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3D列印或引發重大裝備生產模式變革

2020-12-25 環球網

增材製造(又稱3D列印)技術,是一種通過簡單二維逐層增加材料直接實現三維複雜結構製造的數位化、智能化、低成本、短周期先進位造的技術。它突破了傳統零件成形和加工製造技術的原理限制,從理論上來講,不依賴於傳統工業基礎設施,僅僅通過簡單的「二維數字列印」就可以直接製造出任意內部結構和外形、幾何尺寸的高性能三維複雜結構。

正因為相較於傳統成形製造技術的變革性優勢,3D列印技術成為當前裝備先進位造、結構設計和新材料等技術領域的熱點方向,歐美等發達國家紛紛將其列入國家發展戰略。而金屬3D列印技術屬於3D列印技術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對高性能金屬構件的製造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作為製造工業及國防重大裝備大型關鍵承力結構的主體,高性能金屬構件的製造將在這場製造業變革中出現怎樣的創新?金屬3D列印技術又將如何實現廣泛應用?就此,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

發揮新技術「隨心所欲」優勢

記者:金屬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材料之一,就您的了解,傳統金屬製造技術還存在哪些關鍵性的制約問題?

王華明:由於相對非金屬材料具有特殊優勢,金屬被廣泛應用於重大裝備的大型關鍵承力結構中。但大型鑄錠面臨著晶粒粗大、組織疏鬆、化學成分偏析嚴重、塑性成形加工性能差等問題,會影響大型金屬構件成形製造能力和構件性能。可以認為,在過去幾十年間,大型金屬構件製造能力和性能水平實際上沒有飛躍性進展。

記者:業內普遍認為3D列印技術將引發一場製造業的變革,您覺得金屬3D列印技術將如何擺脫傳統製造的原理性制約?

王華明:金屬3D列印技術擁有超高溫、強對流的「微區超常冶金」特點,而且能使金屬的凝固冷卻速度高達數十萬攝氏度/秒,具有「激冷快速凝固」的特點。這兩種特點的結合可以使金屬3D列印技術徹底擺脫傳統大型鑄錠熔鑄和鍛造的原理性制約,使增材製造大型/超大型、複雜/超複雜金屬構件具有晶粒細小、成分均勻、結構緻密的快速凝固組織,並能方便地合成製備出傳統冶金製備技術無法製備的新一代金屬結構新材料。

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製造的構件,其內部質量、晶粒結構、微觀組織及性能,不僅不受零件尺寸、壁厚、位置的影響,而且在金屬構件逐層熔化、逐層凝固的3D列印過程中,還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3D列印合金熔池的熔體冶金狀態、凝固冷卻速度、溫度梯度等金屬結晶條件及固態冷卻等過程中的3D列印環境物理、化學條件,實現對零件不同部位材料的化學成分、晶粒尺寸、形態和取向以及微觀結構的主動控制,充分發揮不同材料的性能優勢,取長補短地把不同材料「按需設計」,定製於零件的不同部位,使增材製造梯度金屬材料構件具有單一材料無法具備的特殊性能。

記者:能否請您具體談談,金屬3D列印技術將對日常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

王華明:就飛機製造來說,目前一架大型客機的機體結構零件數量數以萬計。未來如果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生產大型、複雜、整體、高性能、輕量化構件,一架大型飛機的機身結構零部件數量可能僅需數百個,可變革性地降低飛機自身結構重量。而且,在傳統情況下,飛機生產需要國家強大的重工業能力支撐,設計時間少則5年、多則十幾年。而將來利用金屬3D列印技術配合模擬仿真技術,可能會使飛機的研製生產周期呈現數量級降低。

若能充分發揮金屬3D列印技術低成本、短周期、數位化、智能化的優勢,或將對未來重大裝備的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製備技術、高性能大型複雜整體關鍵金屬構件製造技術、結構設計技術,甚至對裝備生產模式產生變革性影響。

還需在多方面實現突破

記者:正如您所說,金屬3D列印技術確實具有很多傳統製造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但從現實生活來看,這些優勢似乎還未發揮出來,在重大裝備研製和生產中的推廣應用還不多。為推動廣泛應用,我國還應在哪些方面著力?

王華明:金屬3D列印技術的未來發展和在重大裝備中的作用,取決於對金屬增材製造過程中關鍵科學與合金技術等基礎問題的研究水平。

目前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粉床選區熔化」技術和送粉/送絲「熔化沉積」技術兩類。「粉床選區熔化」技術適合小型、複雜構件的製造,但如果想在裝備製造中獲得大量應用,就必須在工藝、設備、材料、質量性能控制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徹底解決列印零件尺寸受限、列印效率低、零件質量性能差、零件價格超高等瓶頸問題,否則該技術只能局限在很有限的特殊裝備製造中。

而「熔化沉積」技術雖然適合重大裝備大型關鍵承力構件的製造,但其技術難度更大。因此,深入研究熔化沉積列印過程中的熔池冶金、凝固、熱物理、固態相變等超常材料製備與成形基礎問題,發展高效、高精度、高性能大型關鍵金屬構件增材製造技術,研發基於增材微區冶金的新一代高性能金屬結構新材料,是該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原載於《前沿科學》2019年第4期,內容有刪減)

相關焦點

  • 華科大張海鷗「微鑄鍛」金屬3D列印再獲重大應用
    (生產現場的張海鷗、王桂蘭教授夫婦),成型尺寸達到直徑0.6米、高度1米,總重量160千克,破解了在複雜曲面構建上同時進行列印增材、等材變形與銑削減材在同一裝備上集成製造的「卡脖難題」。生產設備功率只需50千瓦,單位時間能耗為巨型壓機的千分之二,金屬3D列印「微鑄鍛」完全改變了傳統機械製造長期依賴巨型鍛機、長流程重汙染的模式,不僅突破了現有3D列印金屬零件疲勞性能和可靠性難及鍛件的「卡脖」難題,也將過去必須由工業「大象」完成的任務,輕鬆交由智能化的工業「螞蟻」操作完成。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中天上材高性能3D列印金屬材料 服務模具行業未來變革創新
    中天上材增材製造有限公司(簡稱「中天上材」)作為聯辦單位之一出席會議,與業內專家及典型用戶,全方位、多角度探討金屬3D列印如何協助模具製造企業變革創新。據了解,傳統模具製造行業普遍面臨成本偏高、效率低下,以及環境不友好問題,嚴重影響著模具行業的增長效率,亟需轉型升級。
  • 3d列印技術在頭盔生產領域的應用
    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的大量生產,很多頭盔工廠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紛紛運用3d列印技術進行設計建模,從而打造出更多安全、有個性的頭盔。3d列印頭盔技術相信很多朋友們都不是很了解,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極光爾沃用A8s 3d印表機進行3d列印頭盔的製作過程:1.
  •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喜獲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由張海鷗團隊潛心攻關近20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多自由度協同、組織性能優異、質量穩定可靠的微鑄鍛同步複合增材製造,有力支撐了我國大型高端裝備自主創新,有望引領短流程製造技術革命和傳統工業綠色轉型升級。
  • 金屬3D列印材料的應用領域分析
    目前,金屬3D列印技術主要有「粉床選區熔化」技術和送粉/送絲「熔化沉積」技術兩類。其中,「粉床選區熔化」技術適合小型、複雜構件的製造,而「熔化沉積」技術則適合重大裝備大型關鍵承力構件的製造,不過其技術難度更大。 為了使3D列印成品達到更好的效果,加快與3D列印技術配套的材料研製、升級十分關鍵。深入研究熔化沉積列印過程中的熔池冶金、凝固、熱物理、固態相變等超常材料製備與成形基礎問題,對於3D列印技術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 金屬3D列印「微鑄鍛」:以綠色製造實現「彎道超車」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受理項目名單,其中「大型複雜高端零件微鑄鍛同步超短流程製造技術與裝備」即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提名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全球5款先進金屬3D列印火箭最新進展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全球5款先進金屬3D列印火箭最新進展。然而,許多公司都在研發方面投入了天文數字的資金,希望在航天領域創造出下一個重大成就。為此,3D列印(也稱為增材製造)的最新發展使其成為影響航空航天工業的最重要技術之一。衛星已經成為科學家和工程師的主要關注點,它可以用於高級研究以及更多的商業用途,例如全球網際網路系統。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3D列印省去了培訓機械師或購置新設備的成本,一臺3D印表機只需要不同的數字設計藍圖和一批新的原材料。   3、無須組裝   3D列印能使部件一體化成型。傳統的大規模生產建立在組裝線基礎上,在現代工廠,機器生產出相同的零部件,然後由機器人或工人(甚至跨洲)組裝。產品組成部件越多,組裝耗費的時間和成本就越多。
  • 金屬3D列印領域,誰才是真正的黑馬
    3D列印在航空航天、醫療、車輛輕量化製造、高價值零部件再製造、數位化柔性製造、複雜性構件生產、研究開發設計等行業廣受矚目; 預計2019年3D列印行業市場交易額是162億美元,根據Wohlers報告,今年全球的市場規模是120億美元, 同時,預計今年中國的市場規模為22.5億美元 , 憑藉25%的年增長率,2020年全球產值有望突破200億美元。
  • 挑戰傳統安檢設備 3D列印引發的安全隱憂
    很少有東西能像槍枝一樣,引發人們如此多的爭論,在中國至少能滿足人們對槍枝或複雜或單純的好奇心,而在美國擁有槍枝能帶來某種平衡感,從中尋求保護。  大神無處不在Liberator的成功「列印」並不是那麼簡單  首先槍枝需要的高強度材料可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目前陶瓷和金屬的3D列印還在起步階段,成本技術制約較大,Defense Distributed組織透露手槍是由ABS材料製成
  • 關鍵結構件3D列印技術在新一代載人飛船中的應用
    以航天五院總體部馬彬為首的設計團隊決定採用「化整為零」的思路,嘗試採用雷射沉積3D列印技術來實現「好、快、廉」的設計目標。該技術既能適應設計方案的快速優化與迭代,實現應對載荷分布的輕量化設計;又能同步開展超大尺寸鈦框架3D列印工藝的研究,縮短研製周期,提高研製成品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
  • 金屬3D列印+五軸車銑複合加工,中國首座工廠開展業務
    西班牙IBARMIA(伊巴米亞)就是一家擁有近70年歷史的歐洲老牌工具機廠商,據南極熊了解,IBARMIA不僅是第一家生產大型動柱式加工中心的廠家,也是全球第一家製造出「金屬3D列印+五軸車銑複合加工」設備的廠家。在2015年9月,依巴米亞推出了混合功能的3D印表機床Add + Process,該設備結合了車銑複合加工能力與增材製造技術於一體。
  • 金屬3D列印巨頭的崛起與紛爭
    下文是 靖哥3D列印 寫的 《金屬3D列印帝國的崛起與紛爭》 ,讀了之後有著盪氣迴腸的感覺。金屬3D列印正在快速的發展,而各個公司也在紛爭中成長、壯大著自己的領地。現在3d列印市場風起雲湧,一些巨頭都在調整自己的公司戰略,一些大型公司開始收購合併。了解各個公司的實力,有助於從更高的平臺審視全局,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抉擇。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3D複印機能夠應用雷射器煅燒塑膠來開展製做,這類方法比較用碎石子和混泥土實際效果更強,其生產製造的纖維組織只能0.7mm厚。   3d列印房子的弊端   我國的3d列印房屋比國外起步晚,技術水平也不高,因此存在很多問題。那麼3d列印房屋的缺點有哪些呢?什麼是3d列印房屋呢?下邊就跟隨小編我們一起來看看!
  • SLM金屬3D列印設備NXG XII 600:實現前所未有的設計自由
    打開APP SLM金屬3D列印設備NXG XII 600:實現前所未有的設計自由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18 15:01:57
  • 金屬3D列印工藝、設備、材料、設計未來發展趨勢
    2)發展基於新工藝理論的全新的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粉末床選區熔化技術、定向能量沉積技術、電弧增材製造技術均是對金屬材料直接燒結型,而將有機粘結劑等其他材料與金屬粉末結合起來,再通過燒結等輔助工藝進行成形的金屬增材製造技術稱之為「間接金屬 3D 列印技術」。2018 年 9 月,惠普公司推出了 HP Metal Jet(金屬噴射)3D 列印技術,用於大批量生產金屬零件。
  • MIM金屬3D列印:看德國製造如何利用FDM技術列印金屬
    ——Apium P220你和我的距離還差了解金屬MIM3D列印▌什麼是金屬MIM工藝?金屬注射成型(metalInjectionMolding,MIM)是一種適於生產小型、三維複雜形狀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製品的近淨成形工藝。
  • 3D列印技術還是工業4.0時代的標籤嗎?
    描繪了製造業未來願景的工業4.0與顛覆了傳統生產加工裝配方式的3D列印技術相遇時,兩者又會碰撞怎樣的火花?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3D列印技術?在3D列印支撐的供應鏈模式下,只需提供產品的3D數據包以及相應的耗材,企業按訂單就近生產後即時配送,成品基本上可以做到零庫存。  自由設計:3D列印一個被低估的重大優勢就是可以實現與生俱來的自由設計。工業設計師可以利用3D印表機創建全新的幾何圖形,製造集各種先進性能於一身的零部件。對於許多採用3D列印的企業而言,自由設計所帶來的效率提升,遠遠超過採用3D列印而支付的成本。
  • 3D列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3D列印技術在工業領域應用的優勢
    3D列印 3D印表機 3D列印技術 3D列印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體現在哪裡?數位化資訊時代的今天,人們對於3D列印技術的認知已經不再陌生。3D列印技術是一種基於數位化文件為基礎的快速形成的技術,其通過結合塑料、金屬或陶瓷等可粘合的材料,逐層列印來構造物體,形成3D立體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