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擁抱新時代、開創新未來,由福建省總工會發起的《2019八閩工匠年度人物》選樹活動正在進行。《幫幫團》也同步推出了30位2019八閩工匠年度人物候選人專題。
今天,我們來認識-細火慢煨,傳承名菜「佛跳牆」的楊偉華。
佛跳牆是閩菜狀元,一道慢工出細活的菜餚。然而,製作這樣的菜餚並非一日之功,需要通過十幾年的多工種沉澱,製作過程更是枯燥無味。但是,楊偉華卻將這樣一道菜,一做就是幾十年,還將它帶出福建,帶向全國,甚至全世界。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楊偉華:
我是楊偉華,我是聚春園佛跳牆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的第八代傳承人。我在從事這個行業有三十年了,我1989年入行的,我們就講一道菜,閩菜的狀元菜佛跳牆。這裡面就含有二十幾種的烹調工藝,我研究佛跳牆有二十多年的時間了,佛跳牆不是說你一學習就可以學佛跳牆。做佛跳牆它需要一個很深的積澱、沉澱。首先你要從勤雜工開始,你要懂一些食材的包括雞、鴨、魚的宰殺,要用心來去做。
聚春園大酒店餐飲部廚師 林展鴻:
我師傅比較嚴格,他對閩菜會追求近乎完美的狀態。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楊偉華:
做佛跳牆它的每一道工序,每一道食材工藝都不一樣,所以它要求很細緻地去做。我舉個例子,洗一個海參,清洗的時候要非常細心地用牙刷把它身體的腹部的細沙把它刷乾淨。
聚春園大酒店餐飲部廚師 林展鴻:
就是他會重複三到五遍,反覆反覆,不斷不斷的追求這種近乎完美。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楊偉華:
它有十幾二十個食材,每個食材都要精心地處理加工,再加上它湯汁要煨制,前後要煨制兩天的時間,一個煲湯的過程。所以說它屬於一種心態要沉靜下來做事情的一道菜餚。三十多年來不斷地研究閩菜、挖掘閩菜,也把很多傳統的閩菜做成標準化,因為這個工序也是隨著一個時代的變化你必須有所改變。
聚春園大酒店餐飲部廚師 林展鴻:
他研究閩菜量化的時候十分地認真,他要精確到小數點的後一位,就是零點幾他都會精確到。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楊偉華
女士的嘴巴就沒辦法,所以說它可以切到一半,差不多十五克。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楊偉華
它的步驟其實很複雜的,我們把每一個步驟做成模塊化。老母雞老番鴨鳳爪用秤稱好。比如說花菇,我就用專門的容器,一個罈子煨花菇。像鹿筋,我就專門一個罈子煨制鹿筋。像這樣子依次順序下來,然後湯汁以老母雞、番鴨、鳳爪專門煲制湯汁。這個固體物和湯汁分離的烹調方法,這個也是我首創的,這樣更能保證做出來的佛跳牆,味道比較純正。
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 楊偉華
我認為工匠精神就是不忘初心、平凡心。我覺得工匠精神就應該這樣子,從我個人這麼多年的總結就是靜心盡力心系閩菜。靜是安靜的靜,心首先要靜下來。盡力要儘自己的全力,心要系閩菜,把這條路走下去,繼續走下去。
福建電視臺綜合頻道《幫幫團》,
每晚18:00-19:30播出,
敬請關注!
如需幫忙,
可撥打我們的欄目熱線:
0591-38280880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