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天仙配》,唱響經典中國式浪漫!

2021-01-08 長沙音樂廳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

如果要在中國戲曲裡挑選一句幾乎人人都會唱的唱詞,可能很多人都會選這一句。明快的旋律、通俗的語言、愉悅的情感、美好的寓意,使得它被廣泛喜愛和傳唱。它就是中國傳統戲曲——黃梅戲經典曲目《天仙配》中的唱段。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其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黃梅戲傳統劇目內容大多為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在人們印象中「好聽」、「好懂」、「好唱」。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2006年黃梅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1月26日,黃梅戲名家吳瓊攜手黃梅戲名家將來到長沙音樂廳,為星城的觀眾唱響經典中國式浪漫!

黃梅戲經典唱段2021新春音樂會

演出時間:2021年01月26日 (周二) 19:30演出地點:長沙音樂廳演出團體:馬鞍山四季戲曲劇院演出票價:80(惠民票)/120/180/(VIP)280元溫馨提示:所有觀眾憑票入場

吳瓊

黃梅戲名家、國家一級演員。

當今戲曲舞臺屢創佳績的演員,是公認的繼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之後的,造詣深厚的繼承人:是黃梅戲與現代音樂嫁接的先行者,憑藉自身音樂天賦和藝術實踐,不僅拓寬了黃梅戲的音域,還發展了黃梅戲的聲腔藝術, 並將傳統藝術的精華和現代藝術的新鮮元素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己獨具個性的 藝術風格。其作品具有多元化的時代活力,受到廣泛的關注和喜愛,曾榮獲第二十二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代表作:《紅羅帕》《天仙配》《女駙馬》《孟姜女》《無事生非》《江姐》 《嚴鳳英》 《貴婦還鄉》 《太白醉》等。

出版著作:《我寫我心》。

《天仙配》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講述了美麗善良的七仙女,愛上了樸實憨後的董永,私自下凡來到人間,與董永結為夫妻。董永賣身於傅員外家為長工,聰慧的七仙女一夜巧織十匹錦絹,幫助董永脫離了為奴的命運,恢復了自由身。玉皇大帝聞知此事龍顏大怒,命七仙女午時三刻返回天庭,否則,將禍及董永。七仙女為了不使董永受到傷害,只好強忍悲痛,在槐蔭樹下與董永泣別而去,留下一段千古憾事。

2021新春黃梅戲經典唱段演唱會節目單

黃梅戲經典小戲《夫妻花燈》選段「觀燈」

演唱者:印存斌、 徐海巖

(一)黃梅戲優秀傳統劇目《烏金記》選段「陳氏下書」

(二)黃梅戲優秀傳統劇目《陳州怨》選段「一彎新月掛滿天」

演唱者:瞿凌雲

(一)黃梅歌《山野的風》

(二)黃梅戲經典傳統劇目《紅羅帕》選段「魂牽夢繞雙河鎮」

(三)黃梅戲優秀傳統劇目《牛郎織女》選段「架上累累」

演唱者:黃梅名家 吳瓊

黃梅戲經典小戲《打豬草》選段「對花」

演唱者:胡貴青 、 丁琳

(一)黃梅戲經典傳統劇目《女駙馬》選段「誰料皇榜中狀元」

(二)黃梅戲優秀傳統劇目《小辭店》選段「來來來」

演唱者:孫雪蓮

(一)黃梅戲經典傳統劇目《羅帕記》選段「描容」

(二)黃梅戲優秀傳統劇目《漁網會母》選段「江水濤濤」

演唱者:尤元春

(一)新編黃梅戲《啼笑姻緣》選段「忙中未問名和姓」

(二)新編黃梅戲《風塵女畫家》選段「海灘別」

演唱者:王豔 、 瞿凌雲

(一)黃梅戲新編經典劇目《太白醉》選段「月兒皎皎」

(二)黃梅戲新編經典劇目《江姐》選段「我也有妻室兒女」「春蠶到死絲方盡」

(三)黃梅戲經典傳統劇目《紅羅帕》選段「一見羅帕痛在心」

(四)黃梅戲經典傳統劇目《女駙馬》選段「我本閨中一釵裙」

(五)黃梅戲經典傳統劇目《天仙配》選段「董朗昏迷在荒郊」

(六)越黃版《梁山伯與祝英臺》選段「十八相送」

(七)黃梅戲優秀傳統劇目《孟姜女》選段「夢會」

(八)黃梅戲優秀傳統劇目《孟姜女》選段「哭城」

演唱者:黃梅名家吳瓊等

黃梅戲經典傳統劇目《天仙配》選段「夫妻雙雙把家還」

表演者:吳瓊、孫雪蓮、徐海巖、王豔、胡貴青、丁琳、姜青、印存斌、瞿凌雲、尤元春

主持人:孫情

(演唱曲目以現場實際演唱為準)

劇院簡介

馬鞍山四季戲曲劇院,是民營專業文化企業。在馬鞍山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堅守文化陣地、弘揚地方戲曲,走出了一條專業化與市場化相結合的特色發展道路。2015年與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成功聯姻,成為「結對子種文化,攜手共創中國夢」合作單位。先後獲得全國文化志願者服務示範項目獎、第十三屆安徽省「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安徽省第十屆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安徽民營「十大名團」、「十大名劇」等榮譽稱號。

大型原創黃梅戲《太白醉》2016年榮獲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資助項目;2018年榮獲國家藝術基金「傳播推廣」演出資助項目。劇院每年演出200多場,劇目有黃梅戲《女駙馬》、《天仙配》、《江姐》、《羅帕記》、《珍珠塔》等十多臺大戲,此外還創作了以《小區人家》為代表的電視連續劇、以《抗日英雄王二小》《雪童》為代表的兒童劇等一大批原創文藝作品。每周組織「文化四季感恩行、老人周周看大戲」公益活動。初心不忘、情懷不移,四季藝術之花常開不敗!

湖南省居民健康卡二維碼申領

相關焦點

  • 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黃梅戲經典《天仙配》《女駙馬》▸福利◂
    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黃梅戲經典《天仙配》《女駙馬》▸福利◂ 2020-11-20 2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典傳統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將在德州大劇院上演
    如果問哪個戲曲唱段無人不會,那麼最可能就是「夫妻雙雙把家還」,我們在還沒看過黃梅戲的時候,就會唱這段《天仙配》。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因其格調清新明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而倍受廣大觀眾喜愛。由馬鞍山四季戲曲劇院出演的經典傳統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將於6月19日、20日在德州大劇院精彩上演。經典傳統黃梅戲取材於民間故事,後經文藝工作者改編而成。在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努力創造下,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流暢通俗而又不失典雅的唱詞和唱腔,配以優美、自然的舞蹈,更是值得欣賞者再三揣摩。
  • 如果沒有她,你可能都不知道,中國還有黃梅戲這樣一個劇種
    黃梅戲能夠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與嚴鳳英當年出演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直接相關。1954年華東區舉行戲曲會演,嚴鳳英的表演受到關注,這也促成了第二年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拍攝。
  • 1955年黃梅戲電影《天仙配》開場的《四贊》選段
    《天仙配》電影,根據黃梅戲《天仙配》改編,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於1963年,桑弧編劇,著名導演顧而已執導,1955年的黑白《天仙配》,王少舫做藝術顧問。主演:嚴鳳英、王少舫、張雲風、胡霞琳、丁紫臣劇情簡介天仙配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美麗傳說,根據產生於安徽省安慶市的黃梅戲經典作品改編。
  • 為什麼黃梅戲劇團老在演「天仙配」「女駙馬」?聽「名角兒」說……
    每當提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人們會想到崑曲、黃梅戲、珠算、壺藝……但真正能夠走近這些非遺項目,真正了解它們的人卻寥寥無幾。剛剛過去的第15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又一次提醒人們,要認識到非遺保護的重要性。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非遺文化是5000年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究竟怎樣才是好的保護?
  • 電影《天仙配》中七位仙女現狀如何?七仙女的結局有點悽涼!
    一、電影黃梅戲《天仙配》先說一下《天仙配》這部電影,該電影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神話題材黃梅戲電影,由石揮執導,嚴鳳英、王少舫主演,於1956年上映,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
  • 黃梅戲金嗓吳瓊,曾為春晚常客嫁「嫩草」老公,為何還一生遺憾?
    說到黃梅戲,有一些人也非常喜歡聽,吳瓊就是黃梅戲的領軍人物之一。 她也被稱為了「黃梅戲金嗓」,「黃梅歌后」等等這些稱呼,但她因一個決定而遺憾一生。
  • 第12屆東方名家名劇月今春歸來,14臺大戲集中眾多名角
    從京劇《智取威虎山》、《杜鵑山》到滬劇《江姐》、《壹號機密》再到民族歌劇《洪湖赤衛隊》;從新創黃梅戲《雷雨》到現代崑劇《梅蘭芳·當年梅郎》;乃至充滿上海本土風情的評彈《高博文說繁花》和滑稽戲《上海的聲音》……今年的名家名劇月恰逢建黨100周年,多部深入人心的紅色經典將在展演中亮相,而不少本應在去年上演的原創戲曲新作也將通過這一平臺初登上海舞臺。
  • 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一生為藝術獻身卻結局悲慘
    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一生為藝術獻身卻結局悲慘嚴鳳英,乳名鴻六,學字黛峰,桐城市原羅嶺鄉新舟村人,黃梅戲傑出的表演藝術家,中國黃梅戲的發展締造者之一,「七仙女」塑造者,中國黃梅戲傳承發展重要的開拓者和貢獻者。
  • 黃梅戲「五朵金花」的不同道路:人間世
    顧名思義,「五朵金花」指的是五個唱黃梅戲的女孩子:馬蘭、吳瓊、吳亞玲、袁枚、楊俊。「五朵金花」這個稱號是當初在HK地區演出,當地媒體給予的稱號,後被沿用。黃梅戲戲迷若入門必知的知識中,除了嚴鳳英、王少舫,就應當是黃梅戲:「五朵金花」了——他們當之無愧。黃梅戲界內也曾多次評選「新五朵金花」,「五朵金花」這個稱號算是黃梅戲刻骨銘心的烙印了。
  •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幼時因學戲被家族拋棄,38歲含冤自盡
    著名的戲曲藝術家梅蘭芳、湯顯祖、王實甫等人都為中國戲曲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在近代,就有這麼一位藝術家,少年成才,一輩子醉心潛心於黃梅戲,卻英年早逝。她就是我國黃梅戲的專家——嚴鳳英。只不過,這次的老師不是黃梅戲的大師,而是崑曲的。在南京,嚴鳳英接觸到了當地流行的崑曲。作為中國最流行也是最古老的戲曲之一,嚴鳳英潛心學習,努力將崑曲的特色融入到自己的黃梅戲當中。二十二歲的嚴鳳英在上海華東戲曲會上演了《打豬草》等一系列經典的戲劇。
  • 第十二屆東方名家名劇月獻禮建黨100周年 14臺19場演出與春天一同...
    「東方名家名劇月」的前身為2008年創辦的「迎世博·長三角名家名劇月」,上海世博會後更名為「東方名家名劇月」繼續舉辦,是國內唯一以民族戲曲為核心的成規模定期舉辦的民族藝術展演盛事。十二年來,始終以「推動民族戲曲在當代壯行」為宗旨,聚焦新劇目、演示新成果、培養新觀眾一以貫之,為當代中國戲曲的名家力作搭建一個全新的舞臺。每一年的名家名劇月,主辦方用心策劃,悉心打造。
  • 曾流行於港臺武俠片之前,黃梅戲電影為何迅速式微?
    在1954年的華東戲曲匯演中,由演員嚴鳳英、王少舫出演的黃梅戲《天仙配》引起了巨大轟動,次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電影《天仙配》在此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掀起了黃梅戲熱潮。香港第一部黃梅戲電影是1958年由香港長城影業公司攝製的《借親記》,這部劇由黃域導演周然編劇,石慧、傅奇主演。
  • ...二十四場:省戲曲藝術劇院邀您10月9日雲看黃梅戲《女駙馬·洞房》
    楊俊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黃梅戲「五朵金花」、國務院終身津貼專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梅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現任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湖北省文藝自願者協會主席、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院長
  • 永遠的七仙女: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最終被逼服藥自盡
    中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包含了眾多的書籍,還包含了諸多的曲種。想必大家小時候都看過這樣一部電視劇,叫《歡天喜地七仙女》,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00後童年的回憶,也是在這部劇中,讓我們了解到了愛情。在幼小的我們眼中,愛情是那樣的觸不可及,是那樣的撕心裂肺。當我們在漸漸長大中,也明白了有的時候的愛情極其的廉價,他們並不如電視劇所訴說的那樣完美無缺。
  • 湖北黃梅戲第三朵「梅花」程丞 一半鮮亮 一半憂傷
    他說:「想我離家已有百日,那寒窯之中一定骯髒不堪,今日回去一定要打掃得乾乾淨淨,才好讓娘子你住呀……」提起黃梅戲《天仙配》最後一折《分別》,程丞指向自己的胸口,終於放任強忍在眼眶裡的淚水傾瀉而下。她說:「黃梅戲,入心。」
  • 宋飛、方錦龍、吳瓊等藝術家隔空合作
    3月20日正值春分,當晚8點,一場由北京民族樂團帶來的《春風》戲曲主題雲端音樂會,將在多個視頻平臺和短視頻平臺播出,宋飛、方錦龍、常靜、吳瓊等多位演奏家和戲曲名家亮相。本場演出是以抗擊疫情歌頌春天為內容、以戲曲為主題的公益性雲端音樂會。著名胡琴演奏家宋飛為抗疫而專門演繹的弦歌《笑迎彩虹》,將迎來線上首演。
  •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的子女唱黃梅戲嗎?
    黃梅戲大師嚴鳳英有兩個兒子,老大名叫王小亞,老二叫王小英,雖然他們的職業也多少和黃梅戲沾邊,但好像他們本人並沒有唱戲,搞的也只是行政工作,當然他們的工作和藝術行業還是接近沾邊的。嚴鳳英對於黃梅戲來說,其他的大劇種很多都有很長很悠久的歷史,而黃梅戲形成戲曲這種形式,其時間就比較短。就其行當來說,也只是旦角最為成熟,其他行當,也多為配角。
  • 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唱響黃岡
    12月10日,國家京劇院攜《名家名段演唱會》在黃岡黃梅戲大劇院激情上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率眾多名家齊聚黃岡,讓黃岡票友們感受了國粹京劇之博大精深。本場演唱會分為「現代經典」和「傳統精粹」兩個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