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大張海鷗「微鑄鍛」金屬3D列印再獲重大應用

2021-01-15 南極熊3D列印

2020年7月,南極熊了解到,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張海鷗團隊歷時十餘年研發的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相繼成功應用於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新型高爐風口等大型複雜零件及高端材料製造中,充分證明了金屬3D列印「微鑄鍛」這一原創短流程綠色製造技術的巨大市場潛力和廣泛應用前景。

(生產現場的張海鷗、王桂蘭教授夫婦)


(微鑄鍛同步製造設備)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破解複雜大型零件製造「卡脖難題」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一次性製造成功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該槳葉選用不鏽鋼316L原材料,成型尺寸達到直徑0.6米、高度1米,總重量160千克,破解了在複雜曲面構建上同時進行列印增材、等材變形與銑削減材在同一裝備上集成製造的「卡脖難題」。

泵噴推進器主要應用於潛艇軍事、船舶重工等領域,是船舶航行的重要動力裝置。通過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製造成功的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通過驗收與測試,製造周期相比傳統方式縮短了2/3,構件的力學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製造精度差由以前的0.5mm提高到0.1mm,沒有檢測到鑄造缺陷如氣孔、裂紋等。


(泵噴推進器示意圖,圖源網絡)


「我們將原先需要8萬噸力才能完成的動作,降低到八萬分之一,也就是不到1噸的力即可完成,同時一臺設備完成了過去諸多大型設備才能完成的工作,綠色又高效。」張海鷗介紹。

生產設備功率只需50千瓦,單位時間能耗為巨型壓機的千分之二,金屬3D列印「微鑄鍛」完全改變了傳統機械製造長期依賴巨型鍛機、長流程重汙染的模式,不僅突破了現有3D列印金屬零件疲勞性能和可靠性難及鍛件的「卡脖」難題,也將過去必須由工業「大象」完成的任務,輕鬆交由智能化的工業「螞蟻」操作完成。


「金屬3D列印「微鑄鍛」不僅實現了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綠色高效的短製造流程,還顯著提高了材料的疲勞壽命和可靠性,為船舶航行提供更為強勁、穩定的「中國動力」張海鷗介紹。

(張海鷗團隊研發人員進行設備調試)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是高端材料製造升級「殺手鐧」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還在近日由中國寶武武鋼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鋼」)成功應用於高爐風口製造,經檢驗,該新型高爐風口耐磨性大幅提高,抗熱震性能遠優於傳統等離子噴塗工藝,風口使用壽命較傳統方法提高5倍以上,產生了重大經濟效益。

(高爐風口強化前後形貌對比)


武鋼副總經理、原煉鐵廠廠長陸隆文介紹,因為新型梯度功能複合材料「高爐風口」的使用壽命長,大大減少了停爐更換風口的時間,有效提高了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經濟效益顯著。經初步估算,使用壽命較傳統產品提高5倍以上,節約的風口購置成本及更換導致的停爐效益共計約3027萬元。

高強韌高可靠鍛件是高端裝備在惡劣工況下順利運行的根本保證,其高品質短流程綠色製造技術是各強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制高點。在航天航空領域,高端零件的工況同樣十分惡劣,需要極高的耐腐蝕性和耐熱性,這與高爐風口的工況有一定類似性。

「高爐風口的成功驗證了「微鑄鍛」技術製造的零件完全可以滿足這些要求。包括航天航空在內這樣的「尖板眼」製造領域,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同樣可以大派用場。」

張海鷗介紹,該技術不僅舉重若輕地實現了短流程綠色製造,還大幅提高了製件的強度和韌性,提高了構件的疲勞壽命和可靠性,可實現梯度材料、高溫合金及超高強度鋼等難成形材料的高品質製造,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能源、艦船等領域的高強韌可靠性鍛件製造,接受各種極端環境的嚴苛考驗。

金屬3D列印「微鑄鍛」喜獲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今年6月,金屬微鑄鍛同步複合增材製造技術與裝備獲得2019年度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在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頒獎評語中寫道:「該技術在技術原理、工藝及裝備等方面取得突出創新,在國內外首次研製成功微鑄鍛合一裝備,獲得20餘項專利等多項創新性成果,整體技術居於國際領先水平。」

(張老海鷗教授接受電視臺採訪)


張海鷗認為,科學的重大發現將顯著改變人類的思想觀念,技術的重大發明將改變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如今,科研基礎條件大大改善,大力發展原創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正當其時。

「金屬3D列印『微鑄鍛』顛覆了國內外傳統機械製造工藝流程和裝備,有望結束傳統重工業製造方式,破解了複雜大型零件製造的『卡脖難題』,將『髒、重、險』的傳統工業生產方式變為『潔、輕、安』的美好生產方式。有望開闢中國領先於世界水平的綠色製造新時代。」張海鷗說。

小科普:常規金屬3D列印存在「卡脖」問題:一是沒有經過鍛造,金屬抗疲勞性嚴重不足;二是製件性能不高,難免存在疏鬆、氣孔和未熔合等缺陷;三是大都採用雷射、電子束為熱源,成本高昂。所以形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尷尬局面。  正因如此,全球金屬3D列印儘管在中小尺寸零部件製造中存在優勢,但在大尺寸零件製造上無法和大型鍛壓機相比,因此無法進入大型複雜零件的高端應用。

針對金屬3D列印中的世界性難題,張海鷗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潛心攻關,經過二十年不懈努力,發明了「智能微鑄鍛」3D列印技術,創造性地將金屬鑄造、鍛壓技術合二為一,實現了首超西方的邊鑄邊鍛的顛覆性原始創新。

張海鷗介紹,目前,國際前沿的金屬3D列印過程是列印算一步,這一層列印完後,連續冷鍛軋制算一步,二步要分開依次進行,即前一個步驟完了,後一個步驟方可進行,中間還要騰出金屬冷卻的時間。

智能微鑄鍛技術可以同步進行上述步驟,列印完成了,鑄鍛也就同時完成了,熔積效率是前者的3倍。



△數十場3D列印直播,微信掃描二維碼進入視頻回放觀看


△2020TCT 3D列印展會精選小視頻發布

相關焦點

  •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喜獲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由張海鷗團隊潛心攻關近20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多自由度協同、組織性能優異、質量穩定可靠的微鑄鍛同步複合增材製造,有力支撐了我國大型高端裝備自主創新,有望引領短流程製造技術革命和傳統工業綠色轉型升級。
  • 金屬3D列印「微鑄鍛」:以綠色製造實現「彎道超車」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受理項目名單,其中「大型複雜高端零件微鑄鍛同步超短流程製造技術與裝備」即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提名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金屬3D列印技術新突破:華科大專家一次打出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張海鷗教授及團隊採用自主研發的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成功製造應用於船舶重工等國之重器的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實現了複雜曲面構件增等減材一體化複合快速製造,解決了3D列印技術中大尺寸零件製造中的「卡脖難題」。泵噴推進器槳葉 資料圖泵噴推進器主要應用於船舶重工等領域,是船舶航行的重要動力裝置。
  • 「中國列印」再進一步:一次打出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
    5月27日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張海鷗團隊採用自主研發的金屬3D列印「微鑄鍛」技術,一次性製造成功大型泵噴推進器槳葉,解決了3D列印技術中大尺寸零件製造的難題。  泵噴推進器主要應用於船舶重工等領域,是船舶航行的重要動力裝置。
  • 2020中國增材製造3D列印十大熱點新聞
    8項3D列印相關的標準分別是1、GB/T39247-2020《增材製造金屬製件熱處理工藝規範》2、GB/T39251-2020《增材製造金屬粉末性能表徵方法》3、GB/T39252-2020《增材製造金屬材料粉末床熔融工藝規範》4、GB/T39253-2020《增材製造金屬材料定向能量沉積工藝規範》5、GB/T39254
  • 金屬3D列印材料的應用領域分析
    其中,「粉床選區熔化」技術適合小型、複雜構件的製造,而「熔化沉積」技術則適合重大裝備大型關鍵承力構件的製造,不過其技術難度更大。 為了使3D列印成品達到更好的效果,加快與3D列印技術配套的材料研製、升級十分關鍵。深入研究熔化沉積列印過程中的熔池冶金、凝固、熱物理、固態相變等超常材料製備與成形基礎問題,對於3D列印技術的推廣應用意義重大。
  • 金屬3D列印或引發重大裝備生產模式變革
    作為製造工業及國防重大裝備大型關鍵承力結構的主體,高性能金屬構件的製造將在這場製造業變革中出現怎樣的創新?金屬3D列印技術又將如何實現廣泛應用?就此,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型金屬構件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
  •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打開APP 盤點3D印表機型的各種應用分類 撒羅滿3d列印 發表於 2020-03-20 16:28:05 (文章來源:撒羅滿3d列印) 3D列印技術可以運用生活中的許多領域,這一期,撒羅滿將帶您走進3D列印技術類型的具體分享,同時為您展示印表機類型的列印方式,帶您更全面的了解3D列印領域。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3D列印產業峰會聚焦前沿技術,3D列印數字維創中心正式啟幕!
    張海鷗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工藝方向學術帶頭人張海鷗先生介紹了所研製的「智能微鑄鍛」技術,即典型的鑄造過程,鍛銑合一製造技術,增材、等材、減材的智能製造技術
  • 銅金屬3D列印技術的發展趨勢、應用及市場
    但是隨著應用端對於複雜結構零部件的需求增多,傳統加工工藝已逐漸無法滿足全部需求。金屬3D列印技術能夠製造複雜的功能集成零部件,這一優勢在銅金屬製造領域也同樣能夠得到體現,比如說在銅電感線圈製造領域,金屬3D列印技術就可以用於替代傳統製造工藝,直接製造複雜電感線圈, 避免對於組裝的需求和因焊接帶來的不足。
  • 金屬3D列印巨頭的崛起與紛爭
    下文是 靖哥3D列印 寫的 《金屬3D列印帝國的崛起與紛爭》 ,讀了之後有著盪氣迴腸的感覺。金屬3D列印正在快速的發展,而各個公司也在紛爭中成長、壯大著自己的領地。現在3d列印市場風起雲湧,一些巨頭都在調整自己的公司戰略,一些大型公司開始收購合併。了解各個公司的實力,有助於從更高的平臺審視全局,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抉擇。
  • 透過應用看金屬3D列印模具發展現狀、挑戰及趨勢
    儘管金屬3D列印模具的優勢已得到充分證明並已多次提出,但其應用進展仍然緩慢。一方面由於最初對材料性能的擔憂,另一方面由於市場對3D列印技術相關的特定成本與產品生命周期價值缺乏了解,但更重要的是,缺乏如何應用3D列印技術並將其集成到工廠中的專業知識。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3d列印技術在頭盔生產領域的應用
    工廠也在加班加點的大量生產,很多頭盔工廠為了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紛紛運用3d列印技術進行設計建模,從而打造出更多安全、有個性的頭盔。3d列印頭盔技術相信很多朋友們都不是很了解,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極光爾沃用A8s 3d印表機進行3d列印頭盔的製作過程:1.
  • 鉑力特中標4600萬元金屬3D列印項目,產業化應用加深加快
    這種大型生產級金屬3D印表機,一臺的價格可能就有1000千萬元上下,根據配置不同價格差別較大,就算拿1億元出來買,也只能買10臺左右,可謂真正的高端製造裝備。 隨著產業化應用的深入,多雷射大尺寸的金屬3D印表機越來越得到重視和應用,而且,經過生產驗證後,客戶往往一買就是好幾臺,所以一個訂單往往高達數千萬元。
  • 3D列印對於日常生活都有哪些應用
    3D列印技術基本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上到高新科技產業鏈,下到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現如今,中國在3D列印中包括,航天航空,醫療醫械,再到零部件開發等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儘管3D列印技術行業我國發展較晚,但是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是越邁越大
  • 全球5款先進金屬3D列印火箭最新進展
    南極熊導讀:在航天領域,應用3D列印技術來製造火箭正在變得流行起來,具有不錯的效率和承載能力。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什麼是3d列印房屋   2013年紐約Softkill Design工程建築個人工作室初次明確提出了3D複印房子定義,並將在2013年夏季修建實體模型。   3D複印房子在構建時要應用滌綸搭扣或鈕扣相同物品到固定不動的功效,除此之外也要依靠傳統式修建技術性,可是它並不是選用固態牆面修建,只是在人體骨骼的基本上建化學纖維滌綸構造,隨後應用充足的塑膠來確保構造的一致性。   3D複印機能夠應用雷射器煅燒塑膠來開展製做,這類方法比較用碎石子和混泥土實際效果更強,其生產製造的纖維組織只能0.7mm厚。
  • MIM金屬3D列印:看德國製造如何利用FDM技術列印金屬
    基本工藝過程是:將金屬粉末與粘結劑,製成具有流變特性的混合材料,通過注射機注入模具型腔成型出零件毛坯,毛坯件經過脫除粘結劑和高溫燒結後,即可得到各種金屬零部件。MIM工藝主要技術特點:1、適合各種粉末材料的成形,產品應用十分廣泛;2、原材料利用率高,生產自動化程度高,適合連續大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