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世智辨聰,佛謂為八難之一者,很難往生到極樂世界

2020-12-22 耀如樂園

印光大師:世智辨聰,佛謂為八難之一者,很難往生到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開示】

羅臺山之不往生墮福處,在於文字氣習重耳。此習既重,則雖曰念佛,實念念在文字裡做工夫。念佛工夫,只是支撐門面而已。此文人通病,非臺山一人而已也。世智辨聰,佛謂為八難之一者,正為此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

【略解】

八難即:(一) 在地獄難,眾生因惡業所感,墮於地獄,長夜冥冥而受苦無間,不得見佛聞法。(二)在餓鬼難。(三)在畜生難。(四)在長壽天難,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第四禪中之無想天。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而障於見佛聞法。(五)在邊地之鬱單越難,生此處者,其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六)盲聾喑啞難,業障深重,盲聾喑啞,諸根不具,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七)世智辯聰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後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後,不得見佛聞法。

如果我們不幸落入世智辨聰難,以外道之心讀佛、念佛,不是深信切願,不是老實念佛,是很難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世智辨聰難也說明了為什麼許多非常聰明的科學家、藝術家乃至哲學家他們在世間法上獨步天下,但是卻看不懂佛經,因為世智辨聰障礙了他們。相反,許多沒有文化的人或者文化不高的普通人卻可以看懂佛經,乃至一聽即悟,如六祖慧能大師聽到《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開悟。

【每日寄語】

道為八真妙,聖諦四句上。

無欲法之最,明眼善觀察。

智為出世長,快樂證無為。

知受正教者,永盡生老死。

(摘自《法集要頌經》)

相關焦點

  • 印光大師:願離娑婆如囚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極樂如歸心似箭
    印光大師:願離娑婆如囚出牢獄絕無繫戀之心;願生極樂如歸心似箭【印光大師開示】凡我有情,聞是淨土法門者。當信娑婆極苦,西方極樂。當信多生已來,業障深重,匪憑佛力,驟難出離。當信求生決定現生得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略解】淨土念佛法門是難信易行法門,我們凡夫有幸聽聞到淨土念佛法門,要相信娑婆世界是極苦的,要努力從苦樂顛倒中醒悟過來,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是極樂的。要相信自己多生多劫已來,業障深重,如果不憑藉佛力,是很難出離的。還要相信只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可以在今生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 印光大師:眾生隨染緣就處在輪迴中,隨念佛的淨緣就往生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眾生隨染緣,就處在輪迴中,隨念佛的淨緣,就會往生極樂世界【印光大師開示】用隨緣故,則有四聖六凡,苦樂升沉之殊。而緣有染淨,必隨其一。隨染緣,則起惑造業,輪迴六道。若無明淨盡,福慧圓滿,修德功極,性德全彰者,則證佛果。證佛果者,亦不過徹底究竟證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親得全體受用而已,實未加一絲毫於其初也。若聲聞、緣覺、菩薩,雖則所證高下不同,然皆未能全體受用性具功德。而一切凡夫,反承此不思議心性之力,於六塵境,起貪瞋痴,造殺盜淫,以致墮三惡道,永劫沉淪者,比比皆是,可不哀哉!
  • 印光大師:永墮地獄之罪亦可生大慚愧發菩提心,改惡修善求生極樂
    印光大師:永墮地獄之罪亦可生大慚愧,發大菩提心,改惡修善,誦經念佛求生極樂【印光大師開示】轉變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惡業,當永墮地獄,長劫受苦。《金剛經》所謂「若有人受持此經,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轉變由心之義也。(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由轉變心力改變命運。
  • 印祖畫傳丨印光大師往生80周年特輯
    農曆十一月初四,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紀念日為紀念印祖生西八十周年,特獻上彩繪版《印祖畫傳》由《印光法師文鈔》千日讀書會芬陀利講堂&弘化社聯合出品公元1881年清光緒七年,大師在蓮花寺,於曬經時,讀到殘本的《龍舒淨土文》,從而知道淨土法門念佛求生極樂,是即生了生脫死之要道。大師自此開啟與淨土法門的殊勝因緣。公元1882年清光緒八年,大師在陝西興安縣雙溪寺印海定律師座下受具足戒。戒期中,所有書寫謄抄事宜,都由大師代作。因寫字過多,導致眼疾復發。
  • 印光大師:一切眾生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輪迴不息!
    印光大師破我執:一切眾生種種顛倒,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印光大師開示】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光潔,湛寂常恆,無生無滅,離相離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者,真性也
  • 乘佛本願力,往生極樂國!
    印光大師說;以真信切願,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是為特別法門。所以修淨土的人這地方要轉變觀念,觀念轉不過來,就往生就難了!下面介紹無量壽經一首偈語,是解釋第十八願地,告訴我們往生是乘佛本願力。第二句;聞名欲往生,聞名,就是聽聞到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裡面說,念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這叫聞名,欲往生,就是聽到極樂世界清淨莊嚴美好,願意往生到世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聽到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他相信,願意往生,願意念佛的人。
  • 印光大師:禪宗大徹大悟佛教大開園解的境界,非超牛人是不可能的
    印光大師:禪宗大徹大悟,佛教大開園解的境界,非超牛之人是不可能的【印光大師開示】二空理,唯言悟,則利根凡夫即能。(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我空、法空二空之理,從文字上理解對於聰明之人還有可能做到,但是真正悟到二空之理就很難很難了。
  • 印光大師:以不住相之清淨心念佛,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印光大師:以不住相之清淨心念佛,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印光大師開示:「金剛經,乃令人遍行六度萬行,普度一切眾生之規矩準繩也。遍與一代時教一切法門而為綱要。蓋是即相離相,何得謂與淨土不相融通乎。其往生西方,證無生忍,乃決定不易之理事也。又何疑乎!」(摘自《印光法師文鈔箐華錄》(正)金剛經線說序)《金剛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佛經,十二年前,我開始學習佛法時就是從每天讀誦一遍《金剛經》開始的。佛法的核心思想是讓我們處處破除我執與法執,不住相就是不執我,不執法。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印光法師:1、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淨土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有信願,無論行之多少淺深,皆得往生。無信願,即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地步,亦難往生。以真證到能所兩忘,根塵迥脫之實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則不必論。
  • 佛教 印光大師功德無量:偏執背後的慈悲,缺陷當中的圓滿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閒。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憨山大師記得是很多年前,我在五臺山閉關的時候,偶然得到一部《印光法師文鈔》。初時一翻,很是不相應,甚至非常的不相應。總是感覺印光大師語言太過偏激,知見也不甚圓融。甚至曾經在我的心裡輕慢過大師,認為他「盛名之下,名實難符」。
  •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
    娑婆世界到極樂世界之間,難的是距離嗎?但是這個修行,極樂世界到娑婆世界,如果有個高鐵就好了,坐著上去,這頭出發了那頭就到站了,如果是這樣會簡單很多。但這個生命的提升,五濁惡世到淨土之間實際上不是物理的距離。
  • 印光大師勸人念佛,今生能念佛都是有福德善根的人!
    跟大家講一個印祖的故事: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當年在北京的時候,碰到一個乞丐在乞討。印祖就對他說:『如果你能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給你一文錢。』這個乞丐不念。印祖又說:『那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我給你十文錢。』大家猜怎麼著?這個乞丐還是不念。印祖心裏面在想:難道是這個乞丐嫌他給他錢不多?
  • 請聽印光大師開示
    請聽印光大師開示【印光大師開示】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種,是過去世所感之果,諦思自知,不須詳說,說則太費筆墨。
  • 了解淨土法門的殊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當聽說極樂世界的往生者是從蓮華化生的,不是胎生,他便認為荒誕不經——人都是十月懷胎誕生的呀!在這個世間,七八十歲已經是高壽,最多也就一百多歲,當聽說極樂世界眾生的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時,就會認為是說神話。如果聽聞在極樂世界衣服、飲食、宮殿隨著念頭一動就能現前,就更是哈哈大笑了:哪有這回事?
  • 印光大師說:下至普通百姓上至智慧超群之人皆應念佛求生淨土
    淨土法門真是難信易行法門,「難信」二字常常讓我們束手無策,善根具足者,三言兩語就信佛念佛了,機緣不到者就是親爹親娘,親兒親女也難以讓他們相信佛法。為了讓這兩類人都念佛,今天我們請印光大師給我們解惑答疑。印光大師說:「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當;亦有學者,大乘自命,不屑修習。須知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善友教以念佛,未滿十聲,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興起矣。
  • 印光大師堅持門戶規矩,遵守佛門定律,令其他僧人敬服不已
    聲明:吳學華講歷史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必究上一節說到印光大師為前來受戒的和尚登記註冊,因眼睛不好,知客師見印光有眼疾,就勸他停下來休息。印光道:「不礙事,我這眼睛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不礙事!再說了,印海律師正是因為人手不夠,才讓我幫忙抄寫的,一下子哪裡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 印光大師:男若真修,出家更容易修行,女若真修,出家反難修行
    我們在家人很難理解出家之人,也不知道什麼人可以出家,更不知道出家是大丈夫所為之事,如印光大師所說:「古人謂,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乃真語實語,非抑將相而揚僧伽也。良以荷佛家業,續佛慧命。非破無明以複本性,宏法道以利眾生者,不能也。
  • 印祖:佛陀特開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讓若聖若凡於現生往生西方
    印光大師:念佛法門仗佛慈力往生極樂世界,故其功德利益不可思議【印光大師開示】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眾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禪以修持,則即眾生之三業,轉而為諸佛之三業。三業既轉,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矣。又恐宿業障重,或不易轉,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以薰陶之,若蜾蠃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蜾蠃矣。又恐根器或劣,未得解脫,而再一受生,難免迷失。
  • 想不圓滿都難!
    二十二願很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往生後是「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一般人認為往生後還會繼續修行,往生後成佛,不是當下就成佛,在極樂淨土還需像在娑婆世界一樣,精進用功修行。極樂世界是不是這樣的?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真空妙有的西方極樂聖境
    ,為的是讓凡夫了解西方極樂國土的絢麗和美妙,從而產生欣慕前往之心,並以心生願,來達成救度無法自行出離生死眾生的目的。一者莊嚴清淨功德成就;二者莊嚴量功德成就;三者莊嚴性功德成就;四者莊嚴形相功德成就;五者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六者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莊嚴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三種功德成就;九者莊嚴雨功德成就;十者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莊嚴妙聲功德成就;十二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十三者莊嚴眷屬功德成就;十四者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十六者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者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