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梅力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生貴州支教團成員,來黔西南州普安縣支教前,她才剛剛本科畢業。支教時,她是一群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數學老師,同時也是這個社會的「學生」。支教後,她又有了什麼樣的體驗和探索,又找到了怎樣的答案?
她在支教小結中寫道:「支教絕對不是這短短的一年,這一年不僅會讓我們終生難忘,可能還會改變孩子們的一生。」「支教是雙向的,我們教給孩子們知識,他們讓我們更有責任與擔當。」「我一定用這一年的時間竭盡全力幫助這裡的孩子,扶貧先扶志,讓他們對未來、對夢想有更深的認識和見解。」
……
課間10分鐘,亢梅力和學生交談
「老師好!」一進教室,學生們熱情地跟亢梅力打招呼。她走到一個笑容燦爛的小女孩面前,表情嚴肅地叮囑了幾句,頗有嚴師風範。
這個愛笑的女孩個子不高,眼睛大大的很可愛,學習很用功,就是做題有點馬虎,是亢梅力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
「這裡的學生都很聰明,基礎也很紮實,就是年齡還小,有點活潑,想管住他們,得首先從氣勢上壓住了。」亢梅力笑著說。
2016年,剛剛走進大學校門的亢梅力,受身為教師的父親影響加入了學校支教團,每個月都會參加幾次學校組織的支教活動,這也為她來到普安縣支教積累了經驗。
2020年8月,她作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的一員來到普安縣,在青山小學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開展「同講普通話攜手進小康活動」
支教團一行共計8人,分別在興中鎮辣子樹小學、東城區實驗學校、青山小學三所學校開展支教工作,共覆蓋二十個班近九百名學生的教學任務,涵蓋了語文、英語、數學、地理、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每周人均15個課時,人均教學投入超過50工時,每天批改作業100餘份。
站上講臺之前,亢梅力的腦海中曾冒出過許多擔憂:幹不好怎麼辦?學生不喜歡我怎麼辦?會不會誤人子弟……好在她的擔憂並沒有發生,小朋友們表示,亢老師對他們很好,他們很喜歡這個像自己姐姐一樣的老師。
小朋友送給亢梅力的教師節禮物
「來這裡支教之前,我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沒想到這裡環境這麼好。」來到學校的第一天,眼前的景色讓亢梅力耳目一新。整體環境乾淨整潔,教學設備和功能室基本齊全,學生們的基礎也比較紮實,這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期。
她以為自己可以「幹一番事業」,但很快又被現實「教育」了。
亢梅力教授的科目是數學,支教以來,總有幾個令她「心態崩了」的瞬間。最近一次,則是在三次批改同一道題目而那名同學依然會算錯的那一刻。
看著自己手中的試卷,亢梅力不禁有些懷疑,好歹自己也是正經的大學畢業,教學水平就這?手把手教了三次怎麼還會做錯,是不是教學方法不對……
「解答步驟是對的,就是最後一步出現了錯誤,你看,這裡應該……」面對一再算錯的學生,亢梅力沒有發火,而是心平氣和地跟學生溝通交流,認認真真講解答題步驟,逐一分析容易出錯的環節。「無論是淘氣的學生還是成績好的學生,他們都應該得到老師的關注並被悉心照顧,我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多麼疲倦,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亢梅力說道。
漸漸地,亢梅力進入了角色。
每次講課前,她都要提前幾天備課、複習、做資料。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她逐漸摸清了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筆跡和做題時容易出現錯誤的環節,並經常利用課間10分鐘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開展輔導。「因為我是兩節課連在一起上的,所以我會利用課間10分鐘來給他們做一下輔導,或是跟他們交流談心。」亢梅力說,三個月下來,班裡60餘名學生完成了從剛開始的「哀嚎不斷」到「高高興興說話、認認真真交流」的轉變。
「和他們在一起時,我感覺很輕鬆,一起上課,一起做題,一起玩遊戲,我會把我的知識教給他們,他們也會向我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在亢梅力看來,他們不僅僅是師生關係,她更像是學生的姐姐。
學校運動會期間,亢梅力與學生合影
「我答應過他們,等我走的時候,得分高的會得到一份神秘小禮物,大家的積極性可高了。」亢梅力微微一笑,「其實不管分數高低,我都會送他們禮物,但現在還不能告訴他們。」
為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亢梅力會在上課前花幾分鐘跟他們講一講自己去過的地方、上學時發生的趣事、北京的生活是怎麼樣的……每當這時,講臺下面的學生聽得格外認真,眼睛一閃一閃的,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
她還利用周三下午一節課的時間,開展「趣味數學」,增強數學練習的趣味性,讓學生「趣味」學習,從而變興趣為習慣,對學生以後的學習起到了基礎性、長遠性的作用。同時,制定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做事原則的日常考評,通過積分量化的方式來優化教學管理,效果非常好。
亢梅力說,支教工作雖然累,但她一點也不後悔。「希望自己的到來可以為孩子們的人生增添一筆不一樣的色彩。」
來源:普安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