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品牌廣告語朗朗上口、能引發共鳴,成功「洗腦」消費者,讓顧客口口相傳?而有的廣告語平平淡淡,名存實亡,很難讓顧客形成二次推薦和傳播呢?
一、廣告語背後的營銷邏輯是什麼?
1.最大範圍吸引可能多的消費者了解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並影響認知,逐步到心智佔領。
2.強化認知或改變目標群體的認知,從而影響乃至促進消費行為。
3.以賺錢為目標(除非公益性廣告),直接帶動銷售,周期多長能產生購買行為,取決於組合拳的效果,整體推廣活動、產品特點、終端能見度、品牌形象、銷售服務、物流倉儲等等。如果配套沒有跟上,將會印證約翰·沃納梅克的一句話,即「我知道一半廣告費被浪費了,卻不知道是哪一半」。
二、解決好以下五個問題,創造出可持續賣貨的廣告語
1、企業內部人員在營銷過程中是否自發或情不自禁地使用品牌廣告語?
2、廣告語是否能在顧客之間產品自傳播的效果?
3、是否向顧客提供品牌產品是值得信任的信息?
4、能否有效轉化競爭對手的客戶?
5、創新病毒式廣告語,引發多次傳播?
三、品牌的廣告語創意特徵
1.品牌方應洞察消費需求、習慣、行為的變化,創造出來的廣告語,與產品、門店包裝風格及品牌調性、內涵相得益彰,形成外在與心靈的共鳴效應。
2. 深度研究目標群體,以獨特的表達方式,觀點鮮明,與目標群體語言同頻,拉近距離,贏得好感。
3.有趣有價值
結合品牌本質、個性及文化,挖掘目標群體興趣點,做到持續的創造有趣有料、有價值的內容或生活性內容,再持續進行全網傳播,只有這樣,才可以通過目標消費群體創造潮流。
四、怎麼樣才能夠具備病毒式自傳播?
1.你得有衝突有創意,還要朗朗上口、簡單易記,才能植入消費者的大腦,具生活參與性,洗腦的廣告語更容易佔據消費者心智。
2.進入大腦之後,還要能夠通過全網霸屏展現,能被高頻地喚醒,喚醒你的心靈、驅動你的購買。
3.廣告裡面有高頻誘因,創造讓消費者時時想到你,看到你的各種場景。比如腦白金廣告語「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重要送禮時節,不由自主就想起它。
4.引發人群的中的自傳播。如各類社交平臺的議論,各類專業人員的點評,或好或壞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極大地提高了品牌知曉度、知名度,引導更廣泛的關注。
五、提煉出可自傳播的廣告語
1.充分結合外腦、目標消費者、管理團隊通過腦力激蕩,我窮盡提煉、精煉。
2.不停對照廣告效果是否符合強刺激性、強化、高病毒傳染性,能否真正強化認知,影響目標消費群體的購買行為。
3.廣泛的徵求廣告語,開動腦筋,群策群力,融各方智慧,創新地結合品牌調性,融詩詞歌賦、生活化語言、文學、哲學等等,在取捨中,提煉中,挑選出最合適的廣告語。
六、選擇好目標群體接觸點
1.廣告投放什麼平臺,更容易被目標群體所接觸到,網際網路渠道大有趕超電梯和電視渠道之勢。在碎片化的渠道中,廣告主優先考慮將廣告投放到全網覆蓋,從網際網路引爆傳播話題,優先選擇什麼樣的渠道,應結合企業能力、產品特性及所要達到的目標,找到目標消費群體的注意力引爆點是關鍵所在。
2.從消費者對各類型流行廣告語的記憶渠道分析,有吸引力的廣告文案,且能與受眾高頻接觸的廣告流行語,通過主流媒體電梯、網際網路及電視等進行傳播,更容易被人們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