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作為《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後的又一神話題材動畫電影,從宣傳之初就備受關注。
很多人都在期待《姜子牙》能繼續《哪吒之魔童降世》創造的奇蹟,再次扛起國漫崛起的大旗,成功打造封神動漫宇宙。
在上映前預售票房就超過了一個億,國慶第一天票房就超過了3億,到現在已經逼近了5個億。
我是昨天看的電影,看完之後覺得多少有點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姜子牙》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雖然都是彩條屋出品,兩個電影也經常聯動,但明顯不是同一個世界觀,兩個電影出現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申公豹形象。
《姜子牙》中的申公豹,正派
《哪吒》中的申公豹,反派
《哪吒》裡圈粉無數的喊出「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的精瘦結巴申公豹,在《姜子牙》中卻是一個崇拜英雄姜子牙,也想拯救世界的舔狗師弟。
他為了姜子牙寧願自貶北海,寧願冒著被靜虛宮開黜的風險越界而出,寧願消耗神力召喚登天梯,寧願犧牲自己來抵抗狐妖……
對於完全第一次看封神類電影的人來說,或許對這個高高壯壯的師弟申公豹頗有好感。
但申公豹作為在封神故事裡大放異彩的角色,無論是原著中的「道友請留步」,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成見是一座大山」都比這個「我也想當一個英雄」的胖子申公豹更有魅力。
同一角色,塑造上有有這種落差,還是讓人不太滿意的,尤其它還打破了我對封神宇宙的幻想,把《哪吒》粉騙到影院,它或許贏了票房,但多少會丟了口碑。
既然是想批評,出於客觀,我們先說一下《姜子牙》的優點。
《姜子牙》有個很不錯的地方,就是它的視聽效果很棒,3D效果很棒,畫面縱深和廣闊性在之前的動畫電影裡都是很少見的。
姜子牙臉上凍出的紅斑等細節也做的特別好,宣傳裡說的耗費了大量人工和時間打磨細節這一點我也是認可的。
電影裡講的內容也很多,封神之戰後斬殺九尾狐、犯錯後被貶北海、陪小九尋找幽都山、揭秘小九與妖狐關係、帶小九去歸墟轉世、申公豹與妖狐對戰、姜子牙踏碎天梯隔絕天地、天外師祖降下玄鳥、姜子牙被困渡劫城、楊戩、黃天化前往渡劫城……
一般電影裡講的多是好事,一張票看十個故事總比看一個更能值回票價,但《姜子牙》的問題是它想講的太多,但又沒把每件事的前因後果捋清楚。
好多故事都介於講得通和講不通之間,讓人很是糾結。
這個故事發生在封神之後,姜子牙封神之後作為眾神之長,需要親自誅殺九尾妖狐蘇妲己。
原版故事裡監斬妖狐的是雷震子,但士兵被妖狐魅惑無法行刑,上報姜子牙之後,姜子牙拿出陸壓留下的斬仙飛葫才成功斬殺妖狐。
只見妲己綁在法場,果然千嬌百媚,似玉如花,眾軍士如木雕泥土。
子牙喝退眾軍卒,命左右排香案,焚香爐內,取出陸壓所賜葫蘆,放於案上,揭去了蓋,只見一道白光旋轉。
子牙打一躬:「請寶貝轉身。」
那寶貝連轉兩三轉,只見妲己頭落在塵埃,血濺滿地,諸侯尚有憐惜之者。
在《姜子牙》中,姜子牙斬殺妖狐時,看到妖狐體內有一無辜元神,心神不穩,師尊告訴他這是妖狐幻術,但他認為自己沒看錯,最後導致行刑除了一些岔子。
姜子牙也因此被罰封住神力在北海反思,當承認自己是中了幻術之後就可以返回靜虛宮,申公豹也跟著下凡看守他,但姜子牙始終認為他沒看錯。
在北海,姜子牙看到了那無辜元神所化生靈小九,但小九已經失去記憶,腦海中只有他阿父在黑花盛開山的記憶。
為了了解小九和妖狐的關係,以及師尊騙他的原因,姜子牙和小九一起踏上了尋找黑花盛開之山—幽都山的旅程。
在幽都山他們遇到了封神之後的紂王,但紂王並不是小九的父親,他們還遇到了復活的妖狐,最終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來小九就是蘇妲己作為人類時的元神,姜子牙的師尊派九尾狐佔據蘇妲己身體,系上宿命鎖,禍亂天下,然後讓姜子牙拯救天下來實現獨尊於世的目的。
宿命鎖之下,蘇妲己與妖狐同生共死,而且人族與妖族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知道真相的姜子牙破開了法力的封印,鬚髮變白,登上天梯之後把天梯擊碎,從此天人再無交界,人族、妖族也開始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
但無論是尋親還是打碎天梯,都是有bug的,幽都山之旅作為主要故事線,小九阿父的記憶完全是莫名其妙的,就算她是蘇妲己也沒理由記著幽都山啊。
我個人覺得,它可能是原本有另一個故事,小九是妲己和紂王的女兒,而紂王是因為反抗上天,才被攻打的。
這是一個類似武庚紀的故事,女兒尋找父親,然後反抗上天,幽都山有這麼重的戲份就可以理解了。
武庚紀梗概
但後期放棄了這個設定,選擇了小九是少女時的蘇妲己,然後就混亂了 。
我們看看武庚紀的人物形象,我覺得姜子牙是有參考這個作品的。
而商周之戰後,百姓民不聊生,這個設定有些強行設定的意思。
滅了商朝,周朝為什麼會民不聊生呢?你硬設定了一個結局,然後說是上天幹預,未免太粗糙了
然後斷了天梯,百姓生活就好了?
怎麼好的呢?
就因果關係都不要了是吧。
沒了天梯,天地就不能溝通了麼?我覺得百姓不能溝通上天是有的,但神仙想下凡,似乎也沒那麼難吧,畢竟九尾狐自己往上衝都快上天了。
斷絕神仙監管,就是好事,對於某些時代也可以這樣說,但去了爹又來了個爺爺是怎麼回事。
師尊時壞人,師祖就是好人了,那打不打破監管有什麼用呢?
玄鳥收走冤魂,為什麼不早做呢?
尋父之旅邏輯無法自洽,天下的荒涼與繁盛缺乏明確的原因,打破監管又藕斷絲連。
唯一說的明確的是,到底救一人還是救蒼生,尤其救了一人就誤了蒼生的時候。
師尊選擇殺一人救蒼生,而姜子牙呢,他的回答是:「我不知道怎麼做,師尊教我」。
師尊怕他鑽牛角尖,騙他說這是幻覺,他不相信,然後說「師尊為什麼騙我」。
封神都結束了,姜子牙為什麼還這麼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