬物,都是一樣的,從人到神從神到人,本質上還是關於生死的宿命討論。
從通天塔、巴別塔、通天梯,向上的天界和向下的地域,都是人們對於現實世界觀察投影。理性與感性是人作為智慧物種特有的情感,不同種族之間總是存在共通的點,從生存到繁衍到文化到善良。從人類誕生的700萬年前,到有文明的1.4萬年,再到現在的科技,技術的發展在上古來說就是神話與科幻。從宇宙的幾百億年到地球的40多億年,人類近百年的時間真的是一瞬間,從地球自轉到公轉,從太陽系運轉到銀河系運動,星繫到星河,宏觀維度的空間和時間是天外天。
山外山、天外天、人上人,邊界的外延,是認識世界的方式與方法,巴別塔和通天梯還是一種抗爭的宿命因果律,規律面前,神與人也是一樣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姜子牙,非神非聖,中年的凡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