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6日,石家莊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眾號發布餐飲單位疫情防控安全提示,提出要嚴格外賣食品質量管控,網絡餐飲從業人員要全程佩戴口罩,烹飪食品中心溫度不得低於70℃,禁止事先批量加工、裸露存放,出餐的成品要立即裝盒、封裝。具體如下:
一、嚴格從業人員管理
1.建立上崗員工健康卡,掌握員工流動及健康情況,鼓勵新員工上崗前自願接受核酸檢測。
2.加強人員出入管理和健康監測,落實登記、測溫、消毒、查驗健康碼等防控措施。
3.加強外來人員登記與管理,儘可能減少外來人員進入經營區域,確需進入的,通過登記、測溫等措施並按照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4.從業人員上崗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若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及時就醫。工作期間正確佩戴口罩、手套和著工作服上崗。
5.直接接觸冷鏈食品及其包裝的從業人員,應穿戴工作帽、一次性外科醫用口罩、手套和工作服,要根據崗位需要穿戴相應的面屏、圍裙、膠靴等,做好個人防護。
二、嚴格餐飲操作規範
1.國外、省外進入我省的冷鏈食品接觸面、外包裝和用具進行經常清洗和消毒,加強餐(飲)具、調味品容器的清潔消毒。
2.對食品加工、貯存和供餐環節管控,食品操作間的生食區域和熟食區域相對分開,食材加工嚴格保證生熟分開、燒熟煮透。
3.加強食品加工區和就餐場所的衛生管理,定期對食品加工區、就餐場所和電梯間實施清洗、消毒、通風,配備洗手消毒設施,每餐餐飲具和加工用具必須經充分消毒後方可使用。保持空氣流通,室內應當經常開窗通風。
4.就餐時座位安排應當達到安全的社交距離。提倡採用分餐方式,不能分餐的應當提供公勺公筷。
三、嚴格冷鏈食品臺帳管理
1.採購冷鏈食品作為原料的,嚴格查驗供貨商的許可證和產品合格證明,不得採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
2.採購食品時,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進貨查驗登記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批號、保質期、進貨日期、供貨主體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
3.國外、省外進入我省的進口冷鏈食品必須持有新冠肺炎核酸檢測機構出具的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對發現不按條件貯存、運輸、使用、銷售冷鏈食品、存在安全隱患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依法處置。
4.不採購來源不明、無合格證明文件的食品。嚴禁採購、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以及未經檢疫或檢疫不合格的肉類及其製品。
四、嚴格外賣食品質量管控
1.網絡餐飲從業人員要全程佩戴口罩,烹飪食品中心溫度不得低於70℃,禁止事先批量加工、裸露存放,出餐的成品要立即裝盒、封裝。
2.網絡餐飲服務經營業戶不得加工、配送冷葷餐品。
3.送餐人員要保持個人衛生並佩戴口罩,使用安全、無害的配送容器,並定期進行清洗消毒。
4.鼓勵網絡平臺、餐飲商戶採取「無接觸方式」送餐。
五、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方案
一旦發現病例或疑似新冠肺炎的異常狀況人員,必須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防控措施,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疫點消毒等工作,並對該人員作業和出現的區域及其加工的冷鏈食品進行採樣和核酸檢測。如有空調通風系統,則同時對其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根據疫情嚴重程度,暫時關閉工作區域,待疫情得到控制後再恢復生產。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切斷傳播途徑、隔離密切接觸者等措施,同時按規定處置汙染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
▼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
即可訂閱2021年《中國食品安全報》
▼
往期精彩回顧:
《國民營養計劃》發刊詞 |一二三四五六七 國民營養看這裡直播自當規範 輿論且慢「群毆」第十八屆中國食品安全大會開幕市場監管總局:凡不能提供合格證明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準上市銷售本微信號內容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中國食品安全報社主辦
官方網站:www.cfsn.cn
原標題:《聚焦丨石家莊:嚴格外賣質量管控 烹飪食品中心溫度不得低於70℃》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